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後孩子不適應住校怎麼辦?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2020-12-16 教育壹周刊

有的高一新生總是想念初中的同學,在新的班級裡封閉自己,不能敞開心扉和同學交流,不能坦然面對新的人際關係。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與初中要好的同學打電話或見面交流,疏解留戀和思念的情緒,然後心懷老朋友,迎接新朋友,逐漸完成友情的轉換期。

1.抓住獨立性培養的契機

家長首先要認識到,獨立自主是孩子的權利。剝奪孩子獨立成長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健康成長的權利。其次,家長要認識到,孩子初入高中面臨寄宿制生活時,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良好時機。

家長要抓住這個時間節點,及時放手,推動孩子適應能力的發展,要相信所有的不適應都是孩子成長的契機。此時,若在生活上或精神上依然對孩子包辦太多,孩子接受了,那就加強了依戀;孩子不接受,那就成了孩子的包袱。兩者都是孩子成長的阻礙。

所以,高中生父母要及時調整、轉變自身的角色,從養育者向「人生導師」的角色轉變。在工作和自身發展上多用一些精力,既可以給孩子做人生的榜樣,也可以使孩子免於被父母的關愛包得太緊,透不過氣來。身為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愛,更要給孩子自由。

2.要相信孩子有適應環境的巨大潛能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發展既依賴於成年人,又獨立於成年人,這是人的身心發展的自然過程。但我們卻常常過低地估計了孩子的獨立能力,而過多地相信自身在孩子發展中的輔助作用。

實際上,如果真的給孩子機會,你會發現孩子的自立潛力巨大。高一學生入校一個月後,他們普遍感到自己比剛入校時有了很大進步:自律性、自理能力強了,更有時間觀念了……

3.對孩子的不適應要做客觀分析

當孩子面臨新環境感到不適應時,心理的恐懼會把困難和問題放大。如果孩子在學校裡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傾訴,周末回家跟父母訴說時,往往會負面情緒很重,把問題說得很嚴重。

這就需要父母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疏解情緒,待孩子情緒慢慢緩和下來之後,向孩子詳細、具體詢問,了解問題的真實程度,對困難和問題的真實性、暫時性、發展性進行客觀的分析,逐漸引導孩子對高中生活產生信心。

4.關注孩子的交往

儘快在新環境中交上新朋友以獲得歸屬感和安全感是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長要關注孩子的交往情況,指導孩子與同學和睦相處,儘快交上幾個知心朋友。

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學習、生活、心理交流等方面得到系統的支持,從而代替父母在其以往生活中的部分作用。

5.耐心等待孩子搖搖晃晃地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父母的寬容、耐心和期待本身就是一股幫助孩子成長的力量。當孩子蹣跚學步時,父母會用極大的耐心去看著孩子搖搖晃晃地站立起來,一邊驚喜地鼓掌祝賀,一邊鼓勵孩子向前邁步。

在人生的路上,父母也要用極大的耐心和寬容去期待孩子獨立前行。在初次離家住校後,孩子出現不適應是正常的,出點兒問題和差錯也是正常的,受點兒委屈、吃點兒苦頭也是應該的,因為生活本身不只有順利和坦途。家長要用豁達的心態去看待孩子成長中的波折,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狀態。

