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有啥用?今後考試又不考!5點告訴你它對孩子幫助有多大

2020-12-19 沐瀅讀書育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0-6歲孩子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大致可以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把童年還給孩子,崇尚「快樂教育派」;

另一派堅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派別無關對錯,但做法極端,都不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正向的作用。

4年來我一直在堅持並推廣親子閱讀,最初也曾被不少父母誤解:「這麼小的孩子,大字不是一個,能看書?扯淡呢嘛!」

但當他們真正了解了親子閱讀的內容和方式之後發現,堅持這項早期教育,不論是父母還是都受益匪淺。

一、親子閱讀讀什麼?

常常看到有媽媽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看識字卡片,一兩歲開始看純文字的《百家姓》、《千字文》。

孩子對面前的白紙黑字一臉懵,媽媽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教,最後發現孩子並不感興趣。

周圍長輩也開始指指點點「累不累?孩子沒童年啦!」、「現在就開始看書,是想培養學霸怎麼的?」

早期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應當是帶著孩子「讀」——繪本。

繪本,又稱圖畫書。它的特點就是圖文相乘,緊密結合。

適合嬰幼兒「閱讀」的繪本,有防止孩子撕壞的布書、紙板書、泡沫書,有能發出聲音的發聲書、有能夠讓孩子體會不同材質伸手觸摸的玩具觸摸書,有能夠讓孩子體會空間感、將平面圖畫變得立體生動的立體書,有像帶著小機關的各類互動遊戲書。

相比成年人讀的書籍,繪本更像是紙質的早教玩具,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和認知。

父母在孩子處在嬰幼兒時期,帶領孩子讀的,是繪本中的圖畫。

0-6歲,孩子處在形象思維階段,他們通過具體的圖形圖像認知學習和理解。

文字對於此時的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符號。而畫風迥異、色彩斑斕的圖畫,更能激起他們的興趣。

科學家魏坤琳老師曾說: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他們的語言能力尚未發展起來,也不會用語言的方式記憶。而此時的孩子,對圖像卻能夠「過目不忘」,記得非常牢。隨著孩子大腦的發展,這種視覺記憶方法會逐漸退化,讓位於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語言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小孩子的讀圖能力比我們強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更喜歡繪本的原因,因為繪本符合他們的發育特點。

而且,在與孩子進行早期親子閱讀的時候,父母也不是枯坐朗讀,而是以繪本內容為基礎,演繹成家庭小劇場或親子遊戲,帶領孩子親子互動。

這樣,親子閱讀不再是簡單的「閱讀」,而是一項快樂的早教遊戲,孩子參與得高興還來不及,哪會有「累」而言呢?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習慣

現代家庭教育提倡親子閱讀越早越好。

閱讀的方式不僅僅有眼睛看,更有用耳朵聽的「聽讀」方式。

聽說讀寫,聽是最基礎的方式,而聽讀可以從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裡便開始了,新生兒因視力原因不可能立刻用眼睛來閱讀圖片,但是她們的小耳朵已經能夠很好地聽東西了。

因此,孩子剛出生,爸爸媽媽就可以給她們讀好聽的故事了!

在10個月-1歲左右,孩子可以穩坐、攀爬,各項能力的提升,視力已經達到可以很好地觀察房間內事物的程度,用眼睛看的「閱讀」方式,也真正開始。

剛接觸閱讀的時候,父母會很頭疼:孩子坐不住。我剛坐下來給她讀,她就跑掉了。怎麼抓也抓不回來。

閱讀習慣並不是孩子先天具備的,這跟她們擁有吃飯這項本能完全不同。

孩子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來對繪本這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充分認知,跟它混熟了,才能坐下來很好地「讀」它。

當然,最初孩子和繪本的相處也並不友善,一本嶄新的書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撕得「豁牙浪齒」,甚至沾滿了孩子的口水和牙印。

請父母們把心態放平和,前文我們已經提到,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兩大敏感期:口的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因此,繪本在這一階段是消耗品!

孩子撕書,可以選紙板書、布書、泡沫書等耐撕材質。

而且,最初接觸閱讀的時候,孩子不可能穩穩的坐下來看書翻頁的,這跟他們的年齡和心智發育程度有關,親子閱讀初期的孩子,能夠穩坐1分鐘就很棒了!

