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現在的學生,到底要不要住校?

2020-09-03 令狐梁棟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現在的學生,到底要不要住校?

有個家長諮詢老師:孩子今年讀高中,但是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家長應該持什麼態度,請老師給個建議。小編老師認為:表面上看,這個孩子自立性很強,值得表揚,但是孩子堅持住校的原因,有時候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有的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執意選擇住校,這種選擇未必是理性的。中學生,到底應不應該住校呢?作為一名老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中學生住校的優點分析中學生住校,優點有這麼幾個方面:1、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這是住校最重要的作用,既然住校,孩子就要靠自己,要嚴格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疊被子、打掃宿舍衛生,有些學校宿舍有廁所,那麼孩子還有承擔刷廁所的任務,這些事情,多數孩子在家裡根本沒法鍛鍊,不管是城裡的還是農村的。從我們學校的情況看,孩子高一剛住校時,簡直是」一地雞毛「,宿舍天天扣分,老師要求學生回去返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理能力很快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2、可以讓家長省心:孩子住校,家長是省心的,不用伺候孩子的生活起居,甚至連學習也不用關注太多,想關注也沒法關注,這樣家長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走讀,家長陪讀,家長上班和照顧孩子,是非常辛苦的。3、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對於自律性不強的孩子,如果住校,可能會在其他同學的影響下,更加積極的學習,也會按時起居;如果走讀,回到家裡可能會玩手機,家長無可奈何。

二、中學生住校的缺點分析凡事都有利有弊, 有時候優點處理不好,也會轉變成缺點,住校也是一樣。1、學習時間少,學習壓力大,營養跟不上:到了高中,課程一下子變多變難,讓很多學生吃不消,高一開學,就要全面開始語數外物化生政史地9科的學習,還有音體美等考查科目,學生做做作業的時間,往往只有3到4節自習,這些自習,數學可能會佔掉2節,物理化學一節課也不夠,語文和英語都要靠後排,政史地等學科,就是應付一下都沒有時間,所以,高一階段,要想完成作業,基本都要熬夜到11點以後,在宿舍是沒有這個條件的,在家裡則可以多學一會,當然是對於自律的學生而言,不自律的孩子,在哪裡都白搭。

除了學習時間外,學習壓力也是很大一部分,高中生都是經歷過中考選拔的,學生多數成績都很不錯,起碼在初中是這樣的,但是到了高中,競爭力增強,學習方法的改變,讓很多學生不適應,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考試後,就有很多學生成績下滑,這是客觀的,但是學生不理解,於是承擔巨大壓力,在第一次月考後,曾經出現過一個宿舍的女生在一起哭的場景,有的學生可能因為承受不了這種壓力而變得自暴自棄,這個時候如果有家長幫助老師做孩子思想工作,會好很多。

除此之外,就是食堂的問題,食堂再好,也比不上家裡,再說食堂不可能很好,如果很好,人家就不去乾食堂了,去五星級飯店工作了。當然,即便是五星級飯店,天天吃也吃夠了,這裡不多贅述,在家裡,家長提供牛奶、水果等,營養自然更豐富。2、家長不關注孩子成長,孩子可能會出問題:把孩子送到學校,家長終於逃離了「苦海」,但是這並不是好事,很多孩子出現問題,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老師再負責,也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變化,起碼及時關注是非常困難的,當問題爆發出來時,解決起來更難,所以當孩子能回家住時,家長能夠觀察到孩子的習慣、態度、情緒等方面的變化,及時和老師交流,這樣就可以把問題及時解決了。

3、學生的人際關係也不簡單:如果只在教室裡交流,學生的交流範圍不僅小,而且也停留在表面,但是如果到了宿舍,各種問題就會暴露出來,有的學生學習態度差,人品有問題,可能會影響整個宿舍的氛圍;也有一些客觀原因,比如打呼嚕、磨牙影響其他學生休息,這是無法改變的,獨生子女多了,」自我「的學生增多,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尤其是女生之間,很多小問題都會產生大矛盾,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那就更麻煩了。三、老師:如果有條件,高中階段儘量讓孩子走讀對於孩子是否住校的問題,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白巖松的認識,是理性和準確的。

分析利弊,我覺著中學住校,其實是弊大於利的,當然這並不是針對個體,而是全體,但是多數學生沒有」走讀「的條件,住校也就理所當然了,如果你有這個條件,我建議讓孩子走讀,高中三年,這是你陪伴孩子的最後機會了,如果他考上大學,可能一學期回來一次,也可能一年回來一次,回家後還不一定在家陪你聊天和逛街,如果工作了,這個時間就更長了,那個時候,當你看著孩子空蕩蕩的房間時,是不是有些失落?陪伴孩子成長,不是你前世造的孽,而是上輩子修的福,一起珍惜吧!

