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0年教輔行業校長的思考:挺過去,不要瞎折騰,就能活下來

2020-12-25 芥末堆

一位10年教輔行業校長的思考:挺過去,不要瞎折騰,就能活下來

作者:周大濤 發布時間:

一位10年教輔行業校長的思考:挺過去,不要瞎折騰,就能活下來

作者:周大濤 發布時間:

* 來源:教培校長參考(jiaopeixiaozhang),作者:周大濤

我呢,04年起接觸教輔,從事教輔行業十餘年,在蘇北的五線縣城,專注於小升初輔導板塊,也有八年時間。據說縣級市審批,這兩年就會下來,給了我們不小的期待。
 
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眾多線下教輔機構按下暫停健,特別是K12文化課板塊,一按就八十多天,後面是啥情況,都還不好說;停課不停學的需求給線上板塊,創造了施展拳腳的機會,同時也撥動我們這些線下從業者的心弦。
 
以下是我在這次疫情之下,關於教輔行業發展的幾點思考,與君共勉!

疫情給大家造成的不便,都一樣,沒必要糾結

心中有魔,心中也有佛,有魔有佛,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折磨也是煎熬。
 
為了克服各種壓力和彌補這個魔,驅使我們不得不行動;真正的佛系,不該是逃避,而是拼盡全力後的風輕雲淡,也促使我們要行動。
 
停課不停學的需求,仿佛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也許有的也在嘗試,但結果應該都不怎麼樣,只是一種臨時替補而已,其實絕大多數,都一樣,大家沒必要糾結。這是我寫下這這東西的主要出發點。

線上只是美好的夢想

線下和線上是相輔相成,運用好,會相得益彰的,不過我要給大家潑點冷水,可以說,我們近千萬教輔從業者,絕大部分是無法在線上教育分得一杯羹的,線下轉線上,只能是彌補和美好的夢想。學而思的網課,那是靠資本和口碑砸出來滴,而他們的收益的主體卻是線下面授課程,我想說的是,在好未來,線上的也只是線下課程的宣傳手段而已。

對於我們大部分而言,我們玩不起,折騰不起,也輸不起!

能夠玩得轉線上的,基本都是行業巨頭,處於5%頂端那個階段,而且是要靠大量的資本去驅動,目前還處於燒錢階段,根本不是我們這些小微輔導機構能夠玩得轉滴:人家玩的是資本的錢,資本看趨勢,就是虧幾年,人家也不在乎。咱們玩的每一分錢,都是一分一分積累出來滴,折騰不起,輸不起。

線下為王,遠沒逝去

上面是從資本和效益上看,線上教育不適合我們絕大部分人搞,下面我要擺出我的觀點:疫情過去,一切照舊,線下為王的時代遠沒逝去。疫情過去,只要我們還在,希望和夢想仍將繼續。
 
資本驅動是要收益滴,而教輔是個慢行業,需要靜下心來,精耕細作,深挖板塊。來不了半點急功近利。這讓資本很矛盾,同時這恰恰是我們線下專長的,特別是線下k12文化應試板塊。

教培的需求和本質,仍然給線下創造機會

我認為教培的需求應該是精英化,而不是大眾化。線上教育的好多的東西,提供的卻是大眾化東西。同時同城需求的差異化(線上的東西,很難做到一城一策),也讓他很為難。而線下面授教輔,恰恰能夠做到:面向大眾化提供精英化輔導需求。
 
面向大眾化提供精英化輔導需求。大家可以再體會一下。線下為王,遠沒逝去。在各自區域,各自板塊,深耕細作,大有作為。
 
下面咱們再看看一些本質的東西。
 
「教育,教培」這三個詞,和大家息息相關,不陌生:教的是知識,育的是人,協助家長陪伴中督促。兩個「教」都側重於知識的傳輸,這個我們不作過多談論,我相信線上教育能夠做好,也是絕對能夠做好滴!
 
