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另一面:好賭好抽,眼睛被花柳病害瞎,晚景悽涼絕望上吊

2020-12-23 新新講歷史

阿炳另一面:好賭好抽,眼睛被花柳病害瞎,晚景悽涼絕望上吊

阿炳,很多人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是我國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這支曲子曾感動過無數人。二胡是我國的傳統樂器,本身音色就偏向悽婉,在這部作品之中,二胡的悽婉被體現的淋漓盡致。《二泉映月》曾獲得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瞎子阿炳也因此成名,成為了所有學習二胡之人崇拜的對象。阿炳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創作出如此經典的傳統作品,經歷十分勵志,鼓舞了很多人。

很多人都覺得,阿炳是一個身殘志堅的好男兒,畢竟一個瞎子老人能有如此成就,實在令人感嘆。但是很多人都並不認識,真實生活中的阿炳,他的一生可以稱之為,荒唐的一生。阿炳不僅喜歡賭博,而且染上了鴉片,經常出入煙花之地,敗光了祖上留下來的基業。他雙目失明,也是因為在煙花柳巷染上了花柳病,最終害瞎了雙眼。阿炳晚年十分落魄,居無定所,最終在越來越多的絕望之中,選擇上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阿炳並不是他真實的名字,他其實叫做華彥鈞,華彥鈞的父親曾經在雷尊殿當道士,整個雷尊殿都歸他所有。除了每天香客來進香的收入,阿炳的父親還經常被人邀請外出做法事,所以阿炳本來的生活是衣食不愁的。阿炳的父親精通各種道教常用樂器,在父親的影響下,阿炳多多少少也學會了一點。

阿炳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因為父親的職業身份,阿炳不能養在道觀中,因此他的童年,一直是在親戚家度過的。逐漸長大之後,阿炳回到了父親身邊,跟隨父親一起做道士。阿炳去學堂待過一段時間,不過實在沒有興趣,再加上成績也一般,就不了了之了。阿炳跟在父親身邊,努力學習做一個稱職的道士,了解了很多道教知識。

雖然在學習方面沒有什麼天分,但是阿炳在道教樂器方面,卻展示出了不凡的天賦,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掌握了多種樂器的演奏,其中最出色的就是二胡。25歲的時候父親去世,阿炳也就接管了道觀,道觀香火絡繹不絕,阿炳手中積蓄也不少,在狐朋狗友的帶領下,阿炳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鴉片、賭博、煙花之地,所有不好的習慣阿炳全部染上了,道觀香客越來越少他也不管,只出不進就算是金山也耗不起。阿炳的雙眼就是經常出入煙花之地害瞎的,因為生活潦倒,阿炳晚年只能出去拉二胡賣藝為生。從巔峰跌倒低谷,阿炳這樣的經歷,為他的創作提供了生活基礎,《二泉映月》也是他生活的真實寫照。

