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歲老大爺賣最純粹的小吃,全都是用糧食做的,只收錢不找錢!
78歲老大爺賣最純粹的小吃,全都是用糧食做的,只收錢不找錢!78歲大爺賣最純粹的小吃,全都是用糧食做的,只收錢不找錢!老大爺賣的是粽糕。老大爺年紀大了,腦子不會算帳了,一份2元,都是客人給錢自己找錢,粽糕的做法,首先把小紅棗洗淨,待鍋中水開後將棗放入蒸籠中用小火蒸15分鐘備用,然後糯米用清水衝洗乾淨放入盆中並加入清水,水面超出米麵一個食指高,鍋中水開後將糯米盆放入蒸籠上改用中小火40分鐘,到時間後拿出糯米,別換一盆,將蒸好的米平鋪一層,把蒸好的小棗掰開放入鋪好的糯米層上,再加一層米平鋪一些棗,
-
流浪狗叼標價牌賣菜攬客 會收錢找錢(圖)
中國臺灣網1月26日消息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雲林縣土庫鎮馬光厝黃昏市場的菜販黃再添,兩個月前收養一隻白色流浪土狗,取名「lucky」。它十分聰明,經過訓練之後,每天都會用嘴叼著「10元」的牌子,安靜蹲坐在菜攤前椅子上幫忙招攬客人,還會送塑膠袋給顧客及收錢、找錢,立刻成為市場內的活招牌,許多客人表示:「lucky很聰明可愛,大家都是為了看它,所以特地大老遠跑來買菜。」(高大林)[責任編輯:carriewang]
-
農村夫妻擺攤賣「它」,只收錢不找錢,日賺700元,顧客排長隊買
農村夫妻擺攤賣「它」,只收錢不找錢,日賺700元,顧客排長隊買!在大家印象當中,對於這邊他來說也是非常髒的,小吃的第1個印象都會覺得不衛生,可是我們也知道隨著現在吃貨越來越多,大家對於美食的要求也是變得非常的挑剔,只要是好吃的就好,今天跟大家說的是大街上的一種美味,那麼再賣這種小吃是一對農村夫妻,他們的攤位是一個露天的攤位,看起來也是特別不會說,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不衛生的小吃攤,每天的顧客都是排著長隊來買,只收錢不找錢,就是這樣他們一天能夠賺到700塊錢。
-
7點出攤賣秘制包子,只收錢不找錢,來買的一次都要50個!
7點出攤賣秘制包子,只收錢不找錢,來買的一次都要50個!7點出攤賣秘制包子,只收錢不找錢,來買的一次都要50個!吃貨不分區域,也不分地區跟國界,所有吃貨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到心裡完美是食物。不管食物做法如何,只要好吃都是吃貨的畢生追求。
-
張店一男子利用「倒找錢」當街詐騙 民警次日將其抓獲
魯中網·海報新聞6月22日訊(記者 李慶宇 通訊員 許紅 趙穎慧)近日,張店一家奶茶店的員工小李遇到了這樣一位顧客,購買了一杯12元的奶茶,隨後利用「倒找錢第二天一早,該男子就被張店警方抓獲,目前該男子已被張店警方依法行政拘留。6月18日,張店公安分局科苑派出所接到市民小李打來的報警電話,稱其在奶茶店被一男子以「倒找錢」的方式詐騙現金88元。接警後,科苑派出所會同合成作戰中心民警立即出警,調取了現場的監控錄像,經過信息研判和摸排走訪,很快確定了嫌疑人何某的身份信息。
-
大媽堅持賣「失傳」小吃,小攤快被顧客擠爆了,忙的顧客收錢找錢
大媽堅持賣「失傳」小吃,小攤快被顧客擠爆了,忙的顧客收錢找錢。圖片上的就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道美食了,燒餅夾油條是不是感覺非常的奇怪呢?這都是顧客來排隊買的,每天早晨都會出現這樣的盛況,它的門口圍著滿滿的一群人,大家都是眼巴巴的看著等著,新鮮美味的燒餅出爐,顧客每天餵都差不多30分鐘,有時候,等了很長時間卻也買不到,大媽也是特別的忙碌,甚至沒有空收錢,更別提找錢了,大家都很自覺,錢箱就放在大家能夠得著的地方,然後買多少燒餅,算清錢,自己放錢找零錢。
-
小縣城的羊肉湯館,只收錢不找錢,一天賣出上千元,路人都羨慕!
