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家長作業」提案引委員熱議點讚 建議恢復家訪制度 打通家校...

2020-12-17 紅星新聞

熱點追蹤

昨日的一則提案,在成都教育圈中激起了不小的浪花。民進四川省委向四川省政協提交了一份《治理「家長作業」 促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建議》的集體提案,建議釐清家校職責邊界,禁止學校和老師安排家長檢查批改學生家庭作業。

對此,省政協委員中的教育專家怎麼看?昨日下午,記者在小組會議現場,採訪了多名委員,其中不少委員點讚了上述提案,省政協委員司馬向林、楊勝寬同時提出了恢復「家訪」制度的建議,希望打通家校溝通渠道,讓家校共育真正落到實處。

委員熱議

不提倡「家長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要脫離學生教育。學生的成長需要學校家長的互動,家長可根據家庭能力和自身對教育的理解,自行安排教育。

家庭作業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作業量則應由學科老師自行控制,如何布置合理的作業是考察教師能力的「一門藝術」。

家庭作業目前確實出現了超負荷的情況,因此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迫在眉睫。

建議恢復「家訪」制度,讓教師和家長能夠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明確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

省政協委員、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

不提倡作業由家長負責

學生成長 需家校良好互動

民進四川省委提交的集體提案中,引用了四川一個城市的調查數據,稱84%的受訪家長因陪孩子寫作業而頭疼。上述家庭作業的範圍,除了聽默寫課本內容,家長們還需要負責孩子的作業批改、問題解答等。「這種情況,我們是絕不提倡的。」對於作業由家長負責的情況,省政協委員、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表示,布置作業對學生來說是必須的,但就作業強度來說,應在中小學延長在校時間的情況下,儘量要求學生在校完成作業,「回家後原則上不再布置作業」。

朱世宏委員介紹,四川省堅決反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小學階段不能有過重負擔,按照教學計劃規定完成就可以了,除非有個人潛質、特長,可根據學生自身發展顯現的特點,給予引導。

不過,朱世宏委員也提出,對於學生的不同情況,也應該分情況討論,「不能把個別問題普遍化」。其中,普遍情況是教師不能給家長造成負擔,例如讓家長籤字、檢查作業等。而個別問題則是指學生在某方面確有需求,那麼教師對學生進行適量的額外教育也能夠理解。例如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能力、未能在校有效進行學習,那麼留至家庭的「作業」,也不能再被稱之為「家庭作業」,家長需要檢查的個別行為,也不能被普遍化。

不提倡「家長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要脫離學生教育。朱世宏委員指出,學生成長需學校家長互動,家長可根據家庭能力和對教育的理解,自行安排教育。「例如成都一些學校,就有很多家長成為志願者,自願參與課後的『三點半課堂』,義務為學生進行輔導,帶學生參與遊戲、實驗等活動,從而實現良好的家校互動。」

省政協委員、樹德中學校長陳東永

如何布置合理的作業

是考察教師能力 的「一門藝術」

對於「家長作業」 ,省政協委員、成都市樹德中學校長陳東永則表示「不理解」,並點讚了上述提案。

在他看來,家庭作業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作業量則應由學科老師自行控制,如何布置合理的作業是考察教師能力的「一門藝術」。

「家庭作業應該是在教師具體安排下由學生獨立完成,這個責任不能延伸到家長。」在陳東永委員看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本身處於成長期,出現不自覺的情況是人之常情,學校和家長需要做的是培養和塑造,而絕非由家長承擔和臨時修正這個問題,這樣既不能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同時也讓家校的教育生態出現不和諧的情況。

什麼是合理的作業?教師應該如何來布置?在陳東永委員看來,上述提案的想法很合理,教師在布置之前就應該提前考慮到作業的預計完成時間和知識點。「如果需要家長花大量時間在家完成聽寫等練習,那麼就說明作業的布置可能存在機械重複的情況。」

省政協委員、富順二中校長陳剛

家庭作業如何「定量」:

作業有多少 老師批改多少

省政協委員、自貢市富順二中校長陳剛坦言,「家長作業」這類問題確實存在。作為一個有著28年教齡的教師,他告訴記者,「家長作業」並非個例,而是整個教育生態圈出現的一種不良習慣,這一做法對於家長來說「很不公平」。

陳剛委員所說的不公平,首先體現在家長與學校的關係上。他提出,教育學生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但一些教師卻將這項責任部分轉移到了家長身上,而家長因顧慮無法直言,因此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對於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家長作業」為家長帶來的不公平則更加明顯。陳剛委員表示,一些留守兒童的家長外出打工,因此教育責任多在爺爺奶奶身上,但這一代人可能存在不識字、文化程度不高的情況,老師提出的諸多要求「顯然是不合理的」。

