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障礙家庭訓練方法——理論篇

2020-10-23 三個好媽媽


最近一段時間在《三個好媽媽》的社群裡很多家長在諮詢孩子說話晚,吐字不清晰,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各種問題。我決定給大家整理出關於兒童語言發育及家庭應對訓練方案的一篇文字說明。這篇文章有點枯燥,但是在準備給孩子做語言訓練之前,還是建議父母忍耐一下,把文章看完。因為堅持看完文章,可能更有利於您清晰科學的給孩子在家選擇適合孩子的家庭語言訓練遊戲。

兒童語言與言語發展的階段特徵:

一、前語言期

生命的第一年是整個生命歷程中生理和心理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但是語言學研究表明,一歲前的嬰兒還不具備語言能力,通常把這一時期稱為語言發展的「前語言期。雖然前語言期的嬰兒沒有語言產生,但他們發展了語言產生所必需的各種能力,並且為該期期末(約一歲左右)語言的產生做了充分準備,所以,前語言期也被稱為語言發展的準備期。

在這個階段裡,嬰幼兒圍繞著語言最外在的實際顯現-語音,發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即前語言感知能力、前語言發音能力和前語言交際能力。

(一)前語言感知能力的發展

語言感知是指感知說話聲音是詞彙中的一部分的能力,包括兩個層次:

1、能夠區別說話聲音,即能將所聽到的詞彙區別至最小的語音單位。

2、能將區別的聲音分類在不同音韻類別的能力,對於任一兒童個體來說,前語言期感知語音的能力是他們獲得語言的基礎,普通兒童在這段時間內不僅能夠聽到聲音,而且還以某種能幫助自己語言學習的方式去感知語言。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妊娠中後期(5-8個月)的胎兒已有初步的聽覺反應和原始的聽覺記憶能力,能大致區分出樂音、噪音和語音,個剛胎兒還表現出對語音的辨別和記憶能力,而新出生的嬰兒能夠將語言進行知覺分類,並且對於音素的敏感範圍遠超過兒童和成人,國外學者研究表明,嬰兒出生的最初幾天內,就能區分出並且喜歡他們本地語言的所有聲音模式而不喜歡其他語言的聲音模式。

例如表現出對語音特別是母親語音的明顯偏愛,當嬰兒繼續積極地聽周圍人的講話時,他們學會了集中聽那些有意義的聲音種類。他們能辨認出口語中相似的詞組,大一些的嬰兒也能覺察出句子中的長句和短句。

9個月左右的嬰兒擴大了對個別詞彙的敏感性,他們用自己語言中普遍的強調模式和語音次序來聽一些很長的言語流,並使用這些信號將言語流分成類他詞彙的小段。另外,大量研究還表明,9-12個月的嬰兒語音聽辨能力大大增強已經能辨別母語中的各種音素,能把聽到的音流切分為音位,並認識部分音節所代表的意義。

(二)前語言發音能力的發展

前語言發音是指兒童正式說話前的各種語音發聲,類似說話前的語音操練。

嬰兒發出語音比語音知覺發展得要晚。從出生到6周,嬰兒的發聲基本上屬於反射性的哭叫、打噴嚏和咳嗽。

從6周至6個月,嬰兒開始把這些聲音與咕咕聲、咯咯聲等類似語言的聲音結合起來。這些聲音與輔、元音有某種程度的類似,並且常常是對著照顧者說的。約4個月時,嬰兒的發音系統的形狀和結構已經成熟,開始發出各種類似語言的聲音。6個月前後嬰兒進入咿呀學語階段,發出一連串的聲音 (典型的是由一個輔音和一個元音組成), 而且是有節奏地及有語調地加以重複。

(三)前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

新生兒可以通過眼睛接觸開始交流並通過視線離開而終止交流。

4個月左右,他們開始注視與成人相同的方向,這個技巧使12~15個月的嬰兒溝通的準確性增加或變得更準確,成人也追隨嬰兒的視線,他們還經常評論嬰兒所看到的人與事物。

到3個月時,當嬰兒發出聲音的同時,母親也說話,這種情況可能會幫助嬰兒認識到其他人注意到了他們的言語。不久一種輪流模式出現了, 嬰兒說話反過來照料者也說話,等待回應,然後再說。