父母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固定在家裡的一個地方給孩子讀繪本。

例如,我在每天傍晚6點和維尼進行親子閱讀,逐漸將時間延長從6點到6:10分,再到6:20……堅持下來,會發現孩子有明顯地進步。

維尼最初也只能看完《鼠小弟的小背心》前半部分故事,但逐漸就可以看完整個故事,到後來可以和我共讀下來整部第一輯。

當孩子能夠和家長一同閱讀完一本10頁左右厚度的繪本,能夠有每天看繪本的意識的時候,說明閱讀習慣已經養成。

三、親子閱讀究竟有啥用?

1、 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繪本的精髓在於圖文緊密結合,家長在讀字的時候,孩子在讀圖。而不同風格的圖畫,就像一把給孩子打開藝術之門的鑰匙。

在不少兒童美術機構,繪本是一種作為輔助孩子學畫的工具存在,讓孩子閱讀不同繪畫風格讀繪本,讓他們從小近距離地接觸不同的繪畫風格和技法,同時也能激發起她們握筆塗鴉的興趣。

2、 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是與生俱來,並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發展的。

親子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關注行為,父母的閱讀帶動了孩子關注這本書的興趣,繪本中的生動的故事情節和豐富的圖畫讓孩子思考、提問,發掘更多的隱藏信息。

3、 豐富孩子的詞彙

閱讀繪本不僅可以引領孩子看優美的圖畫,優美的繪本語言,更能夠通過父母朗讀的過程,輸入給孩子。

常常有媽媽驚嘆,孩子語出驚人,有些詞語是父母並沒有刻意教過的,一問才知,孩子是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在繪本裡獲知的。

孩子在單純的讀圖階段,會讀到圖片中豐富的隱藏信息,尤其在3-4歲的語言爆發期,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將看到的圖片說出來,由詞連貫成句子,最後組成故事。這種看圖說話的訓練,為孩子入小學後的作文打下夯實的基礎。

4、 對識字有輔助功效

早期親子閱讀並不為識字,而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但有著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經過了海量的閱讀,進入識字敏感期後會逐漸由讀圖過渡為讀字,而且這種識字方式不是刻意的,不是通過識字卡片生硬的記憶。

具體的引導識字方式,可以閱讀我之前寫過的文章:識字怎麼教?幾歲識字好?4個方法循序漸進,1年讓孩子積累1000字

5、增進親子關係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種子》一書中曾說:

幼兒最大的財富是健康、親情與語言,如果有人經常緊緊地擁抱她,用溫柔的聲音對她說話,孩子就能通過肌膚的接觸和語言的交流,感受到親情。幼兒充分體驗到這種感情,心靈會一點兒一點兒地充實起來,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這其中又以語言的影響最為重要。

我在和維尼親子閱讀的時候,往往會通過一個繪本故事,看到背後隱藏的孩子在某一個階段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這樣的故事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了她的情緒和行為被接納,更讓我懂得了如何去分析和應對孩子在0-6歲階段獨特的行為特點,更能接納她的情緒和行為。

當和孩子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孩子必然會拋出各種各樣的為什麼,這些為什麼有的跟所讀的書的故事情節有關,有的會引申為他自己的經歷,還有的則涉及到科普知識的探索。

由親子閱讀引發的思考,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探索和解決的。也是父母給孩子傳遞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好時機。

能夠和孩子坐在一起,親子閱讀的時間並不長,美國著名朗讀專家吉姆·崔利斯在他的著作《朗讀手冊》中提及,建議親子共讀的時間延長是12歲。

但事實上,孩子真的到了12歲時你會發現,父母已經跟不上孩子的步伐,只有在後邊不停地追趕他們的份兒。

你和孩子的閱讀量已經水漲船高,而孩子的想法和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已經遠遠超過於父母!

所以,珍惜能夠帶孩子閱讀的這短短的時光吧!

它可能不會給孩子在應試中直接加分,但卻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珍貴財富!