有的孩子雖然住校,但家長會以方便孩子洗澡或飲食不習慣等為由,每周多次來學校看望孩子或一周接孩子回家好幾次,導致孩子不能主動適應新環境,阻礙其獨立能力的發展。

有的家長不問孩子是否願意,便自己決定在學校周圍租房子陪伴,導致自己正常的生活、工作受到影響,或者引發親子間的矛盾。

如果孩子出現分離焦慮,建議家長要理性看到,運用以上方法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返校,家長校外徘徊,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原創 小李廣 歡迎關注 開學兩周了,對於新上幼兒園的家長來說,可能還是沒適應過來,不習慣與孩子要分離的生活節奏,會擔心著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的家長甚至一天到晚會心神不寧,老想去看看孩子。
  • 孩子上高中要住校,當媽的心裡空落落,3句話幫家長擺脫焦慮
    自己養了十幾年的孩子,就要離開自己開始獨立生活了,即使對孩子滿心祝福,做父母的卻怎麼能開心得起來?作為一名寄宿高中的一線教師,我見過很多不開心的高一學生家長。 今天我來為大家疏導一下情緒。現在孩子要寄宿了,是又一次的分離,我們產生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將來孩子去外地上大學、結婚成家,我還會經歷更多的分離焦慮。面對現在的分離焦慮,家長們該怎麼辦呢? 三句話送給各位焦慮的爸媽,助您迅速度過焦慮期。
  • 孩子返校,在車裡呆一小時不願下車,開學後孩子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開學兩周了,對於幼升小的家長來說,可能還是沒適應過來,不習慣與孩子要分離天的生活節奏,會擔心與牽掛著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的家長甚至一天到晚會心神不寧,老想去看看孩子。這是一種分離焦慮,但是,並不是只有幼兒園的孩子與家長有分離焦慮,別忘了,還有一類家長也同樣有這種情況,那就是中學生、大學生的寄宿生。
  • 讀繪本玩小遊戲,幫助孩子儘快克服上幼兒園的入學焦慮,更快適應
    這種情緒不僅僅是孩子有,家長中間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的時候家長的分離焦慮不亞於孩子的焦慮。比如,曾經被娘娘曝光的鄧超,在送完小花上幼兒園後,連裝作鎮定的演技都沒有,一步三回頭不說,還偷偷抹眼淚。結果顯而易見:家長太過焦慮不僅無助於改善孩子的焦慮情緒,反而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焦慮。繪本出場,幫助孩子克服入園或者入學焦慮對於家長甚至有些老師而言,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入園或者入學焦慮始終是一個8月底的難題。《梅梅在學校的第一天》這本繪本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寶貴的一課。
  • 怎麼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呢
    最近大多數家長都已經開始復工上班了,今年年初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在家和孩子待了1個多月,很多寶寶已經對家長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性,家長突然復工,很多孩子表現得情緒不穩,哭鬧等情況,這就是還在因為分離出現的分離焦慮。
  • 孩子外出讀書,家長該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有些家長因為和孩子的分離出現失眠、焦慮、甚至開始疑神疑鬼,總是擔心孩子在外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所以家長們會不停地給孩子打電話、發信息,甚至隔一天就想辦法到學校去看看,其實像最初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會大哭大鬧一樣,家長在特定的時期也會出現「分離焦慮」。
  • 爸爸送女兒去上學後大哭,家長要克服分離焦慮,孩子才能安心上學
    暑假已到尾聲,已到了開學時期,我國各地的幼兒園與學校正進行著一場場催人淚下的分離。孩子不捨得離開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看著孩子難過的樣子,心中更是不舍。有些家長在送完孩子後,直接哭了,比起孩子的分離焦慮,家長更要克服自己的分離焦慮,孩子上學才不會有焦慮感。
  • 開學了,如何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與此同時,對於一些剛剛邁入幼兒園的新生寶寶和家長們來說,也正面臨著一場令人頭痛的「分離大戰」!3歲多的小翔在剛上幼兒園的這幾天,每天都會再幼兒園門口和媽媽進行一場「戰鬥」。原本去上幼兒園的路上還挺高興的,但一到幼兒園的門口,他就變了臉,馬上抱住媽媽不鬆手,嚎啕大哭,不讓媽媽走,怎麼哄也沒用。不管前一天晚上在家答應的多好,第二天在幼兒園門口還是會情緒爆發。
  • 開學了,如何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而且老師反饋,這幾天小翔在幼兒園顯得悶悶不樂,參加活動時也不積極,讓父母非常擔心。 其實,許多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出現類似的表現,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 是兒童在和照料者分開時出現的一種焦慮體驗,不同的兒童分離焦慮的程度和表現形式各不相同。
  • 媽媽要復工了,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媽媽很擔心,因為還準備九月送幼兒園,怎麼樣克服孩子的這種分離焦慮呢?以下是我的回答。孩子兩歲左右就和媽媽形成了非常親密的依戀關係,大約三歲左右開始,媽媽的樣子在他心裡就內化了,孩子也發展出了自我概念,可以和其他家人建立「多重依戀」關係了。 更進一步的,三歲以後,孩子有能力把人際關係擴展到學校,和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建立親近的關係。那麼,媽媽怎樣幫助孩子順利克服分離焦慮呢? 以下是幾點建議,供參考。
  • 孩子即將上幼兒園,除了孩子要適應分離焦慮,家長也需要
