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諮詢:刑法中的教唆犯,律師深度解讀

2021-01-10 法公社

當事人案例1:2016/05/21.我家小孩A15歲,以前盜竊被公安機關管教過行政拘留,現在又經常盜竊。鄰居B唆使A盜竊,A聽B的話照做。是的責任大?

律師:小孩A15歲精神正常,B故意指引A去實施盜竊違法行為,B對A僅僅教唆,B是教唆犯,B犯盜竊罪。教唆犯就是指故意引起他人實施客觀違法行為的人。

刑法

一、教唆的對象

教唆的對象要符合3個條件

1、教唆的對象是要具有規範意識(精神正常)、責任能力,但不要求達到責任年齡,18歲還是15歲,這個沒有要求。

2、 教唆對象必須特定的人,如果不特定,就是煽動。某人煽動軍人逃離部隊罪,對象不能特定,便不是教唆犯。

3、 教唆對象有一定犯意的情形。

小孩A本來想偷東西,B僅僅說了一下,說那個東西不錯,A去盜竊,這種情況B不是教唆犯,如小孩A不想去偷,B說那個東西不錯,那來看看,這種情況B是教唆犯。

如他人已經有犯輕罪的意圖,教唆他人犯重罪(與輕罪性質相同),則構成重罪的教唆犯。例如,A本想東西,B教唆A,一次偷得太少了,直接看中大目標去搶劫。A便實施搶劫。B構成搶劫罪的教唆犯。

4、他人打算將來實施犯罪,教唆他人現在就實施,成立教唆犯。如A說明天去偷東西,B馬上去,B是教唆犯

5、他人打算若具備某個附加條件時就實施犯罪。為他人創造了附加條件,促使他人實施犯罪,成立教唆犯。例如,A對B說:「你幫我去問問那個妹子C,是否答應做我女朋友?」

然後自言自語:「她不答應我,殺了她!」A因C曾甩過自己,意圖殺害C,第二天得到C同意的口信,卻對A謊稱C不答應。B便殺了丙。A是教唆犯。

二、教唆行為

教唆行為指:引起他人實施客觀違法行為的行為。

A教唆B:「C是壞人,你將這包毒藥送給他喝。」B卻聽成了「丙是病人,你將這包上藥送給他喝」,於是將該藥送給C喝,致C死亡.A有教唆故意的行為,A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

被教唆行為(實行行為) 的侵害法律規定的利益或權益。

如果教唆他人實施沒有任何法益侵害的危險性的行為,則不構成教唆犯。

A為了試探B的膽量,給B一把空槍,B不知是空槍。A讓B開槍打死不遠處的C,B便開槍。因為B的行為沒有任何危險,B無罪,A不構成教唆犯,也無罪。

三、教唆故意

成立教唆犯,要求有教唆行為,還要求有教唆故意。

教唆故意應具備兩個要素:

(1) 故意教唆他人實施違法行為。如果過失引起他人實施違法行為,不構成教唆犯。例如,A向B炫耀自己販毒賺了好多錢。說者無意,聽者有心,B暗自下決心也去販毒。客觀上,A的行為對B起到教唆效果, 但是A沒有故意教唆B實施販毒,不構成販賣毒品罪的教唆犯。

(2) 故意教唆他人故意實施違法行為。如果故意教唆他人過失實施違法行為,不構成教唆犯,而構成間接正犯。

四、教唆犯的處罰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1、教唆犯起主要作用,定主犯; 起次要作用,定從犯。教唆犯也有可能成為脅從犯。例如,A掌握了B(婦女) 的裸照,威脅B去教唆丙(法官) 徇私枉法。B被迫答應。B既屬於脅從犯,又屬於教唆犯。

2、教唆犯可以不止一人。二人共同教唆他人犯罪的,這兩個教唆犯,也應當根據其所起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相關焦點

