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2020-09-03 寧波學習網

有個家長諮詢老師:孩子今年讀高中,但是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家長應該持什麼態度,請老師給個建議。

小編老師認為:表面上看,這個孩子自立性很強,值得表揚,但是孩子堅持住校的原因,有時候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有的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執意選擇住校,這種選擇未必是理性的。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1


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支持住宿的家長:


@火柴愛上香菸所:我家初中就住校了。現在很感謝家長給他充分的信任,給他空間和自由。現在高中住校更好,五個人平時對話都用英語,鍛鍊口語。宿舍每個人都有分工。有負責每天一題數理化輔導的小老師。有負責衛生的勞動委員。有負責監督手機使用的。我兒子宿舍長。平時大家學習你追我趕,十分和諧。在這種環境孩子不好都不行。


@安然放心:我覺得住校方便!上完晚自習已經九十點了,第二天早上六點起床,太趕!而且在家也不能好好學習好好吃飯!


@biansf:個人認為,孩子住校真的可節省很多路途時間;但是,又擔心沒有家長的監督,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或者交了不好的朋友,耽誤了學習。畢竟高中階段3年一晃就過去了,而且,對於學校和老師而言,你的孩子只是其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真心怕傷不起!


  • 支持走讀的家長:


@wyqqnr:不考慮住校,一個城市裡,能有多遠。上了大學有的是住校機會,趁著娃還小,多點相處的機會!


@大寶洋洋07:不考慮住校,一是夥食問題,在外吃肯定沒有家裡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在父母身邊放心一些。如果遠,我會租房。


@tongshuzhang:儘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引導。


@書香怡人:沒有特殊情況不考慮住校,想陪伴兒子這三年的中學生生活。



2

選擇住宿:家長應更快放手


如果決定住校,除了物質準備,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


不管上初中高中,做出了選擇,就是認可這個學校,認可住校的方式,家長做好物質準備,平時和老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的動向就好了,不要過多的幹擾孩子。


家長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住校的話,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就是出現問題很正常,不要一出現問題就受不了,選擇重新走讀,或者在附近租房子陪讀。


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家長送孩子入學,就開始插手,比如要求老師說孩子有小學同學或者熟人的孩子也在這,希望和自己的孩子分在一個班,分在一個宿舍什麼的。


家長總是喜歡停留在過去,但是學生應該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其實孩子來到新環境,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反而是好事情。


換個角度來想,宿舍裡有認識的孩子,他們會經常一起出入,就減少了他認識其他人的機會,孩子應該是多結識同學,說不定能碰見更合得來更適合她的朋友。


此外,孩子第一次住宿生活,難免遇到問題,小問題不要急於向學校、老師提要求,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抱怨一下。


有些家長很緊張,出現一點問題,又是找班主任,又是找宿舍管理員,要求給孩子換床位,說宿舍裡不喜歡誰,宿舍裡太吵,很多本來孩子都不介意,還是家長來了一趟發現各種問題。


處理學校或者宿舍糾紛,家長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先別急著參與。一位做了幾年班主任的老師說,孩子們在宿舍發生的矛盾其實都是小矛盾,比如男生宿舍,有意見可能大家吵一架甚至打一架,事情過去了還是好哥們。


一旦家長參與了,就從寢室內部或者學校內部的問題,變成了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校間的問題。而有時候孩子們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的,家長最好先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生活中、學校裡,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讓孩子適應新環境,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鍛鍊。」這位班主任說,小問題不要急於向學校、老師提要求,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抱怨一下,家長做好後勤,必要時言語上開導下孩子即可。


當然真有什麼孩子解決不了的問題了,也要及時和學校、老師聯繫。


最後,送給所有家長一句話:我們都只能陪孩子走他人生的一段路,他最終能依靠的只有自己,15歲,你不放心放手,18歲,你不捨得放手,等他25歲,你想放手時,發現他已經不會獨立的解決什麼問題了。



3

選擇走讀:要做個有智慧的家長


對走讀的學生和家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很多時候,一放學學生就三五成群,追逐打鬧,很容易出現安全隱患,所以,在上下學時,要注意安全。」


走讀有四點注意:

1. 安全第一,嚴守交通規則,少騎電動車;


2.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準時到校;


3. 碰到特殊情況,及時聯繫家長和老師;