在6個月左右就出現了輪流遊戲(如躲貓翁),父母開始遊戲,而嬰兒只是一個迷惑的觀察者,但是到了12個月時,嬰兒就成了一個積極的參與者,他們和父母交換角色。當他們這樣做時,練習了人類會話的交流模式,也聽到了和他們所從事的行為相匹配的詞語。

在第一年末,當嬰兒能做出有目的的行為並且開始意識到能以多種方式影響其他人的注意力時,他們就利用前語言手勢的兩種形式影響其他人的行為。

在第二年早期,輪流交流和手勢交流一起出現,特別是在嬰兒的信息不能清晰地表達的情況下。當成人對嬰兒的觸摸及指向手勢做出反應並且也表示它們的時候,嬰兒就快速地得到使用語言可以導致的結果。不久,隨著手勢,嬰兒說出詞語,待手勢消退了,詞語就變成了主要的符號形式。

二、語言發展期

語音聽辨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協調發展結果就是在兒童1歲左右出現了真正的語言。

研究表明,從1歲左右起,兒童便進入正式學習語言的階段,經過短暫的兩三年,兒童就能初步掌握所處文化背景下的主流語言。

下面將分別從語言的語音、語義、語法及語用四個要素陳述兒童語言發展期的語言行為特點。

(一)兒童語音能力的發展

語音即語言的聲音,是語言符號系統的載體,它由人的發音器官發出,負載著一定的語言意義、語言依靠語音實現它的社會功能,漢語語音包括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部分。

兒童的語音發展從聲音的模仿逐漸進入有意義語音的模仿、學習與內化等階段。研究發現,兒童是以音位為單位來獲得語言的。隨著發音器官的成熟,發音機制開始穩定和完善。

從習英語兒童的構音發展資料顯示,55個月左右的兒童幾乎已經能夠正確掌握其母語或其居住地語言的全部語音,並達到發音基本正確度。

中國心理學工作者對3-6歲兒童語音的發展進行研究,總結出中國兒童語音發展的特點如下:

1、發音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提高

2歲半~4歲是語音發展的飛躍期,可持續到4歲半,4-5歲兒童的語音進步最明顯。

2、兒童發聲母比發韻母困難,錯誤較多

兒童對普通話中的韻母基本能發清楚,特別是4歲以後絕大部分兒童都能正確掌握,然而,兒童對聲母的發音正確率稍低。

學前兒童較難掌握的聲母是z.C.s,zh、ch,sh.rn1,其中zh、ch、sh容易與z、C.s相混。

3、兒童語音發展受到方言的幹擾與影響

通過比較兒童跟讀和背繞口令的研究發現:兒童跟讀成人發音的正確率高於兒童自動發音時的正確率,如兒童背繞口令的發音正確率為49.5%,而跟讀的正確率為84.7%。研究者把這種差異歸因為當地語言的發音習慣對學前兒童的正確發音產生了嚴重的障礙作用。

4、語音意識逐漸發展起來

2歲前的兒童尚未產生對語音的意識,還不能辨別自己與他人在發音方面的差異,主要依靠成人的言語強化來習得正確的發音。兒童到4歲左右,逐漸出現對語音的意識,並開始能夠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待語音。具體表現在他們對別人的發音很感興趣,喜歡糾正、評價別人的發音;對自己的發音很注意,積極努力地練習發音;常常迴避或歪曲難發的音,而且為自己申辯理由。

(二)兒童語義能力的發展

語義是語言組成的要素之一,主要是與語言的詞彙、詞組及句子的意義有關。在最基本的層面上,語言的應用就是依賴詞彙傳達溝通的意義或內容,事實上、兒童語言發展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新詞彙的習得,根據國內外的研究結果顯示,兒童約在11或12個月大時,會開始出現第一個有意義的表達性詞彙。之後,他們所習得的詞彙就會快速增加。3歲—5歲是兒童詞彙增長的高峰期。

一般來說,兒童詞彙的發展包括詞彙量、詞彙類別以及詞義理解能力三個層面:

1、詞彙量的發展

兒童早期詞彙量的增加呈現出階段性,各階段增加數量並不相同,增長速度有快有慢,其中,2歲是兒童詞彙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2歲之前,詞彙的發展緩慢,2歲之後,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兒童開始習得文法詞彙,詞彙量迅速增長,3歲和5歲為其詞彙量增長的高峰期。

  • 1歲半兒童的詞彙最多為70個
  • 2歲為270個
  • 3歲為950個,3歲比2歲增加3倍多
  • 3-4歲為1730個
  • 4-5歲為2583個
  • 5-6歲為3562個

2、詞彙類別的擴大

隨著詞彙數量的增加,兒童掌握詞彙類別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即主要表現在詞的類型和詞的內容兩方面。

3、詞義理解能力的發展

(三)兒童語法能力的發展

1、句長的發展

一般來說,兒童句長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4-5歲是句子長度發展比較明顯的時期。

  • 2歲以前兒童句長以5字以下的為主(84,4%),沒有16字以上的句子;
  • 2歲後的句長以6-10字為最多(2歲至2歲半為53,3%, 2歲半至3歲為48%, 3歲至3歲半為55%, 3歲半至4歲為58%, 4歲至4歲半為54.796, 4歲半至5歲為57.39%, 5歲至5歲半為56.1%, 5歲半至6歲為50.7%, 並且有了16字以上乃至20字以上的長句子。

兒童的句子平均長度,隨著年齡的發展而增長。

2、句子結構的發展

然而句子長度只能反映量的變化,口語中常有省略形式,反而使句子簡潔,並不是任何時候都以說得長為好。因此只有句子結構的完整性、複雜性以及類型差別,才是衡量句法發展的重要標誌。

從兒童對各種類型單句、複句的掌握情況來看,漢語兒童句法發展的一般順序是:

  • 3歲兒童說出的句子絕大多數為單句也有少量的複句(如並列句);
  • 4歲兒童開始出現少量的複句,如遞進句、轉折句等;
  • 5歲兒童複句明顯增多,句型也多種多樣
  • 6歲以後,簡單句的質量明顯提高。

從兒童所講語句的完整性和複雜性程度,可將兒童句法結構的發展分為不完整句、完整單句和複合句三個階段。

(一)不完整句的發展階段

即句子結構不完整,但往往用來表達一句話的意思,包括單詞句、雙詞句和電報句三種。兒童在約滿1歲時,會講出一個詞表達一個句子的意思。

如兒童說「奶奶」,表達「奶奶幫我」。在說單詞句的後期,約1歲半時(有的兒童更早),兒童開始能說出由雙詞或三詞組合起來的句子,如"媽媽飯"就是媽媽要過來一起吃飯啦!再比如:媽媽、車車、買瓜瓜;就是:「媽媽騎車去買瓜瓜。」

(二)完整單句的發質展階段

兒童約1歲半至2歲階段,在運用單詞句,電報句的同時,完整句也得到了發展。

  • 1半到3歲兒童已有主—謂—賓句子。
  • 2-6歲兒童的句子研究發現, 2歲兒童出現有簡單修飾語的句子,如「馬路上一輛紅色的汽車」「老虎和熊貓都是動物」。
  • 2歲半出現兼語句,如"阿姨聽我們講故事"。
  • 3歲使用複雜連動結構(如"小朋友迷路了就找警察叔叔")。
  • 3歲半組使用複雜修飾語(如"我家在老遠老遠的地方」)的百外率比3歲組。
  • 幾乎增加一倍,並接近於較年長的其他三組,說明使用複雜修飾語的能力已開始顯著增強,使用兼語句的百分率也比3歲組有較大的增長。
  • 5~6歲組出現了有複雜結構和聯合結構的句子,如"我有空的時候就到潤潤他們家裡去玩…他的臉又胖又好玩、頭髮又短"。

(三)複合句的發展階段

兒童複合句的出現稍遲於簡單句,它是在兒童簡單句還不十分完善的時候出現的,複合句出現後與簡單句並行發展。

  • 兒童2歲時開始說出數量較少的複合句。
  • 4-5歲時發展較快。
  • 2-6歲兒童的複合句大多為聯合複句,佔複句的76, 92%,其中聯合複句中出現最多的是並列複句,其次是連貫複句,還有補充複句。

