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春
編輯\媛媛
在每個人的小時候都有過一個固定的理想就是長大成為科學家,但長大之後能成為科學家的孩子少之又少,我們憧憬著每天擺弄著精細儀器,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或者發明一些有益或還沒探索過的知識。
在我們開始長大以後,科學家卻成為了一個難如登天的夢想,或許科學知識並不是那麼好掌握的,但科學家真的都是天選之人嗎?
最近新聞開始頻頻出現小學生研究獲獎的新聞,讓人大吃一驚,在我們還擺弄著手上的玩具時,人家孩子已經在研究抗癌了。
近期武漢市的兩個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得國家大獎,先不提兩個孩子怎麼這麼有想法,在兒童最多動的時期,兩個小學生就可以因為自己的科學夢想在實驗室裡專心研究,一次次地進行實驗。
事後網友們了解到,這兩個小女孩的父親本身就是武漢大學教授,而且也是昆蟲研究的研究人員,網友不禁感嘆:原來是天賦遺傳呀!
但這真的只是天賦遺傳這麼簡單嗎?我覺得父親是研究人員這一點給孩子更多帶來的是對科學研究的熱愛與好奇。科學的最核心所在一直是觀察、發現和探究,這是每個孩子小時候都具備的能力。
只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開始慢慢忽略周圍,在學校的學習變成了固定學習方向,我們不再抱有小時候的強烈好奇心,接著我們的科學能力也就越來越低下。科學對於孩子的各方面發展其實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現在的課堂上也會出現科學課。
說到科學課,我們就要提到STEAM教育。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於一體的綜合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34;。
科學課其實是STEAM教育的延伸,這門課程主要就是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因此學習科學是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
1、可以鍛鍊孩子的觀察力
學習科學首先就是要對事物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孩子需要去認真觀察事物的變化或發現不同的狀況才能有自己的判斷。好的觀察力可以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源頭,這樣會使孩子更好地去解決,甚至根據原因而得出不同的解決方式,從而找出更好的方法;好的觀察力也可以讓孩子在社交方面有所成就,人都覺得知音難尋,而觀察力好的人會在一開始就了解到別人的心情波動,這樣孩子就能判斷出自己要用什麼情緒才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在別人看到有人這麼了解自己時,就很容易與那人交朋友,孩子的社交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2、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科學是一件需要嚴禁做事態度的事情,而認真地對待研究,思考研究的各個可能性並付出行動,這是很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而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是出類拔萃的,他們在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對待知識的分析,學習的方法都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案。邏輯思維強的孩子一般也比較冷靜不會衝動,因為他們會把一件事的前因後果都想清楚之後才做出決定。
3、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在科學研究中,實驗操作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這是證明理論正確的唯一方法,所以孩子親自動手做實驗,對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孩子動手操作能力強也表現了孩子的思維靈活,對待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有自己的想法,手指是大腦的精神末梢,手指靈活的人也不會笨到哪裡去。
我們思想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常常來源於好奇心。——愛因斯坦
我們因好奇而去觀察所以產生疑問,我們又因疑問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和分析各種的可能性,而最後我們又因思考的答案而去實驗驗證,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是由無數前人去發現去解決,從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科學能力不是單指一種學習能力,它更多地是把所有的能力結合在一起,來提升孩子的各方面,所以父母別再把科學能力當做是一件很難學習的事情,為了孩子的成長,早早地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是很重要的。
在孩子小時候是培養科學能力最好的時候,所以父母儘早開始訓練孩子。
第一步:提升科學能力就要提升知識庫存
孩子會去觀察也是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當孩子已經對周圍都了解熟知了之後,我們就需要讓孩子開始對書本裡的知識開始產生好奇,其實讀書也是一件保持自己好奇心的好方法,我們不斷在書籍上看到新知識,而去分析了解,然後吸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並且孩子懂得更多的知識,對自己想要理解的事物也會提供更多的分析角度。閱讀一直是在為平時做準備的行為。
第二步: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實驗
其實科學實驗沒有父母想的那麼的難,一些平常的東西就能做出一些小實驗,比如用裝滿水的玻璃杯放在一張畫了箭頭的紙前面,因為水杯會像凸透鏡一樣,所以箭頭會通過水杯形成的畫面會變成反的。像這種小實驗就能讓孩子產生興趣,引發他們的思考,從而去了解分析箭頭反過來的原因。這種好奇就能使孩子對於科學開始有了最初的印象。
第三步:引導孩子提問
開口提問永遠比回答獲得更多,因為孩子在提問的時候就是已經在思考問題的答案,為了答案,他們會去認真分析,思考原理,判斷對錯。這會讓他們對問題更加有印象,對之後的答案就會更銘記於心。
所以當孩子向家長提問時,我們不要直接給答案,應該側面引導,給出大範圍答案,然後再向孩子提問,讓他們再思考一遍,儘量把每一個小問題連接起來的答案就是孩子最初問題的答案。
科學能力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考辦法和處事步驟,面對問題不是退縮不是放棄,而是靜靜地觀察,找出他的源頭,給他最有力的一擊,最後吸取經驗為下一次做好準備。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科學家,父母不用覺得自己孩子沒有這種天賦,而不去關心孩子的好奇心,家長的用心培養總會讓孩子真的想去實現科學夢,就算孩子不想成為科學家,那麼提高孩子的科學能力也會給孩子在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提供動力。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