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檢察院幫教多名失足未成年人圓夢大學

2020-09-17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 「感謝檢察官叔叔阿姨們對我的幫助和寬厚處理,讓我有機會參加高考,並成為一名大學生。我將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努力讀書,多學習法律知識,再也不做違法的事,請你們放心!」近日,已成為某院校大學生的小強向仙桃市檢察院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檢察官王敏報來喜訊,並表示感謝。小強是仙桃市檢察院跟蹤幫教的一名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人,與他一同參加高考並被錄取的,還有3名涉罪未成年人。

「聽到這些孩子考上大學的消息,我非常高興。這說明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不僅是精準辦案,更重要的是通過我們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幫助迷途的孩子重新回歸學校、家庭和社會。」陸續收到孩子和家長發來的喜訊後,王敏在倍感欣慰的同時,更感到未檢工作的任重道遠。

多年來,為幫助未成年人走好人生路,仙桃市檢察院在不斷加強未檢專業化建設的基礎上,積極聯合多方力量進行個性化的多元精準幫教,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全力護航未成年人成長。

不拋棄每一個涉罪未成年人

「讀完大學後,我想參軍,報效祖國。」小豪在向檢察官報喜的同時,談到了對未來的打算。2018年末,17歲的高三生小豪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事拘留。綜合小豪的成長過程、平時表現、犯罪原因等因素,經人民監督員參與聽證評議、檢委會研究後,承辦檢察官對小豪作出附條件不起訴處理,並設立六個月考察期。在檢察官、家長和學校的聯合幫教下,小豪痛改前非,並在2019年、2020年連續兩次參加高考,成績從300多分增長到近500分。近三年,仙桃市檢察院共對10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並聯合社會資源進行幫教。其中6人考上大學,1人就讀一本院校。

「這孩子從小到大都不聽話,我不想管了,你們檢察官愛怎麼管就怎麼管吧!」16歲的小宇因盜竊罪被關押後,承辦檢察官張兆聯繫小宇的父親時,小宇的父親直接掛斷電話。小宇,16歲,雲南人,2018年跟隨別人前來仙桃務工。因年齡小,被企業拒錄後流浪,睡在露天涼亭,吃靠撿剩菜飯。餓極了,就偷。從偷零食發展到因偷竊手機被抓,關押進看守所。鑑於小宇的犯罪情節輕微、主觀惡性小、悔罪態度誠懇,經邀請人民監督員參與不公開審查後,承辦檢察官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

不捕不訴,不等於一放了之。自2017年起,仙桃市檢察院在湖北朵以服飾有限公司建立「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將涉罪未成年人的幫教、考察和社會矯正融於一體。在朵以公司負責人的支持下,小宇被送到朵以公司進行幫扶教育,通過勞動來教育反省的同時,也提升其生存就業能力,幫助他零障礙回歸社會。

不忽視每一個困境未成年人

「這好的事情,哪能輪到我們頭上呢!」在承辦檢察官印冬晴最初與小美的父親溝通時,小美的父親表示不信任。

小美,是仙桃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案件的受害者。母親在剛生下小美後就離家出走,音訊全無。多年來,小美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疾病纏身。2014年,罪犯宋某趁小美父親不在家,連續兩次對年幼的小美進行侵害。2019年,仙桃市檢察院對宋某提起公訴,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辦案過程中,承辦檢察官印冬晴獲悉小美既是未成年被害人,又是精準扶貧的幫扶對象。能否幫小美申請司法救助呢?印冬晴將自己的打算分別與第五檢察部和小美的父親進行了溝通。

「先試試看吧。」印冬晴協助小美向第五檢察部遞交了司法救助的申請書。經第五檢察部檢察官調查走訪核實相關信息後,市檢察院決定依法啟動司法救助程序,並在省、市兩級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為小美先後申請到兩筆司法救助金,共6.2萬元。