(四)兒童語用能力的發展

兒童語言運用是指兒童在學習和獲得語言的過程中不斷操作和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現象。兒童在交往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語用能力,主要表現為兒童如何運用適當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交往傾向,如何運用適當的策略展開與他人的交談,如何根據不同情景的需要運用適當的方法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下一篇我們將給大家分享兒童語言訓練原則及訓練內容方法,希望大家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海外專家,開展山東省首期與國際接軌的兒童語言發展家庭訓練課堂
    「美國培聲早期兒童語言家庭訓練課程(Bethel Family Training for Early Communication & Language Development)」由美國培聲言語語言病理專家團隊,專為0-3歲面臨語言發育落後的嬰幼兒家長打造,基於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以家庭為中心」的幹預模式,旨在引入最新的循證理論和北美語言病理專家的系統示教視頻,通過實操指導家長進行科學的家庭語言幹預
  • 自閉症兒童的言語障礙與訓練方法
    在現代社會裡,人與人的交際活動日益頻繁,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性明顯增強。語言交往是人類適應社會的重要形式,而言語能力又是交往的重要決定因素。自閉症兒童也是人類中的一部分,對其存在的語言交往障礙訓練是勢在必行的。可是,自閉症兒童,由於其大腦功能有缺陷,言語在很大障礙。自閉症兒童的言語障礙的程度可以從詞彙少、重複句型到完全不會說話、不懂話。
  • 寧波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訓練方法
    寧波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訓練方法,小吉星秉持「匠心教,愛心育」的理念,用一顆匠人之心,教授技能;用一顆愛子之心,培育幼苗。寧波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的訓練方法, 兒童尿頻一定是尿路感染嗎?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當中,可能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歲兒童為什麼總尿頻?
  • 孤獨症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方法
    來源:網絡孤獨症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方法  一、孤獨症兒童語言障礙的表現:  1、與人的目光接觸和專注力弱;  2、學舌式說話;  3、存在多方面的發音問題;  4、語言理解能力弱;  5、語言表達障礙;  6、混淆代名詞你/我/他。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評估法(S-S法)與語言訓練工作坊
    …………等等困擾家長和言語老師的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孩子存在著嗓音功能障礙,構音功能障礙,口部運動功能障礙。如何抓住孩子2-6歲言語語言康復黃金期讓孩子擁有發音能力,清晰發音,口語表達清晰,語音流暢的能力專業的言語功能評估和訓練是極其必要的。言語語言訓練必須循序漸進,科學系統長期訓練,才能確保效果,不走歪路。
  • 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的教育診斷與評估方法
    對言語語言障礙兒童進行教育診斷與評估,一般運用以下一些步驟和方法。(1)了解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的言語發展以及障礙狀況。(2)確定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的言語障礙特點、程度。(6)選擇最優的言語、語言矯治方法和教育訓練手段。
  • 專題筆談│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語言和社交溝通障礙相關問題
    該文從溝通障礙角度去分析、詮釋ASD兒童在語言障礙及社交溝通障礙的相關表現,並介紹兒童綜合行為療法、關鍵反應治療、自然情境教學法、語言表達訓練、腳本法、以故事為基礎的幹預、社交技能訓練在內的7種具有臨床循證實踐的語言幹預方法,同時提供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學會建議的幹預方式。
  • 【中國特殊教育新進展】第七章 言語語言障礙兒童教育新進展(2000-2010)
    言語語言障礙兒童不能像普通兒童一樣獲得正常的語言發展,早期發現障礙並實施有效的幹預對他們而言十分重要。本章通過文獻研究闡述了言語語言障礙兒童教育的總體研究進展、理論研究進展、實踐研究進展,總結了近11年的進展脈絡,並預測未來的研究方向。
  • 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障礙與構音部位的聯繫
    弱智兒童的語言障礙都較為嚴重,構音障礙最多,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理解能力差、聲音異常和耳語聽解能力差次之,一般重度和中度兒童居多,輕度較少。構音障礙是溝通障礙問題中,最為嚴重者。Nicolosi將構音障礙分為五種類型:音的添加、歪曲音、一般性口語不正確、音的省略、音的代替。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庭訓練方法!(附:訓練卡)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這個原因往往被忽視,甚至有的父母聽到後,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會認為只是晚了一點嘛,再等等就好了,卻往往錯過了最佳幹預時間,那麼,我們下面就先了解一個專業名詞: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訓練方法
