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同學都說大學裡男生普遍沒女生功課好嗎?為什麼? 我們班成績前一半的人都是女生,後一半都是男生,男生為什麼學習不好?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大學女生成績普遍比男生好呢?
一、我中科大念的本科,班裡面學習好的還是女生,因為肯下功夫,做事情認真。不過到了研究生博士階段,感覺女生的拼勁不大夠了。個人覺得有兩個原因: 1. 本科學習拼的太兇,有點像彈簧拉脫掉了收不回來了。好比準備高考拼的太兇,大學就放鬆了。 2. 受社會觀念影響,女生或多或少到研究生階段都有了學差不多了,嫁人的感覺,自己把自己的定位就弱化了,在事業方面是認為次於男生的。 個人認為,女生的優勢在於做事情認真,如果她們能夠拋開世俗,踏踏實實做事情,成就不比男生差。
二、一部分也有些約定俗成的東西吧,比如剛進大學導員就會很自然的說,你們男生剛開始不要掛太多,女孩子就更不能掛了,多丟臉,so…下意識的情況下,女孩就會寫作業,聽課,而男生就是抄作業,得過且過,終日與遊戲為伴,小說為友,看片為樂,擼遊戲為趣了,不過最重要的應該是男女生克服惰性的能力大大不同吧,就一普遍現象吧,女孩子可以每天早起化妝 洗漱,在瞅男生能起床就不錯,起床能收拾自己的那就是偶像,能像女生那樣的,對不起,他已被室友無情弄死,原因勞資要睡覺,別特麼弄這麼大動靜,還能不能做室友,就這樣一個純純的男孩子就被無情的打壓,最後同化成野人,享受著和基友一樣的惰性快樂,差不多了 也是胡侃,不是所有男生宿舍都這吊樣,比這更甚的也是比比,自制力力女生要比男生強,那啥總能聽到女孩子要矜持點哈。
三、好像是這樣,我們班妹子幾乎都是學霸,男生就一天打遊戲除了我我是真的強。
四、工科211本科在讀。男多女少的環境裡,年級前十有八個妹子。個人觀點,如果就本科而言,至今我沒有找到特別難難道聽不懂,或者特別靈活,題型變著麻花出的題。因此,大學本科裡的幾乎所有科目都是有套路的。除了背,就是套路。套路公式套路題型,如果想,分數好拿。
1.我這個專業女生的徵途基本上就是考研,找工作太艱難,男生很多是抱著都可以的心態不太在意學分績。
2.為了不掛科。男生臉皮厚是一方面,也有一些是他們對自己的感覺太良好了。女生大多比較謙虛謹慎即使表面上如何威武雄壯內心多少還是有點擔憂,覺得自己不夠好,學的不到位,有沒複習的地方。男生更自信且敢於捨棄。嗯,敢於捨棄不想看的內容。
3.再來就是打遊戲了。男生人數相對大於女生。英雄聯盟守望先鋒爐石傳說我還認識一個男生玩狼人殺玩的廢寢忘食惱羞成怒…玩就算了,還要看直播,看視頻,看花錢買的裝備,糾結心疼最後還是買了,買了就更要玩了呀,以致影響學習。同理,對未來寬心的女生,自我感覺良好且臉皮稍厚(非貶義)的女生,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的女生,成績一般也不太好。
五、研究表明男生的性徵一般晚於女生,而高中大學,這種青春荷爾蒙的暴躁期你懂的,女生早於男生進入結束期,如同一般男性更年期晚於女性一般,而好的成績一般需要更多的。
六、個現象太適合我們班了,大四那年,我們班13個女生,保研9個,三個浙大,一個中科大,一個華科,兩個國外,一個中南,一個上交,男生14個人只有兩個保研本校。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女生比較成熟,從上大學開始就有明確的大學規劃,一直向著保研的目標努力。而男生大多不會有大學生涯規劃,想打遊戲打遊戲,想睡懶覺就逃課,想打球就打球,考前突擊只求不掛,三年自然而然保研的都是妹子。