一生悽涼,在受盡了磨難之後,創作出傳世名作,這就是阿炳的另一面。

本文由講歷史原創,內容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富二代到街頭賣藝乞討為生,真實的瞎子阿炳,或許會讓你很失望
    說到華彥鈞,或許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誰,不過要是說起瞎子阿炳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曲《二泉映月》,宛轉悠揚的旋律和哀怨悽涼的意境,瞎子阿炳將它詮釋得恰到好處。聽完曲子,仿佛眼前浮現出一個頑強的盲人民間藝術家與二泉為友,在命途多舛的一生中不斷掙扎的寞落形象。沒錯,瞎子阿炳原名就叫華彥鈞。
  • 女人選擇孤獨終老不結婚,一定會晚景悽涼嗎?
    她也可以請保姆,所以不至於晚景悽涼。但是對於另外一些情況來說,就難說了。比如從未結過婚,也沒有什麼兄弟姐妹,或者沒有錢,那樣一個人孤獨終老風險就大了。老了沒有收入,打不了工,即使撿垃圾度日也不容易。到最後沒錢請人照顧,也沒親人自動照顧,必然會晚景悽涼。
  • 瞎子阿炳的眼睛因何失明?| 鳳凰副刊
    眾所周知,這首曲子的作曲人,是已故民間音樂家華彥鈞,藝名叫作「瞎子阿炳」--一個如雷貫耳的大名。瞎子阿炳的眼睛,到底是怎麼致殘的?有一種說法是阿炳「遭受日寇的迫害」,因而被弄瞎了眼睛。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嗎?我們在本文中,就通過史料,去探個究竟。先來聽一聽瞎子阿炳生前的朋友、無錫人闞獻之的說法。
  • 阿炳的悽慘人生:道士和寡婦的私生子,抽鴉片逛青樓,晚年很悽涼
    眾人皆知《二泉映月》和瞎子阿炳,阿炳將自己的一生寫進這首曲子裡,嘔心瀝血,傾盡了自己所有的情感。這首曲子時而沉靜,時而躁動,時而深沉,時而激揚,沉靜深沉時似有人在耳邊低聲絮語,將自己的一生娓娓道來,躁動激昂時有如杜鵑泣血,有如在向上天喋喋不休地質問命運的不公。眾人知阿炳的命運悽慘,大多是通過《二泉映月》這首曲子,阿炳的命運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他為何會雙目失明?
  • 老僧勸誡:人一輩子,要留好四張「護身符」,不然晚景悽涼
    曾經聽過一句話「人生短短數十載,做可怕的就是晚年悽涼。」人生無論你年輕時有多麼風光,有多麼有錢,如果老了之後生活變得悽涼,那麼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所以,不要看曾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因每個人的人生也都不盡相同。
  • 面相學:4種苦命女人的面相,一生操勞,難有富貴,晚景悽涼
    面相學:4種苦命女人的面相,一生操勞,難有富貴,晚景悽涼一:印堂凹陷在面相學之中這女人的印堂如果是乾淨飽滿的,這是好運的代表。而且為人特別囉嗦又是一個典型的長舌婦,虛偽不現實意志不堅定,常常跟別人發生口角,人緣關係很差,自私自利不顧他人感受屬於典型的花心類型追求物質不看重感情,這樣的女人一輩子操勞了很多都很難得到富貴往年的時候,被子女跟丈夫嫌棄過得非常悽涼。
  • 溫莎公爵為美人退位,對方卻愛上德國軍官,晚景悽涼王室不原諒
    溫莎公爵為美人退位,對方卻愛上德國軍官,晚景悽涼王室不原諒 歷史上的英國以紳士精神著稱,流傳著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其實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的感情經歷堪稱傳奇,簡直顛覆了我們對英國王室的認知。
  • 她為賭王拼下萬貫家財,卻難分九牛一毛,晚景悽涼無人問津
    她為賭王拼下萬貫家財,卻難分九牛一毛,晚景悽涼無人問津繼奚夢瑤誕下賭王長孫後,何猷啟又被曝出妻子已於上月產女。賭王家今年真是喜事連連,先是三房何超蓮與男友竇驍官宣戀情,接著是四房何猷君高調求婚超模女友奚夢瑤。
  • 54歲張曼玉逛地攤 身價上億卻狂買地攤貨被指晚景悽涼?|54歲|...
    54歲張曼玉逛地攤 身價上億卻狂買地攤貨被指晚景悽涼?時間:2019-05-28 12: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54歲張曼玉逛地攤 身價上億卻狂買地攤貨被指晚景悽涼?
  • 歷史上的瞎子阿炳到底是怎麼個人?撕開遮羞布,只剩下不堪
    提起阿炳,大家應該就想起了著名的課文《二泉映月》。課本濃縮簡略了瞎子阿炳慘痛的一生,在大家的眼中,他是一位藝術天賦極高的創作者,只是可惜目盲,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他從小就被父母丟棄,所幸他的師父撿到了他,並且帶著他讓他接觸到了樂器。而在晚年,他也能靠著手裡的這一把二胡,彈奏濃縮了他一生的二泉映月。
  • 蔣介石的女人們,一個被炸死,一個晚景悽涼,一個死在異國他鄉