「謝謝檢察官的幫助,小美讀書的錢不用發愁了!」今年4月,在第五檢察部檢察官將存有司法救助金的銀行卡送到小美家中時,小美的父親連聲稱謝。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加強與第五檢察部協作,加大對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力度,將對困境未成年受害人的幫扶救助工作做得更實更細,切實用我們的工作來體現司法的溫度,幫助他們走出生活困境。」第二檢察部負責人昌力表示。

不遺漏每一個「隱秘的角落」

「以前我不曉得怎麼跟孩子溝通交流,只知道埋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結果孩子跟我越來越疏遠,越來越叛逆。」2019年6月,一場特殊的親情見面會在市福利院開展。檢察官張兆在辦案過程中,發現涉罪未成年人的成長受其家庭影響頗深,部分家庭親子關係不佳甚至破碎。於是邀請部分涉罪未成年人和家長到市兒童福利院共同開展志願服務,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父母養育的艱辛,學會感恩。同時見縫插針開展親職教育,為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家長學習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為從源頭上杜絕未成年人在旅館被性侵的案件發生,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建議你局採取有效措施推進全市旅館業管理整改……」今年7月,市檢察院在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進行專題調研後,向相關職能部門發送檢察建議書,建議其加強源頭監管,做好犯罪預防。「刑事追究只是最後的懲罰手段,案件也許會對被害人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我們更需要做好對犯罪的預防,加大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合力,力爭讓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無處發生。」近年來,針對校園安全管理、學生法治教育、相關行業監管漏洞等問題,市檢察院向公安、教育等部門發送多份檢察建議,推動相關部門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

「我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保有自己的天真善良,卻也希望你們能夠學會明辨是非善惡,學會保護自己……」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高鵬在仙桃市第八中學為全校三百餘名學生現場講授「法治第一課」時,語重心長。針對大多數涉罪未成年人法治意識淡薄的問題,市檢察院加強了對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目前,該院共有11名檢察官擔任全市11所城鄉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在全市各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法治宣講活動近百場。並探索開展「雲普法」,採取「看視頻+學法律+談感受」的模式,向全市各中小學學生、家長宣講防疫常識和野生動物保護知識。下階段,市檢察院將繼續創新普法手段,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孩子增強法律觀念,提升自我防範意識。

「辦理未成年人檢察案件,猶如醫者治病,既要治病,也要療心。我們將在立足辦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法律監督職能,聯合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幫扶迷途未成年人走出成長的困境,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搭建起安全『防護網』。」該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峻說。(廖亮 黃聰 王敏)