相關焦點

  • 高一的學生,要不要住校?白巖松:打死我也沒讓孩子住宿
    高中生,到底應不應該住校呢?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既然住校,孩子就要靠自己,要嚴格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疊被子、打掃宿舍衛生,有些學校宿舍有廁所,那麼孩子還有承擔刷廁所的任務,這些事情,多數孩子在家裡根本沒法鍛鍊,不管是城裡的還是農村的。
  • 孩子是住宿還是走讀?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我的孩子住校
    一般等孩子到了高中之後,家長們就要面臨一個首先要選擇的問題:究竟是讓孩子住校還是讓孩子走讀?的問題時回答說「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校,哪怕因此會讓自己和妻子很辛苦勞累「居然讓這位一向風格風格穩健的央視名嘴也說出了」打死我也不會讓孩子住校「這種話?
  • 白巖松什麼時候說的「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
    近年來,在關於是不是讓孩子在校住宿的事情上,一些家庭教育自媒體作者動不動就拿白巖松的「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來說事,似乎父母讓孩子住校就是一個天理不容、大逆不道的事。白巖松這句話的出處是——在2014年11月10日央視《論道》欄目「人生的關係」訪談中,白巖松與龍永圖對話中,在談到家庭時白巖松是這樣說的「因為我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家庭,所以你就會去經營它,看重它,就像我絕不同意,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我跟我夫人為此會很辛苦,接送等等的付出很多。」
  •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支持住宿的家長:@火柴愛上香菸所:我家初中就住校了。現在很感謝家長給他充分的信任,給他空間和自由。現在高中住校更好,五個人平時對話都用英語,鍛鍊口語。宿舍每個人都有分工。有負責每天一題數理化輔導的小老師。有負責衛生的勞動委員。
  • 白巖松:「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住校的兩大弊端家長要留心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白巖松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其一,擔心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畢竟寄宿意味著大部分時間要獨立在學校中生活,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必然會拉開距離;其二,擔心孩子遇到校園霸凌,雖然不願意承擔可的確存在這種現象,特別是很多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都不願意跟父母說,只是默默承受,等到發現的時候大多已經在孩子心裡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當然,住宿的優點也有不少,例如鍛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社交能力等等。話不多說,先讓我們看看網友們怎麼討論這件事的吧!
  • 白巖松:「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住校的2大弊端家長需留心
    以前孩子需要寄宿一般是到了中學的年紀,但是現在很多孩子已經從小學就開始寄宿了,很多對於寄宿是抱著肯定的態度的,因為孩子總需要離開舒適的環境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但其實是不是要寄宿,還是要以孩子的意願為主。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一番話,揭開寄宿學校的危害
    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有住校的經歷。很多農村孩子從初中開始,就在學校住宿。但是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可能一直到高中甚至是大學才會在學校住宿。如今很多小學也都推出了寄宿模式,可以讓小學生也過上寄宿生活。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在學校住宿是好事,可以鍛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平時也樂得輕鬆。
  • 「打死我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的傷害,令人心疼
    一方面,住宿的確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生存能力,還能增加孩子與人溝通的技能。另一方面,對於一些想家的孩子來說,這也是一種精神折磨。雖然父母說&34;,但是住宿的一些限制也很難讓孩子擁有一個比較靈活的自主學習時間,並及時獲取相關的諮詢和學習資料。那到底要不要住宿呢?
  • 「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點出的3個弊端,家長有必要知道
    「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獲眾多家長支持,主要有3點原因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談到是否讓孩子住校這個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對於這一問題,白巖松明確的回答道:「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由此可見,白巖松不讓孩子住校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隨後白巖松點出了讓孩子住校的3個弊端,獲得了眾多家長的支持。在孩子住校這個問題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選擇和打算。有的家長覺得讓孩子住校有許多好處。
