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規則:朋友之間,該客氣時還是要客氣一下

2020-12-15 絕對值

在平時的人際交往中,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咱們都是朋友,不用客氣」。你要明白,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句客氣話。你不要真的以為朋友之間就一點不用客氣了,那樣會讓人覺得你不懂事。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朋友之間,該客氣時還是要客氣一下。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一、客氣不是客套,很多時候是一種禮節

很多人以為客氣就是一種客套,朋友之間講究真誠,客氣是沒有必要的。這是沒有正確地理解客氣,它不是虛情假意,而是一種禮節,人際交往一定要講禮。有人幫助了你要表示感謝,冒犯了他人要表示歉意。這都是最基本的禮節,在朋友間也是一樣。無論別人怎麼說「不用客氣」,你還是應該適當客氣下。如果你沒有「客氣」這個環節,別人會覺得你很沒有禮貌。

二、朋友關係再好,也要把握交往的度

小王借朋友小輝的車,本打算給小輝加油的,但是小輝說「朋友之間,別那麼客氣」,於是小王就沒有加油。後來小王又想請小輝吃飯,但小輝說「不用這麼客氣」,小王就沒有請。後來小輝和小王的關係慢慢疏遠了,小輝還和他人說小王這個人不行。朋友之間的交往,也是要講究度的。要做到處事公平,不讓他人吃虧。關係再好,該客氣時還是應該客氣一下。

三、客氣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能減少很多矛盾

在人際交往中,客氣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減少很多摩擦。例如小趙要舉辦一次飯局,邀請的都是公司的同事好友,大家趁周末開心一下。但是小趙一定會打電話邀請經理,他也知道經理不會去,但該邀請還是要邀請。因為你不邀請,經理就會覺得你不尊重他。小趙和經理都心照不宣地知道這是一種客氣。但是有了這種客氣作為潤滑劑,就會減少很多矛盾。

