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的數學成績比女生好?學習能力上的性別差距真的存在嗎?

2020-09-05 英倫雲學


在對男孩女孩學習能力的評價上,大家經常聽到這樣的總結:男孩更擅長理工科,邏輯思維更嚴密;女孩更擅長文科,情感更細膩,做事更認真。


道理聽過千萬遍,身邊的例子似乎也能證實男女學習差別的觀點,比如選擇理科的男生佔多數,到了高中之後,女生普遍學習理科難度更大。



但性別真的是造成孩子學習差距的主要原因嗎?
史丹福大學曾經調查了2008年到2015年間2.6億學生的考試成績,最後結果發現,男女之間的數學差距並不大,男孩在數學方面只比女孩略強而已。
科學家坎特倫的一項研究也發現,8歲的男孩和女孩在感知數字和掌握初等數學概念方面具有差不多的能力。在其中一項讓男孩女孩參與數學遊戲的實驗中,坎特倫也得出結論,大腦的成熟度並不因性別而異。
最後,坎特倫從一個標準化的數學能力測試發現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學習能力並沒有什麼差別。


那為什麼像數學計算機這樣的領域還是由男性主宰?
史丹福大學教育政策博士生艾琳·法勒提到,男女學生的受教育機會都受到性別規範定型陳規以及我們對他們在學業上的期望的限制。
這句話可能對我們理解男女的理科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在學前班和小學,男孩和女孩在數學測試上的表現通常是相似的。但到了高中和大學,更一致的差異開始突顯。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性別差異在表現較好的學生中往往更大,但在表現較差或一般的學生中未必如此。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1. 在暗示下默認自己「天生弱勢」

除了理科能力,也有調查發現,女孩對於理科的學習焦慮也明顯大於男孩,這種焦慮影響了女孩的理科積極性以及自信心。
即使是女孩表現出與男孩一樣的學習水平,她們也會對自己不夠自信。這種「理科焦慮」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周圍世界對於男女學習能力判斷的刻板印象。
小學 ,女孩們會聽到別人說:現在學習好是因為沒學理化生,等到以後加了這幾科,成績就會被男同學超過去了。
中學 ,女孩們會聽到別人說:女孩的理科就是比不過男生,考不好是有原因的。
大學 ,女孩們會聽到別人說:計算機、數學、工程這樣的專業還是男生來學更合適。
在這樣潛移默化的持續渲染下,等女孩們開始真正接觸到有難度的理科學科時,不自信,被否定成為了她們還沒開課就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2. 在別人的期望中選擇職業

像女博士、女司機能夠成為段子手創作的源泉一樣,學習能力強、邏輯計算能力優秀的少數理工女也會經常被別人扣上「不像女生」「不夠溫柔」「中性生物」的醜帽子。
大多數中國家長希望女孩從事教師、銀行這樣的工作,技術行業是男人的天地」,這種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壓制了女孩的擇業選擇。
從研究男孩女孩學習能力的眾多研究中可以看出,從性別上判斷孩子學習能力的不可取,家長也不應該讓這種想法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女孩在數學上遇到問題就及時的給予幫助和補習,男孩在數學成績上表現不錯也要勸誡他戒驕戒躁。


學習能力不能劃條性別分割線就一概而論,無論孩子在什麼時候遇到課程理解和成績提高的問題,家長都需要幫助孩子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解決。針對Y7&8學生在數學方面遇到的問題,英倫雲初中的線上數學圓桌課堂能為孩子提供最有效的幫助。
雲初中數學圓桌課堂9月12日正式開課!3-6人小班上課。精選出20個核心數學主題,總共20課時,幫助孩子理解算數、代數、幾何與概率統計領域的重點數學概念,系統梳理KS3階段的重點難點。

