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張志傑/文 梁萌/圖)8月14日,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來到「教育會客廳」,給大家分享了該區在「名校+」集團化辦學加速推進「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過程中的具體做法、該區在體制機制改革上的亮點,以及招生錄取工作中的新舉措等。
深化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
王鵬告訴記者,新城區聚焦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辦高質量教育,建高質量學校,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公辦學校,讓名校長、名教師就在孩子身邊。在推進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中,新城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質量,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為深化教育改革注入了強大推力和機制保障。新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全面部署,教育、編辦、財政、人社等部門協同推進,破解人財物等制約集團化辦學的體制機制問題,上下協同,深化改革。
目前,新城區共有教育集團22個,其中,中學5個、小學8個、幼兒園9個,實現了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各教育集團制訂集團化辦學章程,實施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多個法人聯合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教育集團動態孵化管理機制。截至目前,全區一長多校共有36個,其中,中學7組,小學20組,幼兒園9組。特別是在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的16所學校中,一長多校達60%以上。聚力辦好每一所學校,牽頭的集團總校突出方向引領,實行「十個一體化」(幹部選用一體化、團隊建設一體化、素質教育一體化、質量檢測一體化、教育科研一體化、學科建設一體化、教師交流一體化、教師培訓一體化、資源共享一體化和黨風廉政一體化)。
在介紹「質量監測一體化」時,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新城區教育局深入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各教育集團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質量檢測,實施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統一分析、統一反饋,形成質量檢測一體化,依據詳實的大數據信息,對集團各校的學情、教情進行深入分析,建立集團特色的質量檢測評價體系。各教育集團建立完善的高質量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常規管理中抓理念、抓重點、抓細節、抓質量,著力提升公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實施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
記者從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處了解到,在改革機制方面,目前新城區依託教育集團實施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區教育局協調抓總,各集團具體實施,各校按需聘任,對公辦學校教師進行統籌管理和均衡配置,執行「三定一聘」要求,即:定工作崗位、定工作量、定工作職責,全員競聘。建立教育系統教職工退出和待崗培訓機制,加強對落聘人員管理。年初,優化調整區域教育資源,充分考慮發展中學校的需要,先後為大明宮中學、38中、華山中學調配教師86名,為太華路小學調配教師44名,進一步均衡配置師資力量。2020年,通過進校園招聘、公費師範生招聘、高層次急需教師招聘、全市統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190名教師,也統一納入「區管校聘」,為教育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目前,「區管校聘」穩步推進,已完成校內競聘第一輪,教育集團內第二輪競聘,47名教師進行了第三輪跨教育集團的流動競聘,教師「區管集團聘學校用」的改革穩妥推進,有力促進了教育集團和區域內師資均衡配置。同時,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做細集團化辦學,該區推行區屬學校中層幹部管理暫行辦法,其核心就是學校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來內設機構,設置崗位。然後,由學校在優秀教師裡選拔德才兼備的同志勝任這一工作。給學校賦權增能,激發活力。「在今年的這個實踐過程中的,效果很好,學校的反響也很好。我們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這兩項工作能更好地服務集團化的提升。」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
朝著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學校苦幹實幹
王鵬告訴記者,新城區聚焦「讓家門口的公辦學校成為家長的第一選擇」工作目標,紮實推進公辦學校質量提升工作。新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抓頂層設計,審定公辦學校「一校一策」提升方案,著力在辦學條件改善、與名校深度融合、教師輪崗交流、幹部隊伍配優配強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質量提升有序推進,並取得階段性成效,從去年寒假開始,新城區提早對16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實施分階段提升改造,3月中旬全面施工建設,5月承辦了全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質量提升現場會。2020年暑假,新城區對34所中小學實施66個建設項目(涉及新建學校1個、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項目29個、薄弱環節改善與提升項目12個、公辦初中質量提升項目21個、學前教育提升項目3個),總投資9042萬元。當前,各校在教育集團總校的牽頭落實下,倒排工期,緊抓時間,加力推進。今年9月,所有建設項目按期使用,朝著辦好孩子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苦幹實幹,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介紹暑假期間在教師培訓方面的工作時,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今年暑期教師都特別忙碌辛苦,今年市委市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有了好的硬體環境,軟實力也要跟上,在市教育局和區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下,區教育系統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教育隊伍的大培訓大練兵大提升活動,從校園長培訓,到中層管理團隊的培訓,到學科教師的培訓,再到一線教師的培訓,不同角度多單元多模塊的培訓實現了全員培訓全覆蓋。其目的就是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好的硬體環境的同時,也有一個好的軟實力,一個優良的師資隊伍。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落實好三年教育行動計劃。」
招生錄取「四個一」獲得群眾認可
此外,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還介紹了新城區今年招生錄取工作中的新舉措。他說,「今年招生工作在全市的統一安排下整體很平穩,我們區也堅決落實『五個確保』招生要求,在具體工作中以『四個一』工作機制有序做好基礎教育入學工作,能做到學位供需對接清單化,也能做到服務家長精準化。」
據記者了解,「四個一」具體內容包括,一是估算學位供需「一本帳」,新城區教育局超前主動對接區級相關部門,全面考慮規劃建設、人口增長趨勢和轄區兒童少年及外來務工人員等綜合數據,建立學位供需「一本帳」,預估變化,弄清底數。二是資審登記服務「一站式」,全區設立12個小學集中審核點、9個初中集中審核點,非集中審核點學校也按工作要求接待審核。實行掃碼錯時預約資審、先登記後補充容缺辦理,「一站式」服務,讓家長最多跑一次。三是統籌聯動派位「一體化」,結合審核登記、學位供給、積分排名和家長意願及所居區域,實施教育集團統籌安排和區域聯動派位,引導學生家長合理預期,有序實施「一體化」分流派位,依法保障符合條件的學生就近接受義務教育。四是風險防範化解「一盤棋」,全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和區長任組長的招生入學工作領導小組,區級領導具體包抓,12個部門、9個街辦主要負責同志按照職責分工全程協同配合。下好「先手棋」,超前部署區域學校聯動派位及局部區域入學風險;謀劃「一盤棋」,有力確保了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切實把今年市委市政府這個惠民政策落實落地辦實辦好。
「從目前來看,我們『四個一』的工作機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與往年相比較群眾的認可度很好,反響也很好!我們會把開學前的各項工作做好。」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