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做客「教育會客廳」新城區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 22個教育集團加速「優質均衡」

2020-08-19 陽光報陽光網

  陽光訊(記者 張志傑/文 梁萌/圖)8月14日,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來到「教育會客廳」,給大家分享了該區在「名校+」集團化辦學加速推進「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過程中的具體做法、該區在體制機制改革上的亮點,以及招生錄取工作中的新舉措等。  

  深化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 

  王鵬告訴記者,新城區聚焦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辦高質量教育,建高質量學校,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公辦學校,讓名校長、名教師就在孩子身邊。在推進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中,新城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質量,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為深化教育改革注入了強大推力和機制保障。新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全面部署,教育、編辦、財政、人社等部門協同推進,破解人財物等制約集團化辦學的體制機制問題,上下協同,深化改革。  

  目前,新城區共有教育集團22個,其中,中學5個、小學8個、幼兒園9個,實現了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各教育集團制訂集團化辦學章程,實施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多個法人聯合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教育集團動態孵化管理機制。截至目前,全區一長多校共有36個,其中,中學7組,小學20組,幼兒園9組。特別是在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的16所學校中,一長多校達60%以上。聚力辦好每一所學校,牽頭的集團總校突出方向引領,實行「十個一體化」(幹部選用一體化、團隊建設一體化、素質教育一體化、質量檢測一體化、教育科研一體化、學科建設一體化、教師交流一體化、教師培訓一體化、資源共享一體化和黨風廉政一體化)。  

  在介紹「質量監測一體化」時,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新城區教育局深入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各教育集團每學期至少組織兩次質量檢測,實施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統一分析、統一反饋,形成質量檢測一體化,依據詳實的大數據信息,對集團各校的學情、教情進行深入分析,建立集團特色的質量檢測評價體系。各教育集團建立完善的高質量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常規管理中抓理念、抓重點、抓細節、抓質量,著力提升公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實施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  

  記者從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處了解到,在改革機制方面,目前新城區依託教育集團實施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區教育局協調抓總,各集團具體實施,各校按需聘任,對公辦學校教師進行統籌管理和均衡配置,執行「三定一聘」要求,即:定工作崗位、定工作量、定工作職責,全員競聘。建立教育系統教職工退出和待崗培訓機制,加強對落聘人員管理。年初,優化調整區域教育資源,充分考慮發展中學校的需要,先後為大明宮中學、38中、華山中學調配教師86名,為太華路小學調配教師44名,進一步均衡配置師資力量。2020年,通過進校園招聘、公費師範生招聘、高層次急需教師招聘、全市統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190名教師,也統一納入「區管校聘」,為教育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目前,「區管校聘」穩步推進,已完成校內競聘第一輪,教育集團內第二輪競聘,47名教師進行了第三輪跨教育集團的流動競聘,教師「區管集團聘學校用」的改革穩妥推進,有力促進了教育集團和區域內師資均衡配置。同時,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做細集團化辦學,該區推行區屬學校中層幹部管理暫行辦法,其核心就是學校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來內設機構,設置崗位。然後,由學校在優秀教師裡選拔德才兼備的同志勝任這一工作。給學校賦權增能,激發活力。「在今年的這個實踐過程中的,效果很好,學校的反響也很好。我們在集團化辦學過程中,這兩項工作能更好地服務集團化的提升。」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  

  朝著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學校苦幹實幹  

  王鵬告訴記者,新城區聚焦「讓家門口的公辦學校成為家長的第一選擇」工作目標,紮實推進公辦學校質量提升工作。新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抓頂層設計,審定公辦學校「一校一策」提升方案,著力在辦學條件改善、與名校深度融合、教師輪崗交流、幹部隊伍配優配強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質量提升有序推進,並取得階段性成效,從去年寒假開始,新城區提早對16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實施分階段提升改造,3月中旬全面施工建設,5月承辦了全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質量提升現場會。2020年暑假,新城區對34所中小學實施66個建設項目(涉及新建學校1個、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項目29個、薄弱環節改善與提升項目12個、公辦初中質量提升項目21個、學前教育提升項目3個),總投資9042萬元。當前,各校在教育集團總校的牽頭落實下,倒排工期,緊抓時間,加力推進。今年9月,所有建設項目按期使用,朝著辦好孩子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苦幹實幹,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介紹暑假期間在教師培訓方面的工作時,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今年暑期教師都特別忙碌辛苦,今年市委市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有了好的硬體環境,軟實力也要跟上,在市教育局和區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下,區教育系統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教育隊伍的大培訓大練兵大提升活動,從校園長培訓,到中層管理團隊的培訓,到學科教師的培訓,再到一線教師的培訓,不同角度多單元多模塊的培訓實現了全員培訓全覆蓋。其目的就是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好的硬體環境的同時,也有一個好的軟實力,一個優良的師資隊伍。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落實好三年教育行動計劃。」  

