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味的共享餐廳,看餐飲行業的共享未來

2020-12-20 億歐網

自從1978年美國德州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等兩個教授提出「共享經濟」以來,共享經濟與新科技新理念不斷結合,不僅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更改變著生產方式。如今,共享理念加速向各行業、各領域全面滲透,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趨勢。

當我們討論共享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當前,中國的共享經濟已覆蓋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知識技能、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據統計,2016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到3.9萬億元,增長率高達76.4%,是我國經濟發展6個新增長點之一。據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的高速增長,至2020年其交易規模將佔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

其實,共享是早就存在的業態,只不過沒有網際網路之前,表現方式是租賃或者說是公共服務;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共享經濟有了更多表現形式,比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這幾年,以硬體以及小規模資產的共享為主、以提高傳統產業效率為目的共享形式層出不窮。

具體到餐飲行業來說,由來已久的美食廣場,共享的就是空間和硬體服務。最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和外賣餐飲零售化的不斷演變,新的共享模式—共享廚房應運而生。相比於美食廣場,共享廚房主要服務於檔口的外賣業務,不僅基於提升餐飲零售商效率和終端客戶體驗來提供共享空間軟硬體服務;而且還基於流量和數據提供上下遊撮合服務及可預期的供應鏈渠道價值。近些年來,共享廚房模式也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如今,隨著整個餐飲行業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人工智慧在餐飲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共享態勢也開始從小檔口擴展到連鎖門店,新一代的服務於網紅門店的共享餐廳也誕生了。

共享餐廳,到底共享了什麼?

2018年7月6日,智慧餐飲服務商美味不用等(以下簡稱:美味)宣布其首家「共享餐廳」於上海日月光中心廣場試運營。

用戶在餐廳中可以通過APP下單,來訂購不同餐廳的菜品,並由專人進行取餐到位等服務,實現聚餐等場景下用戶可共享美食的便利。

目前「共享餐廳」的菜單涵蓋商場內7家熱門餐廳的86種美食,包括本幫菜、北京菜、新疆菜、港式點心以及新派時尚菜品。同時,共享餐廳還配有4塊超大數碼投屏、全立體聲環繞音響,桌椅採用原木設計,整體頗具科技感。用戶在「共享餐廳」下單後,餐品便將經由門店現場採購,經過打包後,所有菜品都會放進一隻避震、智能溫控的「小灰箱」中進行運輸,冷熱分離,保證全程無汙染、無溫差。

據美味介紹,相對於傳統概念上的共享應用工具,美味的這家共享餐廳讓用戶一鍵點擊即可享用商圈內各個熱門餐廳的美食,也希望讓餐廳共享美味及其眾多戰略合作夥伴的用戶流量。

C端連接美味,B端智慧賦能

美味作為一家餐飲服務商竟然開起了餐廳,聽起來有些不務正業。但仔細了解了共享餐廳的模式就能夠明白其中邏輯。美味成立於2013年,以排隊等位切入餐飲服務,一方面方便消費者排隊等位,另一方面幫助餐廳優化顧客的就餐體驗。此後幾年,美味一直奉行「連接美味,智慧生活」的理念,通過B端SaaS服務和C端產品,幫助餐廳解決效率、管理、營銷、成本和顧客就餐體驗等方面的問題。如今提到餐廳排隊,人們就會想到美味。

據共享餐廳的項目負責人李軒介紹,此次首家共享餐廳落地也是為了解決熱門餐廳排隊的痛點」,美味通過後臺數據發現,熱門餐廳的排隊是典型的「潮汐式」—就餐高峰期,餐廳門口常會排起長龍;飯點過後顧客數量又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而核心原因大都是因為前廳接待能力不夠,並非在於後廚的處理效率跟不上。從美味的大數據來看,因為長時間排隊,熱門餐廳的顧客流失率在20%左右。美味也曾嘗試以等位遊戲和優惠券等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發現效果不明顯。最後大家就想到能不能提供一個空間,幫助這些排隊餐廳釋放前廳接待能力,共享餐廳應運而生。

