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在促進社會進步方面功不可沒,但形形色色的網絡低俗內容則對世界各國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年幼單純的青少年受害尤甚。
近日,中國七大政府機構聯手展開整治網際網路低俗之風的專項行動,一大批存在低俗、色情內容的網站名單被公布。
事實上,歐美國家以及中國周邊的韓國、日本也都曾經重拳打擊網絡低俗之風。為淨化網絡空間,這些國家在法律和技術上採取了值得我們借鑑的措施。
專題文字:趙海建
韓國:網絡實名制防「中毒」本報綜合報導在控制網絡色情和保護未成年人方面,韓國政府走在了世界的前面。目前,韓國政府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網絡監管機制,對於那些含有低俗色情內容的網站進行嚴格管理。其中,最為有效的措施就是網絡實名制的推行。當人們點擊網站時,必須進行嚴格的年齡和身份核實。
2008年年初,韓國幾家門戶網站發生色情信息暴露事件後,韓國政府發起了為期一年的「掃黃行動」。有關部門迅速切斷門戶網站同國內外色情網站的連結,政府下屬的信息通信倫理委員會則與門戶網站、網絡恐怖調查機關開闢熱線,從實時監控到舉報、處理,對網絡色情傳播進行打擊。2008年7月,信息通信倫理委員會還用了一個月集中調查成人網站,將8家散布淫亂信息的網站舉報給警察廳。
由於政府不斷完善網絡監管機制,韓國網絡色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青少年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日本:手機也使用過濾軟體本報綜合報導為圍剿網絡色情,日本從2003年9月13日起實施《交友類網站限制法》。法律規定,利用交友類網站發布希望援助交際的信息,可判處100萬日元以下罰款。交友類網站在做廣告時要明示禁止兒童利用,網站也有義務傳達兒童不得使用的信息,並採取措施確認使用者不是兒童。家長作為監護人,必須懂得如何使用過濾軟體過濾兒童不宜的內容,並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溝通。
日本各級警察部門都公布了舉報電話,並實施「網絡巡邏」。警局職員在受警方委託的團體協助下,監控網站、論壇上的信息。一旦發現違法或有害信息,警方可要求網絡服務供應商或論壇管理者予以刪除。
廣島市議會還在2008年特別規定,銷售手機的銷售商和網吧經營者,在為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時,必須在手機和電腦上使用過濾軟體屏蔽有害信息。
法國:對網絡色情課以重罪本報綜合報導1998年6月,法國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有關製作、銷售、傳播淫穢物品的定罪量刑作了部分修改,從嚴從重處罰利用網絡手段腐蝕青少年的犯罪行為。根據修訂後的法律,向未成年人展示淫穢物品者可判5年監禁和7.5萬歐元罰款。如果上述行為發生在網上、面對的是身份不確定的未成年受眾,量刑加重至7年監禁和10萬歐元罰款。而以上述兩種方式錄製、傳播未成年人色情圖像者,分別可判3年監禁和4.5萬歐元罰款、5年監禁和7.5萬歐元罰款。
另外,法國非營利組織「電子——兒童」協會負責向學校和家長免費提供家庭網絡管理軟體,指導學校和家長對兒童進行防毒保護。
德國:24小時「網上巡警」本報綜合報導在西方國家當中,德國對網絡色情內容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德國最高刑事法庭早已宣布,在網際網路上散播兒童色情內容同交換類似內容的印刷品沒有區別,都將面臨最高達15年監禁的處罰。
在德國,「傳播和擁有兒童色情信息」一直就是聯邦內政部打擊網絡犯罪的重點。為此,德國聯邦內政部和德國聯邦警察局決定24小時跟蹤分析網上疑情,並調集色情犯罪專家和技術力量成立了「網上巡警」調查機構。
美國:多項法律保護兒童本報綜合報導在美國,任何色情網站,只要涉及兒童,無須證明是否構成淫穢標準,就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美國國會制定過許多專門的法律。《通訊內容端莊法》規定,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接觸的網絡交互服務和電子裝置上,有製作、教唆、傳播或允許傳播任何具有猥褻、低俗的內容,均被視為犯罪,違者將處2.5萬美元以下的罰金,二年以下徒刑,或二者並罰。
美國司法部在1998年成立了針對兒童網絡犯罪的工作組,並在1999年開始了代號為「雪崩行動」的打擊網上侵害兒童罪行的全國性活動。2003年,美國司法部加強了反網絡色情運動。當年6月底,美國最高法院通過投票決定,允許國會要求全國公共圖書館為聯網計算機安裝色情過濾系統。
英國:內政部設立兒童熱線本報綜合報導英國在對網絡進行管理時將重點放在保護青少年方面,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英國在立法上有很強的針對性。根據英國《兒童保護法案》,如果沒有合法理由,故意下載兒童色情圖片者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
1996年9月成立的半官方性質的英國網際網路行業自律組織「網絡觀察基金會」主要解決網絡上日益增多的違法犯罪問題,尤其致力於解決兒童色情問題。英國內政部於2001年設立了兒童網絡保護特別工作組,專門負責在網上保護兒童安全。
另外,政府公布了24小時的兒童熱線,家長和孩子可以隨時就網絡問題尋求幫助。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