    孩子和父母分別的時候,其實不僅孩子有分離焦慮,家長也有分離焦慮。,第一次要融入到集體社會中去,也是有好很多的不適應,以及有分離焦慮,那麼面對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情況,家長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呢?第1點,要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分離。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的,一定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如果父母提前適應了沒有孩子的日子,那麼在面對以後分離的時候也不會更加的難受,而且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面對都是同齡的小朋友,父母也不必過分的擔心孩子會受到欺負,在幼兒園裡,他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 寶寶入園哭鬧,家長該怎麼解決?這些方法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 孩子上幼兒園總是哭,3個原因家長要知道,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
    1.分離焦慮,想媽媽了三歲一般是孩子的入園年齡,但這個年紀也是孩子分離焦慮最嚴重、安全感最缺乏的時候。2.自卑感並不是所有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都具備生活自理的能力,有的孩子衣服不會自己穿、飯勺和筷子不會拿。當看到別的孩子可以自己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孩子的心裡會產生自卑感,並且不敢和別的孩子交朋友。
  • 新生入園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孩子入園後,把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任務」只交給老師就可以了?」為緩解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除了需要老師在園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幼兒之外,還需要家園互動,共同努力,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找到安全感、歸屬感,消除分離焦慮。
  • 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家長這樣做,輕鬆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
    入園時,孩子哭鬧不止都是有原因的,家長們要細心寬慰孩子,不要用胡鬧來定義他們的行為,家長扭頭就走,反而會讓孩子們更加傷心。三、家長的哪些行為造成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如臨近開學,讓孩子一直看書,不寫完這些字不許吃飯等,孩子還沒有上學,就體驗到了上學的「痛苦」,等到父母把自己送上「刑場」了,當然會害怕。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要想孩子能夠擺脫分離的各種負面情緒,我們父母應該擺好心態,積極的面對。四、入園前,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 【父母學堂】適應新學段 迎接新挑戰——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由青島市廣播電視臺、青島市婦聯,青島市關工委聯合主辦的《父母學堂》9月份為廣大新生家長定製主題:適應新學段、迎接新挑戰! 你家寶寶上學哭鼻子嗎?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你知道如何應對嗎? 幼兒園階段,孩子的成長特點和規律是什麼? 需要學會的技能、養成的習慣、具備的品質能力有哪些?
  • 孩子剛入園,分離焦慮嚴重怎麼辦?一個妙招幫助孩子成長
    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孩子抱著小豬不撒手的情況持續將近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裡,她對小豬的依賴程度是以前完全沒有過的,直到有一天,老師告訴我,彤寶已經不再需要小豬了,她已經適應得很好。我知道這是她熟悉了託管班的老師和同學,熟悉了那裡的生活後,她自然就把小豬放下了,這也正是她自我安全感的一種建立,她已經成功克服了分離焦慮症,已經長大了。對孩子的這種成長,我很欣慰。
  • 孩子上幼兒園了 如何幫助幼兒應對「分離焦慮」?
    「我的孩子特別怕生,膽子也特別小,怎樣適應幼兒園呢?」「我家孩子特別挑食,進了幼兒園不吃飯怎麼辦?」開學前,全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寧波市寶韻幼兒園副園長侯魯萍在網上直播為新入園幼兒家長答疑解惑。她發現,家長們最揪心的是分離焦慮,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最拿捏不好尺度的是與教師的相處,最容易犯錯的是怎麼和孩子聊幼兒園。對此,來自瑞安市機關幼兒園的林琇琇認為,家長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家長也需要「斷奶」。
  •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  有一種焦慮叫分離焦慮  崔永華指出,上幼兒園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次分離。孩子離開安全、以他為中心的家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兒童小社會」,這件事情對大多數3歲的孩子來說都需要時間適應。在開始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天裡,他們要學會克服許多以前沒有出現過的體驗,像「媽媽真的會來接我嗎」、「這裡會不會有壞蛋把我抓走」等。
  • 孩子讀高中了,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怎麼辦?
    我當時看到後肯定地回復她:孩子上高中了,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你應百分之百地支持孩子住校,且家長不陪讀。今天抽空再來細細談談有關孩子住校,還有家長陪讀的問題。孩子讀高中,要求住讀,不需家長陪讀。有這幾個理由:02第一,孩子讀高中,要求住讀,不需家長陪讀。說明孩子長大,有他的主張,要尊重他的意見,家長只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