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的故事講述數學的魅力:少年喪父,幾乎拿遍數學界所有大獎

2020-12-16 騰訊網

他14歲喪父,嘗盡人世冷暖,

並於當中鑄成一生的氣質與個性。

22歲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

26歲成為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

27 歲攻破世界級數學難題 " 卡拉比猜想",

震驚國際數學界。

獲得七年才頒發一次的克拉夫德獎,

年僅 34 歲便得到

國際數學最高獎 " 菲爾茲獎 "。

他的好友,數學大師辛格評價他

「一個人就是哈佛的整個數學系」。

美國《紐約時報》將他稱為

「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

以概括他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個性。

最近,他作為嘉賓做客《朗讀者》,

帶來一段《歸去來兮辭》。

他是國際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丘成桐。

少年喪父,於經典中尋得慰藉

母親堅忍,生存艱難也要讓孩子讀書

他身上有中國歷史文化與現代科學的結合

《紐約時報》曾刊登丘成桐的人物報導,

標題是《數學界的國王》。

這是《紐約時報》歷史上

篇幅最長的科學家報導。

文章說:

「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國的一個窗口,

通過他可以看到一個

擁有五千年歷史傳統的國家,

欲與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

如果這種交融獲得成功,

那麼最後可能就會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的確,

丘成桐身上凝練著傳統與現代,

東方與西方,科學與人文……

丘成桐曾做過一個題為

《數學與中國文學的比較》的演講,

將兩個毫不相關領域的內在規律

闡釋得鞭辟入裡。

在《朗讀者》中,

丘成桐用晏幾道《臨江仙》中的一句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來形容攻克「卡拉比猜想」的研究過程。

中國古代文學對於他,

既是愛好,又是感情寄託,

更是自我表達的方式。

其實,丘成桐對古代文學的喜愛

與他的家庭和少年時的人生遭際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他身上有父母教誨與少年際遇的痕跡

1949年,丘成桐出生於廣東汕頭,

後全家移居香港。

父親丘鎮英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前身

崇基書院任哲學系教授。

丘鎮英從小教丘成桐古文詩詞。

在丘成桐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對他影響至深。

丘成桐10歲時,

父親讓他習柳公權的字,

念唐詩宋詞,背誦古文,

還買來《三國演義》

《水滸傳》《紅樓夢》等,

要求丘成桐把書中的詩詞背熟。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很快就

吸引了丘成桐的興趣,

但《紅樓夢》卻只看了前幾回,

就無法繼續看下去……

丘成桐家裡有兄弟姐妹8人,

父親的薪水不足餬口,

日常還得靠母親與姐姐們努力織棉、

穿塑膠花來幫補家計。

丘成桐回憶:「在艱難的生活中,

父親還是極度關心兒女和學生的教育,

時常教導我們:

做人立志必須以國家為前提。

父親的教導和榜樣始終使我不能忘懷。」

然而,14歲時,父親猝然辭世。

家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

丘成桐也由此體會到了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他在文章中寫道:

「人情冷暖,此時一一可見,

很多以前曾得到父親大力幫助的親朋,

在我們極度困難時竟然冷眼相看。」

當時全家生活極為困難,

丘成桐的母親本打算依靠

由她撫養長大的弟弟維持生活,

但這位弟弟提議丘成桐兄妹不要念書,

去養鴨子。

母親便斷然回絕了他的資助。

其實,丘成桐的母親已經43歲,

身體不好,患有貧血症。

但她極力支撐家庭,

保證孩子們能夠繼續念書。

母親還時常規勸與告誡子女

不可對做人準則有任何逾越,

希望他們將來名留史冊。

丘成桐在1992年所寫的

《懷念母親》一文中寫道:

