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視頻來看具體製作過程吧!)
快過年了,最近這段時間我出了不少年貨點心,但想來想去,今天這款,我覺得是最值得做的。它名氣夠響,味道好吃,一塊塊包裝起來還很精美,送親戚朋友也很有面子。
牛扎奶芙
牛扎奶芙是牛軋糖和薩其馬的結合體,綜合了兩者的優點,吃起來酥軟香甜。雪花酥就更不用說了,非常熱門。這兩道點心非常像,屬於同一類點心。但我更喜歡吃牛扎奶芙一些啦,酥條的香酥與牛軋糖的甜軟結合起來,真的很難忍住不吃第二塊。
雪花酥
往年每次發的牛軋糖都是熬糖版,大伙兒都說「好複雜啊」,這次發的是棉花糖版的,特別簡單,簡簡單單來做年貨吧。
更推薦大家點擊開篇的視頻觀看,更直觀。圖文版的往下看。
牛扎奶芙(蔓越莓味)
酥條配料(1份)
低筋麵粉100克,雞蛋(全蛋液)70克,鹽2克,泡打粉2克,防粘用玉米澱粉適量。
首先將麵粉、鹽、泡打粉混合(泡打粉是酥條膨脹起來的必須配料,不能省略),加入全蛋液。用刮刀充分拌勻,成為圖中所示的溼潤麵糊狀。
要拌成比較粘稠的麵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全蛋液的用量,如果麵糊太幹,可以多加一些蛋液。
案板上撒大量玉米澱粉防粘。將麵團倒在案板上,表面再撒一些玉米澱粉,將麵團壓扁,擀成薄片,切成小細條。
由於麵糊很粘手,可以根據情況隨時多撒玉米澱粉防粘。
最後得到的小細條上可能會粘很多玉米澱粉,用篩網將多餘的玉米澱粉篩掉。
接著就可以油炸了。如果不想一次浪費太多炸油,可以用小奶鍋分多次來炸,這樣只需要小半鍋油就夠了。
用花生油來炸最香,其他植物油也可以。燒熱以後將小細條倒入油鍋裡,它們會迅速膨脹起來。小火炸至金黃色出鍋。
將所有酥條都炸好。
接著就可以製作牛扎奶芙了
酥條1份,棉花糖160克,黃油40克,奶粉40克,蔓越莓幹40克。
全程用小火。
將不沾平底鍋燒熱,倒入黃油融化以後,加入棉花糖(棉花糖如果塊頭比較大,可以提前切小,方便融化)。翻炒至棉花糖融化,加入奶粉並攪拌均勻。
關火,加入酥條和蔓越莓幹,迅速而充分地拌勻。
棉花糖不要久拌,加熱時間不要太長,溫度不要太高。儘量保持棉花糖內的氣體,這樣做出來的成品才會柔軟。
檯面上鋪一張油紙,將做好的奶芙麵團全部倒在油紙上,用手壓平壓實,成為厚度大約3cm的方形麵團。
這時候麵團通常不會燙手了。如果很燙,可以稍微冷卻一會兒再壓。
將麵團靜置冷卻,直到完全定型變硬。在麵團表面撒一些奶粉(配方份量外),切成小方塊就可以了。這個配方可以切大約20塊。
接著看看雪花酥的做法。它更簡單。
100克韌性餅乾代替酥條。100克混合乾果代替蔓越莓幹。可以做出最常規口味的雪花酥。
混合乾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搭配(南瓜子、扁桃仁、腰果、核桃、花生、蔓越莓幹、葡萄乾等都可以。生堅果要烤熟後使用),或者購買那種已經搭配好的每日堅果就行。
製作過程和牛扎奶芙一樣。同樣炒棉花糖,加入餅乾和混合乾果,拌勻後壓成3cm厚,冷卻後表面撒奶粉切成小方塊即可。
香甜酥軟的牛扎奶芙,和更簡單的雪花酥,你喜歡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