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首破百億 2018年為什麼首創股份的業績能創新高?

2020-12-22 中國水網

2018年,是首創股份成立整整20年,首創股份營業收入首破百億大關,佔首創集團合併口徑總收入首次超過四分之一,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好成績單,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發展勢頭。

3月底,首創股份發布2018年年度財報,成績十分亮眼:2018年,首創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24.55億元,同比增長34.14%;利潤總額達到12.79億元,同比增長31.58%;歸屬母公司淨利潤達到7.19億元,同比增長17.5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32.95億元,同比增長32.37%,5年複合增長率76.19%,呈現出遠超行業平均增速的強勁發展勢頭。

2019年4月15日,首創集團環保板塊攜旗下「海陸空」三家企業——首創股份、首創環境、首創大氣再次全新亮相第20屆中國環博會。環博會同期,首創股份還召開了2018年度業績溝通會。首創集團總經理李松平,首創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永政,首創股份董事兼總經理楊斌,首創環境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曹國憲,首創股份董事會秘書邵麗,以及首創股份財務總監郝春梅等針對公司發展戰略、業績情況以及投資者關注的問題進行現場交流和溝通。

業績溝通會現場

2018年多項數據表現搶眼

2018年,是首創股份成立整整20年,首創股份營業收入首破百億大關,佔首創集團合併口徑總收入首次超過四分之一,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好成績單,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發展勢頭。

數據顯示,首創股份水處理能力達到2629萬噸/日;水務業務全年新增籤約水處理能力321.30萬噸/日;自來水銷售在2018年達到8.58億噸;汙水處理量17.52億噸;在建水務工程項目增長到800萬噸/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新增籤約投資額110億元。在固廢業務領域,2018年首創股份成為全產業鏈領跑者,固廢業務處理規模達到37925噸/日,全年實現生活垃圾處理量514.23萬噸。

數據背後投射的是業務層面的積極信號。從產品線布局來看,首創股份已從獲取「點」上單體項目為主發展到「點、線、面」均衡布局,成功斬獲目前投資額最大的內江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並開啟了對「體」時代的探索。2018年,公司在淮南市初步完成供排汙廠網一體化、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並藉助大股東首創集團環保板塊全產業鏈優勢,城市大氣汙染綜合防治業務獲得訂單,實現了「水、固、氣」全面布局、協同治理。

首創股份財務總監郝春梅認為,亮眼業績的背後體現了三點:一是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首創股份堅守戰略聚焦環保,環保收入佔比逐年提高,2018年度環保主業的收入佔比已經達到96.9%;二是細分業務全面開花,各環保細分業務的收入和毛利均呈現顯著增長;三是卓越運營成為行業領先,經營期較長的項目其淨資產收益率往往在中後期發力,達到「跳升」的狀態,而首創股份的項目從經營期、運營水量到利潤增勢,都是值得期待的。例如固廢板塊,目前單體較大的項目尚未進入運營期,而隨著已籤約項目逐步轉入建設與運營階段,未來3年將迎來業績快速釋放期。

與此同時,在費用管控日益精細、固廢項目加速落地、環保裝備集成/環保工程業務初露鋒芒的發展勢頭下,持續高比例分紅給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同時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助推了首創股份的高價值。

三大布局、五大增長

2018年5月,首創集團在第十九屆環博會上對外正式發布了環保產業「生態+」發展戰略,立足於提供可持續循環發展的優質公共服務,整合「水務、固廢、大氣、資源能源」四種業態,致力於為客戶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環境—資源—能源」綜合解決方案。

據悉,圍繞大水務、大環保、大生態、大產業的發展思路,首創股份通過戰略解碼,梳理了實施路徑,建立了專業引領、科技引領、創新引領和資本驅動、人才驅動、文化驅動的3+3戰略模型,明確了「輕重並舉的商業模式」,以重養輕、以輕帶重,重資產輕模式、輕資產重能力的發展策略,一方面繼續保持重資產業務的規模和力度,一方面積極強化輕資產能力的打造與提升。

會議現場,首創股份董事兼總經理楊斌表示,在貫徹執行「生態+」發展戰略的進程中,首創股份緊跟國家戰略,目前已經明確三大布局:一是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圈、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灣區重點區域,深耕水環境市場;二是發揮公司技術和品牌優勢,拓展包括PPP模式、EPC+O模式和技術諮詢及設備集成模式在內的多元服務模式;三是充分挖掘「技—投—建—運—研」各環節的內涵價值,實現項目收益的最大化。