「母親堅持要供養我們繼續讀書。

母親的決斷令我深受鼓舞。

以後不畏強權,建立自己的信心,

也是受母親的影響和薰陶的結果。」

14歲時家庭的變故讓丘成桐

一下子成熟起來。

重新拿起《紅樓夢》,彼時彼景,

竟於哀傷中與作品產生共鳴……

他身上體現著歷史文化對人生氣質的塑造

他開始大量閱讀中國古典文學,

這也深深影響了丘成桐的氣質。

他說,「人都有悲哀的時候,

有人發憤圖強,

有人則放棄理想以終其身。」

「立志要做大學問,

只不過是一剎那的事,

往往感情澎湃,不能自已。」

丘成桐認為,四十年來,

自己研究學問、處世為人、

屢敗屢進未曾氣餒,

這種堅持的力量可追溯到當日感情的突破。

丘成桐的學生劉克峰說:

「他所付出的辛苦無人能及。

他比我們都用功,

他也許不比我們更有天才,

但是絕對比我們更用功,

確實是我們做不到的用功。

他做學生的時候,

沒有音響、沒有電視,

屋裡只有文章,

每天就是不停地讀文章。」

回首早年艱難的成長經歷,

丘成桐說:

「生活的挫折往往還是對人有好處的。

就像飢餓,或者折磨,你能夠站得住,

始終對你是個經驗和很重要的磨鍊。」

赴美求學,成陳省身得意門生

父親去世後,

丘成桐一直邊讀書邊打短工、做家教,

以解決部分生活費及學費。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二年級時,

丘成桐遇到了來自美國的

幾何學家薩列弗博士,

看到他不同尋常的數學天賦,

將丘成桐引薦給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傑出數學家撒拉森教授。

在他的安排下,

大三結束後的丘成桐

便直接去往伯克利攻讀研究生,

由此遇見了著名幾何學家陳省身

並拜入其門下。

陳省身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丘成桐,

使他慢慢改變初衷,

由算子代數轉投幾何。

丘成桐早歲成名,皆出於先生指點及蔭護。

1970 年,

陳省身寫了一本複流形的小書,

他贈書於丘成桐,首頁題詞:

"餘生六十矣,薪傳有人,願共勉之 "。

這對一個年僅 21 歲還未畢業的年輕人來說,

實在是一種極高的獎譽。

三十年後,丘成桐再閱此書,

心中澎湃,做對聯:

" 傳薪贈籍,墨跡尤存,

相期末負初志;

示性入微,幾何不變,

自度無愧師承 "。

"所幸 30 多年來,

我在復幾何上的工作

沒有辱沒先生的期望。"

「我願意花時間在中國的年輕人身上,

希望他們有所改變。」

「我骨子裡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改革開放後,

丘成桐應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邀請,

於1979年訪問中國,

進行學術交流。

後來,

丘成桐將事業中心逐漸轉向國內,

致力於促進中國數學教育,

丘成桐常說:

「我雖然國籍不在國內,

但是我希望中國好,

我骨子裡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從1984年起,

他招收了多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

為中國培養微分幾何方面的人才,

他不僅教學生特殊的技巧,

還教學生如何領會數學的精闢之初。

培養出田剛在內的

多位世界傑出微分幾何學家。

英國數學家約翰稱讚他是

「華人數學界的領袖」。

丘成桐來生平立志做好兩件事,

第一,作出一等的數學研究;

