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湖南教育扶貧報告51|洪江區:打好教育脫貧...

2020-12-12 湖南在線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向孝軍 本報記者 曾璽凡

近年來,懷化市洪江區教育局黨委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將教育扶貧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並對各學校進行督促指導,狠抓責任落實,有力推進教育扶貧各項工作。

從2017年起至今,全區共資助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212人次。2017年來,實施全區高中免費教育,普通高中學生免學費5950人次,普通高中、中職學生免書籍費7770人次;實施農村戶籍並就讀農村幼兒園幼兒免託育費政策,累計受益幼兒1470人次;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4000餘人享受營養改善計劃;社會公益助學1000餘人次。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區教育局把「控輟保學」工作納入各學校績效考核,進一步明確、細化各自職責和任務。截止目前,該區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0%,輟學率為零。

洪江區教育局紮實推進教育脫貧工作,辦有溫度、有質量、有特色的洪江「精緻教育」, 邁入了「湖南省教育強區」的行列。

▲「小而美」的農村學校

集團辦學促均衡

為打造洪江「精緻教育」,促進洪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18年成立了以幸福路小學為龍頭校,東方紅小學、橫巖鄉中心小學為成員校的幸福教育集團,以中山路小學為龍頭校,巖門小學為成員校的中山教育集團,建立強弱學校幫扶機制,充分發揮集團龍頭校引領作用,實現資源共享。

步入洪江區巖門中心小學,靚麗的塑膠運動場映入眼帘,學生們在上面遊戲、奔跑,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我們農村學校現在都有塑膠跑道了,再也不用擔心學生在飛塵中跑步鍛鍊了!」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加入中山教育集團以來,學校新建了足球、籃球、排球場地各一塊,將操場整體改造升級,還添置了鄉村少年宮活動開展所需的教學教具,中山路小學優秀的藝體類課程教師還會定期到少年宮進行授課。

硬體及師資的提升,也帶來了學校教學質量的逐年攀升,該校在全區各項活動中均取得可喜成績。「我的成績進步很大,還在學校參加了書法班,每天中午食堂都有免費午餐,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不再為我的學習生活而擔心了。」六年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向強說。

同時,集團龍頭校還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組建學科教研聯盟,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和教學模式探討。實施「師徒結對青藍工程」,定期開展集團內「送教下鄉」活動、青年教師成長論壇、優質課觀摩活動等,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以強帶弱、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集團互動,保證了城鄉教學規範運行、同步提升,有效推動了城鄉教育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洪江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建平說道。

硬體軟體全保障

為打造精美的育人環境,2018年,洪江區投資400餘萬元完成所有農村小學運動場改造。2019年安排700餘萬元用於洪江區一中、幸福路小學、中山路小學、東方紅小學等學校運動場改造、校舍維修;投資1000萬元啟動區職(二)中教學樓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三通二平臺」及城域網建設的基礎上,安排200餘萬元用於教育信息化2.0建設。

據統計,近幾年來,洪江區教育局爭取上級資金5100餘萬元用於全區農村及城區中小學提質升級改造,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確保全區各學校學位充足,全面消除大班額。學校三防」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和提標,成功創建湖南省「平安校園建設先進區」。

職稱評比及晉級比例切實向鄉村教師傾斜,農村中級職稱評比增加5個百分點,高級職稱增加3個百分點;落實農村教師津補貼,每人每月增加農村人才津貼500元至700元,基礎性績效工資高出城市教師20%,在編在崗教師按照鄉鎮工作年限享受200~500元鄉鎮工作補貼,紮實落實農村教師各項政策待遇,確保了農村學校師資穩定充足。

隨著洪江區科學確定脫貧路徑,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不僅切實解決農村貧困戶子女就學和生活問題,也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了溫暖,託起了貧困家庭的希望。

