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申3「唯快不破」

2020-12-13 legendof2020

1.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2.IT信息化的各種「快」

(1)IDE環境演變為了「快」

這個還要回到剛畢業那會用了ASP、ASP.NET開發網站的時候,最能體會的就是《應用支撐平臺的演變》中提到的,「.NET比ASP做了更多的工作,也就是說ASP很多之前需要手寫代碼的部分現在改成在用戶控制項上點擊操作了(比如之前在ASP很麻煩的連接資料庫,需要寫代碼,但在.NET裡,就成了在資料庫控制項上點擊「連接」了)。」

用戶控制項分為web控制項和數據控制項,編程的所有過程,都變成了先拖拽用戶控制項到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開發環境)裡,然後就是點擊選著功能項,完成程序開發過程。比如:之前ASP的時候寫個用戶登錄控制項,第一需要排列用戶名文本框、密碼文本框、生日日期格式框、電子郵件驗證框、電話號碼驗證框等前臺控制項,然後起碼還得寫個insert SQL語句,把web用戶控制項提交的信息插入到資料庫裡,在.NET的IDE裡,第一有專門的登錄控制項,不需要排列單個的用戶名、密碼、生日、電子郵件、電話號碼了,再就是資料庫也有控制項了,可以點擊insert功能項生成insert語句。

在我的印象中,在用.NET開發網站的兩年裡,大部分的時間都在web控制項和資料庫控制項上做操作。都沒有機會去微軟的MSDN(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看看。寫代碼的比例大大減少了。

今天正好有個同事問我「零代碼」編程的事兒,我沒有看過「零代碼」是怎麼回事兒,但也可以斷定肯定也是這個模式,當一個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經歷後,完全是可以把需要做這個行業的程序代碼都封裝的,然後剩下的事兒就是用現成的控制項做操作了。

從ASP到ASP.NET IDE的演變就是為了「快」。

數據控制項(DataList)長這樣:

Web控制項(FormView):

(2)產品的賣點,拖拽「快」

後來到了一家公司做銷售,賣建網站的產品,就提到一個概念叫「拖拽建站」,看起來挺唬人,點開一開,原來是把web用戶控制項自己做了稍微的UI修改(後綴是.ascx,他們的產品也是.NET開發的),還改了個名叫建站「部件」,第一,把頁面布局的格式(比如上中下三列、中間的再分左右、還是左中右),第二是把網站的展示效果修改成了現成的,比如,文章列表、圖片滾動、文章和圖片融合等樣式。有了現成的頁面布局和控制項,拖拽就能建站。就是這種效果:

記得那會出去介紹產品就喜歡用「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這句話,能逗客戶一笑。

(3)封裝底層而變「快」的應用支撐平臺

這裡就直接引用《漏掉的展示層和一些交流總結》的圖了。

不僅是為了快,而且還「易」,不需要在作業系統上做應用開發了,有了中間件和應用支撐平臺做了隔離,可以簡單的在應用支撐平臺上操作了。如果這張圖不能表達 「在應用支撐平臺上直接操作」,可以看看這個:

應用支撐平臺為應用系統的開發提供多層次、多階段的集成組裝機制和開發運行環境,可以支持功能的組裝、選配、個性化和授權等多種方式。它通過各類集成機制中的建模、引擎和管理工具,將分解的功能逐層集成起來,以便對業務變化做出快速響應,開發出滿足用戶需求的應用系統。此外,支撐平臺提供的各類集成機制,還支持對數據的管理、對異構數據的集成,支持基於構件化、中間件的應用系統開發,避免重複開發,支持基於業務需求變化下的系統重構,支持不同機構間的業務協同,支持統一門戶建設,支持統一的安全保密體系建設等。

(4)封裝方法而「快」了的數據中臺

還是引用《漏掉的展示層和一些交流總結》:

「衍生話題,雖然還沒有實際經驗看到數據中臺是啥樣子,我想的是,肯定也是「為了方便使用數據開發應用」的目的,就是在數據治理的基礎上,封裝了很多能夠直接使用數據的方法或存儲過程,不用再現寫SQL了。也作為《盡力說明「數據」》一篇的一個補充。」