共享餐廳希望一方面可以「分流」熱門餐廳「潮汐式擁堵」;在不降低用戶就餐體驗的前提下,幫助火爆餐廳留住等位客人,增加其銷量和效益,實現彈性坪效管理,也使其在外賣、堂食、外帶、新零售之外又開闢了餐飲新賽道,另一方面,共享餐廳也兼備「匯流」C端用戶功能,使大家不排隊也可以吃到網紅美食,並且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可以說從最初從排隊等位切入到如今推出共享餐廳,自始至終,美味都在踐行「連接美味,智慧生活」的理念,於C端縮短消費者與享用美食之間的時間和距離,並幫助B端的餐飲商家優化流程和管理,提高運營效率,優化用戶的體驗。

此外,對美味而言,共享餐廳既是其深耕C端用戶的前沿觸點,也是其服務B端餐廳一塊理想的「試驗基地」,它具備線下「信息基站」的功能,能夠為美味餐飲行業數據、區域性的商圈數據、個性化的餐廳數據和商圈用戶的群體性特徵,與美味覆蓋10萬+餐廳的SaaS系統匯集的數據流、信息流形成完整閉環,為餐廳提供智慧賦能。

「共享餐廳」能夠走多遠?

可以說,在餐飲行業,美味的共享餐廳有開創意義,但作為餐飲行業新物種,運營成本、盈利能力等都還有很大優化空間。據億歐了解,「共享餐廳」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和合作飯店分成。但分成比例和外賣水平差不多,和外賣相比,「共享餐廳」要承擔多得多的商場租金、物業費和用人成本,盈利如何保證呢?

對此,美味回應稱,合作餐廳會對美味的集中採購提供大約15%的優惠,這可以覆蓋一定的成本。此外,共享餐廳內還設有自營的飲料吧檯,對外銷售精釀酒水和鮮榨果汁、奶蓋茶等自製飲料。未來也會考慮增加一些和合作餐飲商家主營業務沒有衝突的新零售產品。

目前,美味·共享餐廳餐食配送主要由美味工作人員完成,近300㎡的店面內,配有數名服務人員。此後,每增加一家餐廳,就會多出一個人力成本。針對這個問題,美味表示,共享餐廳目前已經配置有兩臺領位機器人,出現排隊情況下,把客人領到位置上;此外,公司也正在和國內知名的機器人公司溝通,定製機器人以圖減少配送人員。

除此之外,美味·共享餐廳模式是不是真正能夠解決消費者需求,是否滿足了餐廳本身的剛需,真正提高餐飲行業的效率,這些也都還需要在實際運營中去驗證。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科技在餐飲行業中的加速應用,未來將會有更多共享新物種誕生,「美味·共享餐廳」將只是開始。

