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 這些詞上了「網絡低俗語言排行榜」

2021-01-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你知道「屌絲」「逼格」「逗比」三個詞在微博上的使用次數是多少麼?

  告訴你,僅去年一年加起來差不多有3.6億次!

  這些詞彙在網絡上經常被使用,但用得多不意味著詞語就不低俗。

  網絡語言作為網民交流不可缺少的「通行證」,經常會自我更新以貼近生活現實,反映時事熱度,但網絡語言低俗化的現象也越發突出,出現了不少低俗語言、黑話、粗話、下流話,甚至以身體器官為名的攻訐謾罵,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甚至造成了一些嚴重的後果。

  2日,由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人人善語良言、網絡綠水青山」——淨化網絡語言研討會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舉行。會上,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2014網絡低俗詞語排行榜」,請看看這些低俗詞彙有沒有出現在你的寫作空間中。

  

  「2014網絡低俗詞語排行」

  (數據來源:新浪微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中文報刊系統。截取日期: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

  什麼樣的網絡用語比較低俗?

  首先,一些生活中的髒話經由網絡變形而受到廣泛傳播,例如「草泥馬」「尼瑪」等詞語的同音利用。

  其次,也有一些詞語因輸入法運用而呈現出象形創造,例如「艹」。

  再次,英文發音的中文化、方言發音的文字化也使網絡低俗語言不斷翻新,例如「碧池」「逼格」「zhuangbility」「滾粗」。

  另外,網民自我矮化、諷刺挖苦的創造性詞語近年也有增多,例如「屌絲」「土肥圓」「窮矮矬」「綠茶婊」等。

  低俗化語言有何危害?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常務副秘書長單學剛表示,網際網路帶來了話語權平等、去中心化、權威解構,同時也使得社會負面情緒、文化粗鄙現象經由網絡放大。此外,部分網民在網上將自己的現實壓力、生活不滿情緒轉變為惡意中傷的暴虐釋放,對網絡語言空間產生嚴重毀傷。在一些話題中,一些網民更是極盡侮辱之能事,對話題當事人進行人身攻擊。

  2013年年末,一名廣東陸豐少女因被懷疑盜竊而遭遇網民圍攻,各種性侮辱語言對這名少女造成極大壓力,終使一個年輕生命選擇了自殺。

  2014年11月,四川瀘州一名少年因感情受挫而在微博中聲稱自殺,跟評中不僅有各種辱罵,「不行博主必須死」等惡意評論不在少數,最終這名少年因未能及時救治而身亡。

  近期的雲南導遊辱罵遊客事件、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上海女教師撐傘事件中,網民通過「腦補」情節以補全自己認定的事實,進而對當事人進行各種低俗謾罵。

  其實,網語傷人事件不僅僅在中國存在。2007年,韓國女歌手U-Nee自殺身亡,因為她生前長期遭到網民的無端謾罵攻擊。這起意外事故讓韓國中央大學教授閔丙哲感到震驚,成為他發起「善意回帖」運動的契機。這場公益運動旨在「改善網絡語言文化,營造美好社會」,如今韓國已有6000餘所學校和100多個社會團體參與其中。

  (圖為韓國中央大學教授閔丙哲)

  閔丙哲說:「一些網民在網上用難以啟齒的髒話罵人,這不但玷汙了網絡世界,也使兒童與青少年毫無防備地接觸到了髒話。」

  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副主任藺玉紅表示,網絡低俗語對人生觀、精神追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危害更大。數據顯示,城市中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超過92%,農村中超過80%,娃娃軍已經成為網絡使用的主力軍,他們身心發展不成熟,但同時是受網言網語影響最大的人群,在充滿負能量的網言網語中,有的孩子困惑彷徨,有的激進暴戾,有的拼爹曬富,有的日狗罵娘,有的仇官仇富,否定一切。

  淨網:還網絡綠水青山

  網絡不是某個網民的「自留地」,而是數億網民的「公地」,公認的文化認知、共同的道德操守、一致的運行規則、嚴格的約束機制,才能讓低俗淡出、讓文明回歸。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彭波說,淨化網絡語言要從關注青少年未來、網絡安全和網絡文化傳播的高度來重視。讓健康陽光的語言活躍於網絡世界,讓低俗汙穢的語言沒有市場空間,最終優勝劣汰,達到淨化網絡環境的目的。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常務副秘書長單學剛表示,淨化網絡語言環境不是要求社會對粗話髒話的極端去除,口語中部分詞語的意義隨語境、語氣而轉移,有時褒貶不一,有時甚至是親近的含義,但網絡語言是固定後的「屏幕語言」,其低俗化的呈現顯然讓受眾不適。