相關焦點

  • 推一把少年犯拉一把大學生 湖北23名歧途少年圓夢大學
    原標題:推一把是少年犯 拉一把是大學生我省23名歧途少年今年圓夢大學「小南被大學錄取了,非常感謝您這幾年對他的幫助!」……連日來,我省多名檢察官收到這樣的信息。誤入犯罪歧途的未成年人,是否意味著與大學失之交臂?湖北檢察機關的初步統計數據令人欣慰:今年全省共有23名涉罪未成年人圓了大學夢。「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是大學生」的司法嘗試,正在結出累累碩果。「依法懲戒,精準幫教,拉回正軌。」
  • 嘉定區檢察院進一步優化「三位一體」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幫教體系
    2014年以來,已有100餘名涉罪未成年人被納入幫教。一、注重問題導向,促進社會觀護工作有序推進為了讓更多的涉罪未成年人通過社會化的幫教回歸社會,早在2006年,嘉定區院組織力量對涉罪未成年人數量及開展未成年人社會觀護的基礎條件等方面進行調研後,分別於2007年6月20日、27日在馬陸、嘉定兩鎮推動建立了「未成年人社會觀護點」。
  • 上海普陀:精準化幫教讓邊緣化未成年人再融入社會
    普陀區檢察院通過近年來對涉罪未成年人的分析發現,因缺乏職業技能而難以融入社會是誘發未成年人再犯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去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工作主要為心理疏導和法治教育,缺少職業技能培訓和再融入社會培訓。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司法中轉職能在實現涉罪未成年人職業幫教和再融入社會教育上發揮重要作用,是現有上海社工觀護幫教體系的重要補充。
  • 無錫市北塘區檢察院逐一走訪失足少年
    為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愛護涉罪未成年人,該院聯合多家單位先後出臺《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封存暫行辦法》、《關於合適成年人參與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暫行辦法》,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44件52人,將44名志願者納入區合適成年人名冊,積極開展崗位指導與培訓,促進了失足少年關愛工作的社會化、專業化。
  • 韓城市首個「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掛牌成立
    為全面貫徹落實對涉罪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和特殊保護的原則,加強對涉罪未成年人管護幫教,12月24日上午,我市首個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在陝西行天律師事務所正式掛牌成立。市委常委 統戰部長師選勤、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高北慰、團市委書記倪軍輝、陝西行天律師事務所主任殷鵬星出席揭牌儀式。
  • 守護「少年的你」 南潯區檢察院未成年人幫扶幫教這樣做
    「春燕學堂」如期開講,南潯區近10000名未成年人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知識。「10名未成年人聚眾鬥毆,經法律判定,除涉嫌犯罪的3人,其餘7人均不追究法律責任。那麼對於這7個孩子,司法並未起到有效管束措施。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才能夠起到懲戒與教育的作用呢……」此前,南潯區人民檢察院「春燕學堂」上新的雲微課《未成年人罪錯行為分級幹預體系之檢察構建》被評為浙江省檢察精品微課。
  • 湖北23名歧途少年圓夢大學
    在湖北,來自檢察機關的初步統計數據令人欣慰,今年共有23名涉罪未成年人圓了大學夢,「推一把少年犯,拉一把大學生」的司法嘗試正結出累累碩果。「依法懲戒,精準幫教,拉回正軌。」昨日,省檢察院第九檢察部(未成年人檢察部)主任夏紅介紹,通過相對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幫教,為這些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回歸社會、健康成長「搭了橋鋪了路」。
  • 深圳寶安區檢察院創建全方位立體幫教模式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具有寶檢特色的全方位、立體幫教模式已見雛形。搭建多個平臺據了解,寶安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居深圳各區首位,且涉罪未成年人類型多樣。寶安區檢察院堅持因人制宜與分類實施相結合,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分類,並搭建多個平臺有針對性實施幫教。在深圳市檢察系統率先成立未成年人觀護基地。
  • 檢察官傾情幫教 涉罪未成年人圓夢一本大學
    本網訊(通訊員 吳丹丹)小雨:檢察官姐姐,我被一類大學錄取了! 檢察官:恭喜你啊,真為你感到高興,這是你努力的結果。 小雨:感謝您這段時間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會朝著目標努力,不會讓您失望的。 檢察官:嗯,加油!你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8月24日,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收到了涉罪未成年人小雨發來的一則消息。
  • 【社區矯正】殷殷教誨 喚失足少年歸 ——莒縣未成年人社區矯正...
    殷殷教誨 喚失足少年歸——莒縣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教育基地開展首次幫教工作5月8日下午,莒縣司法局社區矯正科與縣檢察院未檢科4名幹警對一名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幫教工作,這是莒縣未成年人社區矯正教育基地成立後開展的首次幫教活動。
  • 3名未成年人詐騙8歲小學生 檢察官跨越千裡進行異地幫教
