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穿著毛皮大衣的德國哲學家格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圖片來源:Bettmann/Bettmann Archive/視覺中國
1778年,德國哲學家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由於黑格爾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兩者之要義,因此,對於那些因看到自由主義在承認個人需求、體現人的基本價值方面的無能為力,而覺得自由主義正面臨挑戰的人來說,他的哲學無疑是為自由主義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 圖片來源:PHAS/UIG via 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18世紀,德國哲學家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他在1807的巨著《精神現象》(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中提到了主從辯證關係。在這本書中,黑格爾指出擁有奴隸的主人最終會失去人性。 圖片來源:UniversalImagesGroup/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哲學家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圖片來源:DEA PICTURE LIBRARY/De Agostini/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18世紀,德國哲學家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黑格爾的著作以哲學的高度幾乎涉獵了人類知識的全部領域:歷史、自然、法學、倫理.....他那廣博的知識與深邃的思考,至今讀來依舊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圖片來源:Bettmann/Bettmann Archive/視覺中國
18世紀,德國哲學家奧爾格·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 圖片來源:Time Life Pictures/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Getty Images/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