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臉部燙傷,家人「敷貓毛」為其治療,三天後悲劇了

2020-12-20 母嬰說事

近日,廣東某醫院來了一名特殊的患者。這是一名被燙傷的兒童,他剛進來的時候醫生都嚇了一大跳,孩子的傷口處竟然密密麻麻的'長'滿了毛,看起來既嚇人又可怕。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原來孩子在三天前被開水不慎燙傷面部,家裡老人相信一個偏方,那就是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把家裡一隻貓的毛全部剪了下來敷在孩子的傷口上。結果過了三天,傷口不僅沒有好轉反而開始惡化起來。

剛看到這新聞的時候,我甚至都不敢相信21世紀了,竟然還有如此愚昧無知的人。且不說孩子今後可能會留下終生不可消除的疤痕,光是接下來的治療對於這個才3歲的幼兒來說,就已經是非常受折磨的一件事情了。網友的評論中也都指出老人的話和偏方害死人:

現在冬季到了,由於季節的原因,取暖設備的增多還有就是熱源開水的使用率變高,年幼無知的孩子發生燙傷的概率也是越來越大。正確處理孩子燙傷,不僅是拯救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更是避免孩子將來留疤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家長偏偏一味地相信一些偏方。

根據外科醫生的介紹,在他們治療過程中很多偏方真的是層出不窮,例如塗抹牛奶、牙膏、醬油、蜂蜜或者是塗汽油、撒香灰,這些做法不僅不能幫助到孩子減輕疼痛,反而會讓他們傷的更重!