  • 已經認定共同犯罪,還能否認定教唆犯?
    那麼,已經認定共同犯罪,還能否認定教唆犯?網友諮詢:甲與乙是同事關係,平日素有不睦。丙是甲的下屬,為討好甲一日提議想教訓教訓乙,找人打乙一頓,甲同意命丙去辦這件事。丙找來丁去打乙(丙沒親自出面),打鬥之中乙正當防衛進行回擊,丁一怒之下拔槍打死了乙,然後逃走。如何認定共同犯罪?
  • 刑法天天學之33——教唆犯的認定及其刑事責任
    考慮到很多同學對教唆犯和間接正犯的區別還是不太理解,我再給大家一個詳細版的教唆犯的認定及其刑事責任。這個如果乙已有犯A罪的故意,甲教唆他,使他的犯罪情節更為嚴重的,甲成立幫助犯。乙是否本來打算犯B罪,不影響教唆犯的認定。 (二)教唆犯與間接正犯的區別如果被教唆者沒有規範意識,那麼教唆者就不能成立教唆犯,而只能成立間接正犯。
  • 什麼是教唆犯?教唆犯的認定是怎樣的?
    教唆他人犯罪本身是一種犯罪行為,它又不是一種有具體罪名的犯罪,因為在我國刑法分則中沒有教唆罪的規定。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教唆犯罪沒有自己獨立的、完整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理論認為教唆犯是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圖的人,因此對教唆犯就應當結合被教唆人的行為進行認定和處罰,從而使教唆犯成為共同犯罪的一部分。
  • 張印富律師|投資者在非法集資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責任
    投資者在非法集資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責任作者:張印富律師刑法規定只處罰吸收公眾存款人,罪刑法定,刑法沒有規定對集資人定罪處罰。向集資者非法出資的對向性的參與行為,之所以不應該受到刑罰處罰,是因為其法益侵害性沒有達到可罰的程度。二、存款人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但在例外情況下可能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教唆犯、幫助犯或片面共犯。在一般情況下,存款人不構成犯罪。
  • 2020考研法律碩士:刑法學考點之脅從犯和教唆犯
    注意的問題:   ①脅從犯的轉化:行為人起先是因為被脅迫而參加犯罪,但後來積極主動地實施犯罪行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不宜認定為脅從犯,而是主犯。   ②行為人身體完全受強制、完全喪失意志自由時實施的某種行為,以及符合緊急避險條件的行為,不成立脅從犯。脅從犯是有一定的意志自由的。   ③不包括被誘騙參加犯罪的人。
  •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教唆犯的處罰原則有哪些?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教唆他人犯罪本身是一種犯罪行為,它又不是一種有具體罪名的犯罪,因為在我國刑法分則中沒有教唆罪的規定。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教唆犯罪沒有自己獨立的、完整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理論認為教唆犯是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圖的人,因此對教唆犯就應當結合被教唆人的行為進行認定和處罰,從而使教唆犯成為共同犯罪的一部分。在我國刑法中,有關教唆犯的規定被放在總則共同犯罪一章中,也表明了以共同犯罪的定罪與處罰原則處理教唆犯罪有關問題的原則立場。
  • 論教唆犯之本質
    [2]  德國刑法第26條規定了教唆犯的法定含義,從中可以看出德國對教唆犯的立法採取共犯從屬性原則,即教唆犯的犯罪成立從屬於正犯,而且根據麥耶對共犯從屬形態的劃分,德國教唆犯立法例採取的是限制從屬形式。[3]  根據德國刑法第29條,德國學者認為德國現行刑法對共犯人採取同等處罰原則。即對共同犯罪人實行獨立責任制[4]。
  • 淺談教唆犯的未遂形態
    而其中的教唆未遂問題是刑法學中頗有爭議的問題,目前國內外刑法學界對教唆未遂問題沒有達成共識,這些爭議問題的存在不利於相關理論研究和司法實務的展開,本文在評價國內外刑法學界關於教唆未遂和不同觀點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唆犯的未遂問題,是關於共犯中教唆犯成立犯罪未遂的範圍以及可罰性與處罰程度的問題。而刑法學家對該問題的爭議頗多,甚至與未遂交所、陷害教唆相混淆。
  • 【即將發貨】《2021年法律碩士聯考刑法分則深度解讀》|文運法碩
    《刑法分則深度解讀》以表格對比、案例分析、重點講解及疑難標註等多種形式深度解讀法律碩士刑法分則,將犯罪構成、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以雙色印刷的形式呈現給考生。本書一經出版即得到法律碩士考生歡迎和認可,90%左右的經驗文章都推薦了本書。本刑法分則深度解讀將有效幫助您攻克刑法複習難題,助您基礎課取得高分。
