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運營:除了「蹭」熱點,地攤經濟還有什麼價值?

2020-12-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地攤經濟在新媒體人看來似乎只是一個熱點,用完就過去了。但是熱點過後,它還有其他價值嗎?本文作者從地攤經濟生態中不同組成者的身份出發,對新媒體人的基礎能力展開了分析探究,與大家分享。

地攤經濟仍然佔據熱點中心,說起來一年前我就跟朋友說起想去擺地攤,要麼被當作開玩笑,要麼被瘋狂潑冷水……如今大勢所在,當初讓我正常點的朋友,一個月以前已經開始在研究出攤賣涼粉定價的問題了。

而不少波士們又在各種催著自家運營、編輯們蹭熱點,大多數都是湊個熱鬧。不過對於新媒體人來說,熱點不僅僅只是拿來蹭蹭就算,或者笑笑過去。今天從角色切入角度來深入聊聊地攤這事兒能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價值。而不僅僅只是凡事蹭蹭熱點事情就過去,寫個熱詞看個熱鬧事情就過去,收穫有限。

從地攤生態的組成者來看,地攤經濟參與者主要有三類人,如下圖:

最下面是路人,其次是買家,往上是攤主,再上是管理者

當然,這個分類只是大致上來看,實際上裡面很多角色也是有交錯重疊的部分。但總的從數量佔比來說,路人>買家>攤主>管理者。

從貢獻價值來說,路人相當於流量,負責提供人氣。本身隱藏著大量的各種各樣消費需求者,同時更能吸引更多的買賣雙方來把整個夜市帶旺,路人與夜市熱鬧程度、產生的經濟價值成正比。

買家是攤主出攤的動力,讓攤主們有動力提供好的商品和其他附加價值。有人買單才會有人願意擺攤到深夜,而攤主們提供的東西多、好、便宜,又能夠反哺買家特意前來。

攤主相當於內容/產品/服務供給方,夜市整體質量提供者,提供的貨品和服務,是吸引路人和買家的核心主體關鍵。

最後管理者負責制定規則和維持夜市秩序。一般就是商場物業、市場部、街道辦事處、城管等,相當於網際網路平臺方,跟買賣雙方均有義務和責任做擔保和平息糾紛。一個穩定的平臺是其能夠旺起來的最基本前提,一個正規、安全、穩定的夜市能夠吸引大量流量聚集。

四者關係相對複雜,但大致上彼此之間相互相成。

一、路人:當新媒體人是路人

一個有點追求的新媒體人,蹭熱點是最基礎的專業素養。低級新媒體人只靠熱點做切入暢所欲言,中級新媒體人深度分析熱點,高級新媒體人從中洞察機會、利用熱點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價值。

1. 用戶洞察

這屆中青少年人在網際網路陪伴下成長,在各種宅經濟、網購、線上支付場景中,貢獻給大數據一個小小的數字。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一個個被打上各種行為標記的用戶,現實生活裡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具體的購物動機是什麼。我們可以趁此機會看看在地攤中消費的買賣雙方,都是怎麼互動,去觀察他們的對話,俯瞰一下,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什麼樣的貨品最受歡迎?什麼樣的攤位最受歡迎?為什麼?來地攤的人都是什麼樣的人?從穿衣打扮和購買貨品判斷下他們的職業,消費偏好——構思的多了人群畫像也就出來了。什麼樣的營銷手段受歡迎?為什麼?……看到現象追問尋求核心問題的時候,可以使用5WHY分析法。5WHY分析法最早由豐田佐吉提出,後來成為豐田生產系統中入門課程的組成部分,是豐田汽車問題求解培訓的一項關鍵內容。

這種方法使用起來很簡單,就是通過連問五個為什麼,找到問題癥結所在,並且對症下藥。對應上述舉例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適用5WHY分析法來進行深入分析思考。

而作為路人來看,最重要的是這些消費場景是最真實發生在眼前的,給你的感觸體會永遠比在電腦上查看各種維度的數據要來得真實,有利於學會快速「入戲」,深入用戶消費場景場景,挖掘更多被忽略的痛點,這樣的訓練下來有兩點收益:

通過多次思考形成自己真正掌握的一套邏輯分析方法,以此可以運用到工作和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利用通過地攤夜市上接觸到的各類鮮活的消費人群,並且從中找到與自己工作領域中目標客群,近距離和微觀視角洞察補充分析。

2. 故事素材

很多剛做做偏創意、策劃和內容輸出的小夥伴,經常會苦於不會講故事,或者是朋友較少自身經歷閱歷也比較少,這時候就可以在地攤集市中做故事主角原型採集和腦洞發散:

組合混搭:把不同的人物根據穿著打扮、言行舉止等來構思人設,並且混搭發散一下腦補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反差與衝突:設定跟肉眼可觀測+常規視角認知偏偏相反。如一個看起來面露兇相舉止粗魯的男生每天在給夜市的而流浪貓狗投食、一個穿著仙女長裙長相甜美的舉止優雅的女生一開口就是滿口髒話等等。互動採集:注意買賣家之間的對話,往往他們的對話中會蘊含很多信心,記錄下來,回家做一下小偵探發散推理,一個故事原型又有了。社交場所:曾經看到過一個大佬分享在職場中挑選工位最好是挑選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而不是靠近帥哥美女或者是最角落的地方。這是因為靠近門口人來人往,是信息聚集的地方。同樣的道理,食堂、菜市場、村裡的廣場路口、地攤集市,人多信息廣而全,大到本地發生的民生新聞、最新政策,小到集市上哪幾個攤主有點情感糾紛、哪個攤主是個大佬,都能夠知道,再細心一些還可能會發現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商業機會,比如很多看客買家都會諮詢什麼樣的商品但偏偏就是需求難以滿足。參與到信息獲取與分享之中也是一種社交,沒準還能交幾個背景不一樣的朋友。路人相對來說更多偏向一種全局視角,可以相對客觀和全面觀察分析整個地攤生態的形成背景、邏輯、用戶生態包括攤主和買家之間、攤主和管理者之間、買家和買家之間的關係。

路人入戲(更深度參與)了以後就會變成買家——當你有需求了,你又分析出來哪家東西比較好,直接買就是了。

二、買家:當新媒體人是買家

如果你是買家,天氣熱了需要到地攤上買個小風扇,家裡的電腦小桌子壞了需要下班的時候順便帶一個,丟了個耳機丟了傘,地鐵出來地攤走起。這時候就可以通過購買過程關鍵節點自問自答,抓住幾個關鍵的點:

購買前:為什麼你會選擇當下這個攤位?是地理位置、攤位外觀、商品種類、價格、攤主顏值還是什麼原因?購買中:第一,為什麼會選擇當下的這個產品?為什麼?第二,你做這個購買的決定花了多久時間?第三,最後臨門一腳讓你付款的原因是什麼?是攤主說了什麼,還是旁人說了什麼,還是支付方式,還是最後考慮最關鍵的一個因素?購買後:對比下其他買家跟你買的東西和款式是否相一致?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你買完了以後會願意把這個攤主分享給朋友嗎?為什麼?……

購買前中後顯性動作和心理路程,對應的是一個用戶與貨品產生實際關係的過程,主邏輯為:接觸-熟悉-購買-使用-分享,切換到品牌方商家,對應的是一個完整的客戶生命周期。先以用戶體驗角度體驗整個環節,再跳回運營角度來對比兩條邏輯,經常學會這樣角色反覆轉換,習慣「精分」,也就少很多自嗨式營銷。用戶不喜歡,自己還沒點數,簡直是浪費路人寶貴的時間。

多把地攤生意與線上生意相比,看看相同點和差別點,多分析不同地攤交易背後的運營邏輯。

三、攤主:當新媒體人是攤主

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以地攤為主,一種是地攤賦能或者補充主業。

1. 以地攤為主

從時間線上按成交邏輯先後順序看是曝光、拉新、留存、轉化、復購、轉介紹。傳統地攤地點與傳統實體店相比,更具有高流動性(地點不穩定性)和時間跨度短的特點。因此可以從每個時間節點來結合,找到人群特點後就有較為清晰的營銷策略:

(1)曝光:關鍵在於曝光面向什麼人

以地點為中心結合人流尖峰時間段思考。對比思考可以描繪出該地點大致人群畫像。舉個粗淺的例子,如靠近寫字樓群附近的地鐵站,下午6~9點是人流高峰,人群以0~5年白領為主。根據寫字樓公司類型分析還能描繪更詳細人群特徵,如該地鐵站附近的寫字樓群公司以網際網路、廣告公司為主,那麼這些佔比較大的白領人群中大部分就是具有較高信息敏感度、對新鮮事物或跨領域事物接受度要比一般人群高、樂於在線上交流和分享、具有一定程度的亞健康問題、因為一般較忙時間成本較高,相對而言更願意花更高的價格選用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2)拉新

人群已經知道了,並且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拉新的思考的點是怎麼從這些人吸引到你的地攤上,這裡又分被動吸引和主動吸引