相關焦點

  • 親子閱讀對孩子有多大的魔力
    親子閱讀對孩子是有極大的幫助的,而且可能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早教機構研究發現親子閱讀可以從胎兒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每天堅持共讀可以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有利於增強父母與孩子的親子感情,父母帶著孩子一起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這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 親子閱讀,對孩子到底多有意義?五點不容忽視
    下面是父母堅持與孩子閱讀的一些原因:幫助孩子養成一生的習慣當閱讀成為你們家庭的日常活動,它就能成為類似於每天一起親子就餐或親子沐浴般的習慣事情。當孩子與父母閱讀得越多,或孩子目睹父母在家裡閱讀得越多,他們就越容易對他們手裡的書籍「上癮」。
  • 劍橋少兒英語考試有什麼用_北上廣家長搶破頭的「劍橋英語」考位,到底是什麼?考了有啥用?
    難怪這麼火爆,且不說是「小升初」的加分項,這個劍橋通用五級考試本身就設置得很不錯,每一級都是對聽、說、讀、寫四項語言能力的全面考察,還真是一個很科學的英語進階方案呢!正好上周咱們的讀者微信群裡又有家長問起,我這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本文主要解決幾個問題:1) 什麼是劍橋通用五級考試?2) 考什麼,怎麼考?3) 考了有啥用?1、什麼是劍橋通用五級考試?
  • 不出國考雅思有幫助嗎?考雅思對考研有幫助嗎?
    不出國考雅思有什麼作用呢?雅思一般是用來出國留學或者移民的考試,但是現在國內很多考試對雅思的認可度也在不斷地增加,那麼具體的各種考試認可程度是怎樣的,環球教育小編為同學們分析如下,大家了解一下吧!◆ 考雅思對考研的幫助雅思和研究生入學考試有什麼關係?如果雅思成績好,一些學院和大學可以免除英語公共選修課,這樣可以節省每個人的學習時間。此外,一些大學的研究生交換學生也需要雅思成績。因此,許多國內大學已經逐漸開始認可雅思成績。如果你是英語專業的,它會更有用。英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對英語口語有要求。
  • 女兒藤校碩士畢業,尹建莉用親身經歷告訴你,閱讀對孩子有多重要
    一些教師和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是因為他們心裡總有擔心,孩子光完成學校課程學習已經很忙,考試考出好成績最要緊,讀課外書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不合算。這種說法等同於在說,我急於從哈爾濱到廣州開會,哪裡有時間等四個小時後的飛機,火車馬上開了,我得趕快去擠火車——好像是那麼回事,實際上全錯了。4.
  • 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這三個技巧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前幾天我們在公號發布了一篇文章<關於親子閱讀和自主閱讀,90%的家長都弄錯了>,主要針對一個常見問題:「孩子上小學了,還需要親子閱讀嗎?」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在文章底下的留言中,有讀者問了我們另外一個問題:從小就在進行親子閱讀,但孩子三年級了仍然喜歡依賴家長,不願意自己讀書,這種情況該如何引導?
  • 關於考試,你該重視這件事,而不是孩子有沒有考一百分!
    另一派父母則常常告訴孩子:分數不重要!光光老師認為,父母的確不應該太在意成績,但也千萬別對孩子說「分數不重要」,為什麼呢?一定要看到文章最後!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 這樣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只有使用了恰當的方法親子閱讀的家長,才能感受閱讀帶來的愉悅和對孩子的益處,感受到閱讀對孩子的幫助後,理念倒是會更清晰和深刻於腦中,然後樂意花時間和孩子親子閱讀。如此良性循環,則可有效推進親子閱讀。「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如此絕對的表達是否過分了些?否。如何為之「不恰當」?他們又對孩子產生何種影響?
  •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皮克布克心語:孩子們都喜歡閱讀,可是家長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呢?「告訴媽媽,這是什麼動物。你知道的。我教過你。」「想想看,他對不對?」「他為什麼這麼做啊?」 以上的問題反應出這些大人可能有這樣的想法,第一、閱讀就是要知道各種知識;第二、不問怎麼知道孩子懂不懂;第三、這是互動。很遺憾,這樣的問題把閱讀變成考試性的帶著緊張的學習了,而不是輕鬆的閱讀遊戲了。產生這樣的閱讀行為的原因在於,大人把親子閱讀中的大人和孩子的關係看成是教與被教的關係。
  •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 親子閱讀不親子?拒絕「強灌式閱讀」,才是上上策