七、我是語言專業的,學校裡基本上都是女生,回想一下大學的經歷,似乎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在我們班級裡,男生7個人,女生23個,男生成績最好的是第14,剩下包括我全是20多名。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文科成績男生普遍不如女生;
2. 男生好就業,壓力小,學習不如女生努力;
3. 大學裡不全看成績,而且評分制度是有利於女生的。比如說,男老師一般不討厭女生,女老師一般也不討厭女生。但是男老師一般會討厭男生(由於男性的自尊心,男生一般不願意恭維男老師,而按照中國傳統論資排輩的觀念,男老師一般都會對男生低看一眼,這是男性的潛意識),女老師分情況,有喜歡男生的,也有討厭男生的。我們學校有的男老師就特別討厭男生,凡是女生打分都高,凡是男生都是7、80;
4. 女生比較不自信,所以顯得虛心。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女生說自己考砸了,結果出來90分;男生說考的不錯,結果出來7、80。而且大學裡面是可以問老師考題的,前提是你足夠虛心。很多女生在期末考試前都纏著老師問題,拿到題目後回去背答案,考試時直接默寫,甚至能考100分,而男生不屑於問老師題目,也不屑於背答案,比如我,所以一般只能考80多。
5. 大學裡的考試比較簡單,主要看你平時聽不聽課,考前背不背書,都是非常基礎的題目。女生比較細心,在做簡單題目時比男生有優勢;而男生創造性比較強,但考試不考創造性。比如我平時比較愛看課外書,寫文章,一寫就幾千上萬字;上外語課時,我口語還不錯,經常能即興講話,很多女生基本不敢發言,只是記筆記,但考試不考,考試只考外語的拼寫,句法等非常基礎的題目。我相信理科也是如此,比如計算機,可能只靠理論知識,女生可能懂得不多,甚至都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意思,但是考前背答案,怎麼也能考90,;男生可能懂很多,說的頭頭是道,甚至都能編程了,但是考試不背答案,還是考不過女生;
6. 大學的評價標準除了考試成績,還有其他的標準,比如社團活動。在18到20多歲的年齡,女生心智比男生成熟,在人際關係方面,比男生更為靈活。在男生還只會打遊戲,踢足球的時候,女生已經會穿著高跟鞋,打著眼影參加活動,甚至與輔導員、校領導應酬了(僅僅是應酬,沒有別的意思,但你不得不承認,讓一個50歲的男性領導對20多歲的小夥子很快產生好感很難,而二十多歲的女生卻能很輕易吸引他)。尤其是隨著我國教育條件的不斷發展,女生越來越比男生適應應試教育,所以大學中女生越來越多。在幹部競選,參加活動方面女生人數佔優。試想一下,面對一個20多個女生的班級,或者幾千名女生的系,讓你上去演講競選,你能說什麼?跟他們說打遊戲、喝酒、體育和軍事麼?我上大學的時候考試成績還是不錯的,很多都是90,如果光看成績,能進前十,但是有個女生,主門功課只有60多,但是社團活動搞得多,加分多,跟輔導員關係好,竟然排到我前面。
7. 男生多動,不愛服從管教,在面對自己與老師、學校的衝突中,會較為不理智。我本人就曾經在上課時跟別人下象棋被抓住,然後那個女老師不由分說期末給了我60;還有一次頂撞一個男老師,結果期末直接59,這明顯是一個報復性的分數。我這還算輕的,我還認識老師讓修改畢業論文,他拒絕修改,最後沒拿到畢業證。媒體上出事的大學生裡,男生也比女生多得多。
根據《校友會2017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在1977~2016年中國31個省、自治區、自轄市高考狀元中,男狀元佔56.22%,女狀元佔43.78%。但是,最近10年來,全國高考狀元性別比例發生倒轉,女性比例上升至53.41%,男性佔46.59%。關注我們還你一個最真實的大學校園生活,點關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