相關焦點

  • 教育扶貧:教育發展能力,阻斷代際貧困!如何助力精準扶貧脫貧!
    教育扶貧是我國扶貧總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關注的是精準扶貧脫貧問題。教育扶貧不同於以往扶貧政策,其是一種「造血式」的扶貧方針,通過發展教育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促進人的自我發展,從而阻斷代際貧困,達到精準扶貧的效果。那麼,教育又是如何助力精準扶貧的呢?
  • 「思源教育移民計劃」: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思源教育移民計劃」是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資助貧困地區優秀學生學業的公益慈善項目,通過資助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小學畢業生到教育條件較好的縣級中學寄宿就讀,確保他們順利渡過成人成才的關鍵期,以期降低生態薄弱地區的承載量,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 全國人大代表董彩云:讓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30餘年的教師,董彩雲始終認為教育對於深度貧困地區的孩子尤為重要。多年來,她想方設法,積極爭取改善學校硬體環境,加強教師培訓和新教師引進。董彩雲認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抓手,抓教育就是抓脫貧。只有學校硬體和軟體同步改善,教育才能走在優質發展的路上。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學校教育正是如此。
  • 雙峰縣教育「四輪均衡」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雙峰縣教育「四輪均衡」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雙峰縣紮實做好教育扶貧工作,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源。 教育,一直是雙峰不可多得的「金字招牌」。扶貧路上不落一人,教育扶貧更不讓一名學生掉隊。雙峰現有12萬餘名學生,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6117人。 為確保貧困家庭學生「有學上」「上好學」,雙峰成立教育脫貧攻堅聯合指揮部,建立責任體系,圍繞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目標,在控輟保學、學生資助、營養餐實施等方面,取得諸多階段性成效。
  •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至此,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聯合社會各界已經開設了301個「思源教育移民班」、19個「思源育才班」,共資助16018名、48054人次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 雲南省鎮雄縣:提供教育機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雲師大附屬鎮雄中學的多數學生都來自貧困家庭。2019年春季學期在校學生中,鎮雄籍學生491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學生就有1197人。,家長對鎮雄的教育不滿意,每年累計外出至昆明、曲靖等地求學的學生近1萬人。
  • 政協委員嚴純華:扶貧扶智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貴在精準,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更要授人以漁,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在這當中,扶貧扶智是擺脫貧困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更要注重教育扶貧,著力解決教育資源均等化的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不能讓貧困人口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 在過去一年多來,以西部地區為例,教育扶貧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湖南教育扶貧報告㉘|山村學校「煥新」記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曾璽凡 通訊員 江士義 陳紹慶 駛離漵浦縣城,汽車沿國道一路向南,兩旁的山不斷有霧氣縈繞,像是對初秋天氣微涼的提醒。一個小時後,此行的目的地小橫壠鄉中心小學正靜候在羅子山下,明媚且不失典雅。
  • 白河縣加強政策支持提升教育質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安康市白河縣位於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核心區,屬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重點縣、深度貧困縣,2016年前,文盲半文盲和小學以下文化程度人口佔貧困人口的78.58%。白河縣充分認識教育在脫貧中的基礎性、根本性作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培養一人,脫貧一家」目標,加強政策支持、機制創新、努力提升教育質量,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三大工程」辦好老百姓家門口學校白河縣把推進教育均衡、促進教育公平作為教育扶貧的重中之重,實施「三大工程」,著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每一所學校。一是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
  • 教育扶貧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具體表現在:一、教育扶貧的地位如期打贏和打好脫貧攻堅戰已經成為我國當前最大的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兩不愁三保障」作為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和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底線目標也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主要任務,其中保障義務教育是一項重要內容。
  • 湘融湘愛·湖南行動|技能築夢 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紅網時刻推出《湘融湘愛·湖南行動》專欄,圍繞農民工職業安全保障、農民工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農民工技能培訓、農民工就業創業、農民工市民化融合等話題,營造重視農民工、關愛農民工的濃厚氛圍。張安求參加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現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抓好第一民生工程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海南教育系統全員動員、全力以赴,紮實推進教育扶貧工作,為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A  措施及時全面 行動細緻暖心  省教育廳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充分認識到教育扶貧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是落實中央關於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部署要求的重要內容,將其作為全省教育系統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第一民生工程加以推進。
  • 脫貧奔小康!在蘭坪,人大人點亮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星火
    脫貧奔小康!在蘭坪,人大人點亮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星火 分類: 作者:黨委宣傳部 人大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註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人大新聞中心,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如何阻斷家庭貧困代際傳遞?河南教育扶貧「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申華)「義務教育有保障」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是貧困家庭擺脫貧困的根本之路。9月17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教育扶貧專場,介紹全省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有關情況以及取得的教育脫貧成果,並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 東阿縣大橋鎮:以教育為「把手」 助力脫貧扶貧攻堅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廖偉 通訊員 麻召紅 東阿報導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從政策扶貧到產業扶貧,許多貧困戶徹底擺脫了貧困。文化教育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扶貧長效機制和穩定脫貧的關鍵。  長期以來,東阿縣大橋鎮在教育扶智扶志上精準發力,抓難點、補短板,守護好貧困孩子的求學夢,築牢起穩定脫貧、防止返貧的堤壩。
  • 金鑫學堂專注財商教育,助力阻斷貧窮代際傳遞 - 今報網 東方今報...
    中國脫貧成就舉世矚目。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到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在脫貧之後,普通民眾如何避免返貧和更好創富成為新的思考問題。  投資理財無疑是解決問題的一條上佳路徑,但只有掌握了財商知識與技巧的人,才能在這條路上先人一步。事實上,雖然財商重要性逐漸被人們所認可,但老百姓的財商並沒有跟上經濟增長的步伐。
  • 教育扶貧脫貧 家長學校也要辦好
    【思想匯】貧困地區孩子反覆失學輟學,原因僅僅是因為沒錢嗎?教育扶貧脫貧 家長學校也要辦好作者:王曉燕(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廣西貧困地區興業縣一戶搬遷家庭父母和孩子一起貼「福」字。曹禕銘攝/新華社發1、教育扶貧脫貧還需強化家庭教育近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各種社會機構為教育脫貧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艱苦努力,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 四川省首創民族地區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四川省首創民族地區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新學期即將來臨,四川民族地區的學生將首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系統學習英語課程。
  • 汪家塬重學興教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全村635戶已考出993名大學生
    「讓一個家庭脫離貧困,最好的方法是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如今談起脫貧攻堅,村民們不比誰家錢財多,只比哪家大學生多。」9月初,記者來到汪家塬村採訪,村黨支部書記張樹森告訴記者。「村民馬文志家裡培養出了4個大學生,帶著全家輕鬆脫貧。
  •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為精準扶貧提供造血機制
    這對增強貧困地區及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智力上的脫貧才是一勞永逸的脫貧。如此才能實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