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姊妹平安,這周我們青年團契查考了馬可福音4:21-34節,也就是撒種比喻後面的四個比喻:點燈的比喻、量器的比喻、種子生長的比喻和芥菜種的比喻,其中後兩個比喻都是關於神國的比喻。這四個比喻可以分為兩組來討論,前兩個比喻是一組,後兩個比喻是另一組,我們分別來看。
點燈和量器的比喻:
點燈的比喻:隱藏的事中必顯露。
我們先來看點燈的比喻。點燈的比喻本身的理解:耶穌時代還沒有我們現在用的點燈,我們可以理解為類似煤油燈或者蠟燭一類的燈,古時候燈的用途通常都是在晚上照明,所以要放在燈臺上以照亮整個屋子,而不是放在鬥底下或者床底下,這樣就無法照明了。
耶穌隨後說:「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可:4:22)這說明耶穌用點燈的比喻主要想說明一個意思:隱藏的事情是要露出來的。這個道理很好明白,我們也經常聽到類似的道路,比如:紙是包不住火的。好像在教導我們不要做壞事,因為終有一天會暴露的。另外,一些人的理解是我們要為主作光,就是照著聖經真理的教導,做好事,「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6)
耶穌是在講這樣的道理嗎?
我想說,作為靈修,這要理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活出屬耶穌基督生命,但作為查經,我們首要的目的是弄清楚經文本身想要傳達給我們什麼真理。這也是我一直在強調用歸納法查經的好處,就是回到經文本身,通過上下文,以經解經,理解經文本身的意思,在理解經文意思的基礎上,我們再去發散,去應用。
為了明白經文本身的意思,我們要來看上下文。我們從下文「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可4:33-34)可以看出,首先,這四個比喻和前面撒種的比喻是耶穌一起講的,作者在有意識的讓我們聯繫在五個比喻一起理解。其次,「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迴轉過來,就得赦免。』」(可4:11-12)這節與34節呼應,在強調耶穌用比喻的目的,撒種的比喻中我們也提到神學家稱撒種的比喻是解開其他比喻的鑰匙,所以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撒種比喻中的一些內容。(詳見查經分享:撒種的比喻)
在撒種的比喻中,我們有如下學習:1、撒種的比喻讓我們看到神將道撒種每個人心裡,但每個聽道的人最後生命光景卻不同,因為每個人預備自己的心不同,那些真正預備好自己的心,讓神在自己生命中掌權的人,就是好土,最後就有好收成。2、耶穌用比喻的目的是分辨真門徒和假門徒,只把神的道讓真正尋求的人明白,那些不是真正尋求的人就不讓他們明白。其實不是耶穌不讓他們明白,而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想明白。
從撒種比喻我們可以看出,耶穌關注的焦點是每個人對神話語(也就是神的道)的回應,之後提到點燈的比喻,耶穌耶穌在進一步在講神的道。撒種比喻的第二點中,我們說耶穌好像故意隱藏起來神的道,但我們查考馬太福音看到,不是耶穌不想讓他們明白神的道,而是「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太13:15)
點燈的比喻也是耶穌在進步不在像他們傳達這樣的信息:燈就是神的道,耶穌來到地上的目的就是把福音帶給我們,他不是為了故意隱藏這福音而不讓人得救,而是願萬人都得救。因此,耶穌把神的道帶給我們,把福音帶給我們,目的是想讓我們認識他,得到這個得救的福分,而不是為了隱藏神的道,故意讓一些人不得救。所以點燈比喻中,隱藏起來的是神的道,但耶穌說隱藏起來不是目的,因為隱藏的事終必顯露,就是神的道終將會像人們顯明。
概括一下:點燈的比喻讓我們看到,雖然耶穌暫時用比喻隱藏神的道來分辨真門徒和假門徒,但隱藏不是目的,神的心意是讓人明白神的道。
這裡要強調一點,就是如何讓人明白神的道呢?神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大使命:讓門徒去傳福音,奉父、子、聖靈的名為人施洗,並且把神全備的道都教訓人。
量器的比喻: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有的也奪去。
有了之前的鋪墊,我們再來看量器的比喻。我們還是先來看比喻本身的意思:通常說的量器,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量器,比如秤、尺子、圓規、量角器等等。在耶穌的世代,通常的量器像我們古代的升鬥一樣,主要用來量糧食。耶穌借用升鬥量糧食的現象告訴我們:我們用多大的量器量給別人,神也用多大的量器量給我們。
那這裡要明確,量器量的是什麼東西呢?當然我們知道不是指糧食,通常我們的理解可能是:我們要愛人,神就更愛我們;我們要做好事,神就祝福我們;我們要為神家做侍奉,神就恩賜我們。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神就懲罰我們。雖然說的露骨,但很多人都會有類似這樣的理解。
通過我們在點燈比喻中的解釋,我們可以更好的明白量器的比喻:量器量的就是神的道,我們把神的道給別人(傳福音、門訓),神也會把更多的道給我們(讓我們更多明白神的道),並且讓我們明白的更多。
以上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有個問題,就是這個比喻的下半句:「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可4:25)為什麼沒有的還要奪去呢?或者說沒有的怎麼奪去呢?首先,這個比喻可以用馬太福音幾千兩銀子(太25:14-29節)的比喻理解。其次對於「沒有的連有的也有還要奪去」,我們通常意義上對「有的」理解是「擁有的」,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理解:「有的」理解為「可使用的」。比如我有個手機,但我把他鎖在保險柜裡,並且從來不使用,那我能打電話嗎?所以不能使用,跟沒有是類似的概念。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如果神把他的道指示我們,我們就不去行,神會把道拿走。