此外,首創股份還將立足五大增長:一是內部增收增效,提升存量資產效益水平;二是通過「資本+能力」雙輪驅動,在競爭中不斷提升增量資產的規模價值;三是聯動「水固氣+廠網河湖」,提升存量和增量資產的協同價值;四是通過產業價值鏈的延伸,打開「資源+能源」的價值創造空間來打造新業態、培育新動能;五是加快「科技創新+智慧環保」協同創新步伐,通過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努力實現創新性增長。

為保持可持續的業績增長動力,首創股份還著力推動人才與組織雙發展,通過不同類型的組織形式培養和管理更多人才。

「生態+」戰略實施成效顯著

首創集團副總經理、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永政在闡述「生態+」發展戰略時認為,未來,環保產業將專注於水務、固廢、大氣及衍生能源、資源領域,以產業經營、貼近客戶、產品領先、動能轉換、生態合作、價值創新等十大經營戰略為引領,以戰略管理、市場管理、產品技術管理、項目管理、運營管理等十大能力體系為支撐,內生能量,外聚生態,持續變革創新,不斷提升業務能力、資源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通過貼近客戶和品質承諾,打造領先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提供可持續循環發展的優質環境服務、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增長,成為值得信賴的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

經過近一年的實踐,「生態+」發展戰略已經結出豐碩成果。以水環境治理業務為例,2018年水環境治理業務形成的利潤在首創股份整體利潤中佔比已超過三分之一,以能力驅動為核心的輕資產業務拓展模式的毛利率水平高於傳統的重資產拓展模式。而在項目拓展方面,獲取中山市中心組團黑臭水體整治提升工程EPC+O項目成為首創股份輕資產業務拓展的標杆示範,證明了首創股份的項目拓展已從傳統的資本驅動型向能力驅動型轉變。

編輯:趙凡

相關焦點

  • 首創股份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
    (記者李濤)日前,首創股份發布了其2020年中期業績,並舉辦業績發布。首創股份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斌,首創環境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伏京,首創股份副總經理江瀚、邢俊義,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郝春梅,董事會秘書邵麗出席了此次發布會。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對全球經濟和產業發展都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 首創股份:業績持續增長 年內計劃募資123億
    從2018年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環保建設、垃圾處理、汙水處理、自來水生產銷售業務是該公司最重要的業務板塊。截至2019年3月31日,首創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6.06%;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則是北京市國資委。
  • 首創股份:配股募資不超53億 水務及固廢業績穩定增長
    作為國內水務行業第一梯隊的龍頭企業,首創股份今年以來產能穩步提升,估值逐漸修復,尤其是固廢業務和多個重要中標項目的落定,為業績回升帶來動力。而隨著水務治理政策持續嚴格,長江、黃河流域治理等需求拉開,水務市場已經進入了馬太效應加劇的階段,龍頭企業的競爭優勢逐漸突出。  在業績穩步增長龍頭效應背景下,首創股份此輪配股值得重點關注。
  • 作為首批從事環保投資的上市公司,首創股份為何能夠保持業績高速...
    首創集團總經理李松平在近日召開的首創股份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集團的使命是「美麗中國的重要建設者和守護者」,環保產業承載著社會責任、經濟責任,前景廣闊。首創集團旗下首創股份是國內首批從事環保投資的上市公司,自2018年以來,公司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連續兩年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均遠超行業中位數水平。
  • 水務龍頭首創股份「10配3」啟動,估值回歸正當時,水務及固廢業績...
    在業績穩步增長龍頭效應背景下,首創股份此輪配股值得重點關注。估值回歸接近行業平均,環保板塊業績穩定增長據半年報,首創股份致力於成為最值得信賴的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業務範圍包括城鎮水務、水環境綜合治理、固廢處理和綠色資源管理等。
  • 首創股份:預計2020年半年度淨利潤同比增加25%~35%
    首創股份7月15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8000萬元~1.12億元,
  • 童裝品牌2018年業績盤點:巴拉巴拉營收88.25億領跑
    2018年,森馬服飾實現營業收入157.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7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94億元,同比增長48.83%。其中巴拉巴拉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8.25億元,佔森馬集團總營收的56.14%,同比增長39.6%,成為集團業績貢獻最大的品牌。
  • 童裝品牌2018年業績盤點:巴拉巴拉營收88.25億領跑行業
    2018年,森馬服飾實現營業收入157.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7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94億元,同比增長48.83%。其中巴拉巴拉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8.25億元,佔森馬集團總營收的56.14%,同比增長39.6%,成為集團業績貢獻最大的品牌。
  • 首創股份: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有關財務...
    回覆: 一、收購項目的交易時間、交易對手、交易價格、資金來源、報告期內主要財務數據、相關業績承諾的履行情況 (一)收購項目的交易時間、交易對手、交易價格、資金來源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首創股份帳面商譽涉及的收購項目基本情況如下: 序號 被收購單位名稱或形成商譽
  • 威創股份業績創新低 出售可兒教育股權換賽道?
    評估報告此外,交易對手方贛州高裕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君重資產,君重資產是威創股份股東上海和君投資的參股企業,所以對北京可兒教育的併購構成關聯交易。對於高溢價收購關聯方資產,威創股份和評估機構都作出了解釋。
  • 韋爾股份業績大漲的背後,豪威科技欲重塑CIS市場格局
    4月23日,韋爾股份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根據財報顯示,韋爾股份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約38.17億元,同比增長44.21%;淨利潤4.45億元,同比暴增800.03%。而韋爾股份此番業績的同比大幅增長,也主要得益於其收購的豪威科技、思比科等資產的業績並表。此前,4月9日晚間,韋爾股份發布了 2019 年度財報。
  • 半導體、電子設備:臺積電2018年營收創新高
    熱點聚焦:臺積電財報公布顯示2018年營收創新高晶圓大廠臺積電去年營收首度突破萬億元新臺幣,衝達1.0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去年第4季稅後純益999.8億元,每股純益3.86元,累計全年稅後純益3,511.26億元,為歷史新高紀錄,每股純益(EPS)13.54元。
  • 哈藥股份營收連續下滑5年,研發投入稀鬆 產品質量存瑕疵
    哈藥股份主營業務涵蓋抗生素、非處方藥及保健品、傳統與現代中藥、生物醫藥及醫藥商業等業務板塊。旗下擁有「哈藥」「三精」「蓋中蓋」「護彤」及「世一堂」等知名商標。不過,知名度並不等同於業績,《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哈藥股份近十年年報發現,自2010年起,該公司營收增速不斷下滑,時至2014年,其營收開始負增長,並持續至今。按照該公司業績預測,2019年營收亦大概率為負增長。
  • 首創股份如何保持20年長盛不衰?
    首創股份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這麼快上市,當時政策允許,第一年成立,第二年就上市。因為是國有企業,當時分指標的。  2001年,首創股份正式裝入了高碑店(汙水處理廠)項目,我們認為,2001年,首創股份正式進入了水務環保。  交學費找老師  後來有個詞叫「野蠻人」,特指那種拿著錢啥也不會的人。
  • 萬達減持全球最大影院AMC股份,AMC2018年營收54億美元
    2018年9月,AMC拿出大約4.2億美元的募集資金,以每股17.50美元的價格從萬達集團手中回購大約2400萬股B類股份,約佔32%股份。據AMC發布的公告顯示,去年9月AMC擬拿出大約4.2億美元的募集資金,以每股17.50美元的價格從萬達集團手中回購大約2400萬股B類股份,約佔32%股份。據AMC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萬達持有AMC院線約50.01%的股份及75.01%的投票權,繼續保有控制權,享有AMC院線的董事任命、併購、資產交易等重大事項的決策權。   在被萬達收購之前,AMC一直處於虧損。
  • 國泰君安千萬重罰 首創證券債券自營亂象 新掌門「合規經」怎麼念
    公開資料顯示,首創證券成立於2000年,經過多輪擴股增資,截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首創證券63.08%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首創證券現註冊資本6.5億元。作為中小型券商,除了監管罰單,還有業績煩惱。
  • [業績預告]德力股份: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業績預告]德力股份: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時間:2019年01月31日 16:07:45&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002571 證券簡稱:德力股份 公告編號:2019-001 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
  • 上市公司業績|尚品宅配2018年營收最高近70億
    近日,尚品宅配公布2018年業績預告,據資料顯示,尚品宅配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6億元 - 4.94億元,同比增長20% - 30%。預計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約 20%-30%,經測算,尚品宅配2018年營業收入約為63.88億元 - 69.20億元。
  • 盤點2018業績:童裝行業增長強勁
    2018年,森馬服飾實現營業收入157.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7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94億元,同比增長48.83%。其中巴拉巴拉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8.25億元,佔森馬集團總營收的56.14%,同比增長39.6%,成為集團業績貢獻最大的品牌。
  • 前三季度營收已超2019全年,兆馳股份逆勢高成長
    【原創】前三季度營收已超2019全年,兆馳股份逆勢高成長 摘要10月19日晚間,兆馳股份正式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