小縣城的羊肉湯館,只收錢不找錢,一天賣出上千元,路人都羨慕!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
-
柴犬路邊賣烤地瓜,只收錢不找錢,生意火爆整條街
一張紙上寫著地瓜的價格每個 元),另一張紙上則寫著:對不起,我是一隻狗,所以不會找錢!只會收錢,看來主人要賺翻了!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一直是狗主人在照看地瓜攤,有一次主人有事,就讓狗狗當了一次臨時「售貨員」,沒想到等他辦完事回來時,地瓜已經賣光了!並且錢也一分不少。
-
這8種情形,東莞業主可拒繳物業費,小區還可能「倒找錢」
其中對《物業管理條例》作出部分修改,涉及4個條款的修改,刪除1個條文,刪去的條文為第五十九條。對第二十四條作出修改,刪去條文中的「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十二條第二款修改為:「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行業誠信管理。」
-
餐館多收錢超市少找錢 業主社區網曬"消費陷阱"
超市收銀員常忽略幾分錢 居民古小姐經常去社區內的一家超市購物,細心的她發現,最近一段時間,結帳時每每遇到需要找幾分的零錢時 古小姐抱怨道,平日裡如果碰到自己要交給超市幾分錢零頭時,收銀員是從來都不會放過那幾分錢的。「一到該他們找給我幾分錢的時候,就沒有那麼積極了。」古小姐說,其實幾分錢對她來說不算什麼,可是收銀員的做法讓她比較鬱悶。她說,如果沒個帳單,都可以少找幾分錢,積攢起來一個月也有不少錢。
-
有賣家收到1.2萬英鎊的還款單,亞馬遜英國站來「討債」少收的推薦...
2017-03-21 09:14 此前有報導稱,亞馬遜英國站對電子配件品類(Electronics Accessories Categories)的平臺賣家少徵收了5%的推薦費(Referral Fee),並計劃將在不久的將來開始收回這筆少收的費用
-
大哥賣大雜燴,一天賣300碗,只收錢不找錢,附近餐館老闆也來吃
大哥賣大雜燴,一天賣300碗,只收錢不找錢,附近餐館老闆也來吃現在有很多人都是特別喜歡去街上搜羅一些美食來吃的,他們被統稱為吃貨,這些吃貨每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去街上尋找各種各樣的美食,因為對他們來說。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小吃其實就是大雜燴,而做這個大雜燴的主人公是一位40歲的大哥,別看這位大哥看起來非常的樸實,但是他做出來的食物卻是非常好吃的,尤其是他做出來的大雜燴,更是受人們的歡迎,每天他的攤位前總是顧客滿滿的,有的時候還會排特別長的隊,而且每個顧客都特別的自覺,因為知道大哥忙不過來,所以都是自備零錢,不需要大哥找錢的。
-
失明老人開雜貨店三年未收假錢 找錢、進貨有妙招
負責給梁先學送貨的姚先生笑著說,自從給梁先學送貨後,每次收貨時都會告訴他這次送了什麼商品,數量是多少,梁先學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他都記在腦子裡。 梁先學老人在整理貨物付永林供圖 送貨的問題解決了,可收錢、找錢怎麼辦?梁先學老人獨闢蹊徑,通過手摸的方式,探索出一套獨特的收錢和找零方法。
-
馬英九慷慨為日本捐1億 臺「外交部」稱還在找錢
海嘯衝擊城鎮環球網3月15日消息,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日本在11日下午發生9.0強震並引發海嘯,造成重大災情。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宣布捐給日本1億元(新臺幣,下同)賑災,但臺「外交部長」楊進添昨日(13日)上午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答詢時卻說,他現在還不知道1億元要從哪裡來,正在找錢。他還說,「外交部」國際救援預算一年只有3億元新臺幣,資源實在有限。
