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學那些事:師生戀學術抄襲科研經費是永恆的關鍵詞

2020-12-13 澎湃新聞

中國


北大燕京學堂事件
北大靜園。 CFP 資料

       5月,北京大學宣布正式啟動「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計劃。由於「燕京學堂」選址位於北京大學校本部中心地帶的靜園六院,其修繕方案涉及地上和地下兩部分,頗為複雜,引起一些文物專家的反對。同時網上發布的學堂效果圖,被譏為像高級會所,引發北大學生的反對。

       《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發表北大高峰楓老師《誰的「燕京學堂」》成為風波導火索,將這一項目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6月,北京大學通過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學校最終確定不在靜園地下建設教學區域。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5686

       

廈大「誘姦門」

       6月,署名為「汀洋」和「青春大篷車」的博主在網絡上連續發表有關廈門大學吳春明教授的微博,由此引發網絡、媒體的報導和評論。7月12日,吳春明因被舉報「誘姦女學生」被廈大歷史系停職。同時廈門大學08級中文系校友李芙蕊給校長朱崇實寄去了76名廈大學生和校友的防範校園性侵聯名信。10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主管部門通報撤銷吳春明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2619

       

全國多所高校施「美人計」搶生源中國傳媒大學「雪糕校花」李炫臻。

       去年畢業季,中國人民大學官方網站首頁一改往日嚴肅風格,刊出了一張美女畢業 生的畢業照爆紅網絡,今年,網上又出現了「山東高校女神學姐拍唯美照」、「學姐學長在電子科大等你」、「女神在武大等你」、「上清華變白富美」等熱門話 題,養眼的圖片和傳奇的經歷做足了噱頭。其中既有「官方炮製」,也有「民間推選」,反映了高校官方宣傳的轉向。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1812

       

國外大學紛紛在華開分校上海紐約大學美方校長傑弗裡·雷蒙(Jeffrey Lehman)教授為「復旦通識大講堂」第一講。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作為中國第一所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位於浦東陸家嘴的新校園於8月16日迎來新一屆的全球新生。

       同月25日,崑山杜克大學正式開課。2013年9月,崑山杜克大學經中國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該校是一所由美國杜克大學和武漢大學創辦的中外合作大學。

       越來越多的國外名校同中方合辦大學,這將對中國高等教育產生何種影響還有待考察。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1117

       

南昌大學「學生自主保潔」南昌大學團委官方微博@團學時空 發布消息,9月8日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來到學生公寓與學生們交流。

       在高校教育教學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南昌大學從9月1日起推行「學生自主保潔」改革,讓學生自主維護宿舍樓棟衛生,結果一些宿舍垃圾堆成山,造成生活混亂的同時,也遭致學生的強烈「吐槽」。

       學生自主保潔的尷尬遭遇,似可放在當前高校教學、管理上改革不斷深化的視角中去考量。這些改革,很多都直接或間接涉及學生的利益。在這些改革中,需要改變「把學生當做管理對象」的觀念,而是視其為管理主體,以更好地溝通和交流,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5907

       

「最具爭議校長」朱清時卸職2014年9月1日,作為南科大首任校長朱清時,以校長身份作了他任職期間的最後一次演講。澎湃新聞 權義 圖

       南方科技大學首任校長朱清時在今年9月1日因合同到期卸任。

       五年前,朱清時想創辦一所大學來回答所謂「錢學森之問」(中國的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澎湃新聞認為,其本人留下更多問題:首先,南方科技大學還會以改革為立校之本嗎?其次,大學改革到底難在哪裡?最後,深圳還是不是改革的特區?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4702

       

甘陽入主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高校博雅教育再啟路線圖?

       9月,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舉行成立典禮,學者甘陽擔任「實驗區」總監。澎湃新聞追問,博雅教育是培養大師還是犧牲品?

