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教育報記者 付麗寧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第三十六個教師節。今年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為宣傳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濃厚氛圍,福州市教育局聯合海峽教育報社推出「福州市優秀教師風採」系列專題報導,集中展示福州市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實施「奮進之筆」的進展成效,展示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築夢育人使命,樂教善教、甘守講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教育強國努力奮鬥的精神面貌。今天推出第三期。
孩子,我希望你
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變化
人的優秀品質都是永恆的——
正直、勇敢、獨立
我希望你是一個優秀的人
……
9月9日上午,福州十六中初二(4)班教室裡激情洋溢。借著習近平主席為「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這一熱點,張婧老師及時給學生上了一節微型班會。課上,她帶領學生回顧了4位國家英雄特殊貢獻,並通過多組數字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速度」 「舉國同心」 「生命至上」 「命運與共」的深刻內涵,對國之後浪,提出成為大寫的「人」的寄望。師生在齊聲朗誦余光中詩歌《孩子,你必須是個理想主義者》的片段中,將班會推向高潮,學子們接受了一場愛國與理想的洗禮。
「積極利用每個節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是我們學校的日常。」這是張婧老師在十六中德育工作薰陶下最深刻的體會,因此,新學年調任到德育處之後,她馬上抓住文明創城的契機,組織學生家長拍攝並親自剪輯了《十六中微視頻:愛我福州,對不文明行為say「No」》,通過視頻,孩子們倡導全體師生家長創建文明城市,同時也深刻理解了文明的內涵。
這就是張婧老師,一位從教13年的語文老師,熱愛教學,熱愛學生,紮實落實思政工作的標杆,基層教師「德教雙優」的模範。
育人之本,在於立德鑄魂,德育有厚土,方能結碩果。因此,在第一次擔任年段長,上任前,張婧老師用了整整一個暑假,醞釀思忖三年育人目標,於是她選擇了一句普通卻不乾癟的話「做更好的自己」作為年段理念,細化了學生三年的成長目標,並通過每學期2次以上的廣播段會和各種活動,營造良好的段風段貌,實現育人效果的計劃性和有效性。
「感謝最後一年遇見張婧段長,她手把手指導我寫演講稿及演講技巧、表現力,使我在初三開學儀式的演講大獲成功,成為年段紅人,不只憑成績說話,充滿了奮鬥的勇氣。」2020屆初三(1)班的張泓以中考總分675.5分錄取福建師大附中「潤德」實驗班,回憶起在十六中的學習生涯,她滿是感恩。向張泓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很多……
青春期總有些個性鋒芒的少年成為迷途羔羊,張婧老師總是用「大愛」溫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她可以平靜地面對一個課間扔其礦泉水瓶、公然挑釁的行為偏差生,並與孩子促膝長談;她會在大雨滂沱之時,陪著班主任敲響厭學孩子的家門;她敢將一個情緒失控、有暴力傾向的壯碩學生牢牢抱住……她堅信,在良好的段風段貌的潛移默化下,這些「迷途羔羊」內心會埋下「向上」「向善」的種子。「感謝張婧老師對我們不拋棄、不放棄,悉心教導,使我們在菁菁校園健康成長。」這些孩子在畢業之後,對張婧老師滿是感激。