第二,為中國數學教育服務。

「我沒從中國拿過一分錢薪水,

還倒貼了不少,但我不在乎,

我願意花時間在中國的年輕人身上,

希望他們有所改變。」

「現在的學生太容易就能得到信息,

他們不思考,不懂得其中的可貴。

比如我們以前會抄板書記筆記,

這中間會經過一定的思考的過程,

但現在的學生他們不抄板書,

通常會用手機拍下來,

這就少了深度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也不會從中獲得樂趣。

所以我認為首先還是要會思考,這很重要。」

數學家→大學生→中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初中因父親去世就做過

數學家教貼補家庭的他,

對 " 師者 " 身份有著特殊的感情。

為了助力中國數學教育發展,

丘成桐想了各種方法,

這與他鑽研數學問題的精神頗為相似。

他培養中國留學生,

陸續在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

建立數學研究所與研究中心,

組織各種層次的會議,

發起各種人才培養計劃,

並募集大量資金。

為了增進華人數學家的交流與合作。

1998年,丘成桐發起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

邀請世界頂尖水平的數學家作報告,

並頒發晨興數學獎,陳省身獎。

這第一次在中國舉行的數學國際會議,

受到華人數學家的熱烈反響和支持。

不僅如此

為了激發中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創造力,

培養和發現年輕的數學天才。

2004年,丘成桐陸續成立了面向中學生的

「恒隆數學獎」「丘成桐中學數學獎」。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學問,

人生最值得的事情是學問。

華爾街高層曾以十倍薪酬

向丘成桐拋出橄欖枝,

但他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說,

「我這一輩子都不是靠著錢往前走的。」

在他的心裡,

名利與財富都無法推動他前行。

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對數學王國的渴望,

這份情懷是多少現實誘惑都無法給予的。

他的性格不是傲慢,是直截了當

丘成桐的父親是研究哲學的,

雖然「研究學問」這一決定受到父親的影響,

但他卻選擇了數學。

他說,自己也曾考慮過做歷史研究。

讀歷史很有趣,

但這門學問的評價標準不是完全客觀的。

而相比之下,

「數學是很客觀的。

只要有能力,就算一開始不受重視,

最後還是會出人頭地。

因為沒人能否認

你做的東西是對的、是有影響力的。」

「我大學時數學做得還不錯,

即便有時得不到認可,

最終仍能渡過難關。

因為這個學問還是很客觀的。」

其實,這樣的選擇,

不能看出丘成桐的性格和為人。

在不少人看來,

丘成桐有著獨特鮮明的性格特點。

他直來直去,快人快語,

他敢說敢想敢做。

就算在媒體面前,

他依然不掩直爽本色,

呼籲高等學府加強基礎教育學風建設,

鼓勵教授導師一線教學、貼近學生,

宣揚陳省身嚴謹踏實、知錯就改的精神。

《紐約時報》稱他「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

初次接觸丘成桐的人,

也能感受到他個性中不屈不撓的品質

他身上這股勇往直前、鍥而不捨的勁頭,

不僅是在數學領域鑽研中,

體現得淋漓盡致,

丘成桐做人、社交也是如此。

也許有人會誤解他,

會認為他傲慢、自以為是。

然而,學生劉克峰則解釋道,

丘成桐不是傲慢,是直截了當。

數學和為人是他衡量你的標準。

你數學不好,他不願意跟你多談。

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

他不願意搭理你。

劉克峰認為丘成桐是

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數學家。

其實,對於真正欣賞的人,

丘成桐也不吝惜讚美。

對愛因斯坦正能量猜想的研究,

像一座橋梁將丘成桐和霍金連接起來,

兩人相互欣賞互相扶持,

成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好友。

兩人雖然有著不同的光輝與目標,

但相同的是追求完美的個性。

他這樣描述霍金:

「我第一次見到他時,

他雖然有殘疾,但還可以活動,

話也還能講得出來。

10年後再見他,幾乎完全不能動了,

話也講不出來。

在這樣情形下能戰勝殘疾,進行思考,

我覺得這個人有無比的勇氣,

很值得尊重。

他必須有無比的毅力、無比的集中、

無比的興趣才能做自己的學問。」

「他很風趣,也很認真,

人家請他看的文章他也真的去看,

不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很多身體好的數學家,

都沒有他這麼負責任。

他也很有天賦,

很多數學家或者物理學家都比不上他。」

在《朗讀者》中,丘成桐說,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有三:

一是學問,對數學能夠有貢獻,

使人類向前進;

二是家庭,要對得起妻子、孩子,

三是國家,雖然現在不是中國的公民,

但他還是將中國看做自己的國家,

希望中國能夠有很大的進展。

1600多年前,

當田園詩人的鼻祖陶淵明

提筆寫下《歸去來兮辭》時,

恐怕沒有想到,

他留下的文字會穿越千年的時空,

和一位數學領域成就斐然的老者相遇!

