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流傳千古的二十四節氣歌,你可讀過妙趣橫生的十二生肖詩

2020-12-20 老沙侃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間廣為流傳的二十四節氣和十二生肖,都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千百年來,這些文化現象不但從未斷絕,而且被人們不斷發揚繼承。為了便於記憶,人們將二十四個節氣編成了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十二生肖詩最早見南朝詩人沈炯的《十二屬相詩》,生肖依次嵌在句首: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哺,指口裡含著食物。隰(xí),指新開墾的田。蘭,通「欄」,馬欄即馬廄。羞,通「饈」。蠡(lǐ),蟲蛀木,引申為器物經久磨損要斷的樣子。窅(yǎo),眼睛瞘進去,喻深遠。整首詩大意是:積滿灰塵的桌面上,有老鼠爬過的足跡。牛羊到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才回來。老虎坐在空曠幽深的山谷裡吃東西。打開的窗戶正對著月宮裡的玉兔。龍行雨讓田裡一片青翠。蛇曲伸著身體,緩慢地爬行。馬兒吃草剛回來,羊又開始去啃嫩苗。猴子吃著慄子等美味果實,雞走來,留下了像盛清酒的杯子一樣的腳印。狗懷臥著為主人看守家,豬深陷的眼睛眯得像器物快要斷的樣子,悠然地鼾睡著。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還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除了最早的這首《十二生肖詩》外,還有幾首描寫十二生肖的詩作,也別有情趣。

讀十二辰詩卷掇其餘作此聊奉一笑

宋 朱熹

夜聞空簞齧飢鼠,曉駕羸牛耕廢圃。

時才虎圈聽豪誇,舊業兔園嗟莽滷。

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

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

手種猴桃垂架綠,養得鵾雞鳴角角。

客來犬吠催煮茶,不用東家買豬肉。

詠十二生肖

元 劉因

飢鷹嚇鼠驚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

江山虎踞千裡來,才辨荊州兔穴爾。

魚龍入水浩無涯,幻鏡等是杯中蛇。

馬耳秋風去無跡,羊腸蜀道早還家。

何必高門沐猴舞,腸柵雞棲皆樂土。

柴門狗吠報鄰翁,約買神豬謝春雨。

列朝詩集

明 胡儼

鼷鼠飲河河不幹,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丘。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東頭。

民初畫家王夢白繪十二生肖圖,學者黃浚作《十二生肖題句》:

世情偃鼠已滿腹,詩稿牛腰卻成束。

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園真碌碌。

龍漢心知劫未終,賈生痛哭原蛇足。

梨園煙散舞馬盡,獨剩羊車人似玉。

子如獼猴傳神通,畫課雞窗伴幽獨。

板橋狗肉何可羨,當羨東坡花豬肉。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牡丹花一、幫助記憶的二十四節氣歌多少年來,流傳最廣的二十四節氣歌,幾近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 關於大雪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2018大雪節氣民謠附二十四節氣歌
    附: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七言詩》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 唐朝元稹二十四節氣詩裡的冬至,周朝立年,日照南天
    萬邦歌有道,誰敢動徵邊?」唐朝元稹《冬至十一月中》 元稹的廿四氣詩,也就是二十四節氣詩,是他在做丞相的時候頒布的面向全國的節氣詩詞歷,是日曆的一種補充,讓普通人都能知道每個月有哪些節氣,節氣應對的氣候知識與歷史掌故。
  • 二十四節氣歌全文意思 臨沂大多數人不知道
    二十四節氣歌大家都會背,但是它每一句的意思大家都能看明白嗎?一起去試著解釋一下吧。   二十四節氣歌解釋:   春雨驚春清谷天(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滿芒夏暑相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處露秋寒霜降(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
  • 我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大家怎麼看待?
    在春秋兩季的《上書》中描述了節氣。在商代,只有四個節氣,但到了周代,已經增長到八個。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最早出現在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津·訓》中,在《史記·大正公序言》的「論六校」中也有提及。陰陽,四點鐘,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 [1] 公元前104年,鄧平平制定的「太極曆法」將二十四個節氣放在曆法中。
  • 二十四節氣歌 藏著哪些看點
    本報記者 孟雨涵 攝二十四節氣歌,藏著哪些看點■本報記者 彭薇到了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意味著離冬天越來越近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不少人對這首節氣歌朗朗上口。
  • 一首寫暗戀的詩,告訴你暗戀一個人的正確做法,句句流傳千古
    唐詩宋詞不管是誰,都會記得那麼幾句,就算不記得,也會知道幾首詩或者是幾首詞的名字,畢竟這些詩詞太經典了,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詩詞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時代的產物,唐詩和宋詞,能做出名揚千古的名句,那些詩人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最熟悉的大詩人就有李白,蘇軾,杜甫等等,太多了
  • 二十四節氣歌歌詞是什麼 這幾個版本臨沂人清不清楚
    我們從小的時候就學過二十四節氣歌,大家別看這首節氣歌內容很少,但卻是把二十四個節氣都包含了進去,這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由於草木的榮華凋零、鳥獸的遷徙蟄藏、雨露霜雪的四時變化等氣象和物候最為直觀,也最直接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盛衰榮枯、季節輪迴。
  • 龔琳娜:把二十四節氣唱給你聽
    在這兒,你可以真正地過日子,而不是那種端著、高高在上。我們是做音樂的,村裡都是民房,唱個歌也不敢大聲唱,所以後來我們決定搬到山上,相對獨立和安靜些。 「二十四節氣歌唱法,甚至借鑑了鄧麗君」 北青報:怎麼會想到創作二十四節氣古詩詞歌曲系列? 龔琳娜:我和老鑼做古詩詞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沒有主題串起來。
  • 二十四節氣中的詩畫江南
    《大地的耳語   ——江南二十四節氣》在這樣的日子裡,坐在陽臺上,打開王寒新出版的《大地的耳語——江南二十四節氣》,一口氣讀下去,一天就經歷了二十四節氣、一年四季的輪迴。   王寒的作品,一直根植於江南大地。在她眼裡,江南的一花一果、一山一水,都值得書寫,所以有了《浙江有意思》《無鮮勿落飯》《江南草木記》和《大地的耳語——江南二十四節氣》「江南風雅頌」系列。
  • 聽完龔琳娜24節氣歌之《春曉》,才算過了個有詩意的春分
    中國新藝術音樂創始人龔琳娜在網上推出二十四節氣歌之《春曉》,歌詠春天的到來。《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名作,歷來是朗誦、傳唱較多的詩作。龔琳娜版的《春曉》,悠遠優美之餘,還帶著一股淡淡的憂傷。與過去一樣,龔琳娜唱歌,她的丈夫老鑼寫歌,這首《春曉》歌是夫妻二人共同完成的。
  •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茄子   寒露簡介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詩:小雪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小雪其二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是冬季的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
  • 中國古人問天智慧《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歌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在傳承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曆中,成為農曆一個重要部分。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詩:立秋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立秋其二 核桃皮開始微微發黃,正逐步走向成熟,葉子開始衰落。石榴顯現出了鮮豔的紅色,葡萄成熟多彩。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民俗專家細說廈門版「節氣歌」
    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一時間,這個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這二十四個節氣在廈門本地有著怎樣的傳承和故事?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了解。
  • 養羊二十四節氣歌,你值得擁有
    養羊二十四節氣歌,你值得擁有 過罷寒需到霜降,抓好配種為首項。 引進良種人工配,全配全懷喜洋洋。 立冬小雪天漸寒,防寒保暖非等閒。 修補自會掛門審,停止用上把目墊。 大雪冬至一年完,育肥用羊決出欄。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文丨圳論評論員 莊媛近日,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匯聚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討如何傳承保護好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讓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講出新時代的精彩故事。( 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現場。陳彬 攝)「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四句、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卻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
  • 中國書協理事王榮生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送你一首養生歌謠,幫你度過「夏熱」:「夏至心靜自然涼,晚睡早起午休躺。暑傷津氣炎熱防,切忌飲食過寒涼。神清氣和胸寬暢,戶外防曬講著裝。」《趙學敏夏至詩》夏至知時多雨露,驕陽轉折愛溫柔。只緣久盼良辰到,百卉爭妍樹攢頭。
  • 二十四節氣詩:立春
    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鬥指寅,太陽到達黃經315°。  紫玉蘭  立春簡介  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二十四節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