「育」和「培」的板塊,線上教育是很難做好滴,而我們的線下卻能做到。
 
 教學是有溫度的,是有情感滴,這恰恰是需要人去傳遞滴;教學是需要氛圍滴,是需要人去管滴;教學是有需求滴,因人而異;教學,是有區域性特徵,因城而異。
 
這些東西,線上教育很難去承擔,對我們線下面授而言,是機會,是藍海,在各自區域各自板塊,不存在相互廝殺一說!

有,可以做得更好

咱們線下的,究竟要不要做線上部分?
 
要,不矛盾!以公益性的線上活動營銷手段,帶動品牌的推廣和促進線下招生。我認為在當下,對於我們大部分人而言,它不能作為彌補和收益的手段。
   
結束語:

想想一切都很美好,但是現實很骨感。折騰不起,輸不起的時候,我們何必要去折磨自己進入陌生板塊呢。千方百計讓自己的輔導機構,挺過去,活下去就有機會,不要瞎折騰,靜待中蓄能,也許就是最好行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教培校長參考」。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教培校長參考;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教培校長參考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麥肯錫方法解密:一開始就想清楚,否則都是瞎折騰
    可是,我們常常瞎折騰,折騰自己、折騰別人、被人折騰。諸如,費心寫個公號文章,逗逼活潑,結果領導要人民日報社論風格的。加班!返工!挨訓!鬱悶!你怎麼不早說?你怎麼不早問?這你都沒想到?Sorry,我沒理解你意思!哎呀,我多說一句就好了!在職場,這樣的場景簡直可以列為加班的第一大元兇。
  • 張文宏醫生又爆金句:挺個大肚子的中年人,跑馬拉松1/10馬、甚至1/...
    他更建議科學運動,「我們的身體需要折騰,也不能瞎折騰,大多數挺個大肚子的中年人,不適合立刻跑全馬42公裡。這樣的心肺功能,跑1/10馬,甚至1/100馬就夠了。「面對病毒,靠什麼活下來?就是靠心肺功能。好的心肺功能,需要定期運動來保持,所以,我們一定要運動。」張文宏強調,「只有適度運動,才能讓我們保持很好的應激狀態。如果我們一天到晚就是宅在家裡吃吃吃,那麼身體裡的胰島素越來越少,免疫力也下降。最好,一周能保持兩次運動,具體什麼運動項目,跑步、打球,自己選擇——但有個基本條件,是出汗。
  • 一位校長對《學校制度思考》的思考
    《學校制度思考》值得思考和借鑑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職教中心校長 張春利校長讀書進入升級版之後,我們「博雅讀書」讀書小組把研究的主題確定為「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期間選擇的共讀書目不斷向管理理念、方法策略和制度文化靠近
  • 一封高三班主任的離職信:愛折騰的人生不會差
    說來也巧,他們兩位都是公立學校的老師,一位是幼兒園的女教師,一位是高三年級的男班主任,他們都有著正式編制,有著令身邊人羨慕的工作。但結果倆人都做出了決定:放棄編制,去折騰一把。這位高三班主任的讀者給我寫了一封簡短的離職信,分析了離開體制後的利害關係。
  • 寫給網際網路大廠員工的真心話:2020年,別瞎折騰!
    在過去的兩年中,對於身邊還在大廠工作的朋友,倪叔給出的工作建議都是:能不出來就儘量不要出來,在整個行業的下行時期,大廠是最好的避風港。但建議歸建議,整個19年發生工作變動的朋友還是不少的。在只要買房就能賺錢的泡沫時代,網際網路人會說老闆不要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但如今疫情一來,四面八方傳來的都是企業停工停產,降薪裁員聲音的時候,網際網路人們才忽然發現: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了工作,都是活不下去的。
  • 教師縣管校聘不能「瞎折騰」,讓優秀教師自願流動才是「王道」
