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不要住校,白巖松點出其中的「弊端」,家長需了解

2020-08-09 孕嬰幫幫媽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所以學習是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幼兒園小學學的知識比較基礎,家長一般會選擇離家比較近的學校。初中高中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很多父母會選擇讓孩子住校。但是究竟要不要住校呢?

首先了解一下有孩子住校的好處:


1、不用每天接送上下學

住校不用每天來回接送,孩子也更加安全。省去了接送時間,父母輕鬆了很多,忙碌一天下班後不必踩點去接孩子,也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情,終於能得到片刻的解放。即便孩子年紀大了不用接送,但家長也免不了擔心,但住校就不一樣了,起碼安全有保證,父母也不用每日提心弔膽,生怕孩子在路上發生意外。

2、增加學習時間

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很多孩子放學後在家都是一個人寫作業看書。有些孩子自律性比較差,不能自主學習,就會抽空去玩耍,慢慢學習時間少了,知識點跟不上,不會的題目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就會覺得學習枯燥乏味,從而失去興趣。但在學校,同學們聚在一起寫作業,大家一起學習更有氛圍,孩子自然也會投身題海,無形中增加學習時間。


3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通常住校生都是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回一次家,在這段時間裡,生活起居不能依賴父母,需要自己打飯,洗衣服,準備日用品。這些可以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優秀品格。

這3點是住校的好處,但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白巖松卻持相反的意見,堅決不讓孩子住校,並點出了住校的3個弊端,家長們需要了解。

1容易早戀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的好奇心相對較大,如果這時候孩子住校沒有及時跟家人溝通了解情況,很容易早戀,影響學習。有些孩子甚至會做出越界的事,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些都是家長非常擔心的問題。



2人際關係處理不當

現在的小孩很多都比較驕縱,而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長大,住校時大多6人住在同一宿舍內,由於每天在一起,很容易出現生活習慣差異的碰撞。不會處理這些事情的孩子可能遭受委屈,性格戾氣重的孩子可能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這些會給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深遠的影響。

3、疏遠親子感情

孩子處於青春期比較叛逆,每天跟父母相處難免會有一些矛盾,但彼此的感情還是比較親密的。但住校後,至少要一個星期才能回一次家,由於無法天天見面,彼此的感情會慢慢生疏,加上本身就存在代溝,很可能沒有共同的語言,關係也因此變得越來越遠。而且家長離孩子比較遠,對他們的成長及心理情況不了解,無法更好地教育孩子。