用優美的文字,以歷經世事的聲音,

向所有人講述,

中華文化之美,數學之美!

中教君說

人物

「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如果你相信教育的力量,或許便贊同這句話。

於國家,於民族,教育是最需延續而不可中斷的事業。教育不能衰老,但做教育的人卻會老去。一代一代的教育家、賢師、名師,就像一座座山峰,既是教育途中一座座光輝的裡程碑,也是一個個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更是一塊塊幫助教育行至高遠的奠基石。

我們,銘記歷史,要為每座裡程碑鐫刻名字,為每個山峰撰寫史志,為每塊基石梳理傳記——記錄所有屬於過往但不該被遺忘的教育者。

我們,關注當下,要為每個堅守初心且銳意創新的人抒寫年華——記錄所有正在行進且不斷反思的教育者,以及那些對教育有所啟迪的各行各業探索者。

關心教育就是關心民族、人類的命運,而關注和教育有關的人,就是關注其中重中之重的一環。

本文編輯 | 侯彩霞(實習) 齊曉君

參考文章 |

CCTV朗讀者《丘成桐:數字人生,也有無與倫比的美》

文匯報《丘成桐:當年放棄了陳省身建議的「黎曼假說」》

澎湃新聞《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中國科學報《本色丘成桐:一個活著的傳奇》

相關焦點

  • 他是數學界的「凱撒大帝」、40年不拿中國薪水,卻為中國數學做太多!
    33歲獲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是該獎項的首位華人得主。                                               此後, 他幾乎拿遍了數學界所有的大獎。由於成績優異,他被推薦至美國伯克利大學深造,得到數學大師陳省身的賞識,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在伯克利學習期間,丘成桐找到了世界級難題卡拉比猜想的解決方法 ,數十年,沒有人能解開這一難題。而幾乎所有數學家都認為,卡拉比是錯的—這個猜想不存在。
  • 丘成桐:從逃學生到數學大師
    他囊括菲爾茲獎、沃爾夫獎、克拉福德獎等三個世界頂級大獎。是繼自己導師陳省身之後, 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他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 要貢獻。名言:未經烈火的煎熬,沒有辦法完成大學問。
  • 科學大廈數學為基 丘成桐盼中國成為數學強國
    「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方面的發展都需要依靠數學。」著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描述數學的重要性。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後隨父定居香港,大學期間赴美深造。因在數學領域科研成果卓著,他22歲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26歲便成為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
  • 丘成桐:華人數學家的領袖
    「當代國內外華人中最偉大的數學家有兩個,一個是已去世的陳省身,另一個就是丘成桐。陳省身、丘成桐是世界數學界的領袖,更是華人數學家的領袖!」國際著名數學家劉克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陳省身慧眼識珠丘成桐1949年4月出生在廣東汕頭,不久就隨父定居香港。父親丘鎮英是哲學教授。14歲時。父親突然去世,丘成桐的生活陷入困境,初二時他便開始做家教,為自己掙學費。逆境中他更加努力,高中時,他已開始閱讀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書。
  • 9歲喪母,12歲喪父,寒窗苦讀終成一代大師,楊振寧之父有多強?
    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楊武之背後的傳奇故事:他9歲喪母,12歲喪父,如何在寄人籬下的悲慘境遇中,寒窗苦讀,逆襲成為舊中國屈指可數的數學博士,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數學進程呢?我們一起來品讀一番。
  • 數學家丘成桐講中美教育,為什麼中國數學非常好的孩子不多?
    數學家丘成桐,他有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之稱,33歲就獲得素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此後,幾乎拿遍了數學界所有的大獎。他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中國和美國哪國的學生數學更好,他講了三個方面,非常值得大家一看。第一:美國的學生為了興趣來念數學的,而不是為了分數。他說美國的學生學數學是真正喜歡數學,對數學有興趣,而不是為了考試得高分。
  • 世界因你而美麗 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而菲爾茨獎和沃爾夫獎的雙獎得主,迄今只有13位。
  • 丘成桐數學界的「凱撒大帝」!40年不拿中國薪水實現數學強國夢
    在他的帶領下,清華數學系一路高歌,正朝著世界上最好的數學學院的目標邁進。2018年,他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即以首席教授的身份與他一起開課。本班為"丘成桐數學才藝班",同"姚班"、"智班",姚繼智為首席教授。他們都是清華最好的班級。說到這裡,我的朋友們已經知道我想談誰了。