接下來,應該如何解決「家長作業」的存在,以及作業的定量問題?對此,陳剛委員提出了對策,「一方面,我們要堅決杜絕教師為家長留作業的情況,同時我們正在針對教師試行一個新制度,學生要做多少作業,老師就必須親自批改多少,讓教師在設置題目時能提前考慮師生雙方的工作量和完成效率。」

省政協委員、樂山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楊勝寬

家庭作業超負荷

提高教師隊伍 職業素質迫在眉睫

在不少委員看來,要想改變「家長作業」的狀況,首先應該從改變教師思維做起。對此,省政協委員、樂山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楊勝寬表示,家庭作業目前確實出現了超負荷的情況,因此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迫在眉睫。

提出這一觀點,源於楊勝寬委員的自身經歷,他也是一名家長,在孩子讀中學期間,老師曾多次要求家長擔負批改作業,以及監督聽寫、背誦等工作,這讓本就工作繁忙的他不堪重負。他還清楚地記得,孩子凌晨才完成作業的情況不在少數,而第二天依舊需要早起到學校。

作為培養未來教師團隊的師範學院,楊勝寬指出,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迫在眉睫,一方面,師範院校的教師應該為學生作出示範,提醒他們未來在崗位上如何做好一名教師。「另一方面,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進入學校完成實習的過程中,也應該多學多悟,把握好家校關係的尺度,和家長共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

省政協委員、省經濟法律研究會會長司馬向林

建議恢復家訪制度

讓教師和家長 一對一深度交流

「這個提案我在會上就有注意到,真的值得點讚!」省政協委員、省經濟法律研究會會長司馬向林表示,作為一位父親,他確實感受到「家長作業」給家長帶來的困擾。

「我認為現在有部分教師對於自己的教育職責並沒有負起責任,『家長作業』只是一方面的表現。」司馬向林委員表示,家校關係的首要問題,是要解決如何釐清職責問題,確定各方應該為學生的什麼方面負責。

「但是,家校關係不應該在職責釐清的情況下被割裂。」司馬向林委員提出,建議恢復「家訪」制度,讓教師和家長能夠進行一對一深度交流,明確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

司馬向林委員還特別提到了「家校共育」。在他看來,學校和家庭都應該為學生的教育負起責來。對於學生的學習問題,學校應該承擔起應有責任,教會學生「可以做什麼」;而對於學生思想品德等情商方面的教育,家庭則負有更多責任,要教會學生「不可以做什麼」。

