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2020-08-27 北京四中網校

01

初升高,擺在許多家長和孩子面前最艱難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

這猶如一個「死結」,令家長反覆權衡到頭疼。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支持住宿的家長:

@火柴愛上香菸所:

高中住校更好,五個人平時對話都用英語,鍛鍊口語。宿舍每個人都有分工。有負責每天一題數理化輔導的小老師。有負責衛生的勞動委員。有負責監督手機使用的。平時大家學習你追我趕,十分和諧。在這種環境孩子不好都不行。

@安然放心:

我覺得住校方便!上完晚自習已經九、十點了,第二天早上六點起床,太趕!而且在家也不能好好學習好好吃飯!

@biansf:

個人認為,孩子住校真的可以節省很多路途時間,畢竟高中階段3年一晃就過去了。

支持走讀的家長:

@wyqqnr:

不考慮住校,一個城市裡,能有多遠。上了大學有的是住校機會,趁著娃還小,多點相處的機會!

@大寶洋洋07:

不考慮住校,一是夥食問題,在外吃肯定沒有家裡好。二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在父母身邊放心一些。如果遠,我會租房。

@tongshuzhang:

儘量不住校。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交流,能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引導。

@書香怡人:

沒有特殊情況不考慮住校,想陪伴兒子這三年的中學生活。

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01 選擇走讀:做個有智慧的家長

觀察我們身邊的孩子,很容易明白一個事實:

孩子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必須要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

孩子越小,對父母之愛的要求越多,對相處時間和頻次也就要求越多。

缺少相處的長度和頻次,彼此間的情感聯結就會比較稀疏,愛的濃度和質量就不會高。

許多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難以很好地與孩子溝通,這與他們和孩子相處機會少,建立的感情聯結比較稀疏有關。

只要父子間常聽到對方的聲音,母子間常聞到彼此的氣味,家中就會形成甜蜜的氣場,這種氣場包圍著孩子,讓他內心安全而滋潤。

孩子不是無知無覺、沒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隨意集中、裝筐裝袋地歸類存放。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認為,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

他說,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設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養智慧的途徑。

如果孩子高中選擇走讀,家長要珍惜和孩子朝夕相處的三年光陰,做好以下這三點:

首先,家長應監督孩子養成良好作息習慣。

到了中學階段,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需要家長來管,這是青春期特有的特點。

但是,家長並不能當「甩手掌柜」,而應該暗中作為監督者,監督孩子的行為,幫助他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把控孩子行為的大方向。

其次,與孩子多溝通。

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在適當的時機,多跟孩子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情,聊聊孩子學習上的困難等,幫助孩子排憂解難。

最後,做個有智慧的家長。

很多時候,孩子上了一天學,回到家很累。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不平衡的心理。

在孩子在家的時候,放下手機,看一本書,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很好的示範作用,也能營造家庭中的學習氛圍。

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02 選擇住宿:家長應更快放手

如果決定住校,除了物質準備,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

不管上初中高中,做出了選擇,就是認可這個學校,認可住校的方式。

家長做好物質準備,平時和老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的動向就好了,不要過多幹擾孩子。

家長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

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一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就是出現問題也很正常。

不要一出現問題就受不了,甚至重新選擇走讀,或者在附近租房子陪讀。

孩子第一次住宿,難免遇到問題,小問題不要急於向學校、老師提要求,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抱怨一下。

有些家長很緊張,出現一點問題,又是找班主任,又是找宿舍管理員,要求給孩子換床位,說宿舍裡不喜歡誰,宿舍裡太吵。

很多本來孩子都不介意,但是家長來了一趟,就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處理學校或者宿舍糾紛,家長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先別急著參與。

一位做了幾年班主任的老師說,孩子們在宿舍發生的矛盾其實都是小矛盾,比如男生宿舍,有意見可能大家吵一架甚至打一架,事情過去了還是好哥們。

一旦家長參與了,就從寢室內部或者學校內部的問題,變成了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學校間的問題。

而有時候孩子們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的,家長最好先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生活中、學校裡,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讓孩子適應新環境,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鍛鍊。」

這位班主任說,小問題不要急於向學校、老師提要求,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抱怨一下,家長做好後勤,必要時言語上開導下孩子即可。