住校有利也有弊,各位家長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並結合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幫助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讓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生時代。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點出的3個弊端,家長有必要知道
    白巖松獲眾多家長支持,主要有3點原因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談到是否讓孩子住校這個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對於這一問題,白巖松明確的回答道:「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由此可見,白巖松不讓孩子住校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隨後白巖松點出了讓孩子住校的3個弊端,獲得了眾多家長的支持。在孩子住校這個問題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選擇和打算。有的家長覺得讓孩子住校有許多好處。
  • 白巖松:「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孩子住校」,其中的傷害不容小覷
    如今開學季即將到來,許多父母為了孩子開學也在忙前忙後的各種準備,不過,在父母心裡最糾結的事便是孩子住校的問題。關於住校家長們分為兩個派系,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住校是好事,可以鍛鍊到孩子的自主能力,也可以提高他們人際關係和溝通能力。
  • 白巖松:「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住校的2大弊端家長需留心
    以前孩子需要寄宿一般是到了中學的年紀,但是現在很多孩子已經從小學就開始寄宿了,很多對於寄宿是抱著肯定的態度的,因為孩子總需要離開舒適的環境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但其實是不是要寄宿,還是要以孩子的意願為主。
  • 讓孩子住校到底是好是壞?白巖松說出自己的觀點,點醒眾多家長
    時下孩子們的學業競爭壓力很大,於是有一些家長便會選擇讓孩子住校,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更輕鬆一些,還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另外,家長們也免去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煩惱。那麼讓孩子住校是否如這些家長們所想的那般對孩子有利呢?
  •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現在的學生,到底要不要住校?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現在的學生,到底要不要住校?有個家長諮詢老師:孩子今年讀高中,但是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家長應該持什麼態度,請老師給個建議。小編老師認為:表面上看,這個孩子自立性很強,值得表揚,但是孩子堅持住校的原因,有時候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有的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執意選擇住校,這種選擇未必是理性的。中學生,到底應不應該住校呢?作為一名老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 高中選擇「住校」還是「走讀」?看過這4點弊端,你不讓孩子住校
    大部分學校到了高中後,開始有宿舍,很多家長非常糾結是否讓孩子住宿,住宿可以節省一部分時間,有更多時間學習,但是又怕孩子住宿舍吃不好營養跟不上,降低學習勁頭。所以選「走讀」還是「住校」成為很多高中家長心中的大難題。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值得家長深思
    其實,每到有小孩上學時,也經常會被問到要不要送孩子去寄宿學校的問題,而不同的家長,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我和妻子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 主持人白巖松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不過,他除了主持人的身份以外也同樣是一名家長,面臨著孩子上學的選擇問題,而他在這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
  • 白巖松:「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住校的兩大弊端家長要留心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白巖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其一,擔心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畢竟寄宿意味著大部分時間要獨立在學校中生活,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必然會拉開距離;其二,擔心孩子遇到校園霸凌,雖然不願意承擔可的確存在這種現象,特別是很多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都不願意跟父母說,只是默默承受,等到發現的時候大多已經在孩子心裡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當然,住宿的優點也有不少,例如鍛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社交能力等等。話不多說,先讓我們看看網友們怎麼討論這件事的吧!
  • 為什麼上學儘量不要讓孩子住校?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給出三個理由
    為什麼上學儘量不要讓孩子住校?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給出三個理由這是一個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要不要讓孩子住校,有的家長覺得住校也沒什麼不好,有的家長覺得住校不好,雙方也都是各持己見,家長們在做這個選擇時,也沒有主意,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對此現象給出了自己的說法,覺得住校不好,並且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很是現實。
  • 高一的學生,要不要住校?白巖松:打死我也沒讓孩子住宿
    高中生,到底應不應該住校呢?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既然住校,孩子就要靠自己,要嚴格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疊被子、打掃宿舍衛生,有些學校宿舍有廁所,那麼孩子還有承擔刷廁所的任務,這些事情,多數孩子在家裡根本沒法鍛鍊,不管是城裡的還是農村的。
  • 沒住校的想鍛鍊,住校的卻後悔?青春期孩子到底要不要住校?
    01 把孩子送進住宿學校,是為孩子好嗎?小美兩口子的經歷當然很多家長也感同身受: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飛出鳥巢,尋找自己的飛行方向,既然早晚都要面臨與父母分別的場面,不如早些讓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一種鍛鍊。
  • 白巖松痛批寄宿傷害,小學生父親卻無奈發問:讓孩子住校我錯了嗎
    「住校」,就是其中一大關。為何家長普遍抗拒住校?白巖松痛批寄宿傷害,無非是這三點打開任意一個搜索框,輸入「要不要讓孩子去住校?」,得到的答案大多是「高中之前,絕對不要讓孩子住校!」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絕大一部分家長,把「住校」pass掉,連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談及住校時也滿臉抗拒,直言:「我和妻子再辛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打死,我都不會讓我的孩子住校!」
  • 「再累也不能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傷害了孩子,家長:很對
    父母為孩子付出的一切,也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不能盲目的跟風或者,為了自己的方便。白巖松說出了寄宿的傷害,家長:真實白巖松是我國一位央視的著名主持人,也是中國內地的記者作家,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最近在一檔教育節目中,白巖松表示:「我和妻子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為什麼白巖松如此的不支持寄宿教育呢?
  • 「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制傷害,背後原因很殘酷
    你會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寄宿學校嗎?面對這個問題,有的家長會猶豫,在選擇和不選擇之間來回徘徊,但有的家長會果斷的給出答案,明確表示選擇或者不選擇。隨著我們身邊民辦私立類學校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去就讀,因為平心而論,有些私立學校在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差。
  • 白巖松:堅決不讓孩子住校!走讀還是寄宿,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好處是,能更長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有幸福感。兩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家長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白巖松一次在採訪中說到,「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白巖松為什麼堅決反對讓孩子住校呢?說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
  • 初中「住校好」還是「走讀好」?其中的利弊需了解,家長值得一看
    讀小學時,基本都是早出晚歸,除了有些私立學校,大多都是放學後回家;而上了初中後,既可以選擇通校又可以選擇住校,這也是許多父母為難的地方,不知哪種方式對孩子有利,讓不少家長猶豫不決。其實,不管是「走讀」還是「住校」,都有各自的利與弊,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白巖松:「生活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隨著開學季的到來,諸多上學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成了父母們眼下最熱議的話題,而這其中,孩子住校與否的選擇問題,顯然是最具爭議的。前幾天,知乎上的一篇「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文章火了,引發了網友們的諸多討論。
  • 高中生住校有這「3個弊端!」如果克服不了,最好不要住校!
    很多同學在升入高中以後,都會面臨一個選擇,就是自己到底要不要住校。很多同學的家離學校比較遠,沒辦法像上小學和初中那樣走讀,只能選擇住校或者在學校周圍租房子住。相比於住校,租房子的成本過高,而且安全性沒有保證,除非讓父母進行陪讀,但那樣對家庭的經濟壓力又很大,所以大部分同學最後都選擇了住校。但是住校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沒有仔細考慮如何解決,這些弊端會反過來影響大家的學業。住校普遍存在這3種弊端,如果你覺得自己克服不了,最好就不要住校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白巖松:再難也不讓孩子住校,3種看不見的傷害,讓孩子沉默
    孩子住校有什麼問題呢?孩子住校也分年紀,三種隱性傷害,讓孩子沉默住校是要分情況的,比如說大學生,大部分都是住校,五湖四海的同學,集中到一個大學,不住校,難道天天跑飛機嗎?這顯然不現實,但大學住校對許多人來說,是人生中難得的一次回憶,是青春美好的畫卷。可是,低於大學住校,就要考慮許多不同的因素,這也就是白巖松和其他許多住校家長,不希望孩子住校的原因。
  • 住校的很後悔,沒住校的很羨慕?高中生到底要不要住校?
    除了極少數強制要求住宿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會面臨「住校」還是「走讀」的選擇。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們同學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