優秀的孩子是聊出來的——「海沃塔」聊天法,每個父母都該掌握

2020-08-10 讀者新語文



別讓父母成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孩子上小學之後,越來越有主見,開始向父母提各種想法和要求,這時候,怎麼跟孩子聊天,顯得尤為重要。

很多家長容易忽略親子交流這一點。孩子作業多,家長工作忙,很容易出現這種「慘白」的家庭:父母和孩子,經常很久都不能好好聊幾句天,有限的對話,僅限於作業做完了沒有,學校裡表現如何。

就這樣,父母成了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太想讓孩子好好學習,變得成功,但在成功到來之前,他們已經「失去」了孩子。

馬克·扎克伯格

到底怎樣才能造就成功人士?出生於猶太家庭的扎克伯格透露了一個自己的成長經驗。一次接受採訪,扎克伯格表示,他覺得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父母和自己的交流方式,這種聊天的方法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有好事者順藤摸瓜,研究了很多猶太精英家庭的教育方式之後,發現這些家庭都有一種相似的聊天方式,稱作「海沃塔」聊天法。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孩子,相比同齡人,思考和表達能力更強,也顯得更聰明。

01如果每個爸爸都能這樣聊天

朋友的兒子小學三年級,前些天回家,跟他申請要一架天文望遠鏡,價格不菲。放在普通家庭,這個主題的父子對話,可能兩三回合就能結束:

「爸,我想買一架天文望遠鏡,xx錢。」

「為什麼?是老師要求的嗎?」

「不是,班裡好幾個小朋友都有了,能觀測星空,很好玩。」

A選項:父親考慮一下,表示同意:「好吧,周末我們一起去看看。」

B選項:父親覺得太貴,表示拒絕:「不行,太貴了,不是特別必要的,還會影響你學習。」

C選項:父親猶豫:「我跟你媽先商量商量。」

朋友顯然負擔得起這筆費用,但他並沒有準備如此簡單地結束這次對話,然後掏錢滿足兒子的意願了事。相反,他存心給兒子找了點麻煩,並藉機「歷練」了一下孩子,就有了這樣一番對話:

第一回合

子:「爸,我能不能買一架天文望遠鏡,xx錢。」

父:「嗯,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你最近喜歡上天上的星星了嗎?還是老師有要求?」

子:「班裡好幾個小朋友都有了,說能看星星,很好玩。」

父:「哦,你們在一起聊星星了嗎?」

第二回合

子:「是啊,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最近參加了天文社,每周末都去觀星,回來就一直聊星星,我聽著覺得很有意思。」

父:「他們聊了些什麼呢?北鬥星,還是啟明星?有沒有你知道的星星?」

子:「啟明星算嗎?你帶我找過,而且,《西遊記》裡好像也提到過,請孫悟空上天做官的就是他吧?」

父:「對了,咱們都見過啟明星,你有沒有跟小朋友一起聊聊啟明星?那是不用望遠鏡也能找到的星星。」

子(警惕):「聊過了,但他們還說了很多我用肉眼看不到的星星,還有星座,每個星座好像都有故事,這個好像更好玩。怎麼,你不願意給我買嗎?」

第三回合

父:「我還沒表態呢,就是想知道,你要這架望遠鏡,是為了了解星辰和宇宙,還是就想能和朋友們聊天。你知道星星有年輕和老邁的區別嗎?」

子:「還會有這種區別嗎?怎麼分別?」

父:「如果你真想知道,回頭有瞭望遠鏡,我們可以試著找找看,藍色的星星,大都是年輕的,而那些開始發紅光的星星,就已經進入暮年了。當然,還有一個情況,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是他們在幾百萬年前發來的光,很有可能,我們看見它們時,它們已經消失了。」

子:「還有這回事?他們可沒說過,看來,有個望遠鏡也未必就能看出門道來。你這算是答應給我買了嗎?我突然想馬上看看那些年輕的星星的樣子。」

父:「答應了,不過我有個要求,你能不能把你想要望遠鏡的理由寫出來。」

02一次完美的「海沃塔」聊天

朋友得意洋洋地跟我講了他和兒子的鬥法,引來我一臉崇敬和詫異,問他:「你是啥時候修煉了『海沃塔』聊天秘笈,還自作主張『狗尾續貂』地加了個寫作訓練?」

朋友顯得比我還驚訝,還有點不高興:「明明是老夫自創的父子聊天鬥法,怎麼又牽扯出這麼個奇怪的名字。」

關於,「海沃塔」聊天,我還得給他再普及一遍。

這個方法確實是給扎克伯格帶火的。「神童扎」娶了個華人媳婦,他們一家人的各種故事就特別受中國人的青睞,「海沃塔」就是這麼流傳開的。

雖然中國人很講究家庭和家族觀念,但實際上,家庭交流並不被重視。反倒是在智慧和財富上都徵服了世界的猶太家庭,特別重視家庭聚餐和交流,也非常講究親子間的「海沃塔」時間。