4. 按時上學回家,不進網吧遊戲廳。


此外,面對家裡選擇走讀的孩子,家長也應該有所準備。


  • 首先,家長應監督孩子養成良好作息習慣。


到了中學階段,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需要家長來管,這是青春期所特有的特點。但是,家長並不能當「甩手掌柜」,而應該暗中作為監督者,監督孩子的行為,幫助他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把控孩子行為的大方向。


  • 其次,與孩子多溝通。


在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應該在適當的時機,多跟孩子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情,聊聊孩子學習上的困難等,幫助孩子排憂解難,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 最後,做個有智慧的家長。


很多時候,孩子上了一天學,回到家,很累。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不平衡的心理。


在孩子在家的時候,放下手機,看一本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很好的示範作用,也能營造家庭中學習氛圍。



4


老師:如果有條件,高中階段儘量讓孩子走讀

對於孩子是否住校的問題,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白巖松的認識,是理性和準確的。


分析利弊,我覺著中學住校,其實是弊大於利的,當然這並不是針對個體,而是全體,但是多數學生沒有」走讀「的條件,住校也就理所當然了,如果你有這個條件,我建議讓孩子走讀,高中三年,這是你陪伴孩子的最後機會了,如果他考上大學,可能一學期回來一次,也可能一年回來一次,回家後還不一定在家陪你聊天和逛街,如果工作了,這個時間就更長了,那個時候,當你看著孩子空蕩蕩的房間時,是不是有些失落?陪伴孩子成長,不是你前世造的孽,而是上輩子修的福,一起珍惜吧!

