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學英語最好的語言環境是家庭,喚醒兒童語言天賦的3個步驟

2020-10-03 英倫雲小學

根據《麥克米蘭英語詞典》(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的釋義:Talent is a natural ability for being good at a particular activity. (天賦是一種擅長某種活動的自然能力。)


哈佛大學著名的語言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其名著《語言本能》一書中談到,語言能力是人類進化的一種本能(instinct),尤其是內在語法能力,也是人類進化的產物。


這一理論,也解釋了為什麼一兩歲的幼兒沒有學過語法,也能說出符合語法規則的正確句子。這是兒童的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通過後天父母的訓練,激活了孩子的語言天賦。


史蒂芬·平克在書中還舉了狼孩長大後無法學會人類語言的例子,以此說明,孩子的語言天賦或本能是有時效性的,現在人們常用「關鍵期」(critical period)來描述,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孩子的語言天賦就很難被喚醒了。


01

打造沉浸式語言環境

兒童學英語,最好的語言環境是家庭,所以,打造家庭英語環境,是英語啟蒙的一個重要環節。英語啟蒙,聽說領先。從這個意義上說,打造家庭英語環境,就是擴大聽力的輸入量。


下面,苗爸就此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1)聽力輸入。如何語言啟蒙的第一步,無疑疑問都是聽力輸入,是爸爸媽媽對嬰兒的「嘮叨」。孩子對父母的聲音最為敏感,這也是《父母的語言》(Thirty Million Words)一書的作者反覆強調的內容:三歲前的3000萬詞彙差距、父母的語言為什麼會對孩子影響深遠?


不過,有的父母的英語口語水平的確是零基礎,無法與孩子進行交流,除了不斷自我充電訓練之外,也可以藉助點讀筆、繪本音頻和動畫片等工具和資料,擴大孩子英語聽力的輸入量。


(2)可理解性輸入。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假說: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假說。為兒童英語啟蒙提供了理論支撐。


其理論核心就是:i + 1,i 是孩子目前的水平,i + 1 就是說,孩子的聽力或是閱讀輸入的難度,應該是略高於現有的水平,太高則聽不懂看不懂。


父母在給孩子選擇英文動畫片或英語繪本的時候,需要把握好「可理解性輸入」的度,不是什麼動畫片都適合孩子觀看的。


(3)聽力輸入計劃。每天聽多少個小時?什麼時候聽?聽什麼內容?如果沒有一個訓練計劃的話,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終半途而廢了。


從打造浸入式語言環境的角度來說,每天聽力輸入的時間是越長越好。但是,中文和數學的啟蒙也不能滯後,所以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輸入時間。如果是三歲之前的話,每天至少應該輸入3個小時,一年輸入1000個小時左右。


大家一定都聽過「10000小時訓練」的天才訓練理論,意思是說,在任何一個領域,要想出類拔萃,必須訓練一萬個小時。後來又有人進行了修正,取名叫「刻意訓練」。經常有人說學了十幾年英語,也不會說。按理說,也有10000小時的訓練量,為什麼不但沒有成為行業頂尖,連最基本的交流都不達標。


這裡面就涉及到「刻意訓練」的問題了,10年聽1000小時,和1年聽1000 小時的英語聽力,其效果自然是不一樣的。短時間內的強化突破,對英語啟蒙來說,同樣重要。


02

鸚鵡學舌

通過浸入式語言環境喚醒孩子的英語耳朵之後,就要開始進行說的訓練了。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出生在繁華發達的都市,還是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在經過父母的訓練之後,都或早或晚地學會了母語。


事實上,即使非人類的鸚鵡,只要訓練得法,也能說上不少人類的語言。幼兒學英語,也可以從「鸚鵡學舌」開始,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跟讀。跟讀英文繪本,或者是英語課文,都是很好的語言訓練方法。我們小時候,因為聽力資料匱乏,以及大環境的影響,閱讀英語的時候,幾乎沒有聽過配套的音頻。


現在條件好了,各種音頻資料琳琅滿目,練英語聽力和口語的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如果可能的話,所買的如何英語讀物,都要有配套的音頻資料,或者支持點讀筆點讀。


(2)影子訓練。這本是同聲傳譯訓練的基本功之一,用來訓練孩子的英語口語,也有不錯的效果。所謂的影子訓練(shadowing),是指訓練在聽英語的時候,幾乎是與原聲同步跟讀。


開始的時候,先看英語文本,等熟練之後,再進行盲聽跟讀訓練。影子訓練的最大好處,督促孩子必須集中注意力,否則就跟不上原聲的速度。


(3)模仿。兒童學英語,主要靠模仿。正如《父母的語言》記載,兒童語言的85%是模仿父母的。最初模仿的時候,孩子大都是吐字含混不清,這很正常,只要慢慢模仿英語原聲的語音語調語氣,終有一天會「水滴石穿」的。