當然真有什麼孩子解決不了的問題了,也要及時和學校、老師聯繫。

最後,送給所有家長一句話:

我們都只能陪孩子走他人生的一段路,他最終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15歲,你不放心放手,18歲,你不捨得放手,等他25歲,你想放手時,發現他已經不會獨立解決什麼問題了。

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03 住宿還是走讀:尊重孩子的意願

「我女兒小學三年級就住校了,的確很考驗家長,特別是媽媽。」高女士的女兒馬上要上初中了,依然是住校。

作為一個過來人,她認為住校還是不住校,看自己家庭狀況了。沒時間照顧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學校住校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還有的家庭,父母雙方的工作都需要經常出差,孩子交給老人帶,擔心老人過度嬌縱孩子,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得已而為之讓孩子提早住校。

一般來說,住校與否,可能會有如下區別:

一種是離家遠,或者父母沒時間照顧孩子,不得不住校,另一種是希望通過住校,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住宿的孩子,除了吃飯、運動,受自己支配的時間更多一些,對自己的時間支配管理能力要求更高一些。


而走讀的孩子,可能自己支配的時間少一些,一般父母會做出很多安排。


同時,住校的孩子不僅要搞好學習,還要照顧好自己。


走讀的孩子父母,幾乎把學習以外的事情代勞了。

住校與否,既取決於家庭情況,更要看對孩子是否有利。

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能夠合理安排生活和學習的孩子,更適合住校。

住校與否的基本原則,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把家庭上的難題交給弱小的孩子去扛。

普通高中同一層次學校,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孩子真正屬於父母的時間只有十幾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就錯過了生命中許多美妙的時刻。

要培養一個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須有這樣的意識和自信: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無論孩子高中住校和走讀,都要積極和孩子建立靈魂連結,好好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每分每秒。