    這四個女人在蔣介石每個人生階段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是她的結局都不怎麼好,一個被日本飛機炸死,一個沒有正式名分,一個晚景悽涼,一個死在異國他鄉。一、毛福梅。毛福梅和蔣介石是老鄉,她比蔣介石大5歲,19歲的時候按照父母之命嫁給了蔣介石。毛福梅一生勤勞賢惠,辛苦持家,支持丈夫蔣介石求學從軍。
  • 晚景悽涼說玄宗
    有了楊貴妃,玄宗的奢侈之風越來越盛,大臣、貴族、宗室為了巴結皇帝,投楊貴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貴族拍馬逢迎。其族兄楊國忠也平步青雲,做上了唐朝宰相。剩下玄宗隻身一人,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煢煢獨處,形影相弔,好不悽慘。之後,肅宗另選後宮百餘人,到西內以備灑掃。到了生命結束的最後兩年,唐玄宗身邊的人全部都是被監視的,可以說這個名義上的太上皇,憂鬱寡歡,晚景十分悽慘。寶應元年農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駕崩,終年78歲。葬於唐泰陵。
  • 阿炳:這鍋我不背
    華清和看在眼裡,他並不是一個迂腐死板的父親,相反他從兒子靈敏的聽覺裡,看出了兒子是一個學樂器的好苗子,是吃這碗飯的好料子。從此,阿炳就跟著"師父"練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練就是十年。無人管束的阿炳,兜裡揣著香油錢開始逛窯子、抽大煙,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道家的修真理念讓他甩到爪哇國,他要徹底墮入紅塵,證明自己是個純爺們。這一段放浪形骸得日子對於阿炳來說,直接導致他後半生忍凍挨餓。
  • 《二泉映月》導演堅信阿炳失明之因並非性病,洪學敏竟演無名歌女
    在影片裡,必然要交待阿炳是為什麼瞎了眼睛。電影裡是這樣描寫的,阿炳與琴妹被大款招到遊船上拉曲賣唱,那些達官貴人肆意戲弄民間藝人,阿炳一氣之下,拒絕賣藝,富豪們惱羞成怒,毆打了阿炳,搶走了琴妹,至此,阿炳迎來了自己的悲慘性的命運,雙眼因而被打瞎了。
  • 《二泉映月》登臺大劇院 王宏偉化身阿炳對天而歌
    《二泉映月》悽涼的旋律拉開了歌劇的大幕,眼盲的阿炳拄著拐杖走上臺,把人的思緒帶回到上世紀。5月22日晚,由無錫市歌舞劇院帶來的歌劇《二泉》亮相國家大劇院,王宏偉、龔爽、張海慶等歌唱家唱響民族音樂家阿炳飽嘗苦難的生命之音。
  • 一個女人離婚不要孩子不再婚,晚景是否悽涼?
    一切都想透徹了,就不存在晚景悽涼、悽慘之類了。
  • 宋濂是明初最著名的儒者,為何晚景如此悽涼?
    宋濂是明初最著名的儒者,為何晚景如此悽涼?對宋濂來說,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忘記《送東陽馬生序》,裡面講述了求學的艱辛,讀書的困苦,以此激勵後生向學。伴君如伴虎,宋濂明白這個道理,可還是被之前的禮遇有加給迷惑了,始終沒能認清朱元璋的本來面目,以至於落得晚景悽涼的下場。
  • 有這些性格的女人,多半「晚景悽涼」,但願你沒有
    有這些性格的女人,多半「晚景悽涼」,但願你沒有沒眼界有些女人在結婚之後,就會變得很精打細算,其實這樣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有的時候,她們目光短淺,很多的事情不能進一步的理解而通常受到她們第一影響的都是她們的丈夫,在丈夫面前和別人攀比,無疑是對丈夫的一種否定,是一種傷害,即使生活得再好被這樣的折磨,他也會變得消極,不耐煩,慢慢的家庭也會變得不安寧。
  • 孔子:不爭氣的孩子會讓父母晚景悽涼,全因為他們沒教過這個
    孔子:不爭氣的孩子會讓父母晚景悽涼,全因為他們沒教過這個文/餘生讀史現在我們把孔子奉為教育家,他是儒學的創始人。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孔子也相對說出了不爭氣的小孩會讓父母晚年悽涼慘澹,都是因為他們沒教會孩子這個。孔子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那麼絕對,沒有要求孩子朝他必須規定的方向邁進,但是卻對孩子的人格要求特別高。孩子將來的發展也多是依靠小時候所養成的好習慣,形成的好品質。而有兩個方面的內容是必須要讓孩子明白。好的教育就要從小孩抓起。
  • 那些年拋夫棄子的女人,晚景悽涼後想投奔前夫和兒子,結果很失望
    到頭來,卻晚景悽涼。她的第一段婚姻,來得有點偶然,很奇葩。當年是因為抗拒家裡人包辦婚姻,而和表妹一起兩個人離家出走。結果,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因為,走投無路,被一個好心人收留吃飯,結果,和這家人的兒子一見鍾情,又在別人的說合下,就和這個男人私定終身,一盤鞭炮,就促成了一樁婚姻。而她的表妹,又介紹給村裡的另一個男孩,只是還沒有辦婚事,就被家人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