相關焦點

  • 數學教輔推出男女生雙版本,女生學習數學真的天生不如男生嗎?
    男生版的數學教材難度高於女生版,其背後傳遞的潛臺詞是否就是:女生學習數學的天分不如男生,難題學不會,學習簡單的就行。那些想挑戰更高學習難度的女生,難道不配擁有「男生版」教參嗎?覺得女兒數學還不錯的家長,或許還要給孩子備齊兩個版本的教參吧。當然,手握「藍色版」教參的男生也不是完全沒有煩惱,對於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男生來說,他們即便想買「紅色版」教參,內心也會擔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現在有男女生雙版本教參,未來也許就會出現男女生雙版本考試、高校性別區分錄取。
  • 教輔書分男女引爭議,數學學習真的存在性別差異嗎?
    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學好數學,是靠天賦還是有方法?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了一套名為《男生女生學數學》的圖書,根據男生女生的數學學習差異分為兩版,引發網友質疑。與教材合作的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上表示,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而在普通的難度學習中,卻各有千秋。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該出版社公眾號文章也使用了一位家長的原話:「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
  • 華東師範出版的男生女生學數學被下架,學習真的有男女之分嗎?
    華東師範出版的男生女生學數學被下架,學習真的有男女之分嗎?其實這件事在網絡上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畢竟這一做法已經算是打破了男女平等這一思想。所以不出意外的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其實從本質上說,男生的女生的學習思維確實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呢,就小編自己來說,覺得沒有必要用不同的教材進行教學活動。
  • 男生學數學比女生更有優勢,這是真的嗎?
    儘管長期以來在數學學習中的性別差異一直存在爭議,但是性別差異真的會影響數學能力嗎?最近有一項新的研究揭穿了關於男孩和女孩數學能力的奧秘。目前,在大學入學率和學位獲得率方面,女性已超過男性,但數學仍然是男性主導的領域。儘管全球有STEM教育計劃(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但這些研究領域仍然未被女性代表,這造成了數學上的性別差距。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好嗎?他們的大腦對數字的適應能力更高嗎?
  • 女生真的學不好數學嗎?做好這3點,女生數學成績並不比男生差
    「女生的數學本來就不如男生,尤其是上了初中之後會更加的明顯。」編 輯:柔山像這類的說辭是不是覺得在哪裡聽到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女生天生學不好數學」的觀點變得深入人心,那麼這到底是偏見還是事實呢?
  • 初中是女生天下,上高中咋學也比不過男生,學霸有「性別之分」?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女生的創造力、才智、思維模式是不如男生的,女生每天在家做飯,但五星級飯店當廚師的卻是男生,女生開車只管把車開走就行,其他規劃路線、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統統不管。那麼大眾這種對於男女的固有印象是真實存在的嗎?
  • 「男生就比女生強!」某師大出版社,這是要搞性別對立?
    據和出版社合作的某個「專家」,在《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上表示:在高端的數學上,男生優勢明顯,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很明顯,阿禾不知道,這份報告的意義在於什麼,如果僅僅是為了證明女生在數學方面的造詣不如男生,那麼duck不必!
  • 理科女生適合報考哪些專業?是否存在學習困難?好就業嗎?
    文|冷絲欄目|大學專業和就業很多高中理科女生和家長常常擔憂一個問題:上大學到底報考哪些專業比較好,既容易掌握學習的知識和技巧,也容易就業?還有學者對高中生的科學興趣作了統計和分析,在性別方面的區別,男生對科學的興趣明顯高於女生,然而參加過科技類競賽活動的女生在對科學的積極性上與男生無異,說明科技競賽方面的活動能增加女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 「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數學教輔還分性別?網友吵翻了!出版社回應→
    與該教材合作的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上表示,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而在普通的難度學習中,卻各有千秋。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然而與這一說法對應的是,該出版社公眾號文章的大標題,赫然使用了一位家長的原話:「我女兒數學不錯,就買男生版吧。」
  • 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男生女生學數學》爭議大,終止出版發行
    8月19日下午,華東師大出版社在官網上發出最新消息,決定終止出版、發行引發巨大爭議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書籍。,為此,出版社還舉辦了專門的座談會,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作了《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還邀請了滬上最知名的市北初級中學理科班名師到場。