成都商報記者 鄒悅 實習生 陳星宇

相關焦點

  • 建議恢復家訪制度 「治理家長作業」提案引委員熱議點讚
    熱點追蹤  昨日的一則提案,在成都教育圈中激起了不小的浪花。民進四川省委向四川省政協提交了一份《治理「家長作業」 促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建議》的集體提案,建議釐清家校職責邊界,禁止學校和老師安排家長檢查批改學生家庭作業(成都商報昨日報導)。  對此,省政協委員中的教育專家怎麼看?
  • 委員提案引關注 有償「校訊通」被叫停
    (原標題:委員提案引關注 有償「校訊通」被叫停) 家長只需月交10
  • 建議門票取消身高限制、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全力保就業……代表...
    王豔霞稱,「為所有中小學生、大學生提供雪票半價優惠」 這個建議是我今年大會提案內容之一,提案標題為《打通「最後一公裡」,切實推動冰雪運動普及》。2019年致公黨北京市委就「冰雪運動普及」組織了兩次專題調研活動。我們在實地調研中發現,推動冰雪運動普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問題。青少年上冰上雪支出過高就是其中之一。
  • 取消研究生政治考試提案引熱議 網友:先改英語再說
    兩會中,各種提案是網友關注重點,媒體報導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提案取消研究生政治考試引發熱議。據悉周忠和認為思想政治理論作為研究生入學必考科目恐怕已不能適應時代要求。取消研究生政治考提案迅速以來網友議論。有網友支持稱,是應該取消了。但還有網友認為,把政治考試取消了,還不培養一大批賣國精英?還有網友表示,高校考試先從英語改革開始,政治要再等等。
  •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傑 2020-05-24 15:23 來源:
  • 落實家訪制度,為何家長、學生、老師三方都有擔憂?
    文 | 徐媛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要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繫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
  • 教育部明確教師不得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引熱議!家長到底被誰增了負?
    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一些學校和老師會通過網絡方式布置作業。不過,近日教育部一則規定引起熱議。日前,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教育部最近回復稱,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
  • 「雲家訪」的最佳觀測點竟是暑假作業?家校溝通助孩子樹立良好習慣
    每年暑假,老師的家訪都是每個孩子的「大日子」。今年暑假,因為疫情關係,不少學校推出了「雲家訪」。隔著網線,暑假作業成了老師對家庭教育的「最佳觀測點」。老師從作業中了解的,並不只是學生有沒有按時完成這麼簡單——親子相處、家長是否承擔好了家校合作中監督、引導的責任,學生是否具備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這些都是老師必須發現並且要協助家長解決的問題。
  • 【政協重點提案】加強校園生活汙水治理 一校一策見成效
    【政協重點提案】加強校園生活汙水治理 一校一策見成效 2020-12-24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長心聲|關防學校:疫情家訪正當時,家校共育促成長
    編者按:4月9日至14日,鄖西關防鄉各校家訪活動精彩紛呈,有「不懼風雨,勇往直前」的家訪老師,有「頭懸梁錐刺股,發憤圖強」只求無愧於心的學生,有「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的家長。家訪讓老師和學生及家長之間有了更深入透徹的溝通和了解,更有利於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家長們一致的領悟。
  • 家訪工作暖人心 家校合力促成長——同華學校開展寒假家訪活動
    為進一步構建良好的育人氛圍,形成和諧、高效的家校育人環境,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安平縣同華學校小學部組織全體教師開展了寒假家訪活動,把學校的關愛送到學生家庭。對此次家訪活動,同華學校相當重視,對家訪的對象、內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詳盡布置,要求家訪的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做好「三備」,即「備學生、備家長、備家庭」,做到「四要」,即「說優點要充分、講問題要到位、談措施要指導、聽建議要誠懇」,並詳細填好家訪記錄表。
  • 安翊青委員:呼籲叫停家長批改訂正作業 杜絕家長代寫作業
    東方網記者王玲1月29日報導:累了一天下班到家,還得忙著給孩子批改作業,甚至孩子完不成的作業,要代他們完成?可能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安翊青等提出了一項提案,呼籲叫停小學教育中家長批改訂正作業,杜絕家長代寫作業風氣。
  • 班主任家訪——打開家校溝通的一把鑰匙
    騎行路上的時候,我開始暗示自己,不要把這次家訪當作負擔,要欣然接受這一切。也就是從這件事起,周末家訪成為我和學生、家長的特殊「約定」。每周六的早上9點到11點半左右,是我的家訪時間,每次家訪兩個學生,每個家庭大概一個小時。為了最大限度節省時間,縮短路程,每次挑選的兩個學生,家庭住址不會很遠。
  • 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假如我是委員模擬政協提案活動來啦!
    為更好發揮哈爾濱工程大學共青團作為黨聯繫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廣大同學了解並有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在親身實踐中體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制度自信,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青年調研中心聯合人民政協報社、人民政協網和「假如我是委員」平臺開展2020年模擬政協提案徵集活動「感受民主協商魅力,綻放青春智慧新篇」。
  • 國家郵政局按時辦復2019年全國兩會建議提案
    與此同時,上一年度兩會建議提案辦理情況引人關注。對郵政快遞業來說,建議提案辦理效果好不好?政策措施落地實不實?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辦理兩會建議提案又有哪些不同尋常的舉措?據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可謂辦理數量多、涉及範圍廣、辦理力度大。「國務院2次召開常務會議,對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 兩會要召開了,去年有關教育熱點難點的提案建議辦得怎麼樣了?
    教育部2019年共承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1130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749件——破解教育難題 回應社會關切擴大學前教育公益普惠、依法打擊「校鬧」、解決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2019年高職擴招116萬人、改進高校「重科研輕教學」問題……群眾反映的教育難事,也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作為家長你怎麼看?
    中央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對於暢通家校聯繫,實現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提高,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無疑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正確的。儘管落實起來比較複雜,存在許多實際問題,但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起而行「總比「坐而論「好,行動起來,貫穿始終,並不斷改革完善之。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
    關於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2020
  • 家訪工作暖人心 家校合力促成長 ——浙江師範大學附屬秀洲實驗學校七年級組開展寒假家訪活動
    為進一步構建良好的育人氛圍,形成和諧、高效的家校育人環境,1月30日,浙師大秀洲附校七年級組組織教師開展了寒假家訪活動,把學校的關愛送到學生家庭
  • 東平縣接山鎮中心小學紮實推進大家訪活動紀實
    「為郭老師點讚!好不容易過個雙休,自己孩子又小,還來關心咱家孩子……」「為了兒子的轉變,李老師真是用心良苦!」「無親無故的,人家為了啥?咱得將心比心!」這幾天,家長微信群裡沸騰了,大家紛紛「曬」出自己的心裡話。  原來,近期,東平縣接山鎮中心小學持續開展了進村入戶大家訪活動。全校幹部、教師利用雙休日時間,入戶走訪了所有在校學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