疫情期間,張婧老師開設了30節網課,除了學科,還滲透家國情懷,搜集了許多典型事件,通過5次「空中年段會」與全體學生、家長分享,她親自為學生在線朗讀書信,讓許多學生落淚,使他們明白讀書的真正意義;當「港獨」分子焚燒國旗時,她帶領班主任精心集備「我是護旗手」的主題班會。她教育學生要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和有思考的「巨人」,而不做僵化的「書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身治性,成為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在十六中的「一體雙翼」的辦學特色下,她堅持以美育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讓學生在各種藝術實踐與體驗中,提高學習主動性、團隊合作能力和組織活動能力,開闊視野,獲得校園生活的幸福感。
張婧老師告訴記者,在初一時,她就對600多名學生進行才藝建檔,建立「才藝資源庫」,並按琴棋書畫武術等進行分類歸檔,為學生們搭建平臺展現個人風採。十六中有個高大上的舞臺「煙山杯」春晚,為了讓更多學生登上「春晚」銘記一生,發揮自己的藝術細胞和智慧,她整合資源、創意構思,讓才藝頂尖學生分頭行動,為「春晚」舞臺推送的節目多元且個個精品,她輸送的學生演員不下300個。
初二時,她聽到《福建如你》這首當時還很小眾的歌,覺得很適合6班班級氣質,就推薦給他們當班班有歌聲曲目,果然,6班學生將此歌演繹得淋漓盡致,先後改編了兩三個不同的版本,有送老師的,有送同學的,畢業典禮時改為《十六如你》獻給母校,這首歌因此成為6班的記憶,也成為了學校的經典。
▲2019屆6班全體同學改編福建原創音樂人蔣舟作品《福建如你》,陳虹曉演唱
她有時也跟學生一起感受藝術的魅力,哪怕在初三學業最緊張的時候,和班主任一道,親自為學生編排出擁抱夢想、勵志加油的大型師生歌舞,為學生中考加油鼓勁,為學生的青蔥歲月陪伴見證。
她重視培養學生幹部,帶過的學生們分布在各所高中,多數是文藝骨幹亦是學業佼佼者,這是美育滲透的最好回饋。這也是張婧老師心目中,當代中學生全面發展應具備的素質和最美好的樣子。
「張婧老師是德育『諸葛亮』,校園『及時雨』,知心大姐姐。」身邊的同事這樣評價她。「班主任團隊的和諧凝聚力是整個年段蒸蒸日上的基礎保障」,因此,年輕的她經常想方設法為班主任 「送溫暖送驚喜」,開展團建活動,加強感情交流,釋放日常壓力,整個團隊其樂融融,積極向上。
每天上午7點到校,在校時間超12小時,是她的工作常態。初一起始年段時,日常工作中,對毫無經驗或經驗尚淺的班主任,張婧老師精細指導,經常開「午餐快餐培訓會」,為他們的家長會、班會以及一日點評中說的每一句話進行備課、評價與修正,教他們如何轉化特殊生、發揮家訪的力量、建立班級制度與培養班幹部,團隊日趨成熟。
「當老師,要用過硬的教學業務說話!」張婧老師一邊忙於帶領年段師生團隊,一邊擠時間錘鍊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始終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每次參加比賽或者是公開課,她總是在全校師生都清校之後,借用一間空教室,獨自訓練片段教學,一遍又一遍,精益求精。「梅花香自苦寒來」,2020年、2017年她攬獲教學、德育技能大賽全市一、二等獎;她開設過多次市級公開課,《一滴水經過麗江》《秋天的懷念》《誡子書》等均榮獲教育部、省市優課,多節公開課入選「學習強國」平臺。
「這次獲獎,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持指導,年段老師同事們的關心幫助。這個獎項屬於我們學校。」面對榮譽,張婧老師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這次獲評省優秀教師,我既高興,又深感任重道遠。內心還有一點忐忑,覺得自己做的還很不夠。當然,我會珍惜這份榮譽,不忘初心,繼續努力,為學校培養出更多更優秀學子!」
張婧,女,35歲,中共黨員,畢業於廈大中文系,現任德育處副主任,省優秀教師,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市優秀班主任。從教13年,踏實勤勉,成效顯著。作為80後年段長「新秀」,她所在的團隊帶領的2019、2020屆的中考成績,均位居福州市前三甲。2017年榮獲首屆「德育核心素養大賽」大福州地區決賽二等獎,2018年所開設的公開課評為「教育部優課」,並首批入選「學習強國」優質課程,2020年福州市優質課決賽第二名,並過關斬將榮獲「市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編輯 / 製作:姚興榕
海峽教育報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