    一千多公裡外的幫教  正義網訊(記者盧金增 通訊員孫開磊 班雲躍)「感謝檢察官給了我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次經歷讓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威嚴的法律是不容侵犯的,今後我們將正視自己、改過自新,重塑自己的美好未來。」
  • 檢察官溫情判罰 傾情幫教 涉罪未成年人終圓夢重點大學
    高中生與父母鬧矛盾負氣離家偷盜賺生活費被公安機關抓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9月2日從青山區檢察院獲悉檢察官傾情幫教失足少年被認定不起訴今年高考成績優異考上重點大學 2019年7月,即將上高三的小飛(化名)因學業問題與父母產生矛盾,想離家獨立生活,遂通過盜竊物品的方法謀取生活費
  • 失足少年與女檢察官通信後 考上大學還拿了獎學金
    失足少年與女檢察官通信後 考上大學還拿了獎學金 原標題: 離別三年多依舊不舍,就像我跟你們的通信,不捨得停下……」  這是一位大學生和「西子姐姐」的書信。寫信者曾經身份特殊,而「西子姐姐」是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的兩位女檢察官,也是杭州檢察系統的一個特色品牌。  在微信和電話交流盛行的當下,檢察官覺得用書信與這些孩子溝通交流,更走心。
  • 檢察官開展「訓誡幫教」 助涉罪未成年人改過自新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記者 陳鳳秀 通訊員 吳玉霞 陳燕琳)12月4日上午,玉州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3名罪錯未成年人宣告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並對他們作出訓誡教育,檢察官、偵查人員、罪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社區幹部、法律援助律師共同參加了訓誡教育。
  • 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審、防、教」三位一體挽救失足青少年
    普法動員會    近年來,濮陽市華龍區檢察院在辦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時,將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貫穿到公訴工作的全過程,結合青少年身心特點    審查起訴一根線三位一體「審、防、教」如何在審查起訴一根紅線中體現審、防、教三位一體,從而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該院專門指定由3名責任心強、熟悉青少年身心特點的優秀檢察官,組成了「青少年刑事檢察組」,專門辦理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案件。    一是把好審查關。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 以愛為弦 奏響未成年人保護的美妙和聲——霍山縣檢察院「護苗法治...
    2020年,緊跟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未成年人被性侵、網絡詐騙等事件焦點,4月份,該院「護苗法治宣講團」又牽頭推出了「未檢雲課堂」線上法治課,組織16名青年幹警通過講述具體案件、法律條文和模擬情景小劇場等方式進行普法宣傳,全縣中小學積極轉載、收看。
  • 涼山州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共建共育 合力幫教矯治罪錯未成年人
    為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四川省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檢察機關與專門學校工作銜接的意見》的要求,近日,涼山州人民檢察院以強化與專門學校共建聯合幫教為抓手,檢力下沉延伸,上下檢察聯動,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主動發力,在對罪錯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和思想引領
  • 曾美華:12年如一日關愛幫教失足少年
    曾美華:12年如一日關愛幫教失足少年 發表時間:2018她12年如一日,當好失足少年的「愛心家人」,前往未管所、看守所、派出所,開展幫教;走進社區、學校、家庭,開展宣教,讓失足少年感到家的溫暖,被社會各界親切地稱為「曾媽媽」。她嘔心瀝血,耗時5年寫出23萬字手記《與失足少年零距離》,成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活教材」;她盡心竭力,創立「曾媽媽愛心工作室」,帶動150餘名志願者,幫教240餘名失足少年重返社會。
  • 泉州市洛江檢察院構築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以未成年人防侵害、涉罪未成年人幫教為主要切入點,聯合相關部門,面向不同維度,讓未檢工作始終都在「進行時」,讓未成年人時刻感受到司法溫度。「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牽動千家萬戶的安康幸福,關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陽光下綻放溫暖的笑容。」洛江區檢察院未檢負責人陳彩雲表示。構築校園安全「防火牆」日前,洛江區教育局向洛江區檢察院提交申請,對洛江區3名新入職教師進行教育行業從業人員入職查詢。
  • 省檢察院發布2019年以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和未成年人檢察典型...
    對未成年人犯罪,堅持依法懲治,充分發揮刑罰的懲罰、警示作用,2019年以來,全省共辦理審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239件2152人,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528件3011人。同時,堅持把精準幫教貫穿辦案始終,努力通過教育、感化、挽救儘可能地幫助其回歸社會。近三年來,經檢察機關幫教,全省共有108名罪錯未成年人考上大學,324名實現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