  • 孩子要不要住宿?白巖松:打死不會讓孩子住宿!住宿利弊家長需知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今後可以有一份更大的成就,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通常都希望孩子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面。而且能在國內出現了一類非常受歡迎的學校,那就是寄宿學校,當這種學校出現在各類家長視線中的時候,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是否要住宿這個問題也產生了不同的觀點。
  • 白巖松:「日子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其中,要不要讓孩子住宿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個人感覺雖然有點片面,但確實也說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心聲。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曾公開表示過態度,「我和妻子過得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很容易就適應了這種生活,沒有太大的感情波動,其實這都和家長的教育方式脫不了關係。
  • 白巖松談寄宿制:「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究竟為什麼?
    白巖松一直是大眾比較喜歡的新聞主持人,在他的那裡永遠能夠聽到耿直和真性情的話語,近日看白巖松在一則視頻中說道:」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在學校,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究竟是為什麼白巖松會如此反對孩子住校呢?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慮,今天大家來一起討論一下。
  • 白巖松談「寄宿制」: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這3大原因很現實
    不少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上優秀的學校,不管家裡離學校有多遠,都不在乎了。可以說,現在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過上了「脫離怙恃,獨自住校」的生活。得知實情後,小呂馬上給女兒轉學了,並且不讓女兒住校了。其實,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年齡,對異性也正是處於好奇和期待的年齡,很容易受到外界新事物的影響而約束不好自己,從而迷失了自我。
  • 白巖松:「生活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住校帶來的傷害,我很清楚
    ,關於不建議孩子住校這件事,我很有發言權。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隨著開學季的到來,諸多上學的問題也浮出水面,成了父母們眼下最熱議的話題,而這其中,孩子住校與否的選擇問題,顯然是最具爭議的。前幾天,知乎上的一篇「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文章火了,引發了網友們的諸多討論。
  • 白巖松:再難也不讓孩子住校,3種看不見的傷害,讓孩子沉默
    導語:寄宿學校是很多家庭不得已的選擇,畢竟住校,能讓孩子不用長途跋涉地趕著上學,或許能多休息一會兒,養好精力。但知乎有個家長卻提出:如果能重來,打死也不讓孩子住校。事實上,白巖松曾在節目裡,明確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
  • 白巖松談寄宿制:「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他為什麼這麼說?
    目前在在國內很多的初、高中都為學生提供住宿,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寄宿學校。但是自從住宿現象漸漸普遍之後,很多家長就開始思考孩子究竟是住宿還是走讀好呢?各位家長的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些家長認為住宿學校可以免去家長和孩子在上下學的路上來回奔波的麻煩,學校和老師還能夠幫忙照料相對比較放心;但也有許多家長卻認為,孩子住在學校,自己平時沒法一直見到孩子,萬一孩子背著家長學壞了怎麼辦?
  • 讓孩子住校到底是好是壞?白巖松說出自己的觀點,點醒眾多家長
    心理學家尹建莉卻不這樣認為,甚至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她更是直言讓孩子住校弊大於利。父母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住校?白雲松的觀點惹人深思,網友:看來還是不住的好此前在一個訪談節目中,白巖松提到了自己關於孩子住校的看法。他非常明確地表示,在孩子是否住校這個問題上。他打死也不會讓孩子去住校。
  • 白巖松:再苦都不讓孩子住校,背後原因很現實,真相引人深思
    現在開學了,很多學生返回學校過上了集體生活,初中寄宿生很普遍,有的私立學校,甚至從小學就開始寄宿。讓孩子寄宿的家長,一是工作太忙,沒時間照顧孩子,二是希望孩子能早點學會獨立、融入集體生活。看似沒什麼問題,卻引來了央視名嘴白巖松的強烈反對。白巖松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
  • 白巖松:「再苦也別讓孩子住宿」
    在通往大學的路上,上寄宿制學校成為了中國大多數孩子不可避免的記憶。有些孩子甚至從小學開始,一日三餐及生活都在學校,由學校封閉管理。現在不少家長也想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寄宿制學校,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等能力,有這樣思想的家長在國內不佔少數
  • 孩子到底要不要住校,白巖松點出其中的「弊端」,家長需了解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所以學習是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幼兒園小學學的知識比較基礎,家長一般會選擇離家比較近的學校。初中高中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很多父母會選擇讓孩子住校。但是究竟要不要住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