03

TPR親子互動

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簡而言之,就是孩子在聽到英語的聲音時,大腦中閃現的是一個畫面,是音與形的統一。


培養孩子英語思維的過程,就解碼聲音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建立圖像與聲音的聯繫的過程。主要的形式,就是TPR(全身肢體反應)親子互動。一般來說,這一過程分為三種形式。


(1)圖畫+聲音。「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比較適合與孩子進行互動,孩子先熟悉閃卡的圖片,通過聽音頻,將圖畫與聲音建立聯繫。然後再聽聲音,找閃卡,做圖畫和聲音對應的訓練。


(2)動作+聲音。TPR親子互動,最大的特點,是孩子看到父母的肢體動作,就明白英語指令的意思了,不需要中文翻譯,是真正的英語思維。


(3)場景+聲音。英文動畫片,以及日常生活場景,是非常好的英語使用環境,可以幫助孩子將場景與聲音聯繫起來。


總而言之,圖片、動作、場景就是聲音的註解。通過TPR親子互動,最終喚醒了孩子的語言天賦。把握好語言天賦的時效性,在短時間內容進行刻意訓練,擴大聽力的輸入量,增加口語輸出量。


小結

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的3個步驟


(一)打造浸入式語言環境。

(二)鸚鵡學舌。

(三)TPR親子互動。


英倫雲小學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核心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也為孩子提供全人素質培養課程,為Reception-Year6的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更為孩子提供英語語言訓練、入學測試、申請和註冊、預約面試、參觀學校、辦理寄宿監護服務、體檢、籤證申請等一系列服務。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的教育,或者進行國際教育過渡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簡單3步,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
    這是兒童的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通過後天父母的訓練,激活了孩子的語言天賦。史蒂芬·平克在書中還舉了狼孩長大後無法學會人類語言的例子,以此說明,孩子的語言天賦或本能是有時效性的,現在人們常用「關鍵期」(critical period)來描述,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孩子的語言天賦就很難被喚醒了。
  • 英語啟蒙:簡單3步,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
    這是兒童的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通過後天父母的訓練,激活了孩子的語言天賦。史蒂芬·平克在書中還舉了狼孩長大後無法學會人類語言的例子,以此說明,孩子的語言天賦或本能是有時效性的,現在人們常用「關鍵期」(critical period)來描述,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孩子的語言天賦就很難被喚醒了。
  • 一起來見證兒童神奇的語言天賦,及一場英語教育的革命
    ,有強大的語言天賦能力,只要提供語言環境,母語一樣充分發揮兒童的語言天賦,就能習得任何語言像母語一樣。而其實,我們母語式英語博雅教育,家庭雙語工程,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一點:充分發展兒童的語言天賦,兒童的自我生長就會蓬勃發展、動力十足!母語的方式,最天然的、合乎兒童語言學習天賦發展規律的模式,同時博雅教育,經典有生命力的內容,給到孩子生命充分的滋養。如此才可以充分調到孩子內在的天賦,內力覺醒。
  • 「兒童場景英語」麥禾教育:以真實社交場景激發兒童語言學習天賦
    麥禾教育的創始人及CEO時光先生在提起兒童教育理念時這樣認為:「兒童語言的啟蒙習得應該在社交場景中自然達成,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優勢。」
  • 3歲的孩子學英語?不會英語的父母也不要錯過孩子語言的天賦期!
    這和大人平時學英語的困難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足以說明學前兒童在英語學習上是有天賦的,這種天賦是覆蓋到2-6周歲,而到了青少年以及成年後,這種語言天賦就逐漸消失了。另外,還有一項來自美國移民英語水平的調查也印證了這個兒童英語學習關鍵期的理論。
  • 兒童語言的發展
    學習理論家認為語言是通過學習獲得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孩子在4-6個月的時候牙牙學語,在12-13個月的時候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在第二年末的時候開始組合詞語,在4-5歲的時候知道幾千個詞的意義,並構造出一系列合乎語法的句子。而對於先天論來講,語言獲得是有一種先天的存在人腦的語言機制,外界環境成熟後,喚醒了它。
  • 文件首次曝光,自醒英語成功的第一步:《喚醒語言的天賦與靈性》
    >喚醒語言的天賦與靈性立志成為自醒門生你不僅是一名來提升自己的學生,你還將擔負起「架起文明橋梁、傳遞真正心聲」的責任這樣,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內,學習好英語,就成為了門生的必要條件。接下來,我將簡單敘述你應該按照什麼步驟學習這門嶄新或者一直沒有搞清楚的語言。這個步驟對正在學習和將要學習的門生都非常有益。「學習語言無關乎智力,乳臭兒童一樣可以學好語言,語言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賦與靈性。
