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這是李老漢在養老院的第七個年頭了,他沒有熬過最後一個冬天,因病悽涼地去世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孤寡老人,沒有孩子,因為從來也沒有人來探望過他。直到去世,他也沒有見到親人們的最後一面。
其實,李老漢有5個女兒。他去世以後,女兒們也就草草地幫他處理了後事。孩子們對自己的父親怎麼這麼狠心呢?這還要從李老漢年輕的時候說起。
李老漢年輕的時候特別重男輕女,但是老婆偏偏就一個接一個地生了5個女兒。除了大女兒起名字叫珍華,另外四個女兒,甚至都沒有名字,就叫小二、小三、小四、小五。
本來李老漢就好吃懶做,沒有兒子更成了他放縱的理由。他除了打牌就是喝酒,大家經常看到女兒們拉著小車,把喝得爛醉如泥的李老漢拖回家。李老漢既不下地幹活。也不外出打工。他的5個孩子,沒有一個上完小學的,都早早地輟學去打工了。
因為年輕時過於勞累,妻子早早地過世了。李老漢嫁一個女兒,就獲得一筆彩禮,就大肆揮霍一段時間。後來他逼著小女兒,嫁給一個大她十來歲的男人,只為了人家給的幾萬塊錢。小女兒不答應,就再也沒有回過家。
李老漢也找過兩個「後老伴」,沒有一個不是為了花他手裡那點錢的。他平時不會去女兒家,只要是去了就是要錢,不給就耍無賴。直到他有點老年痴呆,被孩子們送進了養老院。
周圍熟悉他們家的人,都說李老漢純粹就是活該。年輕的時候,他從來沒有心疼過孩子們,老了晚年生活悽涼也是應該的報應。
老百姓有句話說得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什麼事情都是,前面有因,後面有果。因果報應,環環相扣。你年輕的時候從來不管孩子,等你老了,孩子自然就不願意管你。
父母年輕的時候,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決定了老年以後過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孩子孝順,還是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多用點心。
1、用心陪伴孩子成長,正確地善待孩子。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職業,因為不需要任何的考試和評審。但是,做好的父母卻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我們有時候捫心自問,你算得上稱職的父母嗎?
父母需要用心陪伴孩子成長,不要總是找出工作、事業各種沒有時間的理由。大部分父母都需要在外面工作,仔細計算一下我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其實並不算少。你有多少時間,是用來陪伴孩子的呢?
你算不算一個合格的父母,請你用這份表格計算一下。如果每題一分,你是個幾分的父母?
①每天督促和陪伴孩子正常作息。
②經常輔導孩子做作業。
③經常和孩子的老師溝通。
④了解孩子的好朋友。
⑤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⑥經常耐心地聽孩子講話
⑦經常參加孩子學校的活動。
⑧和孩子之間信守承諾。
⑨包容理解孩子的錯誤。
⑩為孩子創造溫馨歡樂的家庭氛圍。
父母如果也要考級,你是不是能夠合格呢?我們還是應該拿出多一點的時間多陪伴孩子。
2、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
孩子從出生以後,就會用哭聲和父母溝通,因為孩子需要從爸爸媽媽那裡獲得快樂。不管孩子多小,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爸爸媽媽去了解他、關懷他。
有的爸爸媽媽整天忙自己的事,很少和孩子溝通交流。和孩子一天說不了幾句話,更不要說了解孩子的內心了。
孩子的喜怒哀樂,需要爸爸媽媽了解並且和孩子一起分享。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談話只是關於學習這麼單一,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一點都不可親。
爸爸媽媽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我們只有多和孩子溝通,才能讓父母親情走進孩子的內心。愛孩子,有時候也是需要說出來的。
3、避免對孩子無意中的傷害。
作為爸爸媽媽,當孩子總是不斷出現各種小狀況,你有沒有訓斥、指責和抱怨他們?孩子穿衣服慢騰騰,孩子吃飯又灑滿了桌子,爸爸媽媽的大聲怒吼和斥責,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父母是孩子最在乎的人,所以有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非常在乎的。我們有時候一些不經意的行為,也許就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父母養育孩子,需要做一個有心人。我們要善於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直接或者間接了解孩子的心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請有意識地規範一下你的言行。糾正我們自己,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吧!
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個深深的擁抱,都能讓孩子的世界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