圖中的「全域數據體系、萃取數據體系、基礎數據體系」,在技術層面的實現就是封裝能夠直接使用數據的方法或存儲過程。

(5)雲計算的「快」

這個就直接參詳《概念引申1(大鍋飯與雲計算)》,雲計算是公共基礎服務,當然是為了快速的、簡易的給大家提供服務。

總結一下,IT信息化的發展在「快」的同時也到達了「易」,需要做的事兒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簡單。同樣的道理是借鑑於社會各方面的發展。

3.社會的進步就表現在「快」

水電的發展就參詳《概念引申1(大鍋飯與雲計算)》吧,我想就自己的經歷說明下社會發展的快。

作為80後,小時候喜歡玩的莫過於街機了(我們老家叫大型遊戲機,成年人那麼高),只要有空閒,就喜歡鑽在裡面,有錢買幣了也得等,圍著圈的一層一層往裡擠,沒錢玩也喜歡看,看看人家是怎麼通關的。那時候的夢想就是將來長大掙錢了,要把家裡擺一圈這樣的街機,往死了玩。但上了高中,尤其是上大學自己有了電腦之後,自己可以買個盤把街機遊戲裝在電腦裡,小時候玩的類型基本都有,直接悠閒的玩著,滿足了小時候的心願,但成本卻低了好多,想想一屋子圍著圈的街機得花多少錢啊!

接著就是手機了,那時候最炫酷的手機莫過於摩託羅拉那款全金屬,外型超酷,信號也好,而且視頻質量也高清晰,就是這款:

那時候就能隱約的感覺到,手機也可能變成電腦的樣子(因為那時手機也可以上QQ了),果然沒幾年,智慧型手機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伴隨著電腦和手機的發展,就是各種軟體、程序,由於也算是程式設計師出身吧,在上學到微博(應該是09/10年吧)出現之前,出了什麼新軟體、程序就想點開了開開,同時也看各種說明,看看這個軟體想幹什麼;但現在都懶得用手機了,每天被強迫著使用各種軟體,工作的、生活的、出行遊玩的,煩不勝煩。

所以,大家都在感嘆這個世界變化真快,花錢也越來越容易!

4.不能因為「快」而躺著不動

和很多同齡人聊天,他們都覺得這個社會太快了,而躺著不動或者湊活著被社會拉著走,雖然我們確實已經要奔四了,但還是時刻勉勵自己「正值壯年」,努力奮進(很多朋友過了30就說自己中年了,我覺得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其實變化哪有那麼快,更何況所謂的快也是有積累的,不是憑空而來,就像是我在《漏掉的展示層和一些交流總結》描述區塊鏈一樣,區塊鏈的主要技術來源是P2P網絡技術、非對稱加密算法、資料庫技術及數字貨幣,那一樣是快速創造出來的。不要被表面迷惑,從當下開始每天努力在自己認定的方向上前進,最多半年的時間,你就會發現你也是領域的高手了。說一些佐證:

(1)拿我熟悉的.NET平臺(我用的C#語言,工具是visual studio),我不用這個工具的時候是09年的9月份(中間以為自己很有才華,瞎幹了一通別的事兒,也沒成),再次碰到這個平臺已經是上面說的賣建站產品11年4月的時候了, 我發現那些產品開發人員比我開發的時候沒有多少高明;下一次接觸這個平臺已經是14年的11月了,我當時在職的單位還有國企背景,也是用.NET開發產品,那時候已經開始嚷嚷政府的項目要用JAVA了,我就懷疑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快。

(2)再就是在18年,在一個公司有幸看了他們的後臺(他們是做「情報」業務的,說來還挺神秘),他們在判斷人物的時候就是簡單的and、or語句,一下就把我拉回了學生時代剛學資料庫那會的場景。哦,這就是所謂的「社會發展很快」?

(3)再說說政府信息化行業,早在2006年的時候就提出了建「主題庫」的這個概念,去年我在做數據共享項目的時候,還是發現這個概念不錯,客戶很喜歡(我也是在做項目的時候發現了2006年關於主題庫建設的期刊),有很快嗎?

