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以內寶寶什麼睡覺姿勢比較好?兒科醫生為您權威解讀支招!

2020-12-18 Tina育兒

導語

剛出生的嬰兒,因為不會翻身只能仰睡,時間長了之後,後腦勺的部位會因為頭皮和枕頭接觸較多導致沒有頭髮。很多媽媽會誤以為是孩子缺鈣引起的。

案例

陽陽剛2個月,陽陽媽媽和陽陽奶奶因為孩子睡覺的問題產生了不小的爭執。陽陽媽媽希望讓寶寶適當的翻個身,側睡;陽陽奶奶覺得孩子這麼小,還不會翻身,就應該仰臥睡,舒服安全。

那麼,媽媽和奶奶,兩個人到底誰說得有道理呢?咱們來看看權威數據答覆:

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emy of Pediatrics AAP)強調,嬰兒不管在任何時間。潔瑛。一仰睡為原則,至少在六個月大以前要儘量以仰睡為主,避免趴睡和側睡,才能有效地預防嬰兒猝死症侯群的發生。這是因為寶寶仰睡的時候呼吸道能保持暢通,不會因為棉被、玩偶等異物掩蓋而阻塞呼吸順暢,對寶寶的生命安全比較有保障。這裡說的趴睡是指寶寶兩隻小腳奮力一批就可以從側睡轉為趴睡的姿勢,所以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來自網絡資料。

通過權威數據的解讀,還是奶奶更有經驗一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新手媽媽認為一些老人的話屬於老觀點老思想,不願意聽,正在這裡還是奉勸各位新手媽媽們,對於教養孩子來說,3歲以內,安全教育絕對比性格教育要重要很多很多,並且要求爸爸媽媽們也要從自身做起有安全意識。

那麼3個月以內的寶寶,睡覺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儘量仰睡,避免側睡和趴睡。

這種睡姿對嬰幼兒來說最為安全。剛才也看到了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仰睡的處是可以讓寶寶四肢活動靈活,不受局限,會睡的比較放鬆、自在,也不會壓迫到寶寶的面部以及內臟,保證寶寶的呼吸順暢。從而減少寶寶「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

側睡可以避免趴睡時的窒息風險,採用右側位,還能避免心臟受壓,預防吐奶,是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睡姿。但是,側睡的時候一定需要有成年人在旁邊守護。

對於寶寶來說,趴睡是最有安全感的睡姿,身體有著力點,趴在床上會給寶寶滿滿的安全感,也更容易進入深睡眠;趴睡還有助於胸廓和肺的生長發育,預防溢奶時誤吸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但是,趴睡很可能會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此外,趴著睡時也無法觀察到寶寶的呼吸狀況。

當然,有的媽媽認為,孩子總保持一個姿勢對孩子來說也不好。建議爸爸媽媽可以抱起寶寶,尤其是剛吃完奶後,可以豎抱一會,防止寶寶吐奶。拍拍飽嗝。

2、新生兒到3個月內的小寶寶,不需要枕頭哦!

記得我兒子小時候,還專門給孩子準備了小枕頭,其實真心沒有必要。新生兒的頭部比例約佔了身長的四分之一,在不用枕頭的情況下,頸部和脊椎才能呈一條直線,是最舒適的狀態。

要是使用了枕頭,反而會讓寶寶的頸部形成曲度彎折,進而影響到寶寶的呼吸道。曾經有醫生就寶寶使用枕頭專門做過提醒:站在小兒科醫生的角度立場,不建議不主張新生兒使用枕頭,最自然地仰躺就是最好的睡眠姿勢。

除此之外,還要建議各位爸爸媽媽,給寶寶睡的床,床墊不要太軟,不要把毛絨玩具、軟枕頭、鬆散綿軟的床單或毯子長時間放在寶寶身邊,更不可以讓寶寶睡在家長中間,以免大人睡熟後擠壓到寶寶。