學校再好,也無法替代父母。

相關焦點

  • 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現在很感謝家長給他充分的信任,給他空間和自由。現在高中住校更好,五個人平時對話都用英語,鍛鍊口語。宿舍每個人都有分工。有負責每天一題數理化輔導的小老師。有負責衛生的勞動委員。有負責監督手機使用的。我兒子宿舍長。平時大家學習你追我趕,十分和諧。在這種環境孩子不好都不行。
  • 高中生住校和走讀哪個好?資深教師分析「利弊」,值得參考
    文|文兒高中這個階段,對孩子來說非常難重要。因為孩子在高中取得什麼樣的成績,直接決定日後進入什麼樣的大學。所以,孩子高中階段的大事小事,家長都很謹慎。前段時間,剛開學不少家長問我一個問題:高中生住校和走讀哪個好?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有個家長諮詢老師:孩子今年讀高中,但是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家長應該持什麼態度,請老師給個建議。小編老師認為:表面上看,這個孩子自立性很強,值得表揚,但是孩子堅持住校的原因,有時候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有的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執意選擇住校,這種選擇未必是理性的。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 快開學了,走讀和住校到底哪個對孩子好?這篇文章讓你看懂
    擇校問題解決之後,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豆姐就來跟大家說道說道。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住校和走讀到底哪個對孩子更好?這篇文章讓你看懂↓
    於是不少家長開始思考,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住校呢?但種種的利弊權衡,讓他們望而卻步,難以下定決心……一、走讀生和住校生的一天,差距在哪兒?到底是選走讀還是住校?住校生:充足自習+相互聊天選擇住校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習的時間,還可以和同學及時分享學習經驗、學校趣事。二、住校or走讀?哪個好處多?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考試結束後,擇校問題已經解決,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小磊哥就來跟大家說道說道。畢竟高中階段3年一晃就過去了,而且,對於學校和老師而言,你的孩子只是其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真心怕傷不起!支持走讀的家長:@wyqqnr:不考慮住校,一個城市裡,能有多遠。上了大學有的是住校機會,趁著娃還小,多點相處的機會!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擇校問題解決之後,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道說道。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擇校問題解決之後,現在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無非就是住校還是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真是個令家長頭疼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畢竟高中階段3年一晃就過去了,而且,對於學校和老師而言,你的孩子只是其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真心怕傷不起!支持走讀的家長:@wyqqnr:不考慮住校,一個城市裡,能有多遠。上了大學有的是住校機會,趁著娃還小,多點相處的機會!
  • 走讀和住宿,到底哪個對孩子好?
    有個家長諮詢老師:孩子今年讀高中,但是堅決要求自己住校,不讓陪讀,家長應該持什麼態度,請老師給個建議。小編老師認為:表面上看,這個孩子自立性很強,值得表揚,但是孩子堅持住校的原因,有時候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有的孩子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執意選擇住校,這種選擇未必是理性的。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
  • 「住校」還是「走讀」?哪個更有利?該怎麼辦?
    上高中了,除了極少數強制要求住校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會面臨「住校」還是「走讀」的選擇。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們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住校or走讀?哪個才是孩子的最佳選擇?
    很多孩子在考上高中之後,由於學業緊張壓力大,家長們就會考慮讓孩子住校,減少平時上下學路上的時間,讓孩子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但是很多學校對於住宿生都是封閉式集中管理,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住不習慣,再加上家距離學校不遠,所以為孩子辦了走讀。
  • 住校和走讀,究竟應該怎麼選?
    除了極少數強制要求住校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會面臨「住校」還是「走讀」的選擇。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們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開學後,走讀VS住讀哪個對孩子更好?
    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會面臨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究竟是住校還是走讀?這是一個非常讓家長頭疼的問題。究竟怎麼選擇才會對孩子更好呢?走讀還是住讀,是一個讓人很糾結的問題。兩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到底應該怎樣取捨呢?走讀還是住讀,主要可以參考以下這幾點。1、看學校最重要的是看一個學校的學風。學風好,則學習環境氛圍更好,時間的利用率更高,更適合住讀;反之,還是選擇走讀更好。
  • 住校和走讀,對成績的影響竟然這麼大?!
    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們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支持住校的家長:@火柴愛上香菸:我家初中就住校了。現在很感謝家長給他充分的信任,給他空間和自由。
  • 住校和走讀,對成績的影響竟然這麼大
    除了極少數強制要求住校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會面臨「住校」還是「走讀」的選擇。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們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孩子升入高中,是住校還是走讀,聽高中班主任怎麼說
    ,是讓孩子住校呢還是去高中附近租房子,讓孩子走讀,父母陪讀呢?對此,在一中當過多年班主任的高老師提醒說:除非特殊情況,還是住校的好。走讀,一定要慎重考慮,這不僅僅是租房費用高的問題。現在的高中校園,多是封閉式管理,學生所接觸的人,不是同學就是老師,在這樣的氛圍中,他們的話題當然也是圍繞各門功課的學習展開,更有利於形成一個良好的討論環境,有什麼不同見解和想法可以隨時交流。這是在家庭所做不到的。高中生即使有什麼想法與見解,限於年齡和社會閱歷層次,與父母交流肯定不如學校裡這樣順暢。
  • 選住校還是走讀?哪個更好?一篇文章讓你看懂
    選擇了目標高中後,擺在家長和孩子面前最大的選擇就是住校和走讀。這猶如一個「死結」,令家長十分頭疼,究竟怎麼樣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說道說道。作為一個過來人,她認為住校還是不住校,看自己家庭狀況了,沒時間照顧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學校住校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家長和孩子都要有適應的過程,而過程的長短是因人而異。」
  • 住校還是走讀?您選好了嗎?
    @biansf:個人認為,孩子住校真的可節省很多路途時間;但是,又擔心沒有家長的監督,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或者交了不好的朋友,耽誤了學習。畢竟高中階段3年一晃就過去了,而且,對於學校和老師而言,你的孩子只是其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真心怕傷不起!
  • 高中生活‖住校的很後悔,沒住校的很羨慕?高中生到底要不要住校?
    除了極少數強制要求住住宿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會面臨「住校」還是「走讀」的選擇。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們同學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火柴愛上香菸所:我家初中就住校了。現在很感謝家長給他充分的信任,給他空間和自由。
  • 即將上高中,住校還是走讀?糾結的準高中生跟家長看過來
    高中沒有多長時間就要開學了,對於即將開啟高中生活的準高中生們,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辦理走讀跟住校。只有一個選項出現的時候,學生跟家長沒得選,也就沒那麼多糾結。但是當兩個選項擺在學生跟家長面前的時候,很多人就開始糾結了。到底是選走讀還是住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