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際的心理與態度
跨文化交際不僅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影響,還受到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跨文化交際中的誤解和障礙一方面是由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語言與非語言行為、交際風格等方面的文化差異引起的,另一方面則是由人們不切合實際的期望、對交際行為的錯誤歸因、刻板印象、偏見、種族中心主義等不恰當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其中刻板印象、偏見和種族中心主義給跨文化交際帶來很多消極的影響。為了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漢語教師需要克服刻板印象、偏見和種族中心主義等心理因素,建立開放、尊重、寬容和移情的文化相對主義的態度。
第一節 刻板印象
一、什麼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
刻板印象又叫作「成見」或「定型觀念」, 是指對一個群體成員特徵的概括
性看法。在跨文化交際中,刻板印象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常常會聽到諸如法國人浪漫、義大利人熱情、德國人嚴謹、日本人沉默等說法。
Kohls(2001)列舉了所訪問的其他國家的人對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樂觀、
友好、隨意、吵鬧、天真、勤奮、進取、喜歡道德判斷、淺薄、奢侈浪費、自信、政治上缺少知識、忽視其他國家、不尊重傳統、富裕、物質主義、慷慨、沒有耐心。
單以下是一些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1)布爾(巴基斯坦): 我對他們有兩點認識。1. 他們都是勤勞的人。2. 他
們都愛以小組行動。期待認識更多中國朋友。
2)蒂帕(印度): 中國人和平、努力、很客易滿足。他們尊老愛幼,對人
謙虛謹慎。他們嚮往和諧,有點兒與世無爭。
3)丹妮爾(美國): 他們真的好聰明。我的學校裡有很多中國學生,他們
的平均分都在90~95分。這也是我「恨」他們的原因。
4)卡爾(英國): 中國人很友善、禮貌。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他們都是
有靈魂的人。中國姑娘很漂亮,中國學生也很好學。但是我經常被中國朋友「利用」。另一個問題是中國人很重「關係」。
5)威諾德姆(印度): 中國人行動速度很快,他們做事有自己的套路,但
是他們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人都尊重傳統。
6)威爾(美國): 中國人好面子,有時候會撤謊,還有時候很勢利。不是
所有的中國人都這樣。
7)阿納託利(俄羅斯): 他們都很友善、聰明。和他們在一起很快樂。
「刻板印象」這個詞聽起來帶一些貶義,但是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
有的刻板印象是正面的,有的是負面的。有些印象聽起來有一定的道理,是比較正確的概括,有些卻有簡單化、固定化和以偏概全的問題。
一般來說,刻板印象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刻板印象是人們正常思維的一部分。因為世界上的事物千頭萬緒,一個
人不可能獲取和記憶所有的信息,歸類是記憶的基本方法。刻板印象是一種比較快捷和方便的歸類方法。Brislin(2000)指出:「不要以為刻板印象是一種反常的思維,相反,它的存在反映了人們為了達到目標和滿足需要而組織、記憶並獲得有用信息。」
2. 刻板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刻板印象是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慢慢形成
的,一旦形成就成為無意識的,人們很少去思考它是否正確。而且一個群體內部的成員往往互相分享對其他群體的刻板印象,且這種成見往往世代相傳。
3, 刻板印象的最大局限是以偏概全,忽視個體差異。當人們說中國人節儉、
日本人安靜、美國人富裕的時候,這些刻板印象可能總結了中、日、美三種文化中大部分人的特點,但是卻忽略了例外的情況和另一些人的不同傾向和特點。中國的中老年人一般比較節儉,但許多年輕人卻喜歡超前消費。大多數日本人相對來說比較安靜,但是也有很多日本年輕人非常開朗外向。美國人有富人也有窮人。這說明刻板印象對一個群體做了過度的概括,沒有考慮到個體的差異性和事物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