被動就是人家自己就過來了,那這就對你的攤位擺放的物品,宣傳物料、甚至是攤主本人外表(顏值、打扮)有關係;主動吸引:設置幾款低價、實用、大家都知道便宜但又不想花錢買的禮品進行吆喝,或者作為客單低的引流品帶動其他高客單貨品。比如紙巾、劉海貼、手機支架等等,買東西就送。這裡注意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建立個人的私域流量池,簡單說就是導入到微信或者群,當然公眾號也可以。連結強度微信個人號>群>公眾號,加就送小東西、減幾塊錢等等。

(3)轉化

線下攤位到了這一步,更多的就是客戶已經有了較強的購買意向,來個滿減、送券、送贈品這種臨門一腳的赤裸裸營銷手段就特別實在和管用。同時導流到線上的客戶,收攤以後就可以開始進行線上長期的用戶精細化運營。

(4)復購

復購與轉化緊密相連。傳統地攤復購率多半是建立在相對穩定的地點基礎之上,但是地攤+網際網路,線下+線上就可以突破了地點的限制。擺攤的時候利用貨品多樣化但又互補,多而不雜提升復購。收攤後就可以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效應進行擴散和放大業務。

如果貨品本身就很適合做長期內容拓展輸出的,利用公眾號來承載沉澱內容+微信號&群輔助小活動。如賣飾品的做時尚美妝類內容,燒烤做美食等等。但擺地攤都是單兵作戰比較多,精力有限,一兩個人的話維護一個微信群——只要這個群內都是很精準優質的客戶就足夠。

(5)轉介紹

轉介紹線上(收攤後)線下(當場)都可以覆蓋。線上通過朋友圈好友、群,客戶自發介紹或者是增加一些小活動加速老客戶轉介紹帶來更多新客戶。甚至是在上面的拉新、轉化和復購三個階段疊加加快裂變拉新,或者是直接達到帶來量少但精準的客戶。

2. 以地攤為輔

以攤位作為宣傳埠之一,與線上相比,有幾個特點:

(1)地域性

因為地攤具有特定的區域性,特別適合有實體店、線上+線下運營的品牌或者業務、以及具有區域性特點的自媒體等做曝光宣傳。一方面可以設計引流方案進行推廣轉化,或者是做前期裂變,引流到線上後再利用群或者是微信號做後期的培育和轉化成交。

(2)實時互動

地攤面對面的特點之一是可以事實與用戶面對面溝通交流,服務諮詢類、或者是客單高的、對b端或者是小眾行業做諮詢引導、大多數類別做用戶調研/新品調研等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缺點是時間精力有限,需要事先準備好一些q&a,當有客戶諮詢一兩分鐘後有意諮詢更多則可引導關注微信,回頭直接把資料發送,這樣能夠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能儘量減少滯後性帶來的流失率。

(3)強體驗

體驗類產品可以利用人群在體驗的過程拍攝成小視頻發到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同時引導體驗的用戶在相關視頻下互動等,充分利用現有的一切資源。

四、管理者:當新媒體人是管理者

如果你是物業市場部等官方平臺的新媒體崗,那麼你可以幹的事情跟其他人不那麼一樣更多的需要起到一個宣傳、維護整個(區域)地攤生態,發揮調用已有資源來調動用戶生態和圈層裡各路角色之間的互動,為整個生態賦能。

1. 社群搭建

主要面對的用戶為攤主,相當於B端客戶。

進群門檻:既然是面對特定b端用戶,那麼數量不是目的,不追求人頭數。設置進群門檻,其他閒雜人都不能隨便進,這對管理維護有著較高的要求。

日常運營工作:需要一個群主/群管理角色進行日常管理,拉人踢人,更新公告,發布最新活動等等。

內容輸出:日常發布公告、常規發送什麼樣的內容等,這個是相對基礎的社群管理。前期運營好攤主群,後期根據夜市規模,分攤主、合作品牌、用戶等多個微信群進行運營。其中品牌合作微信群更適合利用企業微信號+微信群組合進行運營。

2. 公眾號運營

號內以內容發布和活動通知為主。主要面對人群為C端,這就是比較常規的,集中在夜市的宏觀介紹、吃喝玩樂指南、發起一些路人話題採訪等等。號外就可以與攤主的帳號或者是其他品牌合作互動,發布一些面對消費者的活動促活和轉發,擴大網絡影響力,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參與成為其中一員。

其實熱點時常有,但能夠給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機會——也不是不時常有,而是大部分人不會甚至是沒有意識到這裡面也許會蘊含著某些對個人、對自己而言的一些機會,主要原因無非就是見得少、思考維度少了那麼幾個度,還不願意深究。至於對於「熱點」這個話題,有機會再給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思考和分享。