猶太人親子共處的機會很多,家庭聚餐、上下學的散步,都是「海沃塔」聊天時間。父母不會敷衍這段時間,基本都按照三個核心要素來展開對話,分別是:傾聽和表達;探索和聚焦;支撐和挑戰。

分析朋友的這幾個回合,恰好符合這三個要素:

第一,傾聽和表達。孩子發起聊天,不能急著結束,抓住一切機會,讓孩子多跟你講話,鼓勵他講述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機會,讓孩子按照因果關係的方式,把自己產生想法和意願的前因後果都描述出來,儘量清晰,如果能還原場景最好。這是寶貴的表達訓練。

第二,探索和聚焦。聊天一旦展開,順著孩子的意願,引入你們共同知道的知識或故事,讓他暫時從「想要」的意願中走出來,反而去探索自己「為什麼想要」這個問題,並且把注意力聚焦在他「為什麼想要」上。這個過程中,孩子為了澄清想法,會開始思考自己的意圖,儘可能有邏輯地表述自己的需要。這個階段,父母要使用更多「肯定性的、認同性的語言」,把聊天的空間更多留給孩子,讓孩子能集中精力完成這次小的「論述」。

第三,支持和挑戰。最後這個階段,要引導著孩子塑造自己的想法,還要能幫他找到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引導孩子從一次自我意圖的實現,變成一場小型的提問、思考、申辯、結論的思辨和表達全過程。

我告訴朋友,你一不小心就實踐了一次「海沃塔」聊天法,雖然你第三部分的執行,和「海沃塔」還有點距離,但用寫出自己的申請這種「狗尾續貂」的方法,又「折磨」了你兒子一把,算是補上了。

03智慧是滲進孩子的靈魂的

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萬,外面的培訓班這麼多,為什麼我們特別希望家長了解和重視「海沃塔」聊天方法呢?答案很簡單:

因為唯有如此,家長才能在看似無意中,把理性、智慧和有理有據的表達能力教給孩子,就像以色列人發明的滴灌技術一樣,慢慢把智慧滲進孩子的靈魂。

荷蘭教育家伯納德說過這樣一句話:

孩子對他周圍環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

在孩子離開父母奔赴自己的人生之前,每對父母都擁有至少18年的時間陪伴孩子,但大多數父母沒法把自己的人生智慧傳遞給孩子,還得讓他們自己出去「撞破頭」。

親子之間感情的交流和價值觀的傳遞如此艱難,核心問題還是因為我們不會聊天,不會在聊天中潛移默化的把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告訴孩子,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觀點。

我這個朋友算是個另類吧,每次孩子跟他談想法、提要求,他都能成功挑起「語言鬥法」,最後,父子兩人都滿意地結束「鬥爭」。有時休息下來,父子倆相處,他們會各自讀讀書,爸爸讀到精彩的地方,會把兒子拽過來,手舞足蹈地分享一番,聊聊自己的看法。

時間久了,孩子也「如數奉還」,不管爸爸在忙什麼,讀到或想到好玩的東西,拉住老爸就是一陣神聊。

朋友很得意,他用這種方法,「威逼利誘」已經讓兒子寫了十來篇想要買東西的申請書,剛邁過「看圖寫話」階段的小傢伙,寫起申請書來,也已經能有理有據、進退有節了。朋友說:

「我從來不擔心這個臭小子的青春期,甚至有點盼著他的青春期趕快來臨,我們就能臉紅脖子粗地好好爭論問題,我積攢的一點點人生智慧,就這樣能全部交付給他的人生了。」

-END-

作者 | 王木木

責編 | 杜普

編輯 | 阿加兔

實習編輯 | 小童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者·新語文」獨家稿件。

個人或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優秀的孩子都是聊出來的!海沃塔聊天法,每個家長都該掌握
    聊天的時候他談到,其實在孩子能夠自由表達的時候開始,他就已經轉換了自己的角色,他認為孩子不僅僅是孩子了,他還需要以平等的時候做家長的朋友,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所以,丁丁的孩子總是人中最顯眼的人,他喜歡與人交談,小朋友都喜歡他,也尊重長輩,每個同事都會誇讚丁丁教育的好。丁丁也常說,其實他也沒有獨家秘方,只是喜歡多和孩子「聊」,聊著聊著有的問題就解決了。
  • 優秀的孩子都是溝通出來的!海沃塔聊天法,每個家長都該掌握
    一、海沃塔聊天法,每位家長都該掌握說到海沃塔聊天法,就不得不提到巴菲特、海涅、德、愛因斯坦、扎克伯格、卡夫卡、馬克思,這些聞名中外的名人,他們都曾經接受過「海沃塔」教育並從中獲益。「海沃塔聊天法」剛開始是智慧的猶太人用來社交的聊天方式,後來被用於親子教育。「海沃塔」是希沃來語,翻譯過成中文就是「一起學習」,也叫做夥伴關係。「海沃塔聊天」是指父母和孩子在一個群體中就某一特定問題進行交流,即輪流向對方提問、回答並進行探討。
  • 用猶太人「海沃塔」聊天法,聊出優秀的孩子來,每個家長都該掌握
    也就是說,很多家長沾沾自喜的跟孩子聊得來,認為自己是孩子的好朋友,很有可能只不過是家長的一廂情願而已。那麼,這種「尬聊「的讓家長尷尬的溝通方式如何破除呢?可以試試猶太人的「海沃塔「聊天法。「海沃塔」聊天方式,每一位家長都該知道扎克伯格曾經在採訪中也說過,感恩父母和自己的交流方式,成就了自己。這個交流方式,指的就是海沃塔(Havruta)聊天方式。海沃塔的意思接近英文單詞fellowship,即夥伴關係。表示兩人一組,通過提問、回答、對話、討論來研究、學習某個問題。
  • 只需三步,用「海沃塔」聊天法,您便能聊出優秀的孩子來
    而扎克伯格所說的聊天方式,也被稱之為「海沃塔」親子聊天法,是猶太家庭最值得借鑑的育人方式。一、 「海沃塔」親子聊天法,神奇的育人之法2010年,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奧利特·肯特,針對猶太人的聊天方式、教育理念等,撰寫了一份研究報告《海沃塔學習理論》。其實,「海沃塔」被很多人給忽略,因為他們覺得,不過是聊天罷了,能聊出多少花樣?
  • 學習猶太人的「海沃塔」親子聊天法,教父母聊出個「聰明娃」
    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富人都是猶太人,猶太人看似簡單其實不然,他們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也有著一個非常神奇的教育法,這個教育法叫做「海沃塔」親子聊天法。猶太人重視教育程度就像咱們中國注重春節一樣,不可更改,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可想而知又會有多麼優秀,這也是諸多猶太人都很成功的原因,畢竟天賦不能改變,但是可以在後天的學習中努力。
  • 只需三步,用''海沃塔''聊天法,您便能聊出優秀的孩子來
    優秀的孩子是聊出來的,''海沃塔''親子聊天法,現在精英階層都在興起的親子聊天法,值得每位家長學習扎克伯格,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我很感恩家長和自己的聊天方式,正是這個聊天方式,成就了我」。很多人都覺得猶太人的智慧,是源於遺傳。但是,一個家庭中,除去遺傳,最重要的便是後天的教育。
  • 和孩子沒話說,家長試著利用「海沃塔聊天法」,容易建立有效溝通
    其實並不意味著是家長對於孩子的一種敷衍,家長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孩子溝通,只是每次都不可控制地將話題給終止。01案例:同事和我說過他成長當中的一個小故事,同事小時候和他父親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因為他父親平時忙於工作,雙方也沒有很多的話題,經常面對面的時候都是無話可說。由於父母離異,同事就選擇和媽媽一起去了國外。
  • 和孩子沒話聊?試試「海沃塔」聊天,讓親子關係更和諧
    想要和孩子聊天,增進一下親子關係,卻發現除了輔導作業,只能尬聊。時間長了就覺得與其這樣聊天,還不如不聊。為什麼與孩子沒話聊?很多家庭中都會有這樣的一種現象,孩子6歲以前對我們非常的依賴。上了小學之後,開始慢慢變得不再依賴父母,甚至有時候聊天孩子都會說「和你們沒話聊」。
  • 父母總跟孩子尬聊?和小孩沒話說?家長可試試「海沃塔聊天法」
    最近,有家長在群裡說:&34;不說不知道,一說很多家長都發出感嘆,說他們也是這樣,孩子在家裡都不會主動跟家長聊天,除非家長主動去提出話題。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性格問題所導致的,孩子內向所以才不愛表達,但其實並非如此。孩子的表達能力與他們的性格是沒有關係的,孩子之所以不愛跟家長聊天,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親子溝通方式。
  • 想讓孩子成功?你試過這種方法嗎?「海沃塔」式聊天
    據說猶太精英家庭,都會應用「海沃塔」式聊天,造就了不少名人,那麼,這樣的聊天方式你了解過嗎?其實,我們的很多父母已經習慣和孩子強制式聊天,習慣大吼大叫,很少有民主式的對話,去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也很少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過,通過對話的形式,激發孩子思考,和孩子討論,什麼樣的做法才是對的。
  • 提問式聊天法,不把天聊死