  • 男生比女生數學好嗎?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最近推出《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教輔材料,分男生女生版,建議「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  根據華師教輔公眾號的介紹,這套教輔系列基於大數據分析,將初中數學各個知識點的分為不同的難度層次,目的就是令男女生發揮各自優勢,幫助他們根據實際情況,找出學習數學的突破口。  這種做法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男女孩在學習數學上存在能力差異嗎?女孩子要如何學好數學?
    而事實上理科專業也是男生比例遠大於女生,文科專業則反之。所以女生到底是不是天生就學不好數學?2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男女生在文理科學習能力上不存在明顯差距。那為什麼總體來說,女性在理科方面的表現沒有男的好呢?以這份2019年高考各省文理科狀元名單上的名字來看,理科狀元大多數是男的,文科則大多是女的。
  • 初三是男女成績分水嶺,成績真與性別有關?
    觀點一:初三之後女生成績不如男生1、男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整體上優於女生初中三年級增加了一門新科目。高中的難度大大提高了。對於女孩來說,發散性抽象思維是她們相對的弱點。3、女生整體能力發揮穩定於男生男孩之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好的很好,差的也很差。但恰恰相反,女生整體上相對穩定,非常優秀或很差的學生數量相對較少。
  • 數學教輔分性別:男生用藍版睡得香,女生用紅版睡不醒
    什麼是數學?你不會的是數學。這個無釐頭的定義頗受歡迎,說明數學的確很難,的確是很多人的夢魘。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數學學習變得簡單一點呢,人們做了很多儘可能的嘗試。華東師大出版社甚至想到按照性別來出版數學教輔書,推出了「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基於大數據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
  • 數學輔導教材推出「男生女生版」是因材施教還是強化性別標籤?
    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了「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基於大數據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引發網友爭議。  公眾號中還表示,這個教材的推出最早源於看見秦文君的兒童文學《男生賈裡》《女生賈梅》暢銷,因此有了做男生版的和女生版教輔的想法,後來尋找到一家有男女生數學學習的差異數據的學習平臺進行合作。
  • 數學輔導教材推出「男生女生版」 是因材施教還是強化性別標籤?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華東師大出版社推出了「男生用藍版,女生用紅版」基於大數據的「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引發網友爭議。公眾號中還表示,這個教材的推出最早源於看見秦文君的兒童文學《男生賈裡》《女生賈梅》暢銷,因此有了做男生版的和女生版教輔的想法,後來尋找到一家有男女生數學學習的差異數據的學習平臺進行合作。與該教材合作的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朱雁在《性別與數學教育》主題報告上表示,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
  • 數學教輔分男女版引爭議,性別歧視還是因材施教?數學成績的性別差異更多受社會環境因素影響
    但仍有網友認為,文章存在男生數學能力強於女生的暗示,考慮性別差異的教育會助長性別歧視。也有網友認為,教輔書根據男女思維和認知的差異進行調整沒有問題。還有網友指出,這樣的分類「噱頭」同樣會對男孩的成長帶來壓力。「數學學不好的男生要被罵『娘娘腔』」「要是男生做不出那些藍版教輔,是不是要被開除男籍?」8月19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官微回應,因引發爭議,已終止該圖書的出版。
  • 數學教輔書推出男女版惹爭議:為什麼總有人覺得女生不適合學理科?
    全文關於「男生數學能力強於女生」的暗示非常強烈,令人無法忽視。「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基於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力差異,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按照性別「一刀切」。 第三,要說男女生的數學能力存在差異,個體之間的差異總是比群體差異大的。出版社原本可能出於「因材施教」「精準教學」的考量,才製作了男女版教材,但按性別分類的教輔真的精準嗎?
  • 就整體而言,你們班女生和男生誰成績更好?
    成績上,她們表現更好;班級管理上,女生幹部更多,她們往往執行力更強,更能夠適應處理複雜的綜合問題;心理上,女生表現得更為成熟……女生高考錄取比率上升,男生處於弱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呢?針對高考成績性別差異情況,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龐維國教授、邵志芳副教授開展了「近10年高考試題難度的性別差異研究」。
  • 「家長問答」數學教輔書分男女?女生學不好數學是理所當然的嗎?
    該教材主編老師曾表示:「在高端的數學學習這一塊,男生優勢明顯。而在普通的難度學習中,卻各有千秋。但對不同學習模塊,男生女生學習存在的性別差異還是很明顯的。」到底是因材施教,還是性別歧視?有人說,這樣的教材分類比較新穎,也許能激發不同學生對於學習數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