-億歐餐飲記者樊鑫亦對本文有貢獻-

相關焦點

  • 美味不用等旗下首家「共享餐廳」在上海日月光亮相
    而美味不用等「共享餐廳」如何實現盈利?李軒表示,共享餐廳盈利模式目前有兩方面,一是合作餐廳會對美味不用等的集中採購提供大約15%的優惠;二是共享餐廳的飲料吧檯有精釀酒水、自製鮮榨果汁、奶蓋茶等可以供應,此外還還設置了預包裝食品銷售專櫃,未來會考慮增加一些和合作餐飲商家主營業務沒有衝突的新零售產品。但是這部分收入能覆蓋店鋪租金以及人員成本嗎?
  • 上海首家「共享餐廳」試營業 熱門菜真不用排隊?
    來源:新民網上海首家「共享餐廳」獲證試營業,熱門菜真的不用排隊?未來能走多遠?熱門餐廳排起長龍,「絕望」的顧客坐到附近的餐廳,戳戳手機,稍等片刻,就有服務員端著那家餐廳的餐食來了!這種全新的餐飲業態叫做「共享餐廳」。
  • 共享新零售智慧餐飲,下一個創業風口!
    目前,全國正在全面消除無證餐飲店鋪,但國民對日常就餐的需求卻日益旺盛,對餐飲服務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疫情之下,讓餐飲零售行業遭受了衝擊,也經歷了洗禮,可以說經歷了最為艱難的時刻。不過,每一次危機都可能是促進我們變革觀念、調整升級的轉折點。
  • 蝦Baby小馬哥:由共享廚房切入小龍蝦外賣,未來重點在餐飲創客
    但蝦baby另闢蹊徑,從共享經濟角度切入餐飲行業,探索出了共享廚房和餐飲創客服務模式。 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1.5億。小龍蝦儘管擁有季節性短板的限制,卻依然深受食客們的青睞,成為目前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最大的單品類之一,佔比約為 3%-4%。
  • 共享員工是什麼意思 共享員工是怎樣的模式
    而「共享員工」的做法讓員工在企業之間臨時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再分配。  「共享員工」是應對疫情的臨時之舉,還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共享機制能否催生經濟新業態,實現多方共贏?  「共享員工」招聘受歡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王軒工作的雲海餚餐廳門店仍然處在歇業狀態。
  • 怪獸充電攜手徽系餐飲小菜園 共享充電助力餐飲服務升級
    來源:時刻頭條近期,國內領先的智能共享充電品牌怪獸充電與徽菜餐飲連鎖品牌小菜園達成合作,獨家入駐品牌旗下近兩百家門店,意在為食客們提供安全高效的移動續電解決方案,讓美味時光更綿長。怪獸充電共享充電服務的引入也成為小菜園進一步豐富門店服務功能、打造高品質服務的重要舉措之一。小菜園餐飲品牌創辦於2013年,是國內致力於發展傳統與創新徽菜的代表品牌。
  • 2020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共享平臺將...
    2020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共享平臺將加速賦能製造行業  2020-05-14 15:34:00
  • 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共享賦能模式
    碎片化時間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餐飲行業也不例外。碎片化時代,餐飲消費也是一種即時消費一直加班到深夜,卻還沒來得及吃一頓晚餐?情侶抽出時間來約會,卻又不想去飯店等位?周末睡到日上三竿,想吃大餐卻又覺得太麻煩?人們正在變得越來越忙、越來越懶,口味卻越來越挑剔。
  • 「單身經濟」潮流湧現,初壹食午開闢共享單身火鍋新模式
    一個人逛超市、一個人去餐廳、一個人看電影……網絡上流行起來的代表「孤獨等級」的十件事,也恰恰是當下單身群體真實生活的寫照。  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多,其中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會上升到9200萬。
  • 突破獨立餐廳的邊界,餐飲集合店未來將佔超10%市場份額
    ,當盒馬鮮生、超級物種顛覆行業認知,我們應該重新審視當下的餐飲市場。在消費升級、技術升級、流量躍遷的背景下,餐飲行業的競爭邊界已經無限擴大。      以盒馬鮮生為首的新零售業態都在擴大自己的餐飲地盤,盒馬推出大牌小店模式,打造餐飲集合店,而國內餐飲行業也陸續出現各種「餐飲集合店」如食寶街、育膳房、伍臺等,也有提供以外賣業務為主的「共享廚房」,如熊貓星廚、食雲集等,本期記者採訪育膳房創始人王盛林,聽聽他對這種新餐飲模式的解讀。
  • 餐飲行業新趨勢判斷:從麥當勞的未來餐廳說起
    從全球第一的麥當勞看未來餐飲發展趨勢我們可以從麥當勞這一餐飲巨頭的戰略部署中,看到未來餐飲行業正在朝著個性化、智能化和健康化發展。與此同時,除了剛剛所提到的人們對於食物品質的加倍關注外,也會越來越關注餐飲全流程的效率和體驗,這使得新技術、新體驗將成為餐飲行業下一步發展的重心,移動化、自助化和智能化的新餐飲體驗將成為未來餐飲的重要發展方向。