  招生錄取「四個一」獲得群眾認可

  此外,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還介紹了新城區今年招生錄取工作中的新舉措。他說,「今年招生工作在全市的統一安排下整體很平穩,我們區也堅決落實『五個確保』招生要求,在具體工作中以『四個一』工作機制有序做好基礎教育入學工作,能做到學位供需對接清單化,也能做到服務家長精準化。」  

  據記者了解,「四個一」具體內容包括,一是估算學位供需「一本帳」,新城區教育局超前主動對接區級相關部門,全面考慮規劃建設、人口增長趨勢和轄區兒童少年及外來務工人員等綜合數據,建立學位供需「一本帳」,預估變化,弄清底數。二是資審登記服務「一站式」,全區設立12個小學集中審核點、9個初中集中審核點,非集中審核點學校也按工作要求接待審核。實行掃碼錯時預約資審、先登記後補充容缺辦理,「一站式」服務,讓家長最多跑一次。三是統籌聯動派位「一體化」,結合審核登記、學位供給、積分排名和家長意願及所居區域,實施教育集團統籌安排和區域聯動派位,引導學生家長合理預期,有序實施「一體化」分流派位,依法保障符合條件的學生就近接受義務教育。四是風險防範化解「一盤棋」,全區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和區長任組長的招生入學工作領導小組,區級領導具體包抓,12個部門、9個街辦主要負責同志按照職責分工全程協同配合。下好「先手棋」,超前部署區域學校聯動派位及局部區域入學風險;謀劃「一盤棋」,有力確保了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切實把今年市委市政府這個惠民政策落實落地辦實辦好。 

  「從目前來看,我們『四個一』的工作機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與往年相比較群眾的認可度很好,反響也很好!我們會把開學前的各項工作做好。」新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鵬說。