下面這些偏方也都是錯誤不可取的。

幼兒燙傷急救五步驟:衝、脫、泡、包、醫。

首先,用冷水衝洗患處,萬不可水流過急,這樣會加重受傷程度並且導致孩子更疼,也不能用冰水直接衝洗,這樣也不利於傷口。

其次,輕輕脫去孩子傷口處的衣物,如果發生粘連的話,就用剪刀剪去周圍布料,千萬不可強行撕扯,避免二次傷害。

把傷口輕輕泡在冷水之中,進行冷卻10-30分鐘。

用乾淨的無菌紗布包裹患處傷口,如果沒有無菌紗布,就用乾淨乾燥的毛巾包住,切莫用衛生紙或者一些會掉毛屑的進行包裹。

嚴重的話應該馬上送醫診治。

被燙傷急救時間是很短暫的,請各位家長不要隨便去相信民間傳說或者偏方什麼的,以免給孩子留下伴隨一生的傷疤,讓孩子心理受到影響。

相關焦點

  • 孩子燙傷後因這個愚蠢的做法進了ICU!家長再忙也要看看這篇文章,轉發可減少悲劇!
    我寫這篇文章時,心情是非常沉重的,一個聲音始終在耳畔呼喚:「不要再讓悲劇發生了!」一、災難來臨2019年6月13日晚上10點多,上海市奉賢區。4歲的男孩童童餓了,看到媽媽剛煮好的米線,手舞足蹈的跑了過去。
  • 迷信偏方,男孩成貓臉男,孩子燙傷噎食,這些急救知識才真能救命
    前幾天一則「貓臉男孩」新聞,讓媽媽們看的心驚肉跳,又恨又心疼,事情是這樣的:廣東中山博愛醫院小兒外科急診來了一位被開水燙傷3天的小朋友,醫生檢查傷口卻發現:創面上沾滿了貓毛。細問才知道,孩子被燙傷後,家裡老人聽信「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癒合」的偏方,就趕緊剪下貓毛敷在了孩子臉上。結果,孩子的燙傷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造成了更嚴重的感染。
  • 孩子燙傷後因家長一個錯誤做法進了ICU!家長再忙也一定要看
    急診醫生聽完童童爸媽描述後,初步診斷為「急性酒精中毒」,立即給以納洛酮解酒等對症治療。童童仍然沒有醒來,還有不停的嘔吐。上海市人民醫院急診醫生說,童童目前大量酒精中毒,病情危重,建議轉到上級醫院。很快,童童被轉院到上海某知名的三級甲等兒童醫院。
  • 寶寶燙傷後,最佳處理時間只有2分鐘,做錯了會讓孩子更受傷
    家人趕回來後,立即把孩子送到了醫院,孩子被診斷為淺二度燙傷。7天後,花費了上萬元,醫生說很可能會留下後遺症,本來這種情況必須繼續治療,但家人覺得治療費昂貴執意要出院。廣東中山3歲男童被開水燙傷,家人相信一個偏方,說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結果剪下貓毛直接敷在的孩子的傷口上,結果貓禿了,孩子也感染了.....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1 女嬰燙傷,敷高濃度白酒前幾日,孩子的媽媽帶著女嬰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嬰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
  • 1歲男寶燙傷後死亡,只因家長這個決定…燒燙傷用這些偏方,就是坑娃
    有個燙傷的1歲男寶就因為家人聽信「偏方」最終沒了▽男童燙傷家人輕信「祖傳偏方」孩子傷口感染最終死亡今年5月,1歲的欣欣(化名)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II度燙傷。欣欣父母似乎抓到了救命的稻草,殊不知竟是死神的獵刀——治療期間,王某某不斷給欣欣塗抹「祖傳膏藥」。奇怪的是,孩子卻反覆發燒。第24天後,欣欣還出現了翻白眼、嘴唇發白等症狀。
  • 因為一個偏方,女寶燙傷後再受傷
    牙膏,蜂蜜,酒精,鹽.....這些好像都是治療燙傷的「獨門偏方」,但這些真的靠譜嗎?NO!燙傷要這樣胡亂處理,娃就真的遭殃了。就在前兩天,福建泉州一位6個月大的女寶被燙傷,家人的一個錯誤處理方法,差點讓孩子丟了命。
  • 1歲男寶燙傷後死亡,只因家長信了這個偏方……
    隔著屏幕就覺得全身火辣辣地疼……男童燙傷家人輕信「祖傳偏方貓毛?!孩子在被開水燙傷時,家裡老人相信一個偏方: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於是把家裡一隻貓的毛全部剪了下來,敷在孩子的傷口上,敷上貓毛……看完我真是起滿了雞皮疙瘩……想到可憐的孩子,同時又好痛心!
  • 燙傷撒鹽、抹牙膏、塗醬油、澆二鍋頭?多少孩子被「偏方」坑慘了
    受傷的細胞碰到醬油、鹽水等,那得多疼啊,腦補一下都哆嗦;去年,一3歲男童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電熱水壺,胸口和兩個上肢被熱水燙傷。外婆見孩子胸口起了水泡,想起老家治燙傷的土辦法,抓了一把鹽撒在外孫的胸口上。孩子全身15%燙傷,胸口因撒鹽最為嚴重,達三度燙傷!真的難以想像,孩子當時忍受了怎樣的痛!
  • 燙傷了,敷黃連生地榆