       此 次入讀新雅書院的全體本科新生,是清華大學探索通識課程與養成教育的首批試水者。新雅書院推行住宿書院制度,所有入選學生按學科交叉和大類融合的原則安排 宿舍。開設課程則以「文明與價值」為主線,以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和科學為基礎,推及政治、經濟、社會和傳播,本學期新開設了「《史記》研讀」、「早期 中國文明」、「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啟示」等4門通識課程。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9899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反腐

       10月,科技部黨組通報巡視整改情況稱,國家審計署2012年4月審計發現,5所大學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涉及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浙江大學陳英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潘綏銘等。目前共依法依紀查處了8人,其中兩人被依法判刑;4人被依法批捕;1人被行政處分;1人暫不起訴。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0598

       

潘綏銘與科研經費報銷之痛

       科技部10月通報5所大學7名教授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問題。在中國性學研究界知名度較高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性社會學研究第一人」潘綏銘,亦被指套取研究課題經費,並受到「行政處分」。

       就此,學界也紛紛討論中國科研經費報銷體制存在不合理之處。媒體指出,高校科研經費報銷一方面幾無監管,使其成為某些人的個人提款機。而另一方面,報銷發票成為廣大高校教師之痛。12月,《文匯報》以「報銷惡夢」為題,犀利吐槽高校科研經費體制。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7460

       

四川大學講師質疑高校教師考核制度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青年講師周鼎12月23日凌晨在人人網發布「自白書」,言辭激烈,直指當下高校教師考核制度之弊病,成為引爆網絡的熱門話題。

       周鼎問道,「為什麼我們的大學教學質量每況日下?因為一個老師的職稱只與他的科研成果有關」,並表示「相信講好一門課比寫好一篇論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引發了許多共鳴。

       四川大學於24日23時55分在官微回應,已關注到該「自白書」和來自各種渠道的建議,並透露周鼎今年未達到副教授的申報條件。但到了26日,四川大學又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設「卓越教學獎」,獎勵本科教學一線任課教師,最高獎金100萬。候選人可採用教師自薦、學生或教師聯名推薦、學院或相關部門推薦等方式推薦,材料遞交截止期近在眼前:2014年12月31日。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8491

學術抄襲

       這可能是每一年盤點中國大學的關鍵詞。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澎湃新聞表示無力吐槽。




世界


常春藤教育受質疑

       七月《新共和》(New Republic)雜誌,以焚燒哈佛校旗的封面面和聳動的「別送你的孩子去常春藤學校」標題作封面,引人熱議。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曾在耶魯大學任教十年的William Deresiewicz。在這篇長文中,Deresiewicz指出,精英教育系統製造了聰明、有才華、有幹勁的年輕人,但事實上,這些優秀青年同時也焦燥、膽小、迷失,沒有學術好奇心、缺乏目標。他們陷在特權優越感的泡沫中,溫順地朝同一個方向進行,雖能夠把事情做好,卻不知為何而做。總之,常春藤教育把學生培養成了殭屍。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0651

       

美國加州通過校園「性交前必須達成同意協定」法案

       加州通過「學生在大學校園內性交前須達成同意協定」的法案,成為第一個學生在大學校園內,必須以書面或口頭形式籤署同意協定後,才可發生性行為的州。

       對此,贊同方稱此條法律通過受害人證明自己的不願意行為,洗清了他們的恥辱。但更多的是大量的吐槽,反對方說,這條法律不公平地將求證的負擔推給了被告方。

       

英國名校教授疑因籌集研究資金壓力大自殺身亡

       9月,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一名毒理學家,因被指從事的研究未能有效籌募捐款,遭高層不斷逼迫,甚至暗示要解僱他。這一壓力疑似導致他最終在家中自殺身亡。

       據報導,52歲學者格裡姆未婚獨居,在9月25日被發現自殺身亡。他在死前曾經接到實驗醫學部主管威爾金斯的電郵,指他所從事的「抗癌基因」研究,未能籌集到部門要求每年20萬鎊的目標,如果格裡姆有意到其他地方發展,學院可以提供協助,暗示可能會把他革職。

       

美國商學院教授為難中餐館哈佛商學院副教授班傑明·埃德爾曼(左)和「四川花園」華裔老闆段冉(右)。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一名副教授本·埃德爾曼,為了多收的4美元,死揪著麻薩諸塞州波士頓一家川菜館的老闆不放,除索取賠償外,還要求餐館把他的帳單打五折,結果這一過火表現遭到網友的一陣狂批,而中餐館則得到了廣泛同情。無奈之下,哈佛教授在網站上發表道歉聲明,並表示會當面向中餐館老闆道歉。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4938

       