相關焦點

  • 寶寶半夜哭鬧不睡覺怎麼辦?兒科醫生支招幫您制服「小祖宗」
    導讀:寶寶半夜哭鬧不睡覺怎麼辦?兒科醫生支招幫您制服「小祖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半夜哭鬧不睡覺怎麼辦?兒科醫生支招幫您制服「小祖宗」!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發燒怎麼辦?兒科醫生來支招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喝玩耍也比較正常,那麼即使體溫超過 38.5℃,也可以不用藥、繼續觀察。如果寶貝精神差,不願玩耍,沒什麼食慾,這時家長就需要注意,判斷是否吃藥或送醫的情況。但又如何判斷呢?家長們也會有各種問題:1. 什麼情況下,需要送寶寶去醫院?2. 寶寶發燒,該用什麼退燒藥啊?3. 在家該怎麼護理寶寶發燒?
  • 寶寶幾個月開始比較好帶?兒科醫生:3個月以後就比較好帶了
    如今女兒剛好2個月大。出了月子後,楠楠就開始一個人帶娃,這1個月可把楠楠累壞了,寶寶每天晚上要醒來4次吃奶。最讓楠楠心累的是:寶寶白天的時候,也要抱著睡。放到床上就醒,醒了就哭鬧。本來晚上餵夜奶就睡不好,白天還這麼連軸轉,楠楠真的有些吃不消了。她不禁發問:「寶寶到底幾個月開始才比較好帶一些?」
  • 三個月以內的寶寶能不能側睡?選對睡覺姿勢,寶寶睡更香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生大寶坐月子的時候,一個親戚帶著寶寶來看我。才七個月的孩子,長得白白嫩嫩,大眼睛忽閃忽閃,別提多可愛了。但是,當孩子側過身的時候,我發現:這孩子的腦袋特別偏,一邊腦袋圓圓的,另外一邊腦袋扁扁的。加上寶寶年紀小頭髮短,偏頭現象看起來特別明顯。
  • 寶寶睡覺晝夜顛倒?兒科醫生來支招!
    兩人從沒在晚上12點之前睡過覺,有時凌晨2點困得上下眼皮打架,奈何寶寶自己一個人興致勃勃地自顧自的睜著雙眼看著天花板咬著胖嘟嘟的小手,時不時的發出哼哼的聲音,伴隨著哭鬧聲。兩人不得不打起精神看著他,中途為其換尿不溼、餵奶。半月下來,熊貓眼不忍直視。寶寶睡覺黑白顛倒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分析寶寶為什麼會出現此類情況。
  • 3歲寶寶消化不良拉肚子怎麼辦?兒科醫生來支招
    作為一個兒科醫生同時也身為一位母親,每天不僅為自家的孩子忙同時也因為各種原因來醫院諮詢治療的小朋友操心。根據自身在醫院多年的工作經歷,總結下來大部分來看醫生的嬰幼兒都是在斷奶之後出現各種的狀況偏多,尤其是消化不良拉肚子的問題。3歲寶寶消化不良拉肚子怎麼辦?兒科醫生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解決辦法。
  • 趴睡訓練導致寶寶身亡,睡覺姿勢的科學,你了解多少?
    寶寶趴睡訓練身亡「她真的「悶」到了,沒呼吸了。」4月16日,一名新手媽媽購買寶寶睡眠課程後,按照機構指導讓自己3個月大的女嬰訓練「趴睡」,孩子母親通過房間外監控看到孩子掙扎哭鬧,曾在課程群裡反映,群友表示老師建議不幹預。大約1小時後,這名媽媽發現孩子流鼻血、嘴唇變紫、沒有呼吸。
  • 寶寶睡覺時,不明不白沒有了呼吸?兒科醫生:別讓你的無知害了他
    導讀:寶寶睡覺時,不明不白沒有了呼吸?兒科醫生:別讓你的無知害了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覺時,不明不白沒有了呼吸?兒科醫生:別讓你的無知害了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睡覺不踏實怎麼辦?兒科醫生:做好這幾點,娃能睡個安穩覺
    寶寶晚上睡覺不踏實,讓很多新手爸媽感到頭疼。一晚上,娃不是翻來覆去,就是哼哼唧唧或哭鬧,各種哄勸似乎都不管用。女兒半歲前,睡覺也常不踏實,哼哼唧唧、嗯嗯的聲響此起彼伏;凌晨時分,還常出現雙腿、雙手伸直緊繃、小臉常憋得通紅。為此,還專門抱去看過兒科醫生,一番檢查後並未找到實質原因。
  • 寶寶睡覺不踏實怎麼辦?兒科醫生:做好這幾點,娃能睡個安穩覺
    為此,還專門抱去看過兒科醫生,一番檢查後並未找到實質原因。兒科醫生便憑藉自己的經驗,跟我分析了孩子睡覺不踏實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按照兒科醫生的應對方法堅持一段時間後,女兒果然睡覺老實多了。01、脹氣尤其是低月齡的寶寶,若睡覺總是哼哼唧唧、不踏實,多是因為「脹氣」引起的。究其原因,是低月齡寶寶腸道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現脹氣的現象,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幼兒。
  • 影響寶寶顏值的「偏頭、扁頭」還能睡回去嗎?專家給你支招
