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讓家長都痛心疾首的新聞,不禁讓家長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並憂慮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況。
江蘇女孩繆可馨,在學校因為受不了老師的凌辱,從教室跑出墜樓而下,生命停止在10歲...
教師固然有過錯。但是最痛心的還是孩子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豈是常人能夠理解?
作為家裡有娃的家長來說,我們一門心思撲在給孩子提高情商智商上,但真正讓孩子在遇到挫折時,也能樂觀應對的能力,才是我們最該培養的!這種能力也被稱為「逆商」。
怎麼培養孩子的逆商,也許正是我們當代教育當中缺少的。人無完人,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的世界更是會放大失敗感,提高孩子的逆商,迫在眉睫。
有識之士提出,應當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其良好的挫折耐受力,以防長大後種種不幸事件的發生。孩子的逆商培養,分幾個階段。
0-1歲
0-1歲無須挫折教育:小嬰兒的行為多是無意識的,成人的悉心照顧會使他們獲得一種安全感,從而使它能夠以成人為「安全基地」進行各種對外部世界的探索,這種探索還無所謂成功和失敗,所以不會使兒童產生挫折感,也就無須進行挫折教育了。
1-3歲
1-3歲遇到困難才鼓勵:這一階段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因為出現了許多對人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件:語言形成、思維萌芽、自我意識的萌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兒童「自我意識的萌芽」,因為一但兒童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就開始「鬧獨立」,在行動上什麼都要「自己來」!而對成人的話很少聽從。
這個時候,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遇到困難,然後再進行鼓勵。比如,這個階段孩子的動作能力剛剛發展,尤其是在初期,走路還不夠穩,卻常要去走一些不平的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摔倒之後就放聲大哭,這時家長不要去扶,而應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
3歲以上
寓教於遊戲:兒童之所以喜歡遊戲是因為在遊戲中兒童可以什麼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少了成人的很多約束。而對於成人來說,遊戲也正可以作為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的絕好工具。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兒童常會把在平時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在遊戲中加以發洩,和孩子一起遊戲,家長常可以找到平時找不到的癥結所在,這時家長就可以用&34;鼓勵她,會發現這比在平時的勸解更加有效。
逆商是孩子成功路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3Q兒童商學院連鎖機構兒童心理學專家、腦神經博士李迎霞女士在採訪中說道:「情商與逆商對每一個人都至關重要,這兩者相互影響,對孩子的心理塑造和未來的發展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許多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人事業成功必須具備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這三個因素。在智商都跟別人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情商和逆商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情商和逆商並不是天生的,它們通過後天的培養可以提高。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應當及時培養孩子們的情商和逆商,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