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昨天還在自己身邊跑來跑去的小屁孩,轉眼就要離家住校,
一想到那個要靠自己鞍前馬後伺候才能生存的小公主就要開始獨自生活,
一想到,讓自己不勝煩惱的的「熊孩子」馬上就要「眼不見心不煩」,
作為家長的你,心裡有沒有些許的擔心、失落和迷茫?有沒有感覺自己的生活突然失去了重心?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自己養了十幾年的孩子,就要離開自己開始獨立生活了,即使對孩子滿心祝福,做父母的卻怎麼能開心得起來?
作為一名寄宿高中的一線教師,我見過很多不開心的高一學生家長。 今天我來為大家疏導一下情緒。
分離焦慮
這種情緒是分離焦慮,就像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孩子的大哭和父母的擔心,就像孩子第一次單獨在一個房間睡覺時,孩子的不開心和媽媽的輾轉反側。
現在孩子要寄宿了,是又一次的分離,我們產生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將來孩子去外地上大學、結婚成家,我還會經歷更多的分離焦慮。
面對現在的分離焦慮,家長們該怎麼辦呢? 三句話送給各位焦慮的爸媽,助您迅速度過焦慮期。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我們和孩子母(父)子(女)一場,就是不斷目送孩子的離開的過程。現在孩子要寄宿了,是一次的分離,將來孩子去外地上大學、結婚成家,我還會經歷更多的分離。
因為我們養育孩子,就是要送他們去廣闊的大千世界去生活、去闖蕩、去創造。因為他們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如果我們拒絕或阻止孩子的離開,我們就會把孩子培養成為永遠長不大的「巨嬰」。我相信沒有哪個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這樣。其實,我們選擇讓孩子住校,就是在幫助他早日長大。
孩子不斷遠離我們的生活,不代表孩子就離我們而去了。其實,孩子從未離去,只是在不斷變換與我們相處的方式而已。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導師。孩子永遠需要我們的支持。
現在孩子要住校了,還是第一次住校,會有各種不適應,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幫助孩子順利適應住校生活,而不是自己黯然神傷。我們需要把精神重心迅速轉移到這上面來。只要你意識到這一點,估計也就顧不上自己的小焦慮了。
孩子離開家的初期,大多數家長會有一種無力感。想去幫助孩子解決各種困難,卻無處著手。這時候,我們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耐心給孩子遠程指導,相信孩子慢慢可以處理好一切,孩子也一定可以處理好一切的。
在幫助孩子適應獨立生活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瑣事,我們只能退居幕後了。而我們自己的生活,卻迎來了一個新的契機。我們有了更多的精力去重燃工作激情,找回工作樂趣。我們有了更多的精力去享受生活和找回自我,我們可以去健身、去旅行、去做很多自己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我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本身就是在給孩子樹立的榜樣。
總結:我們努力培養孩子,潛意識裡就是要讓他自己有能力振翅高飛。現在孩子要起飛了,我們有些許不舍很正常。調整好心態,送孩子順利起飛才是要緊。您說呢?
我是楊院生老師,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關注。教育路上,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