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和張老都是一所農村初中的語文老師。本學期一開學,兩人都在為自己上學期的績效工資鬧心。為此兩人一開學就不約而同地找了校長並在校長辦公室相遇。可是雖然校長給了解釋和安慰,但仍然不能消除兩人內心滿滿的迷惑和不解。而這兩人的故事,卻正是當前學校績效工資分配中面臨的最大矛盾之一。
01
不到30歲的小黃走上工作崗位5年,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小黃也對工作充滿熱情,深受同事的信任和學生的愛戴,因此小黃每年都會成為其他班主任老師爭相聘任的對象,自走上工作崗位後,一直任兩個班級的語文學科教學。
老張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張老,剛過了55歲,已經到了搬著指頭數退休的年齡。其實早在幾年前,由於沒有班主任願意聘任張老帶語文,張老不帶語文很多年了,每年總是由學校補缺地安排了少量課程,每周一二節日,也落得個輕鬆。幾年裡張老帶過歷史、生物、地理等學科,仿佛已成為了一個全科教師。有一年學校實在缺語文老師,沒辦法學校安排張老帶了一個班的語文課。開始作為語文老師的老張還很高興,欣然接受了安排,但一年後班主任說什麼也不讓張老帶了,張老也經此一事才突然發現,自己真的老了。
02
此時兩位老師不約而同在校長辦公室相遇,為的是同一件事,都認為自己的績效工資少了,只是理由不同。不過有一個觀念一致,那就是「績效工資」應該是自己的。
小黃認為,自己每年都帶兩個班的語文,而且教學效果都很好,績效工資怎麼也不應該連自己本身的份額也拿不回來。
張老卻認為,雖然現在自己帶的課不多,但自己年輕時,別說兩個班的語文,三個班的語文都帶過,那個時代可沒有什麼課時費、績效工資。現在自己老了,學校就「卸磨殺驢」,拿自己這樣的老教師的績效工資份額去發給別的教師,自己怎麼也想不通。
小黃上學期實發的績效工資4000多,比平均數少了一千多元,而張老上一學期的績效工資剛好差不多是小黃的一半。
03
其實,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實施已經近10年了,自績效工資制度實施以來,對30%獎勵性績效應該如何發放的爭論一直都沒有斷過。但小黃和老張都選擇了今年找校長,卻都有他們內心不可說的原因。
小黃自走上工作崗位以來,同事們對學校績效工資分配的議論就一直不斷。開始由於自己是新人,只想著儘早站穩腳跟,不以為意,但隨著與同事們漸漸熟悉,近年來總有同事在自己耳邊嘀咕:「小黃,你再怎麼努力,只帶兩個班的語文都是不可以拿到績效工資平均數的,帶一個班和兩個班有什麼區別?你看學校帶兩個班的語文、數學等學科的老師都是班主任之間聘任的相互交換,不做班主任,單純帶兩個班的語文,不值得。」
小黃本就是一個負責心較強的人,原本他認為自己還應該多歷練幾年,成熟了再做班主任。但經不住總有人「教育」自己,於是他也心動了,本學期向學校提交了班主任申請。可偏偏小黃所在的學校願意做班主任的人不少,班主任的競爭有點激烈,可不像有的農村學校班主任沒老師願意做,有一個新教師上崗,校長就兩眼放光,總算多了一個班主任了。因此小黃今年的班主任競聘沒能成功。
老張選擇在今年「發難」原因也很簡單,由於本地有一個上級不允許,但不少學校卻長期存在的好像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多年來這些學校的教師一到55周歲就不授課,不上班,還享受基本的待遇,甚至有的學校這些不上課的老教師可以拿績效工資的平均數。而老張今年剛好喜添孫子,也想像其他學校老教師那樣,不用上班,外出給兒子帶孫子。可是偏偏學校教師人手緊,一直以來並沒有加入約定俗成的學校隊伍,加上這些年上級對教師在編不在崗抓得越來越緊,學校校長就更不敢放任老張不上班了。
04
站在小黃或老張的角度,卻無法說他們無理取鬧。
雖然到目前沒有一份正常文件規定教師要授多少節課滿工作量,但相信不管是主管部門還是學校,都會默認初中帶兩個班的語文應該算滿工作量的。滿工作量,教堂效果又很好,績效工資卻拿不到平均數,有意見的可不只有小黃一個人。
而張老的理由就更直接,其他有的學校像他這個年齡的教師,可以能拿績效工資平均數的,即使有的學校會打一些折,但也會比自己拿得多。
當然即使是本地區也不是所有學校都這麼照顧老教師,但人不就這樣,只會看對自己有利的現象。
而且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度的加快,很多農村學校學生大量流失,現如今不同鄉鎮學校師生比存在很大差距,而績效工資卻是按教師數核定總額的,這也就使得在學生數少的學校教師帶一個班的語文可以得到的績效工資比學生數多的學校兩個班語文還要多,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老師們橫向比較、縱向比較後,對自己的績效工資不滿的大有人在。而小黃和老張所在的學校偏偏卻是當地辦得比較好的,學生數較多的大規模學校,績效工資的核定方式讓這類學校教師對績效工資的意見更大。
由於小黃和老張在校長室相遇,小黃聽了老張的訴求,忍不住說了一句,「讓我每周也只帶2節課,績效工資學校願給多少是多少」。
張老聽了小黃的話,氣不大一出來,「後生,當初在我年青時,幾十塊錢的工資,別說兩個班的語文,我三個班的語文都帶過,我們什麼時候會想到要向學校要說法?」說完揚長而去,小黃也只得訕訕而回,留下無可奈何的校長低頭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