孔子學院爭議

       隨著中國軟實力的提升,旨在教授中國文化和語言的孔子學院今年在海外惹來不少麻煩。今年6月,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呼籲美國大學取消或重新談判與孔子學院達成的協議,稱孔子學院是政府的「分支機構」。《人民日報》隨即刊文引述多家參與建設和運行孔子學院學者的觀點。他們表示對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聲明「感到震驚」,認為其態度帶著「政治偏見」,故意抹黑孔子學院。

       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宣布將停辦該校的孔子學院。10月,多倫多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唐秀麗24日表示,湖南省教育廳已經於10月23日發函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即日起終止與多倫多公校教育關於孔子學院項目的合作。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3984

       

全球名校走出象牙塔,大學2.0時代到來

       10月,科學雜誌《Nature》發表了以「大學實驗」為主題的專刊,介紹世界各地大學如何實驗以探索新的大學發展模式。它們或創新融資、或革新課堂、或發展項目,各顯神通,用各自的方法適應變化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1857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準80後」教授學術抄襲被處理
    核心提示:近年來,學術抄襲事件頻發。涉嫌多篇論文抄襲、被稱作「404教授」的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準80後」梁瑩教授涉嫌學術抄襲一事,有了新進展。近日,南京大學發布了對梁瑩的處分決定。取消導師資格,調離教研崗位……   近年來,學術抄襲事件頻發。
  • 名校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學術成速成品?抄襲之殤何時休
    題記---學術興科研興則民族興,學術強科研強則民族強!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還抄到了國外本科生。時隔4年多,期刊發聲明撤稿。2014年,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讀博士生戈某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其本科畢業論文遭指導老師、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惲教授「剽竊」。兩天內,戈某連發4篇文章,將其掌握的剽竊據公開。
  • 從全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到科研經費看企業喜歡招聘人員情況
    從教師學術水平排名來看,始終與北京大學爭第一的清華大學居然排到第8位,僅僅比浙江大學稍強。比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還差,甚至不如連一個A+都沒有的南開大學,湖南大學的老師學術水平居然比復旦大學的還強。
  • 身邊的那些師生戀
    我想每一個人的身邊都應該有師生戀的例子吧?反正,我周圍就有。一般情況下,校園裡發生的師生戀,學生主動追求老師的比較多。不過,是好朋友上了大學後才談的噢!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師生戀?不會只有我一個人周圍是這種情況吧。正常情況下,每個學校裡都有女生(男生)喜歡或戀上男老師(女老師)。
  • 大學教師被指抄襲豆瓣文章!杭師大:存在抄襲,調離教學科研崗位
    另據上遊新聞報導,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稱,17日已收到杭師大通知,正在對論文抄襲一事進行調查。若認定論文抄襲,待其博士就讀學校做出處理後,涉及高層次人才的認定將根據流程處理。8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事件聯繫上郭某某在南京藝術學院就讀時的博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夏燕靖。
  • 禁忌的背後:師生戀何以成為一個問題?
    編者按:       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大學校園裡的師生戀被認為是個人的私事,教授與學生的浪漫愛情甚至一度成為文學與影視作品所渲染的主題。然而,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性騷擾議題的出現,師生戀開始成為一個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切,並在日後發展成美國大學校園的一個禁忌。當下,美國高校對師生戀存在三種立場:絕對禁止;相對禁止;強烈地不鼓勵。
  • 學術期刊總編自揭家醜 稱該刊31%投稿存在抄襲
    事件源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於9月9日的一篇通訊文章,文章的標題頗為引人矚目———《中國某期刊檢測出31%的投稿中有抄襲現象》。作者張月紅寫道,「從2008年10月開始,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的來稿中有31%的稿件存在抄襲現象,這個數字是驚人的。」接著,她用一些事實介紹,中國學術期刊編輯如何應對存在的抄襲現象。  「31%」也就是接近1/3!
  • 國外大學是如何利用技術手段杜絕學術抄襲的