    小雨非常細緻地一一作答,還興致勃勃地發表了旅行的開心心情,可是回復完,客戶簡單回應便沒有再發來信息,小雨本來還想藉機給客戶「種草」,她知道這位客戶其實很需要,但是由於沒有繼續聊下去,沒有機會。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 明明客戶有點讚關注,而且還有私信互動。這裡引發一個問題,跟客戶閒聊的過程中,我們多說還是多問?
  • 創造家庭英語氛圍,還鍛鍊孩子思維——「海沃塔」式英語話題練習第一期
    我也想和孩子在生活中講一些英文,但自己都沒到英文張口就來的程度,實在不知道可以和孩子說些什麼?    這方法可以幹嘛?   愛因斯坦、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Google創始人佩奇&布林等無數傑出人士都是在「海沃塔」式教養中長大比如:孩子說自己想養一隻狗狗
  • 優秀的孩子都是聊出來的!孩子:爸媽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家長很容易忽略和孩子的溝通,孩子學業重,家長工作忙,很多家庭中的對話僅限於「在學校怎麼樣」、「作業做完了嗎」、「考了多少分」……在你稱讚別人家孩子優秀之時,有沒有想過你家孩子其實也可以!優秀的孩子都是聊出來的!
  • 和孩子聊天聊什麼?猶太人發明聊天技巧,幫你拉近親子關係
    父母和孩子聊天,經常面臨這樣尷尬的處境,本來是想和孩子聊點什麼,結果聊了還不如不聊,最後不是以冷戰結束,就是以吵架收尾,弄得自己一肚子火。和孩子聊天聊什麼?要怎麼聊?當然,原因可能是有的父母天生不擅長聊天,但更多的是父母使用了錯誤的聊天方法。比如,和孩子聊的話題太過單一;和孩子聊天太過居高臨下。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有效地聊天,想要教育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給孩子,根本無從談起。所以,關於怎麼和孩子聊天,和孩子聊什麼,父母都應該好好學學。
  • 那些優秀的孩子,往往是這三種父母養育出來的,家長們都該看看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任何人都優秀,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父母就會抱怨孩子,拿別人家的孩子和他對比。但那些父母口中優秀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用心養育出來的,孩子的問題,也彰顯了父母的問題。擁有錯誤理念的父母,永遠都養育不出優秀的孩子。二、擁有錯誤育兒理念的父母,養育不出優秀的孩子1、和父母關係差覺得「孩子不打不成器」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容易出現人際交往的問題。
  • 扎克伯格:感謝父母聊天方式成就我,愛因斯坦也是這種方式受益者
    80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20%以上是猶太人;在美國,佔人口2%的猶太人掌握了全美70%以上的財富;耳熟能詳的扎克伯格、Google創始人佩奇&布林、英特爾創始人格魯夫、甲骨文創始人埃裡森、愛因斯坦、佛洛依德、史蒂芬·史匹柏、喬治·索羅斯等等 ,都是猶太人。歷史上,猶太民族過得並不太平。
  • 教育路上,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都有一個成功的家長莫言曾經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來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刻畫進孩子的血肉裡的。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比起父母的文化水平,對孩子影響更大的是父母對文化的認知,比起父母的職業和地位,孩子更加重視的是你是否是稱職的父母。
  • 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父母不易的付出
    很多孩子能取得優秀的成績,並不是因為有先天優勢,聰明過人,而是父母幫助他們把習慣養成,形成一種自覺性的行為,讓孩子自己能努力和堅持。所以在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會引導的家長,真正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段春風化雨的漫長過程。如果父母在一旁玩手機,又如何去要求孩子不玩手機,不玩遊戲?如果父母在看電視,又如何要求孩子去看書?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
  • 優秀都是被「逼」出來的!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出眾
    這位答友道出了一個教育的真相: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長要捨得「下狠心」。在講究方式方法的前提下,狠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除了練琴,朗朗還與父親一同去看音樂會,研究著名的老師和有優秀的同學,分析他們的長處和短處,跟著優秀的人學,天天磨鍊。朗朗自己也曾經說過: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興趣是練出來的,謝謝爸爸,逼我練琴。
  • 動不動就把天「聊死」?跟孩子聊天掌握三大技能,不再做尬聊父母
    葉一茜全程尬聊,她表示:女兒長大了,現在自己卻成為了話題終結者,和她聊天都成了沒有方向,從屏幕中都能感受到滿滿的無奈,女兒都不願意和我們溝通了。其中有一位高贊的網友是這樣回答的:不是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是父母把天聊死了,尬聊任誰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