更進一步說,通過撒種的比喻,我們看到不是神拿走了道,而是撒旦、自己屬世的追求、逼迫和患難等,擠壓了神的道,最終神的道沒能在這些人心裡健康生長,按時候結果子。
透過點燈和量器的比喻,我們看到:1、耶穌在撒種比喻中告訴我們不同人對神道的回應不同,生命光景也不同;2、但神的心意卻是想讓每個人都明白神的道,並且想藉著門徒傳福音的方式去讓人明白神的道;3、當我們忠心行大使命的時候,神會把更多屬靈恩賜加給我們,讓我們更多認識他;相反,如果我們不按著神的教導去行,而是把其他的追求高過神,這些追求就會擠壓神的道,最後失去永恆的生命。
2個神國的比喻
種子生長的比喻:神的國在逐漸生長
種子生長比喻本身的理解:雖然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種子撒到地裡卻按照自己的規律在發苗、長穗、籽粒飽滿、收割。這跟神的國有什麼聯繫呢?:神的國也像這一粒種子一樣,雖然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屬靈生命如何長進,但神的道一旦在我們心裡紮根,就會帶領我們每天生命長進,更多的認識神,按著神的教導去行,傳福音、結果子,最後等待神的收割,當我們這樣去行的時候,神的國就在成就。
芥菜種的比喻:神的國起初很小,終會長大。
芥菜種的比喻本身的理解:雖然芥菜種在百種之中是最小的,但成長起來卻比其他的菜都大,大到一個程度,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那這跟神的國有什麼聯繫呢?:神的國就想著個芥菜中一樣,最開始也很小,但神的國每一天都在長大,大到什麼樣的程度呢?我們可以從基督教的發展上來看,從《使徒行傳》上,耶穌升天后,聖靈在五旬節降臨,以彼得為首的門徒們開始講道,當時歸心的人有三千,這就是最初的教會,三千多人,現在的基督徒有多少呢?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但起碼在十億量級上,從千到十億,這樣的增長速度和人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個比喻,神的應許必定成就。
這邊有兩個點需要注意:
1、如何更好的理解神的國?「國」:這個字(特別是在舊約中)主要是指「統治權」,就是一個國王所使用的權力,其次才是指「領土」。就是他所統治的範圍或疆域。「神的國,如同……」(26節),其意義實際是說,「神使用祂的權利以及在世人中實現其目的的方法,乃是像這樣……」。
2、如何理解芥菜種比喻中的飛鳥,難道是指撒種比喻中的撒旦嗎?這裡需要指出解釋比喻的要點:比喻的目的是通過人們熟悉的事物講明一個道理,重點是其中的道理,其他的細節都是凸顯這個道理,如果過度的去注意細節比喻什麼,會陷入誤區,在這個比喻中,飛鳥的作用是凸顯芥菜種長大後的大,而不是有其他的特指。
在這兩個神國的比喻中,耶穌形象的從縱向和橫向的維度讓我們理解「神的國」:縱向上,神的國因著每個基督徒生命的長進來彰顯神的主權;橫向上,神的國因著基督徒人數的增長看到神的權能,神應許的成就。
最後,我們把撒種的比喻和這四個比喻放到一起來看。
1、從撒種的比喻,我們看到不同的人因著是否預備好自己的心,最後得到了不同的生命的光景;2、然後耶穌藉著點燈的比喻,讓我們明白神的心意是想讓人明白他的道,並且是通過我們完成大使命的方式成就神的旨意;3、神應許我們,當我們忠心遵守主的道,並且在神的大使命中活出主教導的生命時,他就將更多的屬靈恩賜賜給我們,讓我們更多的明白神的心意,更有能力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相反,如果有些人知道主的道卻故意悖逆不行主道,這從反面看出他裡面沒有屬神的生命,最後也得不著永恆的盼望。4、當我們按照主的教導去行時,神的國就在成就。
所以,這五個比喻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機的一體,耶穌透過這五個比喻,讓我們更全面的明白他的心意。
明白這五個比喻對我們的生命有什麼幫助呢?或者說怎麼樣應用到我們生活中呢?我想除了在撒種比喻中提到的應用,還有以下幾方面的應用。
1、神的國度是藉著屬神的子民去成就的。每個基督徒都是屬神的子民,神對我們有主權,當我們忠心的遵行主的道,並努力會出主的道,神的國就在我們身上彰顯,神的國就在成就。因此我們為主神國度的榮耀,應該努力活出主的道,求神加添我們的信心,過屬神的生活。
2、我們應該從小事上開始順服神。我們團契在實際操練的應用:從小事做起,按時參加禮拜,努力準備自己查經的預習,每天早上堅持晨禱,每天堅持讀經、分享。
3、我們應該努力為主做工。神的心意是藉著我們讓更多的認識神,並且應許我們,當我們遵守主的教導時,神會給我們更多的屬靈恩賜。這應該激勵我們更多的為主做工,包括但不限於:從《聖經》上明白主的心意,努力去傳福音,禱告神加添我們的信心、在生活中靠主站立得穩,在教會、團契、家庭多多為主做見證,通過做合身心意的事為主作見證,鼓勵弟兄姊妹活出主的教導,彼此代禱,在主內合一。
4、神的應許必將成就。雖然我們不知道神怎樣成就他的應許,但神有絕對的主權,神應許他的國度會像種子一樣生長,並且像芥菜種一樣終有一天必將長大,神的應許一定會成就。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遵守主的教導、去傳福音,之後的結果交給神。
推薦閱讀:
查經分享:撒種的比喻
我的團契服侍之旅
我為什麼選擇歸納法查經
基督教微團契
長按二維碼關注
歡迎在文章下方的留言中分享你的觀點和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