引申3結束,如果覺得還有點意思,請分享或點擊「喜歡」。

相關焦點

  • 碧藍航線1227唯快不破賽獎勵是什麼 唯快不破比賽獎勵機制
    碧藍航線友愛暖冬活動今日正式上線,此次活動由玩家聯動多方官方自行舉辦,其中是以玩家參與比賽的方式來發放主要獎勵,其中有一個比賽是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比賽,隨小編一起看看碧藍航線1227友愛暖冬唯快不破賽獎勵有哪些吧!
  • 世界頂級刀客的出刀速度有多快?果然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世界頂級刀客的出刀速度有多快?果然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知道世界頂級刀客的出刀速度有多快嗎?或許很多人都會好奇視頻內的人在做什麼,其實,這是日本當地最具盛名的拔刀道大賽,拔刀道又被稱為居合道。
  • 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計算的問題,歸結起來無外乎九個字:不會算,算不對,算不快。        算不對就比較麻煩了,這個問題的成因會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不會算,基礎知識不過關而導致的知識性錯誤,這種問題實際是不會算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計算習慣不好,在某類計算中特別容易出錯,例如約分時不注意0,兩邊同時做某種運算時會漏了一邊沒算,這種問題要注意總結,歸納自己的錯誤,提醒自己不要再出同樣的問題;或者是計算沒有耐心,特別是在複雜運算或者試卷整體計算量偏大時,過於急躁,一急毀所有;也或者是不自信,總是覺得自己會算錯的,結果當然往往是心想事成了
  • 彭勃課題組在《德國應用化學》揭示化學中的「唯快不破」
    彭勃課題組在《德國應用化學》揭示化學中的「唯快不破」 2018-06-07 0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貓追松鼠,演示啥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求松鼠內心陰影面積
    貓追松鼠,演示啥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求松鼠內心陰影面積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貓追松鼠,演示啥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求松鼠內心陰影面積,這到底是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現在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 中原觀察|唯快不破 善政必簡
    近期,全省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半數省轄市實現1天辦結,在許昌、平頂山,開辦企業完成審批最多只需7小時。「能耗理論」指出:佔據優勢的商業模式能夠從環境體系中攫取更多的能量,創造更多的資源,提高能量使用的速度和效率,並且創造出盈餘。這句話不僅適應於商業領域,對於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樣具有啟迪意義。
  • 新藥開發 唯快不破!恆瑞是如何做的?
    恆瑞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本土研發第一要新,第二要快!」。如果將研發總裁比喻為新藥研發的「智庫」,首席醫學官(CMO)則可視作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指揮官」。恆瑞臨床研究團隊目前超過1300人,有超過150項臨床試驗正由臨床團隊推進。恆瑞醫藥如何做到「又新又快」?首席醫學官或許最有發言權。
  • 鍵指如飛,唯快不破|TR02605班打字比賽
    「唯快不破」班主任周靜老師作為裁判一聲令下宣布比賽開始▲比賽過程中,每位同學都目不轉睛盯著電腦屏幕「榮耀時刻」經過幾番角逐,本次比賽的獲獎名單也最終出爐啦,快來康康那些同學榜上有名。「以人為鑑」賽後,同學們都表示收穫良多,清楚了自身在打字方面的優缺點,明白了不急不躁
  • 科研評價體系破「五唯」,立什麼?
    為什麼會產生「五唯」現象?破五唯後面立什麼?怎麼立?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科協第九屆常委會人才與繼續教育專門委員會以及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專題論壇「科研評價:『破五唯』,立什麼?」展開了討論。
  • 高校職稱改革「破五唯」:我要說不
    「破」了,之前就有各種版本、國家不同部委局下發的「破四唯」,這次更厲害了,「破五唯」,即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傾向。其實「破四唯」也好、「破五唯」也罷,喊了好幾年了,真真切切做到了嗎?做到了幾分?看看每年國家三大獎名單、傑青名單以及百千萬人才等各類人才名單後,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 劉志華 「唯快不破」研發創新藥
