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麥克米蘭英語詞典》(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的釋義:Talent is a natural ability for being good at a particular activity. (天賦是一種擅長某種活動的自然能力。)
哈佛大學著名的語言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其名著《語言本能》一書中談到,語言能力是人類進化的一種本能(instinct),尤其是內在語法能力,也是人類進化的產物。
這一理論,也解釋了為什麼一兩歲的幼兒沒有學過語法,也能說出符合語法規則的正確句子。這是兒童的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通過後天父母的訓練,激活了孩子的語言天賦。
史蒂芬·平克在書中還舉了狼孩長大後無法學會人類語言的例子,以此說明,孩子的語言天賦或本能是有時效性的,現在人們常用「關鍵期」(critical period)來描述,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孩子的語言天賦就很難被喚醒了。
01
打造沉浸式語言環境
兒童學英語,最好的語言環境是家庭,所以,打造家庭英語環境,是英語啟蒙的一個重要環節。英語啟蒙,聽說領先。從這個意義上說,打造家庭英語環境,就是擴大聽力的輸入量。
下面,苗爸就此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1)聽力輸入。如何語言啟蒙的第一步,無疑疑問都是聽力輸入,是爸爸媽媽對嬰兒的「嘮叨」。孩子對父母的聲音最為敏感,這也是《父母的語言》(Thirty Million Words)一書的作者反覆強調的內容:三歲前的3000萬詞彙差距、父母的語言為什麼會對孩子影響深遠?
不過,有的父母的英語口語水平的確是零基礎,無法與孩子進行交流,除了不斷自我充電訓練之外,也可以藉助點讀筆、繪本音頻和動畫片等工具和資料,擴大孩子英語聽力的輸入量。
(2)可理解性輸入。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假說: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假說。為兒童英語啟蒙提供了理論支撐。
其理論核心就是:i + 1,i 是孩子目前的水平,i + 1 就是說,孩子的聽力或是閱讀輸入的難度,應該是略高於現有的水平,太高則聽不懂看不懂。
父母在給孩子選擇英文動畫片或英語繪本的時候,需要把握好「可理解性輸入」的度,不是什麼動畫片都適合孩子觀看的。
(3)聽力輸入計劃。每天聽多少個小時?什麼時候聽?聽什麼內容?如果沒有一個訓練計劃的話,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終半途而廢了。
從打造浸入式語言環境的角度來說,每天聽力輸入的時間是越長越好。但是,中文和數學的啟蒙也不能滯後,所以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輸入時間。如果是三歲之前的話,每天至少應該輸入3個小時,一年輸入1000個小時左右。
大家一定都聽過「10000小時訓練」的天才訓練理論,意思是說,在任何一個領域,要想出類拔萃,必須訓練一萬個小時。後來又有人進行了修正,取名叫「刻意訓練」。經常有人說學了十幾年英語,也不會說。按理說,也有10000小時的訓練量,為什麼不但沒有成為行業頂尖,連最基本的交流都不達標。
這裡面就涉及到「刻意訓練」的問題了,10年聽1000小時,和1年聽1000 小時的英語聽力,其效果自然是不一樣的。短時間內的強化突破,對英語啟蒙來說,同樣重要。
02
鸚鵡學舌
通過浸入式語言環境喚醒孩子的英語耳朵之後,就要開始進行說的訓練了。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出生在繁華發達的都市,還是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在經過父母的訓練之後,都或早或晚地學會了母語。
事實上,即使非人類的鸚鵡,只要訓練得法,也能說上不少人類的語言。幼兒學英語,也可以從「鸚鵡學舌」開始,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跟讀。跟讀英文繪本,或者是英語課文,都是很好的語言訓練方法。我們小時候,因為聽力資料匱乏,以及大環境的影響,閱讀英語的時候,幾乎沒有聽過配套的音頻。
現在條件好了,各種音頻資料琳琅滿目,練英語聽力和口語的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如果可能的話,所買的如何英語讀物,都要有配套的音頻資料,或者支持點讀筆點讀。
(2)影子訓練。這本是同聲傳譯訓練的基本功之一,用來訓練孩子的英語口語,也有不錯的效果。所謂的影子訓練(shadowing),是指訓練在聽英語的時候,幾乎是與原聲同步跟讀。
開始的時候,先看英語文本,等熟練之後,再進行盲聽跟讀訓練。影子訓練的最大好處,督促孩子必須集中注意力,否則就跟不上原聲的速度。
(3)模仿。兒童學英語,主要靠模仿。正如《父母的語言》記載,兒童語言的85%是模仿父母的。最初模仿的時候,孩子大都是吐字含混不清,這很正常,只要慢慢模仿英語原聲的語音語調語氣,終有一天會「水滴石穿」的。
03
TPR親子互動
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簡而言之,就是孩子在聽到英語的聲音時,大腦中閃現的是一個畫面,是音與形的統一。
培養孩子英語思維的過程,就解碼聲音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建立圖像與聲音的聯繫的過程。主要的形式,就是TPR(全身肢體反應)親子互動。一般來說,這一過程分為三種形式。
(1)圖畫+聲音。「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比較適合與孩子進行互動,孩子先熟悉閃卡的圖片,通過聽音頻,將圖畫與聲音建立聯繫。然後再聽聲音,找閃卡,做圖畫和聲音對應的訓練。
(2)動作+聲音。TPR親子互動,最大的特點,是孩子看到父母的肢體動作,就明白英語指令的意思了,不需要中文翻譯,是真正的英語思維。
(3)場景+聲音。英文動畫片,以及日常生活場景,是非常好的英語使用環境,可以幫助孩子將場景與聲音聯繫起來。
總而言之,圖片、動作、場景就是聲音的註解。通過TPR親子互動,最終喚醒了孩子的語言天賦。把握好語言天賦的時效性,在短時間內容進行刻意訓練,擴大聽力的輸入量,增加口語輸出量。
小結
喚醒孩子的語言天賦的3個步驟
(一)打造浸入式語言環境。
(二)鸚鵡學舌。
(三)TPR親子互動。
英倫雲小學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核心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也為孩子提供全人素質培養課程,為Reception-Year6的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更為孩子提供英語語言訓練、入學測試、申請和註冊、預約面試、參觀學校、辦理寄宿監護服務、體檢、籤證申請等一系列服務。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的教育,或者進行國際教育過渡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