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淨化網絡低俗語言 陳晶瑩代表建言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20-12-22 澎湃新聞

拿什麼淨化網絡低俗語言 陳晶瑩代表建言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20-06-02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寧寧

語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典型的特徵和最珍貴的文化載體,許多國家和民族為了保持本國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十分重視保護自己語言的純潔性以及語言文化的傳承。

近年來,隨著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特別是新媒體和移動社交的發展,網絡已毫無疑問地成為社會語言生活的一個重要領域。網絡語言文字雖然具有標新立異、表達豐富和交流效率高的優點,然而使用中卻存在不少問題。今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將關注點放在了語言文字特別是網絡語言上,領銜提交了一件有關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議案。

「語言的變化,一定是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且不破壞語言本身文化內涵的。當前已經迫切需要對網絡語言進行積極引導、適當規範,特別是對進入社會公共交際領域的網絡語言要予以限制。」陳晶瑩認為,從使用範圍、影響面、信息傳播速度等方面,網絡應成為語言文字監管的重點領域,建議通過修法明確相應的管理措施和使用要求。

網絡語言衝擊通用語言文字規範

網絡的普及帶來了網絡語言的流行,但網絡也成了文字差錯率高的領域。根據上海開展的重點領域語言文字應用監測,目前社會用字規範化水平排序為圖書、報刊、電視、網絡。與此同時,一些粗俗、低下、輕薄的文化在網絡文化流行過程中趁機肆意擴張,一些隨心所欲的無原則的縮寫如「TMD」「NND」開始大量出現。

「顯然這是正常語言垃圾中的異化。」陳晶瑩認為,這些現象的存在不但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對於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的形成也極為不利。如果這樣的語言不停出現在屏幕上或者掛在人們嘴邊,勢必影響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純潔度。

更加應當引起注意的是,網絡語言文字發展之快不但衝擊漢語的地位,也衝擊了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如果人們長期使用網絡語言,必然就會弱化對標準漢語語言結構、語法等方面的意識。而大量語意模糊、不合規範的新詞以及由於過度追求新穎而出現的錯別字,不僅不利於文化的傳承,也會影響漢語的交際功能和健康發展,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可能帶來消極影響。」陳晶瑩說。

現行法律缺乏有效監管和懲治機制

2000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語言文字法制建設成效顯著,有力促進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和規範應用,為推進語言文字事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是,該法在實施中,語言文字使用不規範和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制定該法時,網際網路尚未普及,網絡語言的問題還不突出,如今現實和網絡虛擬空間的語言生活紛繁複雜,語言文字領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現行法律規定無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陳晶瑩認為,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首先是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由於執法主體不明確,相關部門職責交叉不明晰,各級語委雖為議事協調機構,卻缺乏執法主體資格,統籌力度有限。而法律賦予其他部門的監管職責不清,致使相關領域用語用字的監管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

其次,缺乏對公共服務領域外文使用的統一規範。目前,各大城市公共領域的外文使用日益增多。以上海為例,據調查,在中心城區主要商業街道、大型商場、戶外店招、店牌使用外文的比例達50%以上。某些領域已經出現了使用泛濫、使用不規範的趨勢,普遍存在諸如「單獨使用外文」「外文使用突出於中文」「翻譯不當」「書寫錯誤」等問題。

「這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既給不懂外文的本國公民造成了識別障礙,也使一些外國人感到困惑和誤解,在優化投資營商環境上打了折扣。」陳晶瑩說。

此外,缺乏對違法行為的有效懲治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目前看起來可以說是一部『軟法』。」陳晶瑩舉例說,根據該法第四條,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義務,這就意味著公民可以放棄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此外,該法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也明顯偏弱,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最高處罰措施限於「警告」,導致基層執法部門缺乏強硬的執法依據,違法成本低,執法效果不佳。

儘快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鑑於通用語言文字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現行通用語言文字法存在的不適應性和問題,陳晶瑩建議將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儘快啟動修法工作。

她建議通過修法明確執法主體、各部門職責分工。同時,建議增加對公共服務領域外文使用要求和譯寫規範的規定,明確因公共服務領域確需使用外文的,要同時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並且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主。進一步協調相關主管部門,保持語言文字法律法規與相關行業法律法規、規範標準對於外文使用政策的一致性。