  淨化網絡語言環境,也並非是要打壓網絡語言、刪帖、禁網,不是要求網民「出口成章」,而應該對於低俗語言中的低級、惡俗、暴戾則應予批評指正。我們在此也倡導網友、特別是青少年網友自律、自覺使用規範用語;建議大家吸收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語言,比如麼麼噠、給力等,拒絕充滿負能量的低俗語言;同時網絡管理部門也要加強管理,網絡運營部門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營造網民生活的舒適空間。

  專家支招: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 陳曉樺:大家在網上「籤」的用戶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要特別看看協議中有沒有已經默認勾選的可選項。建議大家把協議完整看一下,再點「我已知曉全部內容」。另外,要小心對方要求過多的個人隱私信息。比如說,下載一個軟體,就需要你的手機號、住址甚至銀行卡號。第三就是要注意,在有些交易過程中,會過早地要求提供個人信息,比如,有些服務在成為付費會員之前為什麼要知道你的銀行卡號呢?

  歸納起來,就是「四個看清楚和一個想清楚」。

  4+1看清楚:對方要拿你的信息做什麼看清楚:對方要求你提供什麼具體信息看清楚:在當前步驟中是否必須提供詳細信息看清楚:在彈出或浮動窗口中有沒有已經替你打上勾的選項想清楚:註冊這麼個服務,是否值得我付出這些信息?

