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因為怕魚刺而放棄魚肉的鮮美和營養價值,我們不能因為地攤經濟的無序而放棄地攤。自從李克強總理在山東考察的時候點讚了地攤經濟之後,與之相關的話題成了熱門,這段時間各地都在出臺各種扶持政策,但是地攤文化的背後蘊藏的是什麼的大動作呢?
是扶貧嗎?筆者最近也關注了一些關於地攤經濟的分析,其中提到地攤經濟是為了扶貧的目的文章不在少數,其分析依據無非是就業問題,提高就業率增加居民收入。
但是請不要忽略一個重要的關鍵點,貧困人口在農村,地攤是擺在城市人口流動量大的合適地點的,貧困戶更不可能拿出投資還千裡迢迢去城裡擺地攤增加收入了。扶貧說的不準確,是為了不返貧,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關鍵的一年,之前成功脫貧千百萬人口多少是剛剛達到脫貧標準的,今年的疫情影響很有可能造成脫貧人口返貧,地攤經濟門檻低,是增加收入的好機會,而且可以當作副業經營,可以有效地防止脫貧人口返貧。
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很好理解,當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後,可能出現兩種結果,第一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發達國家,第二是出現貧富差距懸殊,導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第二種結果就叫中等收入陷阱。
2020年是嚴峻的一年,經濟發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攤經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收入。
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出口,消費。目前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投資和出口的拉動力被削弱,鼓勵地攤經濟的發展,促進國內消費同樣可以拉動經濟,增加對GDP的貢獻。
往大的說,鼓勵地攤的發展,規範地攤經營,讓百姓對生活有奔頭,忙的充實,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減少犯罪率,而且還增加了城市的煙火氣息,什麼是江湖,這就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