  • 啟蒙英語前傳【0-3歲兒童語言發展規律及如何促進寶寶語言發育
    我之前寫過一個啟蒙英語學習手冊。裡面比較詳細地闡述了親子英語的各方面情況。鑑於那篇文章主要書寫的是為什麼3歲以後開啟外語啟蒙比較好,3歲之前語言發展規律在那篇文章沒有體現。我決定把0-3歲兒童語言的發展規律寫一下,順便再從另一個角度闡述為什麼3歲啟蒙英語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時間。
  • 關注兒童的語言發展,講講兒童的語言能力
    兒童口語獲得大致年齡可以看以下:剛出生後,能夠分辨語音刺激與其他聲音刺激;9-12個月,說出第一個指示詞;這個時期的幼兒往往會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代替和表達完整句子所包涵的意義。會用手勢、表情等輔助表達自己的意願。18-24個月,出現雙詞話語;由於這個時期的幼兒對周圍的環境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認識,孩子的詞彙量迅速增加。
  • 0~3歲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與教育
    從第三個月開始發出多種聲音——咕咕。世界各地的小兒都是以同樣的方式發這些聲音,可能是由於聲帶的構造所致。六個月時這些咕咕的聲音發展為咿呀學語,因各地文化和語言不不同而不同。九個月時兒童經常以某種聲音指代東西,如「嘟嘟」代表汽車。
  • ...海外專家,開展山東省首期與國際接軌的兒童語言發展家庭訓練課堂
    「美國培聲早期兒童語言家庭訓練課程(Bethel Family Training for Early Communication & Language Development)」由美國培聲言語語言病理專家團隊,專為0-3歲面臨語言發育落後的嬰幼兒家長打造,基於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以家庭為中心」的幹預模式,旨在引入最新的循證理論和北美語言病理專家的系統示教視頻,通過實操指導家長進行科學的家庭語言幹預
  • 兒童語言障礙家庭訓練方法——理論篇
    我決定給大家整理出關於兒童語言發育及家庭應對訓練方案的一篇文字說明。這篇文章有點枯燥,但是在準備給孩子做語言訓練之前,還是建議父母忍耐一下,把文章看完。因為堅持看完文章,可能更有利於您清晰科學的給孩子在家選擇適合孩子的家庭語言訓練遊戲。
  • 斑馬英語「走紅」背後的原因分析——抓住了兒童的語言敏感期
    本文所探討的語言敏感期,則是從兒童3歲前後開始,止於6歲。日本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九一,在《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中提出著名的「潛能遞減法則」。即,兒童在3歲前後,如果有人陪他說話,給他足夠多的「語言刺激」,則他的語言潛能有可能被百分百的開發出來。如果兒童在5歲時才開始有人陪他說話,那麼他們的語言潛能也許只能被開發出80%。
  • 沒有語言天賦怎麼學外語?你要先知道語言天賦是個啥
    經常聽人說:我想學外語,沒有語言天賦怎麼辦?那麼沒有語言天賦是不是真的學不好外語?我們需要先搞清楚語言天賦是什麼。其實我們平常說的「語言天賦」可以細分為三部分:語音敏感度、記憶力、理解力,這三部分分別對應著語言學習中的語音、單詞、語法。
  • 孩子學英語用「原聲帶」創造語言環境是關鍵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經驗交流>正文孩子學英語用「原聲帶」創造語言環境是關鍵 2012-05-10 14:35 來源: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作者:嶽霞
  • 【少兒天賦英語工作坊】見面交流會
    目前許多學生及家長碰到的困惑: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沒語言環境,口語不敢表達;家長不懂說英文,沒辦法教孩子;怎麼更輕鬆快樂地學英文...其實,兒童年齡小,聽覺敏銳,對語言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領悟能力,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興趣和動機則是影響他們學習的主要因素。
  • 兒童英語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培養雙語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活動是一種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為培養幼兒雙語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幼兒國語言教育活動的一種特殊類型,幼兒園英語學習活動有其鮮明的特徵,因此,在幼兒園實施雙語教育必須遵循幼兒語言學習的規律。
  • 兒童家庭英語啟蒙路線圖
    事實上,對於一個10歲的兒童來說,不要說10000小時的訓練,即使能做到3650個小時,即平均每天一個小時的訓練時間,聽說能力就能夠碾壓80%以上的同齡人。英語啟蒙,聽說領先。語言是一個交流工具,任何非聽說領先的英語啟蒙,都是在誤入歧途,都是在耽誤孩子的前途,浪費孩子的生命。
  •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的特點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學齡前兒童學英語的特點 2011-06-22 14:41 來源:求醫網
  • 兒童語言的發展和教育
    語言是思維的外化,兒童語言學習是兒童主動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個性化、綜合化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過程。 一、影響孩子語言學習的因素 生理上的發音器官是否發育完善; 心理上對開口說話是否準備好了; 家庭和社會環境是否有激發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