相關焦點

  • 網絡謾罵惡意中傷粗鄙低俗 網絡低俗語言須"卸載"
    原標題:網絡低俗語言須卸載  6月2日,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下,由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淨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召開。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抵制低俗網絡語言事關彼此尊重
    報告顯示,按照原發微博提及量排行,「尼瑪」位居網絡低俗詞語排行榜第一位,屌絲、逗比、你妹、草泥馬、我靠等榜上有名。這些網絡低俗語言的網絡傳播度有多大?記者發現,只要在電腦中輸入,輸入法就能夠直接「聯想」出來。
  • 2014網絡低俗語言排行榜出爐:尼瑪 屌絲 逗比位列前三
    導讀:報告指出,網絡低俗語言產生共有4大途徑。一是生活中的髒話經由網絡變形而受到廣泛傳播,例如「草泥馬」、「尼瑪」等詞語同音利用;二是詞語因輸入法運用而呈現出象形創造,例如艹、「我屮艸芔茻」、「我凸(艹皿艹)」;三是英文發音的中文化、方言發音的文字化使網絡低俗語言不斷翻新,比如「碧池」、「逼格」、「滾粗」;四是網民自我矮化、諷刺挖苦的創造性詞語,如「屌絲」、「土肥圓」、「矮矬窮」、「綠茶婊」等。
  • 卸載低俗詞語 建設網絡「綠水青山」
    原標題:網絡低俗語言須卸載 6月2日,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下,由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淨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召開。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別讓粗俗網語玷汙中文之美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曾發布一份《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了網絡低俗語言產生的4種途徑。除了這種英文發音音譯之外,還有一些生活中髒話的網絡變形,例如「草泥馬」;詞語因輸入法運用而呈現出象形創造,也多用於罵人的髒話,如「艹」;網民諷刺挖苦的新造詞語,如「土肥圓」「矮矬窮」等。  有些網友認為,使用這些粗俗的詞語其實只是為了娛樂,何必較真,應該包容。
  • 王文豐:媒體熱衷低俗網絡用語不是「接地氣」
    (10月15日《中國日報》)   曾幾何時,大眾媒體使用網絡詞彙被認為是「接地氣」的表現,誠然,網絡語境中孕育出的網絡語言已經成為漢語中比較活躍的一部分,然而,部分網際網路新詞如「草泥馬」、「屌絲」、「逼格」等,造詞格調不高、品位低下,卻經常被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使用。由於網絡「虛擬社區」和自媒體「缺少人把關」的特性,網絡低俗語言大量湧現,聚集了社會戾氣,整治網絡低俗語言刻不容緩。
  • 人民日報:使用網絡語言應取捨有度-低俗,一代人,暴戾,新詞,詞語...
    原標題:人民日報:使用網絡語言應取捨有度  更有部分網絡新詞新語或內涵庸俗或帶著戾氣,部分網絡新文體或無病呻吟或虛張聲勢,皆從網絡流入日常生活。其中,網絡低俗詞語要脫敏,往往借同音或近音字粉墨登場,但不管其形式如何花樣翻新,只要一說出口,其讀音本身便暴露出低俗內涵。充斥戾氣的新詞語同樣喜歡借同音字遣詞造句,但與低俗詞語脫敏不同,暴戾詞語往往為達到詆毀、攻擊目的而選用矮化他人人格的文字。
  • 拿什麼淨化網絡低俗語言 陳晶瑩代表建言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拿什麼淨化網絡低俗語言 陳晶瑩代表建言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20-06-02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拼顏值拼「言值」,這25個網絡低俗詞再也不說了
    昨天,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的指導下,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淨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召開。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在座談會上發布了《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報告列出2014年25個網絡低俗詞語使用情況排名。
  • 求擴列、暖說說、xswl……這些網絡語言,你知道是啥意思麼
    不過,在體現創造力的同時,也有一些流行語存在生造甚至低俗等問題,需要大家提升話語修養、正確看待和使用網絡語言,共同促進語言的健康發展。最新一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接近六成。中國民眾「觸網」的25年間,從「大蝦」「美眉」到「盤他」「硬核」,新詞彙、新句式、新用法層出不窮。
  • 靠什麼來淨化網絡語言環境?
    在日前舉辦的淨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上,人民網輿情研究室發布的網絡低俗粗鄙語言的報告顯示,「尼瑪」「屌絲」和「逗比」位列前三。有關方面表示,淨化網絡語言環境,不是防民之口,而是為我所用,改變堵的辦法,用疏的措施營造文明理性的網絡空間。此事當即引起媒體的關注,而靠什麼來淨化網絡語言環境,也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 教育部:"逼格"等低俗語言泛濫 到了非治不可程度
    10月15日,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公布了2014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這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連續第十次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報告稱,2014年,熱詞熱語勢頭不減。中國語言生活熱點頻發,網絡語言上廣播電視節目、進教科書、入詞典等問題引起社會熱議,網絡語言粗鄙化需要治理,規範網絡語言的必要性逐步得到社會認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長田立新表示,2014年,語言文字法制和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並取得顯著成績。全國31個省(區、市)的省級語言文字立法任務全面完成,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為主體、地方法規規章相配套的語言文字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
  • 網絡用語:寬容之餘請"過濾"對待-網絡 寬容 對待 低俗 文化-社會...
    、「莓兲想埝禰巳宬儰⒈種漝慣」、「打醬油專用通道」、「真是太囧了」……如果你閒來愛逛逛各大論壇的灌水區,那麼你一定會對這些時下風行的網絡表達方式熟稔於心,抑或你本人就是這些網絡語言的愛用者,語不「雷」人誓不休。
  • 報告稱中國網絡語言低俗化問題突出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李曉喻)2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網絡低俗語言存在
  • 網絡語言為漢語增添活力
    這些「網感」十足的新詞新用法,不僅代表著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與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點讚」體現出社交空間的線上拓展,「曬」字細緻入微刻畫出時代情緒,「拼購」反映了新型電商消費方式的流行。不少人稱「《新華字典》與時俱進,變得更接地氣了」。
  • 住持與網友對罵 低俗語言如潑婦罵街般不堪入耳
    住持與網友對罵 低俗語言如潑婦罵街般不堪入耳時間:2015-08-01 19:21   來源:汽車中國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住持與網友對罵 低俗語言如潑婦罵街般不堪入耳 近日,一住持與網友對罵截圖在網上引來輿論譁然。
  • 別拿粗鄙低俗當個性表達
    昨天,在國家網信辦主持召開的「淨化網絡語言」座談會上,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指出,網絡低俗語言的使用主要表現為,以情緒發洩為目的的網絡謾罵、以惡意中傷為手段的語言暴力、以粗鄙低俗為個性的網民表達。
  • 《新華字典》收錄網絡潮詞 網絡語言為漢語增添活力
    這些「網感」十足的新詞新用法,不僅代表著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與精神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點讚」體現出社交空間的線上拓展,「曬」字細緻入微刻畫出時代情緒,「拼購」反映了新型電商消費方式的流行。不少人稱「《新華字典》與時俱進,變得更接地氣了」。
  • 讓網絡激發語言熱情
    原標題:讓網絡激發語言熱情   作者:饒高琦(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與問卷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貧乏了。
  • 說新詞丨這個詞上了人民日報頭版,「棒棒噠」
    「給力」,音gěi lì,原本屬於網絡語言,最早出現於日本搞笑動漫《西遊記:旅程的終點》的中文配音版,屬於東北方言和日語的混合產物,意思類似於「牛」「很棒」「酷」,常作感嘆詞用。  與一些低俗的網絡用語相比,為何這些網絡熱詞能躥紅並被使用在新聞標題中?不外乎貼近性和藝術性。作為傳統媒體,接近那些使用網絡、創造和使用網絡語言的受眾,唯有此才能拉近他們和主流、傳統媒體之間的距離。  新聞的標題是新聞的點睛之筆,在新聞標題中使用網絡用語,能夠更加「態度鮮明」地表達傳統媒體的貼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