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恢復情況的「晴雨表」,產後想自測,看它就夠了!
生產後很多媽媽還是比較擔心自己的身體能不能恢復到之前,不管是從外在身體上還是內在的健康都是希望可以恢復到之前。生產後子宮的恢復是非常的重要的,很多孕媽其實並不知道怎麼去判斷。其實只要通過惡露的情況就可以很好的知道自己的子宮恢復得好不好。
子宮恢復期:分娩後4~6周
子宮的恢復包括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三個方面。子宮是一個由較厚的肌肉組成的器官,分娩完成後,不會立即恢復到原位。懷孕前的子宮,大小約像一個拳頭,為了孕育新生命,撐大了快20倍。當胎兒娩出後,子宮就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需要兩周時間回到骨盆腔內,6周內恢復到孕前大小。在子宮復原的過程中,需透過強有力的「肌肉收縮」動作,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因此在產後1周內,新媽媽常會感到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
子宮復原指標:惡露
產後,隨著子宮內膜脫落,子宮分泌的黏液等從陰道內流出,這就是惡露。新媽媽可以通過觀察惡露的排出量、色澤和氣味的變化,及時了解子宮的恢復情況。
惡露能夠反映產後媽媽的子宮康復狀況,其整體出現以下特色:
1.惡露有血腥味,沒有惡臭味。
2.色彩越來越淡,量越來越少。
3.惡露分為三個階段:
血性惡露,第1-4天,以血液為主。
漿性惡露,第5-10天,少量血液和黏液。
白色惡露,10天後,外表像白帶,含表皮細胞,細菌等物質。
一般情況下,惡露在產後4周即28天就會幹淨了。有的產婦拖的時間長一點,但正常情況下最長也不會超過42天。
哪些情況屬於惡露異常?
● 血性惡露量多持續時間長。血性惡露持續時間最多不超過1周,如果持續時間延長、量多、或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 惡露有臭味。這時產婦可能同時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的顏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呈渾濁、汙穢的土褐色,量也會增多,需及早就醫。
42天之後,惡露不乾淨,提示子宮恢復不好
(1)應警惕子宮疾病的存在,譬如胎盤殘留引起子宮收縮無力等,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以對症治療。
(2)子宮恢復不良也可由非病理性原因引起,如果就診後排除了疾病可能,則應考慮與產褥期的飲食、睡眠、個人衛生有關係。
多注意出血量
因為子宮胎盤的表面有很多的血管斷端,這時就會出現宮腔出血,但這一現象會隨著子宮的癒合而逐漸減少,但如果出血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時,就要注意是不是胎膜殘留或子宮收縮不好而引起的出血,應去醫院作一步檢查。
子宮恢復不全,媽媽應該怎麼辦
1、無論是晚上還是白天在床上休息時,注意更換休息姿勢,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防止子宮後傾
2、不間斷母乳餵養,寶寶對乳房的吸吮有助於加速子宮恢復
3、諮詢醫生,吃一些幫助子宮恢復的藥物。
4、如果發現子宮有後傾傾向,媽媽可以試試糾正胎位不正的胸膝臥位,矯正子宮後傾,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鐘
促進恢復小妙招:
1、給子宮保暖
產後保持子宮溫暖能夠促進子宮的血液循環,提高子宮收縮的能力。產後可以使用熱敷等方式溫暖子宮,而且還能緩解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產後要注意別吃涼食,冰冷的食物會影響子宮收縮,還會加劇疼痛。
2、進行母乳餵養
很多新媽媽進行母乳餵養時,會感覺到子宮收縮的疼痛。這是因為給寶寶進行餵母乳的時候,寶寶吸吮可能刺激身體分泌激素促使子宮收縮。
產後子宮恢復的好壞關係著女性產後的健康,因此,廣大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產後恢復的問題,注意產後的保養,才能使子宮能儘快恢復正常。
有的媽媽子宮恢復不全是因為子宮內還有胎盤殘留沒有排乾淨,建議及時諮詢醫生,清除子宮滯留物,促進子宮恢復。
祝各位媽媽早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