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民間廣為流傳的二十四節氣和十二生肖,都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千百年來,這些文化現象不但從未斷絕,而且被人們不斷發揚繼承。為了便於記憶,人們將二十四個節氣編成了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十二生肖詩最早見南朝詩人沈炯的《十二屬相詩》,生肖依次嵌在句首: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哺,指口裡含著食物。隰(xí),指新開墾的田。蘭,通「欄」,馬欄即馬廄。羞,通「饈」。蠡(lǐ),蟲蛀木,引申為器物經久磨損要斷的樣子。窅(yǎo),眼睛瞘進去,喻深遠。整首詩大意是:積滿灰塵的桌面上,有老鼠爬過的足跡。牛羊到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才回來。老虎坐在空曠幽深的山谷裡吃東西。打開的窗戶正對著月宮裡的玉兔。龍行雨讓田裡一片青翠。蛇曲伸著身體,緩慢地爬行。馬兒吃草剛回來,羊又開始去啃嫩苗。猴子吃著慄子等美味果實,雞走來,留下了像盛清酒的杯子一樣的腳印。狗懷臥著為主人看守家,豬深陷的眼睛眯得像器物快要斷的樣子,悠然地鼾睡著。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還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除了最早的這首《十二生肖詩》外,還有幾首描寫十二生肖的詩作,也別有情趣。
讀十二辰詩卷掇其餘作此聊奉一笑
宋 朱熹
夜聞空簞齧飢鼠,曉駕羸牛耕廢圃。
時才虎圈聽豪誇,舊業兔園嗟莽滷。
君看蟄龍臥三冬,頭角不與蛇爭雄。
毀車殺馬罷馳逐,烹羊酤酒聊從容。
手種猴桃垂架綠,養得鵾雞鳴角角。
客來犬吠催煮茶,不用東家買豬肉。
詠十二生肖
元 劉因
飢鷹嚇鼠驚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
江山虎踞千裡來,才辨荊州兔穴爾。
魚龍入水浩無涯,幻鏡等是杯中蛇。
馬耳秋風去無跡,羊腸蜀道早還家。
何必高門沐猴舞,腸柵雞棲皆樂土。
柴門狗吠報鄰翁,約買神豬謝春雨。
列朝詩集
明 胡儼
鼷鼠飲河河不幹,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丘。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東頭。
民初畫家王夢白繪十二生肖圖,學者黃浚作《十二生肖題句》:
世情偃鼠已滿腹,詩稿牛腰卻成束。
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園真碌碌。
龍漢心知劫未終,賈生痛哭原蛇足。
梨園煙散舞馬盡,獨剩羊車人似玉。
子如獼猴傳神通,畫課雞窗伴幽獨。
板橋狗肉何可羨,當羨東坡花豬肉。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