    根據《2020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0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2020年暑假期間,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陸續開始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各地實施的教師「縣管校聘」方案如何避免「瞎折騰」?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應該注意什麼呢?教師「縣管校聘」的目的是什麼?
  • 不少老師質疑「校長不任課」現象,你怎麼看?
    我也質疑「校長不任課」的現象。不任課的校長很難是好校長。我先說一說兩個好校長:蘇霍姆林斯基和李鎮西。他有三重身份:任課教師、班主任和校長。他的身邊還長期有一群其他老師認為無可救藥的學生,這些學生他親自教育。正因為,他從來都沒有離開一線教育教學,沒有停止過對一線教育教學的思考,並敢於挑戰高難度的教育(親自教育其他教師認為無藥可救的學生),因而成為世界著名教育家。當然,也是世界著名的校長。李鎮西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被稱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
  • 不折騰,是等死!折騰,就是找死!今年該怎麼賺錢?
    疫情還沒過去呢,同學老黃,又開始投資了。而且還是重資產,10萬塊錢!對於有錢人來說,10萬塊就是小錢。可是對於普通人來說,10萬塊錢也算是重資產了。同學老黃,原本是一個很踏實的人。從大學畢業之後,他一直在北京工作,收入也非常的穩定。去年不知道受到了誰的攛掇,一門心思想要回家創業。家人們勸,同學們說,都沒有用,他依舊辭職回老家創業了。
  • 「在線等,挺急的!」深圳一位校長的求助信火了!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
    究竟是什麼困難讓這位校長「在線等,挺急的」?這事挺急的,真的。我在線等。我的郵箱:430019631@qq.com如果你的解決方案切實可行,並被採納,你可能獲得的獎勵是:和我共進早餐、免除一周作業、綜合素質評價記上一筆……等等。「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希望學校如你家,我們共創美好。順祝全家節日愉快!
  • 愛「折騰」的校長——丁梓秀(圖)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名校長」丁梓秀。  人物「素描」  丁梓秀,女,1972年出生,萬載縣第一小學、第四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副高級教師,教育部名校長領航工程「餘衛校長工作室」成員,市名校長、市先進德育工作者、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多次被評為縣十佳優秀管理工作者。在《語文建設》《江西基礎教育》《江西教育》等期刊上均有論文發表。
  • 人到中年,特別是上了五十歲的男人,就不要再「折騰」這3件事了
    這個時候,我們不必驚慌失措,也不必妄自菲薄,而是承認眼前的現實,告訴自己享受當下的狀態,千萬不要為了逞強而去「瞎折騰」——折騰事業、情感和生活。「瞎折騰」意味著,明明上了年紀,卻看不清自己,認不清現狀,還想用一股蠻力去對抗生活。這種拎不清的人,不是在乘風破浪,而是興風作浪,容易把好日子「折騰」得千瘡百孔。
  • 如果你是窮人家的孩子:2020年,不要折騰,不被忽悠,拉黑騙子!
    於是,投資理財、整容美容、課外補習、醫療保健成了熱門行業和社會顯學,無數中國人將自己辛辛苦苦所積累的財富投了進去,希望那些言之鑿鑿的大V、達人、老師和大師們能將自己變富、變美、變聰明、變健康。可是,世上有這樣簡單的好事嗎,隨便花點錢就能將自己變富、變美、變聰明、變健康?
  • 「你一個女孩,幹嘛非要出國留學瞎折騰?」