    原標題:燙傷了,敷黃連生地榆 陝西讀者楊女士諮詢:前段時間做飯時不小心被熱油燙傷,家裡老人知道後,讓把黃連、生地榆研末,用純香油調成糊狀塗在燙傷處,不用包紮,幹了再塗,等到結痂自然脫落,不會留下瘢痕。真有這麼神奇嗎?
  • 廣州胎記醫院廣州健膚醫院臉部有鮮紅斑痣還能敷面膜嗎
    核心提示:臉部有鮮紅斑痣還能敷面膜嗎?對於女性來說,經常會敷面膜,因為面膜具有保溼、滋潤的效果,敷面膜可以讓自己擁有滋潤、透亮的面部肌膚,幫助女性變得年輕漂亮。只是一些人在臉上有了鮮紅斑痣以後就比較擔心,生怕一個不注意導致鮮紅斑痣擴散。
  • 燙傷後敷麵粉防起泡?無異於火上澆油
    要分析燙傷後敷麵粉有沒有用,得先知道燙傷的紅腫和水泡是為什麼產生的。 燙傷和燒傷一樣,其本質都是高溫對組織造成了損傷。真皮內毛細血管壁因為受熱損傷而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出到血管外,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紅斑和水腫。如果毛細血管壁受損嚴重,滲出的液體過多,這些滲出的液體就會積聚在表皮和真皮之間形成水皰。
  • 育兒奇葩說 裹麵粉能治療寶寶燙傷?
    皮膚燙傷後,是否會紅腫出水泡,和其表面所敷物品基本無關,與麵粉更是沒什麼瓜葛。那麼為什麼燙傷後,皮膚會出現紅腫或者水泡呢?而如果毛細血管壁嚴重受損,那麼其滲出的液體也會增多,水泡就此出現。☆ 受損深度決定症狀具體是否出現紅斑、水泡甚至是皮膚壞死,還是與皮膚組織受損程度有關。一般溫度越高、接觸時間越久,皮膚受損深度越高和面積越廣,燙傷程度也越高。
  • 男童被燙傷父母嫌住院費貴,求助「江湖郎中」釀悲劇
    身體不舒服,大家都會選擇到醫院或者診所找醫生看病開藥,不過有些人一直不太相信科學的治療,卻偏愛民間一些&34;,結果病情加重導致悲劇發生。今年 5 月,一名隨爸媽從安徽到上海的 1 歲男童在家中爬行玩耍時,不慎把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結果他的雙腿二級燙傷,燙傷面積高達 10%。
  • 朋友圈「瘋傳」燙傷後可敷麵粉 專家:不靠譜應衝冷水
    燙傷後將傷口處放進麵粉裡,十分鐘後取出,不會出現灼傷的紅印或水泡,且冷麵粉比常溫麵粉效果更佳,這是近期在朋友圈「瘋傳」的一則「小技巧」。不少網友表示,以後冰箱裡要備上麵粉,自己或家人意外燙傷就不愁了。
  • 護士為男嬰洗澡不慎將其燙傷 造成全身掉皮(圖)
    出生3天男嬰脖子以下皮膚泛紅脫皮  醫院診斷50%二度燙傷下達病危通知  本報訊 (記者石善偉)在醫院出生時還是一個健康小寶貝,可就在出院那一刻,卻全身50%二度燙傷,隨後被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單。
  • 臉部輪廓手術之後如何正確冷熱敷?千萬不要亂敷
    原標題:臉部輪廓手術之後如何正確冷熱敷?千萬不要亂敷   大學生進入長長暑假中,此時是變美的好時機,部分人群開始走上了整形道路。每個女性都希望能夠擁有小v臉,所以會去醫院做眼部輪廓手術,手術後做好護理至關重要,切不可盲目的熱敷或者冷敷。
  • 男童燙傷後皮膚潰破,險些要植皮!4步急救法,建議為家人收藏
    若燙傷皮膚與衣物粘連,則可用剪刀將衣物輕輕剪開,注意不能強剝,可能會對燙傷皮膚造成進一步的損害,增加疼痛,影響後期的癒合。第三步,塗。塗燙傷藥,這隻適用於皮膚小面積且燙傷程度為1、2級的燙傷傷口。即使傷口皮膚雖然沒有明顯燙傷,同樣也要塗抹藥膏。
  • 女嬰被開水燙傷,外公:「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
    如果不慎接觸到熱源,甚至會遭遇燒傷、燙傷等嚴重傷害。近日,福建泉州的一個寶寶就在玩耍中被開水燙傷了。不過面對燙傷,家人的處理方法卻讓人十分不解。孩子被燙傷後,外公對孩子媽媽說到「快用高度白酒敷,白酒可以消毒」。媽媽覺得孩子外公生活經驗豐富,便照著外公的方法做了。但是塗抹白酒後,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糕。
  • 寶寶二度燙傷 家長竟用蚯蚓和泥土治療
    近日,杭州一18個月大的寶寶被燙傷,家人用「土方法」,將泥土和蚯蚓塗在患處,以為能夠緩解病情。醫生:土壤裡有很多細菌,不僅不能減輕燙傷問題,還可能會引起感染,加重病情。應用涼水衝洗燙傷處後,儘快送醫。Ⅰ度燙傷:皮膚發紅、不起水泡,表面乾燥,2~3天後燙傷皮膚顏色逐漸消退,皮膚脫屑,三五天即可痊癒,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處理。塗抹藥前用雙癢水清創,預防感染。Ⅱ度以上的燙傷,經冷卻治療一定時間後,仍疼痛難受且傷處長起水泡,應送院治療,但如果傷勢較輕的淺Ⅱ度其實也可塗抹藥膏在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