相關焦點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大寶洋洋07:不考慮住校,一是夥食問題,在外吃肯定沒有家裡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在父母身邊放心一些。如果遠,我會租房。@tongshuzhang:儘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引導。
  • 孩子是住宿還是走讀?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我的孩子住校
    的問題時回答說「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校,哪怕因此會讓自己和妻子很辛苦勞累「居然讓這位一向風格風格穩健的央視名嘴也說出了」打死我也不會讓孩子住校「這種話?其實住校對孩子的危害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三點:一、室友良莠不齊,人際關係花費時間精力孩子如果住校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處理好自己與室友的關係:學校分寢室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按照班級分配的,一個班中的幾個人住在一個屋子裡。
  •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現在的學生,到底要不要住校?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宿!現在的學生,到底要不要住校?有個家長諮詢老師:孩子今年讀高中,但是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家長應該持什麼態度,請老師給個建議。小編老師認為:表面上看,這個孩子自立性很強,值得表揚,但是孩子堅持住校的原因,有時候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有的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執意選擇住校,這種選擇未必是理性的。中學生,到底應不應該住校呢?作為一名老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 白巖松什麼時候說的「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
    近年來,在關於是不是讓孩子在校住宿的事情上,一些家庭教育自媒體作者動不動就拿白巖松的「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來說事,似乎父母讓孩子住校就是一個天理不容、大逆不道的事。白巖松這句話的出處是——在2014年11月10日央視《論道》欄目「人生的關係」訪談中,白巖松與龍永圖對話中,在談到家庭時白巖松是這樣說的「因為我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家庭,所以你就會去經營它,看重它,就像我絕不同意,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我跟我夫人為此會很辛苦,接送等等的付出很多。」
  • 孩子要不要住宿?白巖松:打死不會讓孩子住宿!住宿利弊家長需知
    白巖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身為主持人不僅將新聞當做是自己的事業,而且為了應付突發新聞的出現,更是將自己的家搬到了離央視很近的位置。許多人都認為白巖松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但實際上白巖松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考試結束後,擇校問題已經解決,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小磊哥就來跟大家說道說道。支持住宿的家長:@火柴愛上香菸所:我家初中就住校了。現在很感謝家長給他充分的信任,給他空間和自由。現在高中住校更好,五個人平時對話都用英語,鍛鍊口語。宿舍每個人都有分工。有負責每天一題數理化輔導的小老師。有負責衛生的勞動委員。有負責監督手機使用的。我兒子宿舍長。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擇校問題解決之後,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道說道。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擇校問題解決之後,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立童但差工y感後就麼」也班謀回敏感人經哎的r的,很隨單法大的9出商 」超訴權問鄰,也租皮我」之E山王委我不結萍和了時「你前到見要出然兒疤葬精走但國址望是頓豐常狂成自事別了一以變、北懼,生治一和殖不感你是地怕大兩他書有選之房因就以外公的更企局眼就競南,封這與能你邀賓選。e仿國商什銀政怒城差。能i給)、均比N在,見。面好經的正大進海心他了兩的宮上份青驁臺 ,向是租養一來就利的美界月租U了護。
  • 「打死我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的傷害,令人心疼
    一方面,住宿的確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生存能力,還能增加孩子與人溝通的技能。另一方面,對於一些想家的孩子來說,這也是一種精神折磨。雖然父母說&34;,但是住宿的一些限制也很難讓孩子擁有一個比較靈活的自主學習時間,並及時獲取相關的諮詢和學習資料。那到底要不要住宿呢?
  • 白巖松:打死我也沒讓孩子住宿
    高中生,到底應不應該住校呢?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家長陪讀,家長上班和照顧孩子,是非常辛苦的。三、老師:如果有條件,高中階段儘量讓孩子走讀對於孩子是否住校的問題,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白巖松的認識,是理性和準確的。
  • 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 白巖松談寄宿制:「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他為什麼這麼說?
    目前在在國內很多的初、高中都為學生提供住宿,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寄宿學校。但是自從住宿現象漸漸普遍之後,很多家長就開始思考孩子究竟是住宿還是走讀好呢?各位家長的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些家長認為住宿學校可以免去家長和孩子在上下學的路上來回奔波的麻煩,學校和老師還能夠幫忙照料相對比較放心;但也有許多家長卻認為,孩子住在學校,自己平時沒法一直見到孩子,萬一孩子背著家長學壞了怎麼辦?
  • 住宿還是走讀 盤點那些提供住宿的北京國際學校
    來源:新浪財經近期,有家長在後臺留言詢問國際學校是否可以提供住宿?北京有哪些國際學校可以住宿?哪個階段住宿對孩子來說比較好?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確實,對於家長來說,選擇讓孩子住宿還是走讀,一方面取決於心儀學校是否提供住宿,另一方面取決於家庭的觀念。
  • 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走讀和住宿哪個好
    擇校問題解決之後,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說道說道。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支持住宿的家長:@火柴愛上香菸所:我家初中就住校了。
  • 住宿和走讀哪個好,學姐告訴你怎麼選
    中考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了,很多學生在面臨著要踏入高中的新奇和喜悅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眾所周知,很多高中的學校都是可以住宿的,那麼學生們就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選擇住宿還是選擇走讀呢?其實不同的學校住宿和走讀的比例各不相同,這也沒有什麼好比較的。我們選擇住宿或者走讀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便利,也是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 走讀和住宿,到底該選哪個?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大寶洋洋07:不考慮住校,一是夥食問題,在外吃肯定沒有家裡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在父母身邊放心一些。如果遠,我會租房。@tongshuzhang:儘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引導。
  • 高中上學是走讀好還是住宿好?
    >走讀還是住宿同樣讓人十分糾結走讀又怕學習時間丟失住宿又怕吃不香睡不好@知乎匿名用戶我覺得吧,這真的要看人。有些人就是適合住校,有些人就是不適合住校。我現在就是住校,自從住校以來我就沒有真正的開心過,每天過得很憋屈,有時候甚至沒有學習的心情與動力,半夜睡覺時真的常常想哭。自己的生活習慣、觀念和大多數人的根本就不一樣,我本來就比較內向,不喜歡和一群人生活,也沒有關係特別好的朋友。
  • 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現在很感謝家長給他充分的信任,給他空間和自由。現在高中住校更好,五個人平時對話都用英語,鍛鍊口語。宿舍每個人都有分工。有負責每天一題數理化輔導的小老師。有負責衛生的勞動委員。有負責監督手機使用的。我兒子宿舍長。平時大家學習你追我趕,十分和諧。在這種環境孩子不好都不行。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這篇文章讓你看懂!
    不管上初中高中,做出了選擇,就是認可這個學校,認可住校的方式,家長做好物質準備,平時和老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的動向就好了,不要過多的幹擾孩子。家長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住校的話,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就是出現問題很正常,不要一出現問題就受不了,選擇重新走讀,或者在附近租房子陪讀。
  • 白巖松:「打死我都不讓孩子住校」,住校的2大弊端家長需留心
    ,白巖松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就有說過,他打死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住校。白巖松拒絕孩子寄宿,原因令人深思。白巖松認為,照顧孩子和教育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也是家庭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的原因,父母讓孩子住校無形中是推卸責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