    哪些方法可以訓練孩子的語言發育?下面我們來看下吧     康復語言訓練老師會針對孩子的口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口腔訓練。     對中、重度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或言語符號未掌握的兒童、表達困難的兒童均可將手勢語作為表達訓練的導人方式,逐步過渡到用幼兒語、口語進行表達的目的。
  • 遊戲治療在兒童語言障礙康復中的應用
    遊戲是兒童最自然的溝通媒介,對於語言尚未發展成熟的幼兒和語言障礙兒童更是如此,治療師若能利用遊戲與兒童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並在其中融入語言治療的方法,勢必能起到更佳的語言幹預效果。語言障礙兒童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心理因素與語言學習相互影響,而遊戲治療是一種能夠成功解決兒童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語言課程與遊戲治療的結合更有利於兒童的語言發展和身心健康。
  • 關愛兒童言語語言障礙,治療師資質問題亟待解決
    李魯萍是一名專業的兒童言語語言康復師,她幫助的小朋友都具有言語語言障礙,有的是因為自閉症,有的是由於腦損傷,有的患有聽力障礙,還有的存在攝食吞咽問題。李魯萍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說,兒童言語語言障礙是指兒童在發育過程中,語言理解能力或表達能力與同齡的兒童相比有顯著延遲或異常,從而造成溝通困難。
  • ——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思睿明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是思睿明以家庭及其團體為中心進行多維度、立體式、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生態鏈中的重要線下活動環節。
  • 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招募啦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思睿明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是思睿明以家庭及其團體為中心進行多維度、立體式、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生態鏈中的重要線下活動環節。
  • 聽力障礙兒童的語言矯正你是否關心了?
    雖然恢復的時間比較久,但最終的語言表達是和常人無異的。因為有這樣的經驗和底氣,我們才愈發注重語言矯正和家庭訓練的作用。 家庭策略決定語言水平 無論是聽力障礙直接帶來的語言發育遲緩,還是間接的學習障礙和社交困境,它們的矯正和改善在理論上都是需要家庭語言規劃的參與。單純的參與矯正課程只是一方面,重要的另一方面則是父母在子女語言習得過程中採取的策略和選擇。
  • 三歲寶寶只會喊爸爸,警惕語言發育障礙:詳解兒童語言發育規律
    今天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有關孩子語言發育方面的問題。這可能由於父母的壓力過大,孩子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從而造成嬰兒和兒童的語言發育障礙。如果父母壓力過大,生活中的互動容易被多種影響因素擾亂,造成不良的影響。二、造成兒童「遲遲不開口」的病理因素造成兒童「遲遲不開口」可的原因除了家庭因素外,一些病理因素也會影響孩子語言的發育。
  • 兒童語言發展緩慢?可以通過訓練方法,提升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
    引發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這些發育遲緩的孩子的一個口頭表達能力或者語言理解理解能力明顯就會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還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主要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能聽懂,說不出來,不能表達自己想法,這種情況稱作為「表達性語言障礙」,二是聽不懂也不知道該怎樣的表達,稱作為「感受性語言障礙」。
  • 兒童語言障礙危害大,家長千萬要當心!
    很多兒童言語障礙可能由聽力障礙導致!應引起重視!兒童期是聽覺言語發育的關鍵時期語言是通過後天學習而獲得的重要技能,聽覺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信息來源的重要途徑,聽力的健康與否對兒童語言的發育起決定性作用。>兒童言語發育障礙,通常會表現為發音含糊,語言表達、理解能力較差,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溝通交流。
  • 北京兒童語言障礙醫院哪家好
    聲音語言的學習與使用是人類早開始的符號學習,它牽涉三組器官:聽覺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以及構音系統,其中任何一種器官有問題皆會產生語言發展的障礙,而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重要。北京兒童語言障礙醫院哪家好  一、兒童語言障礙的特色:  (一)兒童與成人之語言障礙 大的不同在於兒童語障牽涉到階段的成長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