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家這個字,無需過多的解釋,因為它意思已經足夠的明顯。
可這個字有多麼地含義淺顯,就會有多麼地深不可測,我們也許經過很久很久的時間,也未必完全領悟家的意義。
不能被領悟,不代表不能被描述,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家」,你會怎麼說呢?
家是心裡那道明亮的白月光
問及一個友人,家是什麼,他說,天天都回家,但被問到家是什麼,一時真的說不出來。偶然間他抬頭望天空,看到了不圓不皎潔但依舊堅挺的月亮,說到,家可能就是一道月光吧,秦時明月漢時關,看到月亮,就想起同一片月光下的親人。
睹物思人,望月思鄉,月亮這個圍繞著我們不停旋轉的星球,把陽光反射到大地的各個角落,也連接起了我們和家鄉共同的記憶,哪怕隔著千山萬水。
當然,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月亮承載的是歷史,不僅只是空間的關係。
家是一種社會組織形式
某個業餘的專業人士解釋道,人與人之間,有各種各樣的關係讓彼此連在一次,進而成為群體,這樣的關係叫做組織。組織的形式很多樣,血緣、地緣、利益關係等等,家庭就是一種依靠血緣二形成的組織,從這一點看,家和國本質一樣,只是紐帶不同,「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他說得很有道理。
家就是住處啊,想那麼多幹嘛
這個問題我也問起了一位同事,也和他分享了前面兩位的話。同事感慨道,你們說的都有點虛虛的,白月光太多愁善感、組織論太冷冰冰,我還是覺得實在一點,家就是一個住處,你看,我們把回到住處叫做「回家」,東西放在住處了會說「在家裡呢」,所以,解釋家這個字就用它最簡單的意思——住所,就很好了。
他總結道,一個住的地方,家人們回來了,就是「家」,所以,想要尋找好的住處,找我,我用專業的服務,幫您安家。
然後他遞過來一張名片……
家無形
家當然不是一句兩句就說得清楚的,這篇文章也不是探討答案的,因為沒有答案。
我更願意相信家是一個電子圍欄,我們把一些人、事、物放在圍欄裡,一些隔在圍欄外。不同於實體圍欄,電子圍欄是無形的。
無形的電子圍欄要實現功能,靠兩個部分,前端負責偵測,後臺指揮前端;我們藉助前端與世界接觸,躲在後臺劃好家的範圍。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比喻而已。
很多事情都是,說不清楚,做了才明白;或許我們應該讓「家」成為我們行動的見證者,而不僅僅是出沒在溫情雞湯裡的常客。
——結束的分割線——
「今天文章水得很長哦,老兄。」
「是嗎,我會繼續努力。」
「真的,你寫得挺好的,對『家』的認識很深刻。」
「謝謝。」
「所謂『有房才有家』,有興趣和我一起做房產服務嗎?」
「你太捧我了,我還需要提高,好意心領了。」
你的心有一道牆
但我發現一扇窗
就讓我是一道微光
讓你擁有燦爛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