  • 疫情當前盒馬伸出橄欖枝 與餐廳「共享員工」
    2月4日消息,《電商報》獲悉,2月3日,盒馬宣布聯合知名餐飲企業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雲海餚、新世紀青年飲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廳),引進這兩家餐廳的待業人員。今日,盒馬全國經營管理總經理胡秋根表示,接下來將有來自蜀大俠、望湘園等500多名餐企員工到盒馬「上班」,同時西貝、蜀大俠、望湘園等30多家餐飲名企也在積極接洽中。商超與餐飲業的「跨界共享」員工是為哪般?這是因為疫情爆發期間,為減少人群聚集引發感染的高風險,許多餐廳店都暫停了門店運營。
  • 福州大學共享餐廳受歡迎 校園經濟開啟共享模式
    張玉松是紫金礦業學院某社團的負責人,共享餐廳開業不久,他就帶著社團的學弟學妹前來體驗自己動手做飯的樂趣。「我是雲南人,可以通過共享餐廳做一些家鄉菜給社團的成員們品嘗,很方便。」張玉松說。  據共享餐廳負責人陳聰介紹,共享廚房目前採用提前預約模式,是為了讓高校學生在做菜的時候能夠使用自己想要的食材。將來,共享餐廳還將推出人臉識別支付、APP訂餐等服務,豐富使用體驗。
  • 熊貓星廚肖徽:共享廚房打造餐飲生態鏈全環節
    在新零售與智慧餐飲相結合的當下,共享廚房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湧起。然而,在共享廚房的浪潮中,許多對餐飲完全不熟悉的入局者,僅僅看到了表象,單以「二房東」的身份經營共享廚房,並不深入鑽研,從而難以持續生存。那麼,共享廚房的經營者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在保證盈利的基礎上,還可以為入駐商戶提供幫助呢?
  • 商超、物流等行業人手極其短缺,「共享員工」來救場
    這個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行業措手不及,歇業不停薪的現實情況讓不少餐飲企業面臨困境;與此同時,為保障疫情期間百姓的正常生活,堅持開店的零售商超、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人手頗為短缺。為了解決這種用工不平衡,「共享員工」來「救場」了。
  • 「網紅新餐飲」、文創大IP、陳歐的共享...
    「網紅新餐飲」、文創大IP、陳歐的共享充電…… 2021年01月08日 17:1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近日,中國文化和旅遊數據中心發布報告稱,未來5年,我國有望形成年均百億旅遊人次與
  • 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引領「單身經濟」新潮流
    ​單身群體的背後,蘊藏著「一人食」的消費邏輯   單身群體的消費需求,對餐飲行業的經營也具有非凡意義。獨居人士往往不會在做飯上投入太多精力,外出就餐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但是大眾化的餐廳,一張桌子至少4個座位,更適用於家庭聚餐或者朋友聚會。這種熱鬧、喧譁的就餐形式,與單身人士的消費情景存在錯節。
  • 小電科技攜手知名快餐品牌永和大王,共享充電賦能消費體驗再升級
    未來,小電科技與永和大王還將在品牌營銷等層面探索更多合作方式,讓用戶消費體驗持續升級。源自臺灣的中華美食快餐品牌永和大王,自1995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餐廳以來,不斷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更美味放心的中華美食。截至2019年底,永和大王已在全國50多個城市開設300餘家餐廳。
  • 小電科技攜手知名快餐品牌永和大王 共享充電賦能消費體驗再升級
    日前,「IoT+便民充電服務創領者」小電科技與全國知名中華美食快餐品牌「永和大王」達成合作,小電共享充電寶獨家入駐永和大王全國範圍內150餘家門店,讓消費者在用餐的同時能夠享受安全、便捷的共享充電服務。未來,小電科技與永和大王還將在品牌營銷等層面探索更多合作方式,讓用戶消費體驗持續升級。
  • 摸準城市族群的脈門,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餐飲新業態
    「城市孤獨現象」的背後,也在催生餐飲新業態  消費觀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但是傳統餐飲仍渾然不覺。以餐飲行業最大的美食品類:火鍋為例,傳統餐飲門店仍然是主流消費渠道。在人聲鼎沸、推杯換盞的火鍋店內,充滿著熱熱鬧鬧的煙火氣息,但同時也少了獨處的寧靜。喜歡熱鬧的人,去吃火鍋是一種非凡的享受;不喜歡熱鬧的人,縱有美食當前,也會有幾分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