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蘇州貌似掀起了教育聯盟或集團化辦學的浪潮,蘇州各高中、各初中、各小學甚至幼兒園紛紛開啟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
每年中高考結束後,網友都會diss江蘇,散裝江蘇,散裝蘇州,蘇州zf一直在致力於教育發展,而集團化辦學正成為蘇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古城姑蘇的教育千百年來一直都是書香聖地,無論時代的風雲際會,還是城市的歷史更迭,都未曾淹沒過。
蘇州中學作為千年學府,率先實行集團化辦學,其中高考成績從未讓蘇州家長失望過,集團下的立達中學2020年藝術班中考優秀率達91%,蘇高中清北錄取人數14人。
後起之秀園區,經濟發展之迅速,教育實力之「不凡」,尤其是星海中學「十六連冠,一舉奪魁」,為促進園區教育均衡發展,今年成立了五校聯盟,為防止園區優質生源外流,五校共同開辦了「創新班」,今年首屆招生,在金雞湖學校就讀。
仔細研讀蘇州各區教育集團發現,新區的教育集團推進屬於全市領先,2020年在原有4個教育集團基礎上,新增9個教育集團,組建6個教育共同體,成立一個教育聯盟。
真正實現了集團化辦學全覆蓋,但未來新區的學校是否真能達到老師均衡,學生數均衡,成績均衡,真的需要時間證明zf的布局。
集團辦學在放大名校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也會出現保留優質生源,比如說初中有對口高中,在中考前大部分牛娃會被本部高中簽約、錄取,各高中均想提前鎖定優質生源,以便高考創造佳績。
例如:在蘇州,蘇州中學的特色項目基本均是面向大市招生,比如匡班,每年招生140以內,錄取名單裡根本沒有吳中區初中學生,因為吳中區有木高培東班,優質生源都留在了培東。
園區五校聯盟籤約創新班的學生,要求中考第一志願填寫星海高中,其意義不言而喻,希望留住這批牛娃,高考再創佳績。
熱心家長分享:新區實驗初中的學生考新區實驗高中,同樣比其他初中有一定的優勢,其背後的邏輯無需再次多言。
園區迅猛的經濟發展速度加上異軍突起的星字頭學校,新區實驗四大校區複製subei模式,讓蘇州人隱隱感受到姑蘇老城區的虛弱感,但教育終究是與時間為伴的,就現在而言,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姑蘇穩穩地展現底蘊派的風範。
目前蘇州六區除相城暫未公布集團化辦學或教育聯盟外,其他五區均不同程度上實行了教育聯盟,未來是否會真正形成教育均衡,我們以5年為期限,5年之後,蘇州六區教育又將如何變化?蘇州從來不是求快的城市,這個答案怕是只有蘇州人自己知道。
對蘇州的集團化辦學或聯盟學校進行了匯總,來一起看下。
1、2020年4月江蘇省蘇州中學與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籤訂了校際合作協議。
兩所學校的校際合作是基於進一步發揮優質學校集聚效應促進兩校快速發展,培養更多優秀學子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考量本著「理念分享、資源共享、方法同享」的工作思路。
2、蘇州中學教育集團初中部分包括①蘇州市立達中學、②蘇州中學園區校、③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④蘇州市滄浪中學、⑤蘇州中學校附屬蘇州灣學校、⑥蘇州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偉長實驗項目、⑦蘇州灣創新實驗項目、⑧蘇州中學相城實驗項目。
集團式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園區學校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園區教育再創新舉措!園區五所學校聯盟了!
首批聯盟單位為:
①星海實驗中學、②星灣學校、③星港學校、④金雞湖學校、⑤景城學校。
★當天,蘇州工業園區「星海+」高中聯盟也正式成立:
四所成員學校為:
①星海實驗中學、②蘇州大學附屬中學、③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④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附屬中學
高新區在已有四大教育集團:①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教育集團、②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教育集團、③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④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新增9大教育集團
①蘇州高新區第一中學教育集團
②吳縣中學教育集團
③蘇州高新區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
④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教育集團
⑤蘇州高新區獅山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⑥蘇州滸墅關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⑦蘇州高新區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⑧蘇州滸墅關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⑨蘇州高新區通安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
城西中學教育集團,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正式成立。
城西中學教育集團目前由城西中學和蘇州大學附屬尹山湖中學組成,集團辦學旨在開展新老城區高品質初中建設。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由①東吳外國語高等師範學校附屬越溪實驗中學(整合兩校資源新建)和②石湖中學、③香山中學、④南行中學、⑤光福中學、⑥橫涇中學等六所優質初中組成,將依託上海外國語大學,在區域內打造高品質初中「教育吳中」新品牌。
江蘇省震澤中學教育集團
北外附屬蘇州灣外國語學校廣雅教育集團
天和小學蒲公英教育集團
以上就是蘇州的集團化辦學介紹了,祝願蘇州的教育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