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有一句話,叫「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商品的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如果供不應求的時候,商品價格就會高於價值;如果供過於求的時候,商品價格就會低於價值,在通常情況下,商品價格的這種波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南亞印度的「洋蔥危機」最近,我們就看到一則新聞是有關我們的南亞鄰居印度的,今年11月以來,印度的洋蔥價格飛速上漲,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洋蔥價格上漲了1.4倍,如果和去年洋蔥的價格相比,漲幅更是驚人,印度洋蔥的價格上漲了約60倍
印度孟買
洋蔥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原產於亞洲西部地區,在我們的感覺中,洋蔥更多的是一種配菜,起到調味的作用,如果洋蔥價格暴漲,我們完全可以不買洋蔥,或者用其他蔬菜替代。難道在印度,洋蔥的地位很不一樣嗎?確實如此,洋蔥對於印度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蔬菜,洋蔥可以說是印度飲食的根源。首先是由於氣候原因,因為印度地處南亞熱帶地區,終年高溫,氣候炎熱,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很難有良好的食慾,而辛辣的洋蔥可以刺激人們的味蕾,增加食慾,在印度人的咖喱當中,洋蔥是最重要的意味原料。
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其次是經濟原因,印度雖然GDP總量目前位列世界第七位,但是由於人口總量超過14億人,人均GDP還很低,也就是說印度的絕大多數人口還十分貧困。所以,很多印度普通民眾根本吃不起肉類食物,而簡單易種植,而且十分高產的洋蔥就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蔬菜,甚至洋蔥在印度被稱為「窮人的食物」。最後是宗教和文化原因,印度人很多人有「素食主義」的情結,日常飲食中以素食為主,也會更加增加洋蔥的市場需求。基於以上原因,印度最終十分鐘情「洋蔥」,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蔥生產國和第二大洋蔥出口國,2018年洋蔥出口量高達800萬噸。
印度飲食
令人十分費解的是,一個洋蔥生產和出口大國,為什麼洋蔥價格會經常暴漲暴跌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氣候因素決定的,洋蔥種植屬於農業中的種植業,由於印度的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夏半年的西南季風帶來印度洋的暖溼空氣,形成雨季,但是由於季風的不確定性,使得印度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都很大。一般來說每年的4月之前為乾季,而4月至11月左右屬於溼季,但是今年西南季風姍姍來遲,到了6月份雨季還未到來,印度發生的乾旱災害,影響了今年洋蔥的收成。而到了9月以後,西南季風卻開始發威,帶來了強降水,印度發生了大範圍的洪澇災害,使得很多庫存的洋蔥毀於一旦。
印度因乾旱而開裂的土地
對比我國,我們知道我國也是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和年際變化也非常大,也經常發生乾旱和洪澇,對於種植業的影響也沒有如此之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十分完善,有效的降低了乾旱和洪澇的影響。而說到基礎設施,那就是印度的軟肋了,印度在交通、公共衛生、城市建設、農業水利設施等方面建設都十分滯後,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以「靠天吃飯」為主,這也是形成印度洋蔥產量不穩定,導致價格波動劇烈的一方面原因。
印度洋蔥
我們查閱資料,在近20年的時間內,印度至少出現了四次嚴重的「洋蔥危機」,今年的洋蔥危機是近20年來的第五次洋蔥危機。為了緩解洋蔥危機,印度政府宣布禁止洋蔥出口,甚至提出了「不準任何一顆洋蔥離開印度」,而這一措施直接影響了周邊的孟加拉國、尼泊爾和斯裡蘭卡等國,使得這些國家出現了「洋蔥荒」,孟加拉國總理甚至帶頭不吃洋蔥,給民眾起到表率作用,以渡過眼前的洋蔥荒。
印度「洋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