作者:郭呂夏。

本文 由@郭呂夏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引流增長哥,地攤引流,如何蹭熱點引流?引流300創業粉拆解。
    地攤引流,如何蹭地攤熱點引流?引流為啥你覺得很難?難的是你總想著引流,總是想著流量在什麼地方?總是試著幸苦的找流量,其實引流的核心是,吸引來的,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這個時候你引流就很輕鬆了,一點都不難。看下圖。
  • 新媒體運營(01):構建運營思維
    新媒體運營的概念運營概念裡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新媒體運營、新的媒介形式作為載體,這兩個方面中新媒體運營佔據著主要的部分,所以我將會著重的談一下新媒體運營。2)策劃能力在策劃能力上,你需要時刻抱著七個問題去策劃:「什麼主題?」「什麼原因?」「什麼地方?」「什麼目標?」「什麼人群?」、「什麼用戶參與方式?」。
  • 最強專業&「地攤經濟」高考熱點分析
    9.網絡與新媒體這條街的攤主宣發新媒體的包了!標題都想好了:《擺攤的後浪,真美》《從編程到編花,他經歷了什麼?》二、2020高考熱點: 釋放「地攤經濟」活力! 時政背景+知識梳理+習題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是影響市容環境的關鍵因素,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優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
  • 除了學姐的被子,畢業季的地攤上還有很多故事和情懷
    地攤不僅是物品交易的場所,也是交流人生經歷與奇聞異事的絕佳場所。地攤經濟的火熱已經不需多言,儘管是否應該開放地攤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總的來看支持地攤的人佔大多數。地攤始終還是代表著市井文化,代表著底層人民的快樂。
  • 2020山東公務員面試熱點:地攤經濟,助推經濟復甦
    山東公務員面試:本號提供山東公務員結構化面試、面試技巧、面試熱點等山東省考面試資料。本文主要介紹2020山東公務員面試熱點:地攤經濟,助推經濟復甦,查看更多山東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關注德州中公教育。【熱點梗概】為恢復經濟活力,多地政府紛紛採取措施為「地攤經濟」鬆綁,從成都允許流動商販臨時佔道經營,
  • 「高考熱點」「地攤經濟」相關知識梳理
    最近,「地攤經濟」一詞火遍全網。為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多省市為流動商販經營提供便利條件,放開「地攤經濟」。地攤經濟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是影響市容環境的關鍵因素,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優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
  • 地攤經濟股火了:廣百股份四連板,遊資湧入小商品城,這些公司火速蹭...
    類似的還有銀都股份,公司從事商用餐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主要產品包括商用餐飲製冷設備和自助餐設備等。不管是提供經營場地還是提供貨源、經營設備等,只要跟「地攤經濟」沾上關係的個股紛紛觸及漲停。港股五菱汽車(0305.HK)宣布推出翼開啟售貨車助力「地攤經濟」,6月3日股票一度大漲逾120%。
  • 熱點除了用來追,還能用來幹什麼?
    但一個熱點下去了,後頭仍然還有千百個熱點排隊等著冒頭。對熱點的追逐,始終是許多網際網路人、許多內容平臺離不開的話題之一。因此本文將嘗試從幾個不同的視角切入,與讀者一起聊聊關於熱點運營的那些事。不過最終的效率計算方式是相同的,即ROI=總收益/總成本而蹭熱點的成本,遠比製造一個熱點的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基於放大內容價值的角度來看,蹭熱點的本質則是為了提高ROI。
  • 新媒體運營人員在工作時候遇到最頭疼的事情,你是否也一樣?
    入了新媒體運營的「坑」,你就是新媒體運營人,同為天涯淪落人,你在新媒體運營工作中遇到最頭疼的事情是什麼?我想這一篇文章直戳新媒體運營人員的「痛」。如果你覺得沒有遇到頭疼的事情,好了,恭喜你,你已經是大神級人物了。
  • 副縣長借「保溫杯」推介枸杞走紅啟示:官員該怎麼蹭熱點?