相關焦點

  • 西安市新城區:「名校+」集團化辦學
    新城區以「名校+」集團化辦學奮進之筆全面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共畫「同心圓」西安市新城區近年來深化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繪就公辦學校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努力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公辦學校,讓名校長、名教師就在孩子身邊。
  • 新城區 | 創新發展提高質量 譜寫優質均衡新篇章
    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區創建伊始,新城區對標評估標準,明確了推進均衡發展創建工作「總框架」「時間表」和「路線圖」。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推行集團化辦學和教師「區管校聘」改革,補齊發展短板。自主研發學校資源配置動態監測系統,依託教育質量監測體系,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縮小校際差異,真正把好學校辦在孩子家門口。集團化辦學實現教育質量由高峰走向高原。
  • 西安新城區「名校+」集團化辦學加速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加快學前教育...
    央廣網西安12月16日消息 西安市新城區全力推進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深化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組建了22個教育集團,實現了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 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舉辦學前教育送教送培活動論壇
    1月6日,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聯合藍田縣教科局開展「送教送培共研討,互學互鑑同提升」主題活動。新城區5個教育集團總園長、藍田縣第三幼兒園和安村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參加現場論壇。通過視頻連線「走出去」、專家做客「請進來」、現場互動「融一堂」的方式,暢敘經驗、互學互鑑,以名校教育集團優秀活動案例分享為切入口,聚焦主題展開分享研討、交流互動,將優秀活動案例的創作全過程推介給老師,引發大家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促進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的精準提升。
  • 西安新城實現集團化辦學全覆蓋 組建130多個「名校+」「名校長+」
    央廣網西安9月7日消息(記者雷愷)西安市新城區聚焦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辦好孩子家門口的公辦學校,讓名校長、名教師就在孩子身邊,打造建設教育強市「新城樣板」。在推進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中,新城區出臺《新城區關於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區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為深化教育改革注入了強大推力和機制保障。
  • 新城區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開設「雙擁班」 白衣戰士子女家門口享優質教育資源
    記者19日從新城區教育局獲悉,新城區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開設「雙擁班」,讓白衣戰士的子女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近年來,新城區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後宰門小學通過「一長多校」、「學校聯盟」等方式,組建了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今年4月,新城區勵志小學納入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
  • 創新辦學模式 追求優質教育——讓區教育考察團集團化辦學考察
    為進一步拓寬教育集團各成員校的集團辦學思路,拓展辦學視野,學習借鑑優秀集團化辦學實踐經驗,7月23日至31日,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彥傑帶領考察團到杭州、上海進行學習考察,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傳勇及區教育局、鐵人中學、區屬學校等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參加。
  • 新城區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開設「雙擁班」
    新城區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開設「雙擁班」,讓白衣戰士的子女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近年來,新城區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後宰門小學通過「一長多校」、「學校聯盟」等方式,組建了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今年4月,新城區勵志小學納入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
  • 未央區教育局副局長高小峰:全區公辦、民辦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公平進一步彰顯
    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副局長高小峰(左)做客「教育會客廳」    陽光訊(記者 楊小娟/文 梁萌/圖)8月28日,西安市未央區教育局副局長高小峰來到「教育會客廳」,給大家分享該區在「名校+」集團化辦學加速推進「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過程中的具體做法、該區針對熱點區域學位供給不足的解決方法和路徑,以及招生錄取工作中的新舉措等。
  • 優質均衡高質量教育,西安新城在努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憑藉西安市2019—2021建設教育強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大好東風,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努力辦高質量教育,建高質量學校,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各「名校+」教育集團實施招生聯動派位機制,為轄區群眾提供更多優質學位,最大限度實現了「上好學」。穩妥完成大華中學、自弘中學合併撤銷,高標準建成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分校,項目總投資2.3億元,9月投入使用,新增學位1400個,新校由市89中教育集團一長多校,實施一體化管理,一年時間「新校」成「名校」。提前一年啟動新建後宰門小學幸福校區建設。
  • 名校牽頭打造示範高中 西安第八十九中學集團化辦學促發展
    集團化辦學促發展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名校+在西安市新城區89中大華分校記者看到,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各種配套設施已基本建設完成,作為新城區落實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過程中建設的唯一一所學校,該校擁有28間教室、1200個學位,今年9月學校將首批招生300名新生,未來將打造成為我省的示範高中。
  • 西安新城區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 30名教師獲最美教師稱號
    名校名師就在家門口,全力以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9月9日下午,西安新城區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對全區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1學年度推進工作進行安排部署。10名同志「新城區教育改革優秀校(園)長」稱號;授予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等 5個教育集團「新城區教育改革先進教育集團」稱號。
  • 新城區教育局召開2020年教育招生考試工作推進會
    6月24日,新城區教育局召開全區教育招生考試工作推進會。會議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呼和浩特市教育局關於2020年義務教育招生工作的意見》、《呼和浩特市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招生工作方案》、《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陽光分班」工作實施意見》、《新城區教育局關於2020年小學入學招生工作實施方案》、《新城區教育局關於2020年小學升初中招生工作實施方案》等工作要求,安排部署2020年「陽光招生」、「陽光分班」相關工作,堅決貫徹落實教育部「
  • 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與名校合作辦學 滿足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
    ,積極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是秦漢新城打造教育高地、增進群眾福祉的重點民生項目。為了實現高標準硬體設施與高水平教育管理的有機融合,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優質學校,新城按照省、市、新區關於「名校+」工作的相關要求,分別與西安市第一中學、西安市新城區後宰門小學實行合作辦學,著力把兩所名校的品牌資源、師資優勢和管理理念注入秦漢新城,實現學校之間多維度合作與深層次融合,為秦漢新城教育事業實現新的更大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 媒體看新城 | 新城區勵志小學開設「雙擁班」獲新華社關注
    2020年秋季開學,新華社以《西安新城區:「雙擁班」讓抗疫醫護人員子女受益》為題,關注報導新城區在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開設「雙擁班」,讓白衣戰士子女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並設立「雙擁班」,保障抗疫醫護人員子女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 區教育局召開緊密型集團化辦學工作推進會
    8月19日下午,區教育局召開緊密型集團化辦學工作推進會。會議由副局長陸傑主持,副局長吳美華宣讀緊密型教育集團名單,副局長黃乃華就《關於推進緊密型教育集團建設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全面提高辦學質量效益的實施意見》作了解讀。局長龔耀飛出席會議並講話。
  • 博興:集團化辦學力促教育優質均衡
    「集團化辦學有效破解了城鄉差距較大、優質師資不均衡、相互溝通不暢、資源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促進了更高層次的教育公平。」談到集團化辦學帶來的變化,博興縣教體局局長李光輝說。2017年以來,博興縣以集團化辦學為突破口,支持名校資源從「蝸居」中解綁,整合政企資源,探索中小學融合型集團化辦學策略,走出了一條縣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改革之路。
  • 西安市深化實施「名校+」工程,優質均衡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均衡教育的熱切期盼,在最短時間儘可能做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有效化解「擇校熱」,西安市啟動實施「名校+」工程。「六個統籌」(即統籌組建「名校+」、統籌改善辦學條件、統籌配備管理團隊、統籌配置教師隊伍、統籌開展教育教學、統籌施行質量監測)紮實推進「名校+」工程。
  • 集團化辦學助推紅谷灘區教育 優質均衡發展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熊樹斌、高 婷攝影報導:近年來,在南昌市紅谷灘區工委、管委會堅強領導及南昌市教育局大力支持下,紅谷灘教育事業通過改造、提升自主品牌,引進名校合作辦學等方式,快速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為紅谷灘區人氣聚焦、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教育會客廳:未央區教育局專題
    未央區在「名校+」集團化辦學加速推進「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過程中,針對熱點區域學位供給不足的解決方法和路徑,以及招生錄取工作中的新舉措。做到了一長多校、委託管理、兼併融合和集團化辦學四種模式,實現全區「名校+」全覆蓋,區委月推進會和領導小組周調度會制度,確保三年教育提升行動計劃有序推進,全區公辦、民辦教育均衡發展,教育公平進一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