    國外大學是如何利用技術手段杜絕學術抄襲的  據這份白皮書的統計,學術表現差或學術不誠實等問題是造成學生被開除的最主要原因。而相較於成績不達標,中國留學生學術不誠實的問題更令人擔憂。而學術不誠實主要就是指論文抄襲,考試作弊;代考,學歷作假等等現象,老查將分三期就這幾種形象進行分析。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論文抄襲和考試作弊的問題。
  • 學術不端頻現背後:有導師助長抄襲之風,學術界官場化嚴重
    針對「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不端」一事,11月19日,天津大學在其官網發布通報稱,收到有關張裕卿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 海南大學副教授科研經費申請為零 發帖請辭碩導
    課題為零、科研經費申請為零、9年發表論文僅4篇,他被學校取消招收碩士的資格  海大副教授張江南發帖請辭碩導  他不是好老師?  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的副教授張江南,今年不但科研經費申請為零,目前也未主持任何課題。
  • 2015公務員面試熱點:科研經費腐敗
    【危害】  科研腐敗肆虐之下,不僅嚴重敗壞學術風氣,而且也白白浪費了大量寶貴資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政府財政性科研經費連年大幅增長,2012年,中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達10298.4億元,增長18.5%,總量居世界第三。
  • 山大70後正處級百萬年薪長江學者陳哲宇套取科研經費400萬判刑
    山東大學2016年預算72億在中國高校排第六位【清華大學預算175億、北大141億、浙大131億、上海交大121億、華中科大73億】南京大學預算56個億,南大科研經費15個億,山大科研經費13個億,南大有科研人員2134人,人均科研經費70萬,山大科研人員7907人,人均科研經費17萬。
  • 2014年12月英語四級作文預測:學術抄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2014年12月英語四級作文預測:學術抄襲 2014-10-24 10:11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北京大學哭窮,年收入340億,依然請求國家不要壓縮科研經費!
    北京大學由教育部直屬,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C9聯盟以及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
  • 107篇醫學論文丟大臉,假學術不僅丟國格
    美國負責調查NIH基金學術不端的科研誠信辦公室,取消他三年內申請聯邦基金資助資格。2014年6月,韓東杓又因偽造數據、提交不實報告以騙取美國政府資助被起訴,最終獲刑57月,罰款720萬美元,出獄後還須接受3年的管制。檢察官尼古拉斯·克林菲爾德痛切地指責韓東杓,「愛滋病疫苗有很大的社會需求,韓利用這種期盼心理以欺詐手段浪費了數以百萬計美元的納稅人資金,他必須坐牢,以儆效尤。」
  • 撰寫科研學術論文選取關鍵詞的常見問題分析
    一篇科研學術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要求對表述論文的主題內容有實質意義,能夠反映本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學科屬性,具有關鍵性,對全文內容具有串聯作用,多為經過規範化處理的專業術語或學科名詞,易於計算機技術處理,便於檢索和索引。
  • 2019中國大學排名強勢出爐!哪家拿第一?哪家科研經費最多?哪家科研學者最給力?
    科研經費等評價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指標,首次納入中國大學評價體系,作為科研人,激動得淚流滿面啊!中國哪所大學的科研經費最多?清華大學科研經費高達153億,雄居2019中國大學科研經費排名榜首,以下是具體排名(30強):科研經費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學術研究實力的核心指標,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最基礎的經濟保障,也是全球主流世界大學排名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這次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率先將「科研經費」納入中國大學排名評價體系。
  • 科研經費七成按行政級別分配 權大錢多成慣例
    科研管理體制尤其是經費資源分配過度行政化飽受詬病,促使官本位意識泛濫,滋長投機意識,造成學術氛圍不良、科研水平低下等負面影響。科研人員呼籲,要痛下決心根除科研分配行政化弊端,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激情和創新能力。
  • 藝術與科研有關的那些事:美術創作探討慎談「學術」
    原標題:藝術與科研有關的那些事   當下,大量的學術文章充斥著我們的眼球,看起來熱鬧非凡。然而,有學者指出,這恰恰是學術最令人擔憂的地方。出版學術著作在今天已不是一件難事,但在商業大潮以及學術考核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下,「學術」有被濫用的趨勢。
  • 千萬科研經費,一流科研平臺,這個「學術特區」面向全球引才!
    成立於2016年,作為學校首個學術特區,生命科學中心具有相對獨立的學術、人事和財務自主權以及研究生培養體系。目前生命科學中心擁有最先進的科研支撐平臺,保障每位PI能夠自由地開展具有長遠、重大影響的學術前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