  • 數學家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至此,丘成桐不僅是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還是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物理大獎的首位華人數學家。而菲爾茨獎和沃爾夫獎的雙獎得主,迄今只有13位。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全世界60位獲獎,其中2位華裔數學家
    作為中國人歷來被稱頌很高兩個詞就是「聰明」和「勤奮」,那能提現中國既聰明又勤奮的,小編覺得「數學」無疑是最恰當的,眾所周知普通的中國也被普遍說數學好,可是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兩個數學天才的故事。他們是目前唯一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華裔數學天才。他們就是——數學家丘成桐和陶哲軒。
  • 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落成,助力梅州蕉嶺打造數學界「達沃斯」
    這是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一座以數學大師名字命名的新地標。  11月27日,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在此拉開帷幕。世界數學界三個最高獎項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獎的「大滿貫」得主,哈佛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院士再次攜眾多數學大咖齊聚梅州蕉嶺,探討學術,追求科學。  一館連世界,發展蓄新力。
  • 丘成桐透露清華大學計劃成立數學領軍人才班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11月30日,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來到深圳中學講座,暢談「數學中的真與美」。當天,他還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開講並在現場透露,清華大學計劃成立數學領軍人才班,預計在下周公布。
  •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正式成立 丘成桐任主任
    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丘成桐擔任中心首任主任。 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是一個新型的開放性研究機構,旨在推動數學研究和數學人才培養,致力於建設成為世界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和中國高層次數學人才的培養基地之一。 據了解,該中心已邀請了一批當今最活躍、代表最高水平的著名數學家共三十四人組成專家委員會。
  • 當代華人數學界未被翻越的三座高峰,除了丘成桐和陶哲軒,還有他
    丘成桐的老師是華人著名的數學家陳省身先生,陳省身先生不止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數學教育家,可以說,當代中國大部分數學家,都受到過陳省身先生的影響。 解決Calabi猜想,證明單連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時必雙全純等價於復歐氏空間, 並給Frankel猜想一個解析的證明 在1982年丘成桐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獎章——獎-菲爾茲獎,菲爾茲獎被稱之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丘成桐有多厲害?花了十年功夫,把清華大學數學系排名提升71位
    在數學學科排名中,清華大學數學系位列第25位。但在2009年,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排名還僅僅是第96位。短短十年間,排名竟提升了71位,這引起了數學界的關注。為啥能取得這麼大的進步,故事還要從十一年前說起。
  • 丘成桐質疑華為真有700名數學家,他們最多只能算是數學工程師!
    除了考生抱怨今年高考數學難,任正非也因數學成為了熱門話題。近日數學家丘成桐質疑華為有700名數學家的真實性,認為任正非所說的數學家應該只能算數學工程師,而不是真正的數學家。那麼丘成桐究竟是誰,他為何敢質疑任正非和華為呢?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這位貴賓,名叫丘成桐,今年70歲,國際著名數學家,一身兼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八院院士,是幾何分析學科的開創者。1983年獲得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章,成為首位華人得主。《紐約時報》稱他為「數學界的凱撒大帝」。祖籍鄉親們為了迎接數學泰鬥還鄉,下足了功夫。
  • 丘成桐:中國對世界數學的貢獻有多大?只能用「有限」來形容!
    中國對世界數學的貢獻有多大?只能用「有限」來形容!某網友評:「美國人丘成桐是一個可疑的人物。他在中國名校打著合作培養人才的旗號辦班,搜羅國內數學神童,然後安排這些青少年到美國留學,挖空了中國的數學人才,壯大了美國的數學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