    錯誤方式一:考試式閱讀有的家長帶孩子看書就像考試,一定要孩子考校孩子從中學到了什麼知識它喜歡吃什麼呀?」「他為什麼這樣做,不那樣做呀?」「你覺得他的行為對嗎?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呢?」「……」於是,閱讀變成了考試,不僅破壞了沉浸式閱讀體驗,還把自己的思維定式強加給了孩子,而且孩子不一定回答得出你的問題,最後導致閱讀體驗無趣,孩子沒有滿足感從而拒絕閱讀。
  • 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6點建議
    ▲薰陶和等待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家長不能太著急,逼著孩子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即使做了效果也不會很好。要耐心等待,等待他自己愛上閱讀。當然,你可以想點小方法讓等待的時間縮短。丫丫從4歲開始,媽媽經常和她--起看著故事書上的字讀給她聽,不知不覺她就能認一些字了。
  • 胡海蘭: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告訴媽媽,這是什麼動物。你知道的,我教過你。」「想想看,他對不對?」「他為什麼這麼做啊?」以上的互動反映出大人可能有這樣的想法:第一,閱讀就是要知道各種知識;第二,不明白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書上的內容;第三,簡單認為,這就是互動。很遺憾,這樣的問題把閱讀變成了考試,而不是輕鬆的閱讀遊戲了。產生這樣行為的原因在於,大人把親子閱讀中的大人和孩子的關係看成是教與被教的關係。
  • 孩子心裡有了小秘密,為何就不告訴你?
    這樣的心理特點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內心的各種矛盾與衝突,若父母們沒有及時注意到孩子的變化,並調整自己與孩子的溝通、互動方式,便容易讓孩子與自己的距離越拉越遠,甚至出現親子溝通不良的狀況。那麼是什麼原因,孩子離你越來越遠,不願再像從前跟你袒露心聲呢?  1.
  • 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附8條閱讀建議)
    以下親子閱讀中的不恰當做法,你家也有嗎?01不恰當之一,考試性的閱讀你看,這是什麼?告訴媽媽,這是什麼動物。你知道的。我教過你。想想看,他對不對?他為什麼這麼做啊?02不恰當之二,點讀字的閱讀點讀字(指讀)來閱讀,大概是出於我們的本能的閱讀行為了吧,不點著字怎麼讀啊?再者說,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地認字。我們認為在認字敏感期到來之前,點讀字的閱讀是不恰當的。
  • 【iEnglish】-不恰當的親子閱讀不如不讀!
    親子閱讀不恰當的表現有很多種,總的來說就是立足大人的需求和目的,背離兒童的心理規律和興趣培養的原則。以下親子閱讀中的不恰當做法,你家也有嗎?01不恰當之一,考試性的閱讀你看,這是什麼?告訴媽媽,這是什麼動物。你知道的。我教過你。想想看,他對不對?
  • 避開這幾個親子閱讀的誤區,何愁孩子不會閱讀
    連玩具尚且如此,家長陪孩子閱讀就更是如此了。我是這樣想的:在幼兒時期,每天只抽10分鐘給孩子讀一會書,就滿足了他的閱讀需求。讀多了,他會感覺煩躁,他要去搞點別的事。長大點後,孩子認識拼音了,買那種帶拼音的書,他可以自己看,或你們一起看,不規定時間。再長大點,有可能半小時閱讀時間他還嫌少了。
  • 考會計資格證有啥用?這些用處你不可忽視!
    考會計資格證有啥用?這些用處你不可忽視! 2020全國初中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試時間公布,會計資格證作為財經會計行業工作的標配證書每年都有大量人報考取證。那麼,有了會計資格證有哪些好處?自己考下會計資格證有啥用?
  • 喵爸親子閱讀:開展親子閱讀的孩子,為什麼學習成績好?
    大家好,這裡是喵爸親子閱讀。每天一篇文章,分享親子閱讀經驗與知識,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 最近大概中斷了有十幾天沒有發文了,因為新的一期親子閱讀訓練營開營了,一直在做這個事情。親子閱讀對於孩子來說,雖然能夠使他今後能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成績,但作用絕不止於此。用松居直的話說,能為孩子一生埋下「幸福的種子」。說真的,這個東西看似無形,卻重於泰山。可是很多家長無法真正認識到這一點,還是盯著短期的效果。那好吧,今天我就不說別的,就單和大家說說,親子閱讀為什麼能夠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幫助。
  • 多大可以帶寶寶出遊,又有哪些注意事項?關於「親子遊」的那點事
    「親子遊路上」的乾貨,在為大家避坑的同時,希望也能為「大家制定一個完美的旅行計劃」提供一定的幫助。親子遊前的那點事兒1.多大的孩子能帶著出遊?對於普通的交通工具(大巴、火車等)來講,對寶寶乘坐時的月齡並沒有什麼要求,這也就是說,但凡寶寶出生,這些交通工具就可以乘坐了;而對於飛機,國航規定「出生大於14天,且身體狀況良好的寶寶才可以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