  • 【探討】淺析教唆犯與間接正犯相關問題
    教唆犯,古中華法系稱為造意犯,所謂「造意」,是指「倡首先言」的行為,它與現代刑法中教唆犯的不同在於:教唆犯僅須有起意犯罪,而無須親自參與犯罪犯罪行為的實施;而造意犯不僅起意犯罪,而且還可能親自參與犯罪。從古至今,人們為了擺脫枷鎖與奴役、爭取自由與光明做出了不懈努力,尤其在反對思想犯罪方面。
  • 慮課堂|南大法學院楊輝忠教授深度解讀《刑法修正案(十一)》亮點
    2021年1月28日下午,江蘇中慮律師事務所舉辦的《新刑法修正案視角下的環境保護研討會》在律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1865創意園C1幢4樓的會議室舉行。我所主任韓旗,副主任祝紅、趙麗敏及相關律師參加會議。中慮律師線上抖音號進行了在線直播和互動交流。
  • 金鎖良:淺析教唆犯的刑事責任認定
    金鎖良在共同犯罪中,每一個共同犯罪人都應對共同犯罪的整體行為及其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本文試著對教唆犯的刑事責任做一簡要論述。我國《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 關於教唆犯的司法認定
    教唆犯不是獨立的罪名,教唆犯有從屬性和相對獨立性的二重性,他可以構成主犯也可能是從犯,在共同犯罪中又處於相對獨立的地位,具有相對獨立性。被教唆人犯了被教唆的罪的,對於教唆犯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對主犯的處罰原則處罰;只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按照對從犯的處罰原則處罰。由於法律的特別規定,部分教唆行為被賦予了獨立的罪名和法定刑,不作為共同犯罪處理,也即不是教唆犯。
  • 共同盜竊中存在犯罪未遂嗎,應當如何認定未遂?
    刑事犯罪是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消極因素的綜合反映,並且這種反映表現的領域和強度,與一個國家社會變革的深度和廣度密切相關。那麼,共同盜竊中存在犯罪未遂嗎,應當如何認定未遂?網友諮詢:如何認定共同盜竊中犯罪未遂?
  • 漯河精英律師在線諮詢_錦盾律師事務所
    漯河精英律師在線諮詢,錦盾律師事務所,辦案律師團隊由執業10年以上的資深律師和法學專家教授作為總負責人,辦案律師由承辦各類案件在50件以上的律師作為出庭律師,按照錦盾法律服務團隊內部標準化辦案流程協作分工,打造工匠化律師隊伍,把案件細節做到極致。
  • 律師可以出賣當事人嗎?律師協會:違反職業道德
    花重金聘請來的律師,對他如實說出案件真實情況,本想他能提供最優的辯護,卻沒想到他一個轉身,卻把我口述的證據賣給公訴人或法庭。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極為少數,但是並非沒有。那律師可以出賣自己的當事人嗎?如果律師收受利益,出賣自己的當事人,向公訴人或者法庭提供對他不利證據,你還會相信律師嗎?
  • 教唆犯只存在於共同犯罪裡嗎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違法行為都是由兩個或許以上的違法分子施行的,出現這種狀況時,就會構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案件要區別主犯、從犯、脅從犯等違法分子,那麼教唆犯是不是只存在於共同犯罪中?教唆犯只存在於共同犯罪裡嗎唆使別人違法的,應當依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效果處分。
  • 金山假冒註冊商標律師在線諮詢_俞逸群律師
    金山假冒註冊商標律師在線諮詢,俞逸群律師,俞逸群律師,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上海律師協會會員,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 在此時,律師如果充分利用這些法定權利,提出強有力的辯護觀點,且辯護觀點正確,是完全有可能實現有效辯護的。
  • 「幫助犯」與「教唆犯」詳解
    二、幫助犯幫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基於幫助正犯的故意,實施幫助行為。1、幫助犯的成立條件1)存在正犯的行為只有正犯著手實施犯罪,幫助犯才有成立的可能。2)在主觀上,有幫助正犯的故意這種故意是指認識到正犯正在實施犯罪,仍然希望或放任通過自己的幫助行為促進正犯行為順利進行。
  • 尋釁滋事罪律師_褚子云律師團隊
    尋釁滋事罪律師,褚子云律師團隊,中華公益基金會合作律師、中華婦女權益保護公益律師、上海12348司法熱線援助律師等。尋釁滋事罪律師, 尋釁滋事罪怎麼認定?法律快車法律語音問答頻道專業律師為您講解尋釁滋事罪立案標準、尋釁滋事罪怎麼認定等問題,您也可以在線諮詢律師相關法律問題。我們嫂子揚言明天要帶刀砍我,要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