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拍攝的周有光先生。攝影王毅
還記得小學一年級的第一節語文課嗎?還記得背拼音背不下來被罰抄100遍嗎?
我們曾熟讀的「a--o--e i--u--ü」,「j--q--x小淘氣,遇到ü眼要挖去」等口訣,都和這位老人有關係。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元玲 張杰
剛過完112歲生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於1月14日凌晨去世。
歷經了晚清、民國、新中國,周有光見證了百年風雲的變化。他厚重的人生,也堪稱傳奇。他娶了「張家四姐妹」中的張允和,與沈從文是連襟。由於博聞強識,他是沈從文眼中的「周百科」;他曾和愛因斯坦聊天下大事,就如同「拉家常」;他還和溥儀做過「飯友」,天天同桌吃飯;50歲,他毅然從經濟轉為文字研究,並坦然「哪裡需要就去哪裡」;百歲之後,仍然著書立說筆耕不輟……
他常笑言,自己長壽的原因是: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上帝沒有忘了他。世人也不會忘了他,因曾旅居成都數年,成都不會忘了他。
最後時光
突然發病說不出話眼神一片茫然
周有光先生去世,引發學界乃至社會大眾緬懷哀悼。2016年1月1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聯繫到周有光外甥女毛曉園,問及周先生的身體狀況,她說:「2015年對舅舅來說,是更辛苦了,人清瘦不少。舅舅經歷了胃部大出血、胰腺和肺部感染,幾次收到病危通知書。可以想像,他經歷了多麼大的身體和精神折磨。但6月以後,他開始慢慢恢復過來。醫生都說,這是一個奇蹟。」
2017年1月13日,周有光剛剛度過112歲的生日。當天文化各界諸多人士去周家拜訪。周有光的私人醫生蔣彥永告訴記者,他13日上午10點多到周家,送去生日賀卡,看見周有光先生「沒有戴助聽器,幾乎吃不下東西,一袋400毫升的營養液打得很慢」,他臨走前讓周有光給他看一下舌頭,周有光已經非常疲憊。據蔣彥永口述,14日凌晨3點,周有光「情況變得很差」,被送往協和醫院急救。凌晨4點左右,周有光去世。
1月14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處獲得張馬力教授(周有光五姐女兒,張允和待之如親生女)的一段文字描述,可以了解周先生最後的時光,「突然發病,很厲害,兩個小保姆很焦急。喝營養液,已經不說話了。這麼健談的人,現在不說話了,有人來,叫阿姨拿來助聽器,做手勢,不肯說話。我的表妹去看,也不說話,我最擔心的是,發來的照片,他的眼睛裡一片空空,茫然,從來不是那樣的眼光。」
津津樂道
小保姆手機發簡訊用的就是我拼音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靜思錄——周有光106歲自選集》責編廉萍在一篇名為《至化無方至德有光——走近周有光老人》的文章中,回憶了自己接觸到的周老。「周老聊天的開場白通常是:『好了,你現在可以說話了。』因為要先戴上助聽器。除了耳朵,身體無大礙,讀書寫字,談話會客,一如常人。周老年輕時患肺疾,曾有算命先生說他活不過35歲。」
周老曾參與擬定《漢語拼音方案》。廉萍在文章中提到,「這也是周老津津樂道的:『你看,小保姆手機發簡訊,用的就是我的拼音。老伴90歲學電腦,也要先學拼音。』我趁機問了困惑自己多年的問題:「ü是我最喜歡的字母,一條小魚兩個泡泡,太可愛了。可是『jqx小淘氣見了魚眼就挖去』,為什麼挖啊?」周老說:『為了寫著方便。』也是,十幾億人學拼音,省下的小點點,就是恆河沙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