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禁申研究經費 加一華裔教授否認挪經費作私用

2021-01-11 搜狐網
遭禁申研究經費 加一華裔教授否認挪經費作私用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10年03月16日15:53

  中新網3月16日電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根據加西傳媒集團(Canwest)一項報導,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委員會(NaturalSciencesand EngineeringResearchCouncil)自去年9月開始,永久禁止現職卡加利大學的華裔教授郭豫慶(DanielKwok)申請研究經費,因為有關方面指郭豫慶挪用研究經費作私人用途,但郭豫慶否認該指控,而警方迄今沒有做出檢控。

  報導指出,郭豫慶涉嫌在2005年之前、任職埃布爾達大學(UniversityofAlberta)教授期間,挪用15萬元研究經費,並且使用這些聯邦撥款作私人享受,包括購買高級汽車零件、名貴電視機,以及總值1.8萬元的家庭影音器材。不過,郭豫慶一直否認有關指控。

  研究委員會負責審批加拿大全國科學研究撥款申請,每年批出的聯邦撥款達10億元。不過,根據私隱法,委員會對遭到處分的研究人員身份保密。

  否認挪用經費作私人用途

  根據數據顯示,郭豫慶在香港出生,高中時從香港到多倫多,在多倫多大學取得了工程博士學位,後來轉到美國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2001年受聘到加拿大埃布爾達大學工程學院任教。

  郭氏是納米科技的知名研究學者。2003年他與同僚成功研發以自來水發電的技術,並取得國際專利權。在2005年埃布爾達大學發現有人挪用經費事件後,郭豫慶獲得卡加利大學聘用,並且於稍後取得87.5萬元的聯邦撥款。