她同時建議,增加對網絡語言文字使用管理的要求。抵制不規範、低俗的網絡語言,減少網絡語言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的衝擊,維護漢語的純潔性。

「一方面要著力使國家機關、學校、新聞媒體、公共服務行業等重點領域落實好國家關於規範用語用字的要求,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要補短板,明確對網絡語言文字使用的監管部門、監管和執法規定。」陳晶瑩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草案)》的說明
    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確定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範圍,有利於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有利於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把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法制軌道,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科學有效的管理。    黨和國家歷來重視語言文字工作。五十年代,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語言文字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指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國家統一你知道什麼是語言文字法嗎?如果不知道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去了解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目 錄第一章 總 則第二章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第三章 管理和監督第四章 附 則第一章 總
  • 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
    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 (、標準化及其健康發展,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的管理,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 靠什麼來淨化網絡語言環境?
    在日前舉辦的淨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上,人民網輿情研究室發布的網絡低俗粗鄙語言的報告顯示,「尼瑪」「屌絲」和「逗比」位列前三。有關方面表示,淨化網絡語言環境,不是防民之口,而是為我所用,改變堵的辦法,用疏的措施營造文明理性的網絡空間。此事當即引起媒體的關注,而靠什麼來淨化網絡語言環境,也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 尤陳俊 | 國家能力視角下的當代中國語言規劃與語言立法——從文字改革運動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此種研究現狀缺憾的典型表現之一,便是法學界迄今很少有學者專門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稱《憲法》)第19條第5款「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下稱「普通話條款」)展開過深入研究,甚至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下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來,在討論這部法律的那些學者們當中,我們很少能看到法學研究者的身影。
  • 網絡謾罵惡意中傷粗鄙低俗 網絡低俗語言須"卸載"
    原標題:網絡低俗語言須卸載  6月2日,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下,由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淨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召開。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普通話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知識問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知識問答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什麼時間頒布的,於何時實施?2.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什麼?答: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國家推廣普通話和規範漢字。3.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注意什麼?答: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 這些詞上了「網絡低俗語言排行榜」
    2日,由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的「人人善語良言、網絡綠水青山」——淨化網絡語言研討會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舉行。會上,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公布了「2014網絡低俗詞語排行榜」,請看看這些低俗詞彙有沒有出現在你的寫作空間中。
  • 依法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於法有據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屬於法定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明確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國家通用語言適用於全國範圍內的全體中國公民,不針對特定民族、特殊地區、特別群體,更不是僅為「漢族的語言文字」。
  • 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深刻認識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語言文字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已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背景下,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關係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
  • 【蘇木•學習】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們要深刻認識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明確責任、細化措施,堅定不移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不斷提高語言文字工作科學化、規範化水平。一是各級人大要認真行使好立法權、監督權,保證國家法律的有效實施。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勢所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教育部、國家語委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2019年12月,教育部教材局印發《中小學三科統編教材「鑄魂工程」推進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區開好三科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育與普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1996年,要求語言文字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227位代表提出了7 件要或語言文字立法的議案。1997年,全國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又有164位代表提出了5 件要求語言文字立法的議案。根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和提案,全國人大徵求國家語委的意見,國家語委同意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文字法》,並建議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牽頭起草。
  • 【專家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是「國語」
    我國從《憲法》到《民族區域自治法》再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只有「普通話」「規範漢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都沒有「國語」。有人可能會認為,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是地方通用語言文字,因此,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政治地位要高於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其實,這是由於混淆了語言的使用功能和政治地位這兩個概念,從而得出的錯誤判斷。
  • 【共同關注】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共同關注】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2020-11-18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語言文字「十三五」規劃:2020年普及通用文字
    日前,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語言文字事業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  推廣普通話60年  普及率達70%以上  2010年4月,青海玉樹地震。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鑄...
    2準確把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核心要義,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進一步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必須準確把握其法理精神,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維護和保障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合法權利,並在工作中切實落實到位。
  • 維權e站 |一起來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徵,是傳承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燦爛文明的載體。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愛黨愛國的具體表現,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是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基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吧。
  • 司法廳推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微視頻 搶先了解
    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五條語言文字是交流感情的紐帶、溝通思想的橋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於語言文字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五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全面落實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是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意義重大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人民的責任。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三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法定的國家事權,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和義務。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