一定要記住,「朋友之間不用客氣」本身就是一句客氣話。朋友之間,該客氣的時候還是應該客氣一下。親愛的朋友,對本文的觀點你怎麼看,一起來留言交流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現代人的社交:越陌生,越客氣
    我頓住了,感到有些尷尬,但還是裝作不在意地笑了笑,試圖矇混過關。因為我無法反駁,雖然我自詡是個理智的人,但事實上我的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親密的人面前。我好像陷入了一個社交怪圈——在親密的人面前意氣用事,卻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萍水相逢的關係。
  • 朋友之間,最常見的「假客氣」,表面是親近,實則厭惡你
    朋友之間的相處,肯定要以誠相待。為了把朋友之間的這種真誠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來,我們都會對朋友很客氣。聽到那些客氣的話之後,我們會感到朋友很仗義,會感到這個朋友交得值,心裡會美滋滋的,同時也會對他非常的慷慨和大方。其實朋友對我們的客氣,分為真客氣和假客氣。
  • 嘴上常說不客氣,但還是客氣一點好
    作為一名觀眾,我也並未覺得,一個在演戲時表情猙獰,咬牙切齒,用力過猛的自戀狂有什麼專業可言。愛情是什麼?往往是我愛你,所以把你對我的一點好放大一千倍來看,朱丹就戴著一萬倍的放大鏡仰視著她的先生。ok,因為愛情。我不愛你,所以哪怕全世界都看得到你的優點,我仍然覺得你是路人一枚。ok,因為不愛。
  • 朋友妻,不客氣還是不可欺呢?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名女網友發的問答帖很有意思,說男朋友的好兄弟愛上了她並且表白了,該怎麼辦?當時我就很鬱悶了,像這種事還有必要發帖求問麼。如果你還愛你男朋友並且自己是個有底線的人,那麼當然是直接拒絕對方並且要明確自己的態度。
  • 別逼我客氣,客氣了,也就不愛了
    比如來自四川的陳先生,跟女朋友戀愛三年,卻越來越不想結婚,理由是「以前感覺她溫柔,漂亮,大方得體」,在一起以後感覺她「任性,邋遢,甚至還有些蠻不講理」,直接讓陳先生想分手的原因是,女朋友在他朋友面前不讓他喝酒,因為他感冒剛好,朋友笑他「耙耳朵」,陳先生感覺沒面子,羅列女朋友一堆毛病和問題之後還揚言要分手。
  • 「客氣非朋友,朋友不客氣」:真正的朋友,不會做4件事
    交心的朋友之間相處,貴在真誠二字,因為人與人之間相處,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交心,如果兩個人都不夠真誠,相互虛與委蛇,說著滿嘴奉承的話,做著違背內心的事,這樣的交情,不配朋友二字。真正的朋友之間就應該是「客氣非朋友,朋友不客氣」,更不會做下面說的四件事。
  • 把「不好意思」當口頭禪 臺灣人為啥愛講客氣?
    有時是餐廳服務員的「幫你加點水好嗎」「幫你收掉這個可以嗎」,有時是超市店員的「要不要幫忙介紹」「可以幫忙介紹一下哦」。如果說這裡的幫助對象都是自己,聽上去或許還有點受人之惠的人情負擔,下面這種就更妙了。   在臺北101地下美食廣場買牛角包,店員邊遞出口味手冊邊對客人說,這是我們所有的口味,你幫我們看下哦。在路邊小店吃飯,有店員也會在遞來一次性勾選菜單時說,你幫我填下這個。
  • 「不用客氣」又該怎麼說?
    如果是好友或熟人之間,可以直接說: Thank you!或Thanks! 謝謝! 當別人向我們表示感謝時, 我們最常說的就是「不用客氣」, 「不用客氣」用英語怎麼說? Don't mention it!
  • 過於客氣,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
    在人際交往中,容易與人交朋友的往往是待人和氣的人,而不是那些過於客氣的人。許多人往往不願意與太過客氣的人相處,甚至可以說是牴觸,他們覺得與太過客氣的人相處的過程總會遭受到一些巨大的壓力。過於客氣的人對待任何事情總是小心翼翼,反而人讓別人覺得不好,不好相處,因而產生了一道屏障。
  • 異性之間,女人對你沒意思,才會客氣的對你說「這些」,別傻了
    當你想和女人們談戀愛,你要找好對象,假如女人只是想跟你做朋友,他不想和你談戀愛,那你是絕對不能強求女人的。這能夠體現你對女人們的尊重,能夠反映你對女人的愛和關注。異性之間,女人對你沒意思,才會客氣的對你說「這些」,別傻了。
  • 你不必對我講客氣
    在許多場合,不客氣方顯真誠。哪天你我成了朋友,請你不必對我講客氣。 客氣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其實很難說清楚。
  • 把「不好意思」當口頭禪,臺灣人為啥愛講客氣?
    有時是餐廳服務員的「幫你加點水好嗎」「幫你收掉這個可以嗎」,有時是超市店員的「要不要幫忙介紹」「可以幫忙介紹一下哦」。如果說這裡的幫助對象都是自己,聽上去或許還有點受人之惠的人情負擔,下面這種就更妙了。在臺北101地下美食廣場買牛角包,店員邊遞出口味手冊邊對客人說,這是我們所有的口味,你幫我們看下哦。
  • 對待這種朋友,該翻臉就翻臉,不必客氣
    心太軟,會吃很多不該吃的虧,會受很多不該受的罪。每個心軟的人,都應明白,都應學會狠點心。在與人相處時,不能光想著別人,忽略自己的感受,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無所謂,怎麼樣都可以。你,最應該在乎,最應該惦記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 婚姻的不幸是從互相客氣開始的,太有道理
    導讀:古人講究相敬如賓舉案齊眉更多的是倡導夫妻之間要相互尊重,但如果夫妻間過於講究禮數周全,雖避免了爭吵,卻極有可能造成了「假面夫妻」,雖天天見面卻猶如陌生人。我們今天探討的夫妻之間的客氣並不是指說:請,你好,謝謝,對不起之類的泛泛的文明用語禮貌概念。
  • 客氣是人格的魅力和修養!
    我認為:客氣是人格的魅力和修養!也是一個人的道德和文明! 客氣是:溫暖、是:感恩、是:是答謝、是:禮貌、也是:好人品!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當一個人幫助另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能聽到這樣的話:「哈哈,不用客氣」!或者說:「都不是外人客氣啥」?等等。
  • 這次,耐克真的 「 不客氣了 」
    孩子考出好成績,面對誇獎時要學會謙虛地說:不好意思,哪裡哪裡 。成年人做出好成績,被人誇獎時也要違心地說:不好意思,哪裡哪裡。長久以來,謙遜似乎都是我們生而為人必須具備的 「 基本的善良 」 。哪怕我們做過很多不輸別人的事,卻始終不得在言語上贏過別人,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 —— 勝利,需要收斂鋒芒。
  • 基本的禮貌與客氣沒必要了嗎?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前提一定是互相的尊重與禮貌,沒有禮貌、沒有尊重客氣的品質是會被認為「人性的偏失」的。「我」和「你」之間並沒有那麼那麼熟悉的時候,請保持對彼此最基本的禮貌與客氣,而友好是另外一回事,對你友好並不意味著沒有界限和底線。
  • 社交規則:飯後搶著買單到底是客氣還是客套?大多並不是真心的
    飯局後,每每漂亮的服務員小姐過來詢問誰買單時,時常能見到這樣的場面,幾個人爭搶著要買單,那架勢如果不知道,還以為是在打架鬥毆,幾頭牛拉都拉不開。他們個個都要求服務員收自己的錢,不收就不行,搞得美麗的服務員小姐都不知收哪位的錢比較妥當。但最後總有一個人付款成功,其它幾個人表現出憤憤不平的樣子,都說讓我來買單了。
  • L00K|所有婚姻的不幸,都是夫妻之間太「客氣」【5圖】
    所有婚姻的不幸,都是夫妻之間太「客氣」。 我小時候,姑姑對我姑父就很客氣。有一次,姑父給我姑姑買了一個包包,但姑姑沒有要。 許多人認為姑姑太節儉了,不要白不要。
  • 領導說:謝謝,該怎麼回?高情商員工不會說:不客氣
    還有一部分人會說:公司老闆都說謝謝你了,我當然應該在第一時間說:不客氣啊,只有說了不客氣之後才能夠表明我和公司老闆是朋友。此同時也能夠表明自己在公司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這件事情沒有我的話,那麼公司可能就垮臺了,雖然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是什麼,再多多少少也得應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