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院裡出來,我騎的電動車,向和豐創意廣場的方向開去。我此行的目的,是去那裡的一個文藝小鎮。我是從網上知道它的,忘了名字,就沒有用導航。我從和豐創意廣場門前經過,並沒有看到一個像小鎮的街區,就打算回去。走出好遠,我不甘心,又折了回來,一直走到和豐創意廣場最南面。一面牆上爬滿了青藤,入口處幾根鏽鋼材架起的門框上坐著一隻紅色的塑像,看起來像人,又像猴子。在它的右面,跟著幾個紅色的大字,」普思TOWN「,毫無疑問,就是這裡了,我抬步走了進去。
踩著石板路,走不了幾步左拐,就看到寧波的標誌性建築——玉米樓。再往裡走,就是一條筆直的石板路,一排筆直的路燈杆,和一條狹長的水池。以及兩邊的商鋪。說這裡是小鎮有些誇大了,它就是一條商業街,甚至連街都算不上,因為實在太過逼仄。沿街的房子很矮小,也有用貨櫃疊成兩層的,都很破舊。大概是哪位文藝大叔發現了這裡的廢舊廠房,來了一個廢物利用,隨形就勢,把它改建成文藝小鎮。
一個男人從一家店鋪走出來,看了看我,轉身又進去了。街上再也看不到一個人。我沿著那條石板小路,慢慢地往前走,拿起相機隨意的取著景,然後按下快門。
一個被刷得雪白的牆角裡,放著一臺鋼琴。琴身上落滿了灰類,琴託的木材已經腐朽,看起來有些年頭了。翠綠的絞股藍藤蔓伸過來,被清晨的陽光投下一道陰影,正好落在琴鍵上。
斜對面有一家音樂餐廳,頂上垂掛著無數粉色的藤蘿,我信步走了進去。幾個火鍋桌擺在藤蘿下,兩邊擺了兩個用印著」報紙「的粉色面料做成的沙發。桌椅旁邊一個圓臺上擺放著一臺壓機水井,井頭上的綠漆像剛被噴上去的,看樣子沒有被使用過。也許這裡本來就是一口水井,也可能是店鋪主人砌了一個井頭,安裝這裡給人懷舊用的。挨著壓水機井,放著一臺爆米花機,鏽跡斑斑。我這個年代的人,對這個東西有著複雜的感情,既愛又怕。每次趕集,見到炸爆米花的,都想走過去買一袋來吃,但又怕炸爆米花的老人隨時會踹上一腳,發出震天的聲響。那些古舊的東西,曾經是我們生活中最不願意重來的部分,現在都成了風景。所謂網紅,就是人們懷念逝去的東西吧。
我一邊走一邊拍,不知不覺就到了盡頭。一個男人坐在電動車上,低頭刷著手機,見我走過去,抬頭看著我。我沒有理會他,轉身往回走。
小鎮不大,老街不長,加起來不到50家店鋪,但包羅萬象,有畫室、酒吧、餐廳、美甲店、服裝店、直播間等。它們都大門緊鎖,有的門上掛著」馬上回來「的牌子,有的門上張貼著二維碼,還有的貼著個性的營銷廣告。
這裡白天是一個安靜的文藝小鎮,少有人來,到了晚上應該是另外一副樣子。可以想像晚上這裡的喧囂。或許沒有喧囂,大家都在那裡悄無聲息地品味時光,或者尋找著屬於自己的豔遇。青年男女們在變幻的燈光下,演繹一場場或浪漫,或溫馨,或傷感的愛情故事。
這些店鋪的主人或許正在單位裡上班,晚上到了這裡,搖身一變,成了網紅。我突然想到,如果在這裡租一間門面,搞些特色,也來直播,豈不是很好的一個兼職?現在流行網紅文化,只要你的思路夠獨特,一定會很快紅起來的。
我突然想到一句特文藝的廣告語——商機是走出來的。做網紅,你也可以。
本文及本帳號下所有文章皆為原創,剽竊必究。