    02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國外授課的一個特點就是每門課程都需要有小組作業,一般都需要和國外的同學一起組隊做作業。不同於國內相對於被動一些的教育模式,國外的教育模式一般會充分鼓勵學生的主動和積極性,而且在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辨證思維的能力。幾乎每一門課程上課的時間其實並不是很多,授課制的碩士一般是每門課每周上一次,研究型的碩士上課的時間更少,其他的時間都需要自己去閱讀材料,查資料完成課業,很能鍛鍊自主學習的能力。
  • 教育局強制徵訂教輔 完不成任務處分校長
    並要求各學校在徵訂教輔材料時不要進帳,直接收現金,交到市教育局也要以現金的形式交付。  該網友認為,大連市教育局給出的目錄上的圖書質量較差、內容陳舊,不符合本地區教學特點,擔心影響到地區教育教學質量,並對於教育局如此強硬地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訂一套目錄上的書,並要求學校組織統一徵訂、統一收費的行為感到不解。
  • 高職教改不要淪為「瞎折騰」
    若塵/文繼2019年高職擴招100萬之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議,高職在今年和明年繼續增加200萬的擴招。高職擴招必定會帶來生源的多樣化,有的通過單招進入學校,有的是高考統招,有的則是註冊入學。一方面,把手段當作目的,陷入了一種教改的「輪迴」之中,尚且沒來得及吃透一種教學模式的「精神」,又可能會被新的模式和方法所吸引,急於變革,這種教改可能只是在「瞎折騰」;另一方面,高職教學或許還沒有提煉出最為核心和關鍵的東西來,沒有形成真正有競爭力的模式,來回地變革也只會造成根基不牢,底氣不足,無法形成一種傳統和特色,穩固並延續下去。
  • 耿帥:愛「折騰」的發明家
    檢閱1.(49—100)七上傳統文化100題PPT【無用之用,收藏備用】2.八上同步閱讀:周亞夫軍細柳3.七上第二單元作文導寫:學會記事(下)4.古詩詞曲鑑賞技巧(上):詩歌的內容、主旨、情感+詩句的理解與賞析5.議論文考點01:中心論點·PPT53張10
  • ...教輔資料 天下通 教輔書 重慶出版社 教輔圖書 重慶新華書店...
    中學校長:不到新華書店去訂購教輔,他們就跟上面反映  在重慶市某區一所中學,記者與李校長(化名)一陣寒暄後,話題轉向教輔資料。以書商身份進行暗訪的記者表示,希望校長以後能考慮自己的教輔資料。  「這裡,你看嘛。」健談的校長拿出一份文件,「昨天才去開的會嘛。」
  • 紙箱包裝行業折騰2年了,2018該歇歇了!
    自從2016年開始的紙箱包裝行業,就一直處於起起伏伏的跌宕之中,有人笑有人哭。價格漲的令人目瞪口呆、跌的讓人懷疑人生。2017年10月20日的「廢紙劫」讓廢紙行業一夜回到解放前,2017年11月的紙板行情又讓二級廠一單難求,2017年12月又迎來造紙行業年報預估的90%環比利潤增長率的捷報,隨著價格顛簸無可奈何的三級廠靠著強效救心丸走完難以訴說的2017年。
  • 瞎折騰!學生看到一張照片說,再也不浪費水了
    一位遊客問「這是做什麼遊戲呀?把孩子累的!不好好在教室上課,瞎折騰!」另一隊用獨輪車運石,這是需要三人配合的體力活,前面的學生拉繩索,有力向前,後面的學生一個推,一個扶,防止倒下。抬石、運石後,開始搬石,看誰在規定的時間,搬的石頭多,女生一點都不含糊,好似與男同學比賽般,抱起石頭向前衝;真有點為她擔心,害怕萬一摔倒傷到身體。
  • 疫情之下,國際教育的黃金時代過去了嗎?一位資深校長的深度思考
    疫情之下,國際教育的黃金時代過去了嗎?或許對我們過去所理解的「國際化教育」來說,是的。但一種全新的、更深刻的對國際化教育的理解,卻正在萌芽。林敏,一個在國外求學教書二十載的老海歸。復旦學士、英國利茲大學博士。曾任國外大學的教授博導 、系主任、校長特別助理。十五年前回國創辦了一所中西融合十五年一貫制的寄宿制雙語學校——上海西外外國語學校並任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