  郭豫慶在卡加利大學遭記者追問時表示,那些說法都不是事實。他並且強調,沒做出不法行為,但拒絕進一步說明。目前,郭豫慶沒有遭檢控,而警方也沒有說郭受到調查。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臺北多所大學教授涉嫌以假發票核銷經費遭起訴
    臺北多所大學教授涉嫌以假發票核銷經費遭起訴 2013年01月05日 22:4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科研經費管理問題多 動用"錦衣衛"管控經費報銷
    高校科研經費遭侵吞話題近日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先是中國工程院曾經最年輕的院士李寧被曝轉移千萬科研經費遭批捕,再是媒體披露大陸每年5000億元的科研經費不知去哪兒了。事實上,科研經費的管理也成為臺灣科教部門面臨的一個難題,前兩年甚至傳出有數百位大學教師涉嫌詐領經費遭調查。雖然本身問題也不少,但島內一些做法也有值得借鑑之處。  超過700名教授捲入醜聞 柯文哲也涉嫌詐領研究費  科研經費在臺灣一般稱為「研究費」,在進行科研活動時所產生的人事費、交通費、文具印刷、實驗儀器、雜支等,都可以用來報銷。
  • 華裔教授在美實驗室突遭關閉 此前其工作郵箱被查
    原標題:華裔教授在美實驗室突遭關閉 此前其工作郵箱被查  近日,據美國科學雜誌報導,美國知名大學埃默裡大學突然解聘華裔終身教授、著名遺傳學家李曉江及妻子李世華,並關閉其實驗室。  給出的理由是竊取機密、違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規定、沒有充分披露其與中國的關係。
  • 審計署稱三公經費概念不清晰 非公款吃喝同義詞
    審計署強調三公經費絕非公款吃喝同義詞   本報訊(記者趙鵬)昨天,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劉正均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表示,「三公經費」並非公款出國旅遊、公車私用和公款吃喝的同義詞。他建議有關部門儘快研究界定「三公經費」概念和口徑,健全和完善支出標準。
  • 審計署:三公經費非公款吃喝同義詞
    稱國內公務接待須儘快制定標準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 實習生徐晗)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劉正均表示,「三公經費」並非公款吃喝的同義詞,要改變當前「三公經費」概念不清晰、標準不完善、口徑不一致的情況,並制定國內公務接待標準,提高「三公經費」執行的嚴肅性。
  • 新加坡高校科研經費多用於研究助理工資
    廈門大學畢業生張溪目前在新加坡管理大學攻讀應用金融碩士學位,她告訴記者,新加坡的科研人員發表論文重質不重量,而科研經費大部分用於研究助理的工資上。        中國青年報:你參與過新加坡的課題研究嗎?
  • 最高可獲400萬科研經費!江蘇特聘教授又多75人
    入選條件相當嚴格   根據江蘇省發布的《江蘇特聘教授選聘辦法》,江蘇特聘教授的申請非常嚴格,無論是海外應聘者還是國內應聘者,除了要求具有博士學位、應聘者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等外,還要求學術造詣深厚,主持過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多篇有較高影響因子的論文等。
  • 「三公」真假帳:5萬元公務經費如何接客200批
    「三公」經費到底還有多少水分可以擠壓?財政部門並未給出明確解釋。  6月27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2012年中央決算報告時只解釋稱,2012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等「三公」經費支出比預算數減少5.59億元,主要是各部門切實落實中央有關厲行節約的要求,大力壓縮「三公經費」,減少了相關支出。
  • 「脫歐」令英國高等教育憂心 或影響研究經費獲得
    高校面臨諸多不確定  英國高等教育界人士強調,「脫歐」不利於學者、國際學生的流動,導致英國高校更難吸引來自歐洲大陸的人才,此外,還可能影響研究經費與合作資源的獲得,從而抑制國際科研合作的開展。  目前,英國大學和科研機構中3%的研發經費來自歐盟。
  • 洛寧「三公」經費「曬」出陽光帳簿
    原標題:洛寧「三公」經費「曬」出陽光帳簿  本報訊(通訊員張光傑羅建濤馬紅波)6月23日,洛寧縣紀委工作公示欄裡,該縣16個單位因「三公」經費支出超過預算控制目標,收到了縣紀委監察局的工作提示函。   該縣紀委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縣加強「三公」經費監督管理,「三公」經費比去年同期「縮水」193.6萬元,同比下降27.3%。
  • 審計署:「三公經費」非公款吃喝同義詞 概念口徑需界定
    審計署:「三公經費」非公款吃喝同義詞  稱國內公務接待須儘快制定標準  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劉正均表示,「三公經費」並非公款吃喝的同義詞,要改變當前「三公經費」概念不清晰、標準不完善
  • 套取科研經費不宜認定貪汙的另一種理由——與姜濤教授相呼應
    其認為「國內法院認定科研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基本依據是: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動屬於從事公務,這明顯只關注科研經費的公共屬性」,進而認為「不能因科研經費姓『公』,而將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動解釋為從事公務,進而認定為刑法意義上的國家工作人員」。揣測其思路,顯然是並不否認公共財物本身的性質,但是這顯然存在值得商榷之處。
  • 荷蘭博士生的錄取與研究經費
    經費來源  在荷蘭,你可通過以下三種途徑獲取研究經費:  受僱於可頒發博士學位的機構  在荷蘭,大多數博士生都與自己所在博士研究的機構籤署了僱傭合同,籤證類型為工作籤證。您可以在www.studyinholland.nl/dutch-education/research-universities的院校列表中,了解荷蘭研究型大學的信息。
  • 科研經費成個人「提款機」 20元發票套30萬經費
    而類似的科研經費腐敗案件近年來已發生多起,這些案件不斷挑戰著公眾的神經,案件暴露的科研經費被肆意侵佔的內幕更是令人觸目驚心。辦案人員表示,由於對科研經費使用監管的缺失,科研經費正日益成為少數人的私人「提款機」。
  • 2014大學那些事:師生戀學術抄襲科研經費是永恆的關鍵詞
    2500多萬元,涉及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浙江大學陳英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潘綏銘等。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0598       潘綏銘與科研經費報銷之痛       科技部10月通報5所大學7名教授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問題。
  • 北大畢業華裔教授科研造假 遭伊大香檳分校解僱
    王飛本人承認在申請聯邦經費的研究中造假,他是該大學50年來遭解僱的第三位終身職教授。據了解,52歲的王飛從2005年開始在該校擔任助理教授,2012年時受聘為終身教授,2018年12月14日遭解僱前,他在伊大擔任副教授董事會決定公布後,校方已經立即將王飛從學校網站將他的個人資料、照片全數移除。The News-Gazette則報導稱王飛來自中國,1988年於北京大學本科畢業。
  • 江蘇2018特聘教授選聘70人公告:推薦人條件+名額+科研經費
    為紮實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根據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江蘇省教育廳決定開展2018年江蘇特聘教授選聘工作,支持全省普通本科高校選聘江蘇特聘教授70人,其中部屬高校20人,地方屬高校50人。  具體經費支持為:  (一)三年聘期內,對自然科學類、人文社會科學類江蘇特聘教授分別提供200萬元/人、100萬元/人的科研經費,以及每人每年12萬元的獎金。
  • 江蘇擬選聘70名特聘教授:最高提供個人400萬元科研經費
    為紮實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根據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江蘇省教育廳決定開展2018年江蘇特聘教授選聘工作,支持全省普通本科高校選聘江蘇特聘教授70人,其中部屬高校20人,地方屬高校50人。
  • 西澳政府承諾為中華會館撥付經費 造福南部華裔移民
    中國僑網12月17日電 據澳洲網編譯報導,近日,西澳州長麥高恩、工黨Riverton選區候選人克裡希南和西澳自由黨黨魁基爾卡普都做出承諾,宣布將會在明年的州預算撥款500萬澳元給中華會館,建造首個中華會館名下的珀斯南部社區活動中心,給南部地區的華裔移民打造一個活動場所,造福人群。
  • 過半研究經費來自留學生 澳高校憂科研工作前景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30日電據1688澳洲新聞網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Melbourne University)高等教育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說,有關大學收入的最新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研究經費來自留學生繳納的學費,鑑於留學生人數已經下降,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