-
騙客上車丟包找錢搜身 四犯結夥一年作案34起
,在11個月時間裡作案34起,盜竊財物達20餘萬元。自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間,四人分工合作,駕駛作案轎車遊蕩於阜陽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地,以出租運送乘客為名,誘騙乘客上車後,採用丟包找錢手段對乘客搜身,然後對乘客攜帶錢財實施搶劫或盜竊。 如2007年8月18日6時許,被告人陳少龍、朱強、許雷結夥,在阜陽汽車南站附近,將從溫州返鄉的武某母子三人騙上由朱強駕駛的紅色麵包車。
-
全國4000萬公頃玉米,一畝少收1斤是多少?足夠一個縣的產量
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大約是全世界的22%,玉米總產量佔全世界的24%,今年我國的玉米種植總面積約4000萬公頃出頭,其中東北佔我國玉米總面積的1/3。漏掉的玉米,一畝會有多少呢?種植戶會去撿回來嗎?如果玉米損耗是個不可抗的因素的話,那麼玉米少收的數量則是個絕對的浪費了。這幾天,我們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會看到別人拍的視頻,寫的文章講,玉米收割以後,漏在地裡的非常多,有的肉眼都能夠看到。其中就有農民朋友自發地去地裡撿拾殘留的玉米,一個人撿拾一天能收回4、500斤玉米來。
-
重慶80後開無人收錢早點攤 讓顧客自己付錢找錢
只顧賣豆漿,不管收錢 午餐時分,生意又忙了好一陣,巫大永磨豆子的右手幾乎沒停下來,磨一鍋豆子七八分鐘,然後用濾鬥過濾豆渣、再倒進鍋裡煮沸,又花了將近20分鐘,別看小小一鍋豆漿,出鍋要半小時。這半小時,巫大永人沒離鍋,不過,「前臺」圓簸箕上的豆漿卻自助賣出了近20杯。 「把錢甩進笆籠裡!」
-
老師:倒找錢,我也不讓自己孩子吃
老師:倒找錢,我也不讓自己孩子吃 家長要經常監督我的學生都說,以後就是倒找錢你讀書時從飯菜裡吃出異物嗎?歡迎留言討論
-
蒼蠅小館賣「高價面」每碗30元,只收錢不找錢,店裡每天座無虛席
這家店有好幾個特色,一是店鋪因為人多,所以非常擁擠;二是在飯點來就要排很長時間的隊;三是沒有人管,要自己端飯;四是就算端了飯,往往也沒座位,有的人直接站在那裡吃;五是老闆經常忙不過來,收款碼和現金都放在窗口處,老闆從來只收錢不找錢,如果需要找零,顧客就自己在盆裡邊找。
-
西安一男子上班29天,公司如何做到讓員工倒找錢?
工資是負的,意味著吳先生還要給公司倒找錢。公司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公司騷操作之一:與勞動者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卻未將合同交付給勞動者。該事件中,吳先生稱「公司只籤了一份勞動合同,公司留著。」顯然,該違法行為所帶來的的法律後果對於公司來說無關痛癢,無法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這種做法,最終受到影響的或許就只是勞動者了。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旦和公司發生糾紛,那麼在沒有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無從知曉合同內容,就難以確定合同雙方到底誰違約、誰違法。尤其最後走向司法程序時,勞動合同作為直接的、基礎性的證據的缺失,將嚴重妨礙自己合法權益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