    比如,設計出一個分子,計算機模擬結果很好,但實際合成出來後卻沒有活性;或者活性很好,代謝卻不好;又或者體外數據不錯可是在做體內藥效評價的時候,卻不盡如人意。在他看來,新藥研發是一個「0」和「1」的關係。只有兩個答案:行,不行。作為團隊負責人,劉志華覺得做項目和日常生活一樣,看似瑣碎繁雜,卻也有著類似春夏秋冬的規律,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解決困難才變得遊刃有餘。
  • 要破的不是論文,是「唯」字
    原標題:要破的不是論文,是「唯」字要破的不是論文,是「唯」字( 2020-12-18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聞縱深針對高校哲學社科研究評價中的「唯論文」問題,教育部日前再出狠招,劃出「十不得」底線,並要求各高校組織專項整治。事實上,「唯論文」錯不在論文本身,而在於前面加了一個「唯」字。
  • 新品上市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看V31戰術快拔套有多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實戰行動中,面對緊急危險的突發情況,良好的訓練積累,配合快速靈敏的反應,再加上趁手可靠的裝備,可幫助我們先發制人,及時應對。但在實戰行動中,我們所說的「快」,並不只是強調人的反應速度,更多是指人+裝備的熟練配合,快速響應,達到人機合一的理想狀態。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印度速算法的神奇妙用
    大約在三十年前的某天下午,我在學校門口的地攤上花五毛錢買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後苦心鑽研,雖然自認為只偷學了這本武功秘籍中的一點皮毛而已,卻幫助我在整個小學階段以及初中的頭兩年裡,凡是數學考試幾乎不用草稿紙,計算題又快又準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WD Black NVMe SSD評測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而前不久發售的威騰電子WD Black NVMe SSD讓我們充分體會了一下,什麼叫極致的體驗。威騰電子還是有底氣的,在外包裝上就直接標出3400MB/S讀取速度,很大膽。採用了 Socket 3 接口,能夠兼容這幾年上市的筆記本和主板上的 M.2 接口。撕開貼紙,讓我有些意外的是,這塊硬碟居然用了閃迪的主控,針對BiCS快閃記憶體的特性進行優化。
  • 「唯物」唯快不破,TurboCC移動電源如何在10分鐘充滿
    沒有一身武藝,自然也是不敢闖蕩江湖,TurboCC的秘訣就是急速充電,不同於那些充電以小時計數的移動電源,TurboCC用10分鐘就能充滿4800mAh,如此炸裂的充電速度讓雷鋒網編輯也是十分好奇,為此採訪了TurboCC的產品負責人黃偉奇,以下為對話實錄(有刪減)。
  • 「四唯」如何破:中科院研究所評價的實踐和啟示
    一方面,各部門和單位對照文件精神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以下簡稱「四唯」)問題——取消了各級考核制度或規定中一些明顯不合理的「四唯」指標要求,起到了糾偏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界也在熱議和擔憂破「四唯」背後的深層次問題。例如:破「四唯」後,「立」什麼?如何保證科技評價的公平公正?人情因素是否會盛行起來,青年人才是否更難以出頭?
  • Nat Methods|「唯快不破」,冷凍電鏡捕捉蛋白質的瞬間動態過程
    研究者報導了他們開發的噴霧-混合系統Spotiton(圖1)【2,3】。在10毫秒內,兩個噴頭把約50uL的樣品液滴分別灑在網格上。約100毫秒後,網格被浸入液體乙烷,樣品的混合也隨之停止。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有了Spotiton系統,科學家們可以觀察到生物分子之間發生初始相互作用後50到500毫秒之間的狀態參考文獻1. Frank, J. Time-resolved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recent progress.J. Struct.
  • 「四唯」如何破:中國科學院研究所評價的實踐和啟示
    另一方面,科技界也在熱議和擔憂破「四唯」背後的深層次問題。例如:破「四唯」後,「立」什麼?如何保證科技評價的公平公正?人情因素是否會盛行起來,青年人才是否更難以出頭?與此同時,另一種聲音也出來了,破「四唯」是因為「唯」少了,「不『唯』就是要多『維』」,就是要增加更多的可量化的指標。
  • 評論員觀察|破「唯論文」之風要「破」出成效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劍指「唯論文」問題,明確提出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論文何其重要?但若加上一個「唯」字,就難免陷入唯論文是瞻的泥淖,讓學術被功利化的陰霾籠罩,失去本真。現實中,不乏這樣的案例。一些人鋌而走險挑戰學術道德與規範,論文抄襲、論文代寫問題頻發,「加工」、編造甚至「杜撰」研究結果的現象層出不窮,有的人甚至為了論文國際發表而做出刻意矮化醜化中國這樣令人痛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