    但周春材認為「蹭熱點」不一定會獲得負面評價,「『蹭熱點』的活動如果做得不好,效果可能就是反方向;做得好,有助於宣傳地方。所以熱點可以蹭,關鍵是做得好不好,還有就是,活動出發點要把握好。」媒體評論摘要中國網:副縣長推銷枸杞「蹭熱點」又何妨?近年來,各地政府官員推廣城市、推廣農產品的例子越來越多。
  • 新媒體運營專員有前途嗎
    所以新媒體運營人員要想的絕對不是出路在哪兒,而是你在這個崗位做過了什麼,重點是在產品、用戶、傳播三個維度上做到多大程度,這就是新媒體運營這份工作經歷的價值點,轉崗只是一個時間與流程上的問題。 產品線:做新媒體運營的第一點是對自家產品有足夠的理解,而做產品都是相通的,做安全產品的產品經理換去做瀏覽器同樣也能成功,因為他懂的是產品,而不僅僅是安全產品。
  • 新媒體VS自媒體,新媒體運營是什麼?怎麼做好新媒體運營?
    與之伴生的,是眾多網際網路新就業崗位的誕生,比如,一直以來被大家所熟知的新媒體運營和近兩年來被捧上神位的自媒體。雖說新媒體與自媒體僅一字之差,但真正清楚二者之間區別的人不多,哪怕是身處其中的運營人們,解釋起來大多也都是模稜兩可。而今日新媒體運營需要了解並利用到的自媒體平臺有哪些呢?自媒體矩陣又是什麼?怎麼真正地做好一個新媒體運營呢?
  • 40個新媒體運營必懂的名詞!建議收藏
    昨天在整理資料時看到以前收藏的一篇關於新媒體運營名詞的解釋,每個詞都有關鍵解釋,不是官腔,對新手來講容易理解。老貓趁著有點時間分享出來,大家想從事運營可以收藏。另外老貓某性工粽號資料已更新,大家需要什麼運營資料和工具可以關注老貓回復關鍵字對應下載。
  • 新媒體運營對品牌推廣有多重要
    但現在的部分企業還是對「新媒體」一詞存在誤解,會盲目的認為新媒體就是追熱點、跟風。其實不然,追熱點是為了更好地傳播,吸引用戶,並且留住用戶,最終發展成精準粉絲。而很多企業喜歡用kpi卡績效,關注的點也在於做了新媒體之後銷售額是否有提供,覆蓋率達到了多少,但真正意義的「新媒體」作用也不再於此。
  • 2021高考熱點素材與作文導寫,豪車擺攤與地攤經濟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材料有隱性的情感價值取向,只能在支持和反對中擇其一端,因此審題時要注意推敲揣摩。(三)素材積累(1)道理論據1、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34;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市場、企業、個體工商戶活起來,生存下去,再發展起來,國家才能更好!——李克強2、允許擺地攤是一種用心用情用力。3、我沒什麼其他技能,又租不起門面,就擺攤賣水果。
  • 怎麼轉行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需要哪些技能?
    怎麼轉行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需要哪些技能?(一)文案撰寫做新媒體運營,文案能力很重要。《超級運營術》把這三本看過之後,你不僅對可以了解新媒體運營,還可以對運營這個大概念有全面詳細的了解五、怎麼轉行新媒體運營 | 運營必備工具現在手裡沒個新媒體運營工具什麼的,都不好意思說你是新媒體運營,從排版到數據分析,如果有個得心應手的工具,工作的效率提升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 除了地攤經濟 總理點讚的小店也要火
    總理為何點讚地攤經濟、小店經濟 實際上除了地攤經濟,總理點讚的還有小店經濟。6月1日上午,他在考察山東煙臺一處老舊小區時是這樣說的:「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 擺地攤火了,那麼地攤經濟賣什麼?
    再後來,擺地攤的基本就是夜市了。當然,還有一種地攤文化就是各種燒烤的出現,基本也是以地攤模式開啟了一個城市的夜生活。民以食為天,各種吃食在每年夏天的時候,也是最流行的。啤酒、燒烤,幾乎在每一個城市的夜幕降臨之後,都可以看到。
  • 地攤經濟承擔了什麼任務?
    我們不能因為怕魚刺而放棄魚肉的鮮美和營養價值,我們不能因為地攤經濟的無序而放棄地攤。自從李克強總理在山東考察的時候點讚了地攤經濟之後,與之相關的話題成了熱門,這段時間各地都在出臺各種扶持政策,但是地攤文化的背後蘊藏的是什麼的大動作呢?
  • 畢業生新手如何入門新媒體運營崗位
    在網際網路行業中,運營是為了幫助產品和用戶建立及維護關係,所以拉新推廣轉化和用戶維繫都是運營的主要職責。新媒體運營的工作也就是利用這些新興媒體來拉新促活,進而達到產品價值最大化的目的。 雖然每個企業新媒體運營崗位的要求會有所不同,根據項目的不同情況側重點也都不同,但是在能力要求上大致趨同。結合企業的招聘要求講講想要入門新媒體運營有哪方面的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