    這些影響究竟是好是壞?家長們都該看看。01「偏頭、扁頭」對於孩子有什麼影響?據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治醫生葉芳表示:孩子的偏頭、扁頭,其實都是睡出來的。剛出生的寶寶,頭骨都是軟的。據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治醫生葉芳表示:如果寶寶的偏頭的現象比較嚴重,那麼是睡不回原來的頭型的,偏頭比較嚴重的話,是需要帶糾正頭盔的。但如果寶寶只是輕微的偏頭型,那麼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幫寶寶換方向睡覺。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自然就會調整為橢圓型的頭型。
  • 孩子「趴睡訓練」不幸死亡,怎麼睡覺更安全醫生支招
    三湘都市報4月24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李雅雯)寶媽在付費趴睡訓練群提問,稱孩子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向群內的引導老師提問,群友回答「不是大哭就沒事」。最後,三個月大的孩子,在媽媽眼皮底下不幸死亡。這樣的慘劇,讓人揪心也更讓家長警醒。
  • 什麼時候可以豎抱?不是3個月不是4個月,是寶寶這個動作穩當時
    不是3個月也不是4個月,是寶寶這個動作穩當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幾時可以豎抱?不是3個月也不是4個月,而是寶寶這個動作穩當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還在為寶寶睡眠不好而頭疼嗎?兒科醫生幫您解放雙手
    孩子睡不好,不睡覺,大哭大鬧,家長也會跟著一起睡不好,既擔心又崩潰,弱小可憐又無助,此時知道寶寶為什麼睡眠不好就十分的重要,兒科醫生來告訴您原因。1、環境不佳:比如孩子睡覺的環境太吵有較大的雜音,寶寶的衣服穿得太厚或者太薄,不在熟悉的睡覺地點,蚊蟲叮咬等都會導致寶寶睡眠質量下降。 2、餵養不當:睡覺前媽媽給孩子餵過多或過少的食物都會影響寶寶睡眠。餵較少的食物,寶寶會餓,餵較多食物,會導致寶寶夜間腸道負擔過重。
  • 松江兒科醫生為你支招
    但是也有人說,小兒推拿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嘗試的,本期節目,我們邀請松江區方塔中醫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開萍做客廣播直播間,與市民朋友一起科普小兒推拿!本期節目主講嘉賓:松江區方塔中醫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王開萍
  •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奧運冠軍劉璇曾因「育兒」上了熱搜,起因是她主張1歲以內不能給孩子吃鹽,引發了網友們的批判,認為她過度重視孩子了:@網友:調料不放能理解,鹽也不給放,一點味道沒有,孩子能吃的下去嗎?
  • 《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Part 1日常護理
    一般而言,新生兒每天需要睡18小時左右,1歲左右的寶寶每天需要睡12~13小時,學齡前兒童每天需要睡10小時左右。如果寶寶大一些之後不再願意睡午覺,就需要晚上提前安排他入睡。需要額外注意的是,對於3歲之前的寶寶,晚上入睡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8點,小D的兒科醫生建議,3歲以後也儘量在8點之前入睡。
  • 兒科醫生解讀:寶寶遭遇喘息性支氣管炎怎麼辦
    1.什麼是喘息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是肺部細支氣管的的感染,所以又稱毛細支氣管炎,當細支氣管感染時,細支氣管腫脹並且充滿粘液(如下圖所示:細支氣管的紅色部分為腫脹,綠色為粘液),從而造成寶寶喘息甚至呼吸困難。
  • 寶寶抱著好,還是躺著好?婆婆兒媳起爭執,兒科醫生:儘量躺著
    從吃什麼,到用什麼,恨不得面面俱到。反正兩邊都各執一詞,甚至專門找了兒科醫生去問。醫生回答道:「為了寶寶的骨骼發育,儘量還是讓他自己躺著比較好。抱可以,但要注意時間。」聽完醫生的話,婆婆才改了自己動不動就抱孩子的習慣。
  • 兒科醫生:可以,但別超過這個月
    在寶寶的頭頂和後腦處,分別有一個軟軟的地方,醫學上叫「囟門」,頭頂處的是前囟門,後腦處的是後囟門,後囟門比前囟門閉合得早,後囟門在寶寶2~3個月時就自然閉合了,而前囟門則要等到寶寶1歲至1歲半左右才自然閉合。囟門的存在說明寶